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安縣拆遷有那些補償方式,以什麼為標准
縣政府辦公室關於轉發縣建設局、物價局、國土資源局《海安縣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價評估技術規范及其它補助費標准》的通知
海政辦發〔2004〕34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開發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縣建設局、物價局、國土資源局擬定的《海安縣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價評估技術規范及其它補助費標准》已經縣三屆人民政府第二十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OO四年四月一日
海安縣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價
評估技術規范及其它補助費標准
(縣建設局 物價局 國土資源局 二○○四年三月)
第一章 總 則
一、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管理條例》、《江蘇省城市房屋拆管理條例》、建設部《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南通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通政發 [2003]16 號)、《南通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價評估技術規范》(通房發 [2003]17 號)及其他有關規定,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規范。
二、本評估規范所稱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價,是指政府指導下的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不同於市場調節下的由交易雙方協商的市場價。
三、本規范適用於海安縣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價的評估(以下簡稱拆遷評估)。
四、評估的目的:為確定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金額而評估其房地產市場價格。
五、依照房地產評估的一般規律,拆遷評估可採用市場比較法、路線價法等方法。
六、承擔拆遷評估業務的評估機構及其評估人員應遵守職業道德,講求評估信譽,實行良好服務,並對估價報告的內容和結果負責。
七、拆遷評估應遵循公平、合法、替代和估價時點的原則。
拆遷評估時點一般為房屋拆遷許可證頒發之日。拆遷規模大、分期分段實施的,以當期(段)房屋拆遷實施之日為估價時點。
八、本規范未規定的事項,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和房地產市場評估常規辦理。
第二章 拆遷評估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一、拆遷評估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1 、掌握被評估房屋的合法權原則和依據;
2 、根據合法性依據進行實地勘測評估;
3 、繪制、填寫評估材料;
4 、編制評估報告;
5 、報告評估結果。
二、拆遷評估方法:
拆遷評估可採用市場比較法、路線價法等實施評估。對同一評估標的(樓房以幢為評估單位,平房以戶為評估單位),採用同一評估方法實施評估。
拆遷評估標的計量單位為被拆遷房屋的合法建築面積或合法土地面積。
(一)市場比較法:
1 、本方法主要適用於城鎮規劃區內國有土地和被依法徵用的集體土地上住宅房屋的拆遷評估。
2 、本方法的計算公式為:
被拆遷房屋補償額 = 合法建築面積的建安成新價 + 合法土地使用面積或合法建築面積的區位補償基價
3 、建安價補償:
( 1 )被評估房屋建築結構、等級、成新因素的評估補償按《海安縣(貨幣安置)各類被拆遷房屋建築結構、等級評估標准》( 附表2-1 、 2-2 )和《海安縣各類被拆遷房屋成新評估標准》(附表 3-1 、 3-2 )及《海安縣各類被拆遷房屋成新折舊率( % )》(附表 4)對照評估。
( 2 )區位補償:
根據《海安縣城區居民、征地拆遷農改居戶房屋拆遷區位補償基價》(附表 1 ),並結合被拆遷戶所處區位、地段的具體位置評估確定其區位補償基價。其面積計算辦法:
①規劃區內居(村)民住宅合法土地使用面積大於合法建築面積的按合法土地面積計算區位補償,合法建築面積大於合法土地面積的按合法建築面積計算區位補償。
②居(村)民住宅如屬受讓土地,按以下標准計算區位補償:受讓土地時每平方米支付的土地出讓金÷出讓年限×剩餘使用年限×受讓土地面積。
③對已享受房改優惠政策的承租國有公房或單位公房的承租人,在城鎮房屋拆遷安置中不得享受區位補償,由拆遷人給予適當補貼。
( 3 )被評估成套住宅房屋所處樓層因素的修正按《海安縣成套住宅樓房樓層調整修正系數標准》(附表 5),修正的價格基數按建安價補償額計算。
( 4 )被評估成套住宅房屋為多層標准住宅水、電、配套設施齊全的,按評估值的 +3% 進行修正。
( 5 )被評估房屋環境因素的修正。根據被拆遷房屋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居住環境在眺望、景觀、噪音、空氣污染、建築密度、道路交通、周邊綠化、受教育(學校、幼兒園)、購物、就醫方面的因素進行修正,修正權重比在 -2% 至 2% 之間。
4 、對於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土地徵用後的被拆遷戶,所在村、組有條件在另處安排宅基地供其異地遷建住房,並經規劃管理部門同意實施的,對被拆遷房屋的建安價結合成新進行補償。按《海安縣(自拆自建)各類被拆遷房屋遷建補償評估標准》(附表 2-3 )及《海安縣各類被拆遷房屋成新折舊率( % )》(附表 4 )對照評估。
(二)路線價法:
1 、本方法適用於非住宅房屋的拆遷評估。
2 、本方法的計算公式為:
房屋拆遷補償額 = 合法建築面積的區位補償額 + 被拆遷房屋合法建築面積的建安成新價補償額
( 1 )區位補償價的確定:臨街商業鋪面房屋根據《縣城區主要道路臨街商業鋪面房屋拆遷區位補償基價》(附表 7 )和《海安縣非住宅房屋臨街狀態調整系數計算表》(附表 9 )及《海安縣非住宅房屋樓層調整修正系數表》(附表 10 )進行修正確定。生產、倉儲、辦公和非臨街商業鋪面用房根據《海安縣營業、生產、倉儲、辦公房屋拆遷區位補償基價》(附表 8)確定。
( 2 )非住宅房屋拆遷,合法土地使用面積大於合法建築面積的部分,按同類地段區位補償基價的 20% 計算補償。
( 3 )非住宅房屋建安價評估按《海安縣(貨幣補償)各類被拆遷房屋建築結構、等級評估標准》(附表 2-1 、 2-2 ),結合房屋成新《海安縣各類被拆遷房屋成新評定標准》(附表3-1 、 3-2 )和《海安縣各類被拆遷房屋折舊率( % )》(附表 4)評估確定。
3 、對非住宅房屋拆遷停產、停業補償:
對拆遷非住宅房屋,致使經營活動停產、停止或中止的,可根據拆遷前兩年增值稅、營業稅納稅額平均值給予一次性綜合補助,見《海安縣非住宅營業用房一次性綜合補助表》(附表 11 )。
三、其它補償評估
1 、對超出被評估房屋結構等級條件以外的設施、設備和裝璜項目的補償評估按《海安縣房屋拆遷附屬設施、設備、裝飾、裝璜項目補償標准》(附表6-1 、 6-2 、 6-3、 6-4 、 6-5 、 6-6 、 6-7 、 6-8 )單列進行評估。
2 、在拆遷范圍內,對屬於拆遷人的樹林(含果樹)、竹園、祖墳等需要砍伐或遷移的,按《海安縣房屋拆遷范圍內附屬物補償標准》(附表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給予一次性補償。
3 、因房屋拆遷,致使被拆遷戶飼養的畜禽變賣處理的,按《海安縣房屋拆遷養殖類補償標准》(附表 13 )給予一次性補償。
第三章 搬遷補助標准
一、住宅房屋搬遷補助費標准:
1 、對被拆遷的住宅房屋,支付搬遷補助費的標准為:按每平方米 5 元標准一次性支付搬遷補助費,對一次性支付搬遷補助費不足 200 元戶的由拆遷人補足 200 元( 200 元為保底數),對一次性支付搬遷補助費超過 200 元 / 戶的按實補助(住宅用房改作經營場所的仍按住宅房屋標准計算搬遷補助費)。
2 、對非住宅房屋拆遷的搬遷費補助標准,按《海安縣非住宅房屋搬遷費補助標准》(附表 14 )規定執行。
二、房屋拆遷臨時安置補助費標准:
1 、對被拆遷人自行解決過渡用房的,應支付臨時過渡補助費,標准為:被拆遷房屋面積在 30 平方米(含 30 平方米)以下的,一類區位:月支付臨時過渡補助費 100 元;二類區位:月支付臨時過渡補助費 80 元;三類及以下區位:月支付臨時過渡補助費 50 元。被拆遷房屋面積在 30 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月支付臨時過渡補助費 3 元。
2 、對房屋拆遷實行貨幣補償的,一次性支付 6 個月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對回遷安置的,按協議的約定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三、支付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的規定:
1 、支付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以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證或其他合法權屬書證所確認的合法建築面積為依據按戶計算。對因析產造成少於 30 平方米的不單列分戶計算。
2 、拆遷租賃的房屋,搬遷補助費和臨時安置補助費應支付給房屋承租人。但在租賃合約中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四、拆遷生產型工業、企業非住宅用房,造成被拆遷單位正常生產停產的,根據縣勞動部門提供的被拆遷單位在冊、在崗、繳納勞動保險的人員名冊,按海安縣統計局公布的上年度工業職工人均月收入標准補助。其中,造成部分停產的,經濟補助不超過 3 個月;造成全部停產的,經濟補助不超過 6 個月。對非正常生產的企業或在拆遷前已經停產的企業,按下崗職工月生活最低保障線的標准 176 元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 6 個月。
五、最低保障補償額:
1 、縣城區被拆遷人或者被拆遷公有住房承租人獲得的貨幣補償總額(不含搬遷獎勵費、臨時過渡費)低於人民幣 4 萬元或 3 萬元(公有住房承租人補償額低於 3 萬元);其它鄉鎮鎮區被拆遷人或者被拆遷公有住房承租人獲得的貨幣補償總額(不含搬遷獎勵費、臨時過渡費)低於人民幣 3 萬元或 2 萬元(公有住房承租人補償額低於 2 萬元);且經公示確認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縣城區由拆遷人分別補足 4 萬元或 3 萬元;其他鄉鎮由拆遷人分別補足 3 萬元或 2 萬元。
( 1 )被拆遷人或者被拆遷公有住房的承租人在本縣范圍內僅有被拆遷房屋一處住房的;
( 2 )享受政府最低生活補貼,屬「三無對象(無子女、無工作、無生活來源)的」;
( 3 )被拆遷房屋長期用於實際居住;
( 4 )被拆遷人或者被拆遷公有住房的承租人未享受過住房補貼。
2 、 縣城區私有房屋被拆遷人或者被拆遷公有住房承租人獲得 4 萬元或 3 萬元貨幣補償,其他鄉鎮鎮區私有房屋被拆遷人或者被拆遷公有住房承租人獲得 3 萬元或 2 萬元貨幣補償後;仍無經濟能力解決住房的,由拆遷人負責在被拆遷房屋區位等級以外(縣城區不得超過三級以外,鄉鎮不得超過本集鎮區外),購置二手房安置,(安置用房:面積不得低於被拆遷房屋合法建築面積,質量不應差於被拆遷房屋質量) 。
六、新建住宅房屋自竣工之日至拆遷許可證頒發之日不滿 5 年(自批准建房日期之日增加建房施工期 9 個月)被拆遷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人按所拆除房屋合法建築面積的建安重置價的 20% 以內增加補償。
七、對被拆遷人取得工商營業執照和完稅證明,並持續作經營場所 1 年以上的住宅房屋,可按實際經營面積,以非住宅房屋區位補償價的一定比例增加補償,其中, 1 年以上(含 1 年) 3 年以下的,增加 5% 的比例; 3 年以上(含 3 年) 5 年以下的,增加 10% 的比例; 5 年以上(含 5 年)的,增加 20% 的比例。
第四章 附 則
一、本評估規范涉及的補償、補助標准和區位地段劃分等適用於海安縣縣城規劃區內。其它各鄉(鎮)區位補償基價參照《海安縣鄉鎮居(村)民住宅、非住宅拆遷戶被拆遷房屋區位補償基價》(附表 15 )執行。
二、被拆遷人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按期簽訂協議並主動搬遷交房的被拆遷戶,按合法建築面積給予適當獎勵。
三、本評估規范自 2004 年 4 月 15 日起施行。海建 [2003]26 號《海安縣城鎮房屋拆遷補償價評估技術規范》同時廢止。在本評估規范實施之前,已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並已實施的拆遷項目,按原規定標准執行。
四、本評估規范由海安縣建設局負責解釋。
Ⅱ 海安建設局和建工局的局長現在都是誰啊
海安縣信建局和城鄉住房建設局局長:周道;黨組書記:韓良躍。(2012.10最新調整)
Ⅲ 海安有望發展成大市嗎
要看上面了 我也希望變成市 我也是海安的 哈哈
Ⅳ 江蘇省海安砌民房有什麼風俗
臘月黃天
農歷的十二月,人們稱之為臘月。按《漢語詞典》上的解釋:「臘,系古代在夏歷十二月間的一種祭祀。」「臘者,獵也」。就是說,人們用打獵獲取的野獸來敬神,求平安。自秦代開始有了「臘月」,漢代以後又將初八日統定為「臘日」,又稱「臘八節」,相傳這天原是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再後來,民間普遍仿照寺廟風俗,用糯米、黃豆、花生、慈姑、青菜、紅豆、蘑菇、木耳等原料雜配煮成「臘八粥」食用,直到今天,海安百姓仍然保留著吃「臘八粥」的風俗,現在超市裡出售的各種罐裝「八寶粥」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打臘月頭到三十夜,海安人多稱為「臘月黃天」,過了二十,便以「夜數」計日,表示年關歲底時間的緊迫。在此期間,各家就開始忙著打籠蒸糕餅、饅頭;腌制香腸、雞鴨魚肉等「冬臘風腌」;炒花生、買茶食、打年貨、換洗被褥、剪頭發、洗澡;還要用竹枝,雞毛帚等打掃室內外的清潔衛生,稱之為「撣塵」,並傳下了「有錢沒錢,洗洗干凈過年」的俗語。
二十四夜,過去有「送灶」的習俗,禱祝灶君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所供祀品一般為四盤:灶糖(即食糖,可用以粘封灶君之口)、茶葉和米(象徵「生活平安」)、豆腐(取「富」的諧音)、紅豆及碎稻草(供灶君神馬的飼料)。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觀念的更新,這些風俗漸漸廢除了。
古時候,在數夜的年關,海安集鎮上還專門設有打更守夜的人員,稱「更夫」。他們手敲竹梆、銅鑼,於寒夜裡巡行,口喊「臘月黃天,火燭小心,水缸中要滿,鍋門口要清,伢兒卧倒鋪里,大人睡在外邊,屋上瓦響,不要當是貓兒、狗子」,以不斷提醒居民注意防火防盜。如今,各級政府繼承了這一風尚,常組織民兵和群眾加強冬防巡邏,做好治保工作,確保社會安定。
除夕守歲
臘月三十日(月小則為二十九日)是除夕日,俗稱 「三十夜」,前一天為小年夜,多數人家要拜祭祖先,以示「慎終追遠」之意。除夕當日最忙碌,城鄉居民均要將屋內外整理一新,在門戶上貼上春聯、門神、大紅喜箋,在堂屋內掛上中國結,貼上年畫,順遂條、窗花,布置著相應的飾物,並常將「福」字倒貼,取「福到」的諧音口采,還要按舊俗在檐頭口插上用紅綠彩紙纏繞的「芝麻桿」,圖個「節節高」的吉利。晚間,各家用蒲包裝上石灰,在屋前屋後及場頭打上「元寶囤子」,稱做「麒麟腳印」,用來表達對來年五穀豐登、糧食滿倉的嚮往。 在外地工作的人不管路途有多麼遠,必須在三十夜之前趕回家與親人團聚。晚上敬祖、接灶之後,合家圍坐共吃一桌豐盛的「守歲酒」,席間暢談親情,其樂融融……年夜飯需多煮一些,剩餘的做「陳飯」,鍋巴要留整塊的,稱「飯根」,並用一陶盆裝盛,上面插柏樹枝,綴上白果、銅錢、剪紙等,稱為「陳飯盆」,置於神櫃上,祈求「年年有餘」。
臨睡前,長輩要給晚輩分發紅包,稱「壓歲錢」;在孩子的枕頭旁放上糖果、棗子、長生果(花生);分放好新衣、新帽、新鞋襪。有些人家徹夜不眠,坐以待旦,稱為「守歲」。除夕之夜,鞭炮聲通宵不停,到處洋溢著辭舊迎新的喜悅和豪邁之情。
過五天年
農歷正月初一,又稱「元旦」、「歲朝」,俗叫「大年初一」。當日凌晨,老人要起床辨別自然界動物的叫聲,以卜一年的運氣。各戶爭先焚香鳴炮,搶接天敵。起早燒頭香,祈求添丁長財。早飯吃紅棗茶、元寶茶、湯圓、糕點等。隨後以宅區為界,中青年三五成群挨家挨戶去恭喜拜年。主人用煙、茶、花生、糖果招待。中午敬神稱「下升」,飯前有不掃地、不潑水、不用秤、不動刀剪的俗規。初二日,農民到土地廟(祠)給土地公公、土地娘娘敬香,叩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田無蟲災。從這天起,各家陸續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親友之間還要互請春酒,俗稱「請春餐」,一般到正月十五為止。正月初五是「財神日」,商店普遍開市。新年第一筆交易如果是婦女來買,稱為滿(母)生意,價格優惠。 海安人對正月初一至初五這「五天年」極為重視,到處充滿著和和美美、其樂融融的節日色彩。
元宵興燈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也稱「燈節」或「上元節」。海安有「十三上燈,十八落燈」的做法和「上燈圓子落燈面」的食俗,這期間為燈花期,「鬧元宵」是其高潮,興燈均為群眾自發,經費自籌。古時候,海安街上的提燈遊行與李堡的燈會,辦得很具特色,曾馳名揚州八屬,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來海安觀燈,有龍燈、九獅圖、八駿馬、七巧燈、鑼鼓棚、河蚌精、盪湖船、挑花擔、踩高蹺、以及古老的站肩兒、八仙過海、茶擔子等等。後來,燈會中又加入了打蓮湘、打腰鼓、吹拉彈唱樂隊。我縣的文藝工作者將海安花鼓、蒼龍舞等民間文化挖掘、整理,排演出既具有海安本土風情又體現時代特色的節目,給群眾的春節文化娛樂生活營造了祥和、喜慶的氛圍。
元宵佳節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要數「正月半,炸麻串」,盡顯了古代「刀耕火種,治蟲肥田」的遺風,並一直流傳至今。放眼四野,那上下翻騰的火把,那酣暢淋漓的吶喊,讓人感受到一種雄渾、粗獷的鄉野氣勢。
民俗是社會生活的窗口,隨著時代的變革與進步,一些良風美俗得到了傳承和發揚,而一些舊風陋俗逐漸被摒棄。了解民俗,我們似乎聆聽到歷史的足音,觸摸到時光輾轉的痕跡。在喧囂、紛繁的現代生活中,民俗也能還原我們心靈深處溫馨、美好的精神家園。
Ⅳ 海安建設局韓良躍簡歷
一般處在重要位置的人物,在他所在單位的官網上有詳細的介紹,像那些公眾人物回,他們會答有網路,你可以去網路裡面搜索。如果是個人簡歷,是處於個人隱私,不建議在網上搜索,換位思考下,如果你的簡歷被網上公布,你也覺得不好吧。
Ⅵ 海安建設局今天上班嗎
今天是國家法定的上班日,建設局屬於政府部門,今天給應該是要上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