『壹』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區別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農合的區別:
一是覆蓋的人群不同。城鎮居民醫保主要覆蓋城鎮戶籍的居民,新農合主要覆蓋農村戶籍居民。
二是管理的部門不同。城鎮居民醫保主要由人社部門管理,新農合多數地方由衛生部門管理。
三是保障待遇的側重點不同。城鎮居民醫保主要保住院和門診大病兼顧普通門診,所以住院及門診大病待遇都要高於新農合。新農合的門診待遇水平要高於城鎮居民醫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其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2002年10月,中國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9年,中國作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戰略部署,確立新農合作為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地位。2015年1月29日,國家衛計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做好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准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高60元,達到380元。
2017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准在2016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達到450元,其中:中央財政對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區80%、中部地區60%的比例進行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別按一定比例補助。農民個人繳費標准在2016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原則上全國平均達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穩定可持續籌資機制。
『貳』 請問一下 城鄉居民和城鎮居民是一回事嗎 城鄉居民是農村戶口嗎
不是一回事。
城鄉居民,涵蓋我國所有居民,包括城鎮和鄉版村。而城鎮居民,僅僅指城權里的居民,不包括鄉村居民。但在戶口登記上,是一回事,現在已經沒有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劃分,城鄉居民,統一登記為居民。
『叄』 什麼是城鄉居民
城鎮居民現泛指在城鎮居住、生活的人。 在過去計劃經濟年代、我國實行二元體制時,也專指擁有城鎮戶口、享有糧油肉等配給、招工等權利的居民,即城鎮定量戶口的居民,也簡稱"市民"。若在工礦企業工作,則被稱為"城鎮職工"。
與城鎮居民相對應的是擁有農村戶口、以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種植業或養殖業、漁業等為主的勞動者,故也被稱為"農民"、"村民"、"鄉民"、"漁民"等。若到城鎮或工礦企業工作,則被稱為"農民工"。
(3)城鄉居民居民擴展閱讀:
2018年,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十七屆三中全會閉幕。此次會議把制度建設和創新作為農村改革的首要目標,緊緊圍繞當前農村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並對農村制度建設作出了具體部署。
中新網10月19日電新華社今日全文播發《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件中提出,加強農民工權益保護,逐步實現農民工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等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該文件提出,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
盡快在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一體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融合。
文件提出,統籌城鄉勞動就業,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引導農民有序外出就業,鼓勵農民就近轉移就業,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加強農民工權益保護,逐步實現農民工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等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農民工勞動條件,保障生產安全,擴大農民工工傷、醫療、養老保險覆蓋面,盡快制定和實施農民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
『肆』 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區別
另外,在普遍採用以戶口劃分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方法中,對未成年人、農民企業家、農村商人及其他高收入者這幾類群體明顯不公平:?
為了最大程度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筆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應出台有關司法解釋,統一界定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劃分標准,並努力擴大城鎮居民的適用范圍,除非農業人口應確定為城鎮居民外,下列人員也應屬於城鎮居民:?
(1)對已經規劃為城市用地范圍的居民(包括常住一年以上外來居民)為城鎮居民。?
(2)在外地城市和縣城所在地經商、學習一年以上農村居民;回國暫住、常住的華僑,為城鎮居民。?
(3)其他應該確定為城鎮居民的為農村居民。?
『伍』 城鄉居民是什麼意思
城鄉居民是指城鎮居民(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
城鎮居民是指非農業戶口的居民。
『陸』 什麼是城鄉居民
城鄉居民包括城鎮居民和農民。
1、城鎮居民現泛指在城鎮居住、生活的人。 在過去計劃經濟年代、我國實行二元體制時,也專指擁有城鎮戶口、享有糧油肉等配給、招工等權利的居民,即城鎮定量戶口的居民,也簡稱"市民"。若在工礦企業工作,則被稱為"城鎮職工"。
2、與城鎮居民相對應的是擁有農村戶口、以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種植業或養殖業、漁業等為主的勞動者,故也被稱為"農民"、"村民"、"鄉民"、"漁民"等。若到城鎮或工礦企業工作,則被稱為"農民工"。
(6)城鄉居民居民擴展閱讀:
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
1、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
2、食品消費質量提高,衣著消費支出比重下降。
3、耐用品消費增長減緩,主要耐用消費品趨於飽和。
4、交通通訊支出持續增長,支出比重變化最大。
5、住房消費比重上升較快。
6、醫療及娛樂教育文化消費比重上升趨勢明顯。
『柒』 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如何劃分
另外,在普遍採用以戶口劃分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方法中,對未成年人、農民企業家、農村商人及其他高收入者這幾類群體明顯不公平:?
為了最大程度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筆者認為最高人民法院應出台有關司法解釋,統一界定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劃分標准,並努力擴大城鎮居民的適用范圍,除非農業人口應確定為城鎮居民外,下列人員也應屬於城鎮居民:?
(1)對已經規劃為城市用地范圍的居民(包括常住一年以上外來居民)為城鎮居民。?
(2)在外地城市和縣城所在地經商、學習一年以上農村居民;回國暫住、常住的華僑,為城鎮居民。?
(3)其他應該確定為城鎮居民的為農村居民
『捌』 什麼叫做城鎮居民
城鎮居民現泛指在城鎮居住、生活的人。 在過去計劃經濟年代、我國實行二元體制時,也專指擁有城鎮戶口、享有糧油肉等配給、招工等權利的居民,即城鎮定量戶口的居民,也簡稱「市民」。若在工礦企業工作,則被稱為「城鎮職工」。
農村居民指與城鎮居民相對應的是擁有農村戶口、居住生活在農村的公民,與村民相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門對戶口的分類,只有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種,沒有「城鎮戶口」這個類別。實際上,非農業戶口就是「城鎮戶口」或「城市戶口」。現泛指不享受農村土地分配權的人所擁有的戶口,跟居住地域已經沒有掛鉤。
城鎮戶口是指在城市和設有公安派出所的集鎮注冊登記的戶口。城鎮戶口又叫城鎮戶籍,是指過去計劃經濟年代、我國實行二元體制時,擁有城鎮戶口、享有糧油肉等配給、招工等權利的居民,即城鎮定量戶口的居民,也簡稱「市民」。若在工礦企業工作,則被稱為「城鎮職工」。以上「市民」或「城鎮職工」所擁有的戶籍稱為城鎮居民戶口。
『玖』 城市居民和城鎮居民有什麼不一樣嗎
城鎮居民現泛指在城鎮居住、生活的人。
在過去計劃經濟年代、我國實行二元體制時,也專指擁有城鎮戶口、享有糧油肉等配給、招工等權利的居民,即城鎮定量戶口的居民,也簡稱「市民」。若在工礦企業工作,則被稱為「城鎮職工」。與城鎮居民相對應的是擁有農村戶口、以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種植業或養殖業、漁業等為主的勞動者,故也被稱為「農民」、「村民」、「鄉民」、「漁民」等。若到城鎮或工礦企業工作,則被稱為「農民工」。所以這樣可以知道,其實城市居民和城鎮居民可以說是沒有區別的,就是有也就是不同說法同樣意義
『拾』 城鎮居民和城鎮職工有什麼區別
1、人群范圍不同。
城鎮居民泛指在城鎮居住、生活的群體。 即城鎮定量戶口的居民,也簡稱「市民」。還包括未就業的居民,進城務工人員和學生兒童等。
城鎮職工泛指在城鎮具有正當職業,基本穩定的收入或已經退休享受退休政策的群體。城鎮職工主要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有大城市和鄉村向城鎮化發展,適應我國基本國情。
2、社會保險險種和繳納方式不同。
城鎮居民是居民在戶口及檔案所在人才自己繳納的社保。保險金都是由個人自己全額繳納。
城鎮職工是通過就職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職工社會保險的資金是由供職單位和個人一同繳納。
3、享受醫保政策待遇不同。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雖然相似,但在保險所享受到的待遇上有比較大的區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只有簡單的保險和個人負擔補助,但是職工醫療保險享有的除了基本的保險之外,還有公務員醫療補助保險、大額醫療費用的補助等。
(10)城鄉居民居民擴展閱讀
我國城鎮居民生活的恩格爾系數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繼續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長1.90倍的同時,恩格爾系數從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
城鎮居民的耐用品消費增長減緩,主要耐用消費品趨於飽和。交通通訊支出持續增長,支出比重變化最大居住方面的消費比重大幅上升,這是與我國住房及配套的工資制度改革緊密相關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體系的逐步健全,住房的商品化、貨幣化程度也進一步提高。
中新網10月19日電新華社今日全文播發《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件中提出,加強農民工權益保護,逐步實現農民工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等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