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那曲縣建設局圖片

那曲縣建設局圖片

發布時間:2021-01-23 07:57:31

『壹』 那曲縣那曲地熱田()

那曲地熱田位於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鎮南2公里處,距拉薩市328公里。那曲是青藏公路上的重鎮,交通方便。地熱田海拔4600米。

那曲地熱田地處燕山期東西向構造帶和喜馬拉雅期北東向構造帶的復合部位,已發現存在東、西兩處地熱顯示區,彼此相距4.5公里。西部地熱顯示區面積僅0.1平方公里,東部地熱顯示區面積較大,是那曲地熱田的主體,也是地熱地質勘查的主要對象。地熱田地層有中侏羅統砂岩、泥岩,上白堊統火山凝灰岩,第三繫上新統砂礫岩和廣泛分布的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地熱田熱儲蓋層為中侏羅統泥岩,熱儲層為中侏羅統粉砂岩、細砂岩。在鑽探所達到的708米深度范圍內,已發現有5個熱儲層,厚度數十米不等,泥質粉砂岩和泥岩在熱儲層之間形成隔水層。地熱田處於斷裂破碎帶中,平面形態明顯受北東和北西兩組斷裂控制,總面積10.1平方公里,其中可供發電的中溫區(溫度110℃以上)面積0.6平方公里,外圍9.5平方公里范圍內屬低溫區,溫度為25—110℃。

地熱田熱流體最高溫度115.3℃,井口最大壓力5.5公斤/平方厘米,最大流量240.9噸/小時,一般為50—100噸/小時,干度5.3%—5.9%,地熱田總的發電潛力為5780千瓦(雙工質機組)或2700千瓦(青島汽輪機組),中溫區積存熱量為80.6×1012千卡,可采熱量為6.4×1012千卡。

那曲地熱田已經開發,最先用於沐浴,後又用於溫室種植蔬菜和住屋取暖,目前正在建設地熱發電站。

那曲地熱田由於距那曲鎮很近,故該地熱顯示早就被人們所發現,並利用地表出露的溫泉水沐浴,以後還蓋起了簡易的溫泉浴室。地熱地質調查是1975年才開始進行的。

最先到此地進行考察的是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考察隊地熱組,1975年9月他們考察了那曲的地熱顯示,測量了水溫,取樣分析了水化學類型,做了一般性的地熱調查。

1984年8月,在西藏自治區科委組織下,西藏地礦局地熱地質大隊在主要熱顯示區填制了水文地質草圖,開展了靜電α卡測量,提交了《那曲兵站溫泉開發前景的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西藏地礦局物探大隊馮國良等在地熱田布置了14個電測深點,初步圈定了低電阻區范圍.認為有開發前景,並提出了兩個驗證低阻異常的鑽孔孔位。1984年9月,地熱地質大隊田世華等在溫泉浴室東側施工了第一個驗證孔,鑽至60米深時發生井噴,獲得溫度為93℃的地熱流體。

1985—1988年,西藏地熱地質大隊余章堯等在那曲地熱田進行了正規的普查和詳查工作,施工18個地質勘探和探采結合鑽孔、20個測溫孔,總進尺4886.19米,同時進行了綜合地球物理測井和部分鑽孔的熱儲工程測試。1989年6月由余章堯等編寫提交了《那曲地熱田地質詳查報告》。與此同時,西藏地球物理探礦大隊在地熱田開展了1∶5萬重力、磁法和直流電法綜合物探普查,圈出了東、西兩個低電阻區,而東低阻區對應那曲地熱田東部地熱顯示區,視電阻率極小值15歐姆米等值線范圍2.5平方公里,經證實大致與60℃等溫線范圍相當。1985年,地礦部物化探研究所朱炳球等在地熱田做了土壤汞量測量,圈出汞異常區8平方公里,其中高含量區面積2平方公里,與地熱田及低阻區范圍大致吻合。

1990年8月,為了滿足聯合國援建那曲雙工質機組1000千瓦地熱困電廠的需要,分別由西藏地熱地質大隊和天津地礦局地熱勘查開發設計院承擔,在地熱田的中溫區內施工兩個大口徑生產井,孔深分別為501.67米和299.96米,分別於1990年底和1991年完成,並提交使用。

那曲地熱田是一個規模不大的中溫地熱田,當地政府不斷擴大該地熱資源的開發應用領域,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1985年開始,已建成面積為2400平方米的地熱溫室,種植各種蔬菜,改變了那曲地區不產蔬菜的歷史,基本保證了當地人民的生活需要;鋪設了輸水管道,將地熱水送往賓館、醫院等單位採暖,採暖面積將由2000平方米擴大到2萬平方米;那曲地熱電廠正在建設中,發電機組已經到位,1993年9月正式發電,部分滿足了那曲鎮對電力的迫切需要,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

那曲地熱田地熱流體中含鈣較多,地熱井結垢嚴重,影響了生產井的使用效率;由於地熱田的開發利用,產生了地表水質的嚴重污染等環境問題,因此,環境監測和防治工作不容忽視。

『貳』 西藏那曲市海拔是多少米

西藏那曲市的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那曲,是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地處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東西長約1156千米,南北寬約760千米,東連昌都市,西接阿里地區,南與拉薩市、林芝市為鄰,北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青海省接壤。總面積369674平方千米,總人口50.13萬人。

高寒缺氧,氣候乾燥,全年大風日10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為-2.1℃,最冷時可達零下三、四十度,全年日照時數為2886小時以上。一年中五至九月份相對溫暖,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

(2)那曲縣建設局圖片擴展閱讀:

一、地質地貌

那曲地處西藏北部的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之間。中部屬高原丘陵地形,多山,但坡度較為平緩,大多數山呈渾圓狀。

西北部海拔較高,由於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脈的分支山脈或余脈,山峰較多,地勢險峻,高差顯著,海拔高度均在5500米以上,最高的桑頂康桑山,海拔約6500米。

北部屬唐古拉山區域,系典型的高原山川地形,呈不規則橢圓形。唐古拉山脈呈屋脊狀,橫卧其間,地勢中部高,南北低,西高東低,由中部的6,600米,逐步下降到北部的4700米、南部的4500米,平均海拔在5,200米以上。

東部屬高原山地,海拔在3800-4500米之間,平均海拔約4100米,地勢呈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狀,海拔漸次降低。該地區西部海拔4400多米,多低山丘陵;東部海拔3,800多米,多高山峻嶺。

二、相關報道

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於18年4月25日正式公布撤地設市,這將是中國目前平均海拔最高、國土面積最大、最年輕的城市。

那曲地委委員秘書長、地直機關工委書記、撤地設市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王亞東介紹,那曲市國土面積43萬平方公里,佔西藏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轄11個縣,總人口50餘萬人,其中牧業人口46.8萬人。

那曲是中國五大牧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草原面積6.32億畝,當地擁有豐富的天然飲用水資源、清潔能源、藏醫葯、野生動植物、旅遊等資源。

2017年,那曲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9.82億元(人民幣,下同),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5.49億元,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1252元、9782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7億元,稅收收入突破10億元。

「那曲撤地設市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級政府,有了健全的組織機構。」王亞平表示,在立法、決策等方面,那曲有了更多自主權,進一步理順了財權和事權,對於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管理服務能力,優化經濟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那曲的影響力和內生發展動力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叄』 金中一的相關事件

2000年—2001年,浙江省海寧經濟開區黨委委員、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正局級,機內關黨支部書記,容海寧經濟開發總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2001年—2002年,西藏自治區那曲縣人民政府招商引資辦公室主任、那曲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局長(其間:兼任海寧經濟開發區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2001年—2002年,西藏自治區那曲縣人民政府招商引資辦公室主任、那曲縣建設局局長,《那曲在線》CEO(其間:兼任海寧經濟開發區黨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海寧市海昌街道黨委委員);
2004年—2005年,浙江省海寧市治江圍墾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市治江圍墾管理委員會主任、副縣級幹部,海寧市治江圍墾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5年—2007年,海寧市尖山新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市治江圍墾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副縣級幹部,海寧市尖山新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7年— ,海寧市司法局局長、市委政法委委員、副縣級幹部。

『肆』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人才交流中心

是的,就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伍』 那曲鎮的自然資源

主要有野山羊、岩羊、獐子、猞猁、野驢、狗熊、狐狸、狼等。鳥類主要有藏雀,褐背地鴉、野雞、禿鷹等,此外野鴨、天鵝、黑頸鶴、丹頂鶴等在夏季也光臨此地。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境內共劃定7處野生動物保護區。
野生植物主要有蟲草、貝母、雪蓮花為主的多種草葯和少量的灌木林。蟲草年產量2000公斤,貝母產量500公斤。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辦學規模逐年擴大,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形成了一支以藏族教師為主體的教師隊伍。「十五」期間,全地區共有各級學校213所,在校生5483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86%,青壯年脫盲率達到了65%以上。文化廣播電視事業有了較大發展,基本實現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75.8%和80.6%。醫療衛生事業長足發展,人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全地區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4個,醫療技術人員1010人,醫療服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醫療條件大為改善,人口平均壽命從解放初期的35歲提高到68歲。援藏對口援藏是中央加快西藏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浙江、遼寧兩省和五大國有骨幹企業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按照「對口支援,分片負責,定期輪換」的援藏工作方針,在自身存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為本地籌措資金,落實項目,不斷加大援助力度,援藏領域不斷拓寬,援藏內涵不斷豐富。1995年以來,累計援助資金(含物資折價)6.47億元,涉及農牧業、交通、通訊、市政、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項目359個,極大地改善了本地基礎設施條件,促進了全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援藏幹部以建設那曲、發展那曲、穩定那曲為己任,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真心實意地為藏北人民謀利益、辦實事,帶來了內地發達地區新的思想觀念、發展思路、工作方法,帶動了本地幹部群眾的思想大解放和觀念大更新,改善了該地幹部隊伍結構,增強了幹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為那曲地區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貢獻。交通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全地區共建成各類電站42座,裝機容量20439千瓦。以109、317國道和省道安獅公路為主體、以那曲鎮為中心,輻射各縣、鄉、村的公路交通網路已經形成,通車里程達8.8萬公里,已建成的青藏鐵路縱貫那曲。蘭西拉、黑昌光纜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那曲地區的通信條件,實現了鄉鄉通電話的目標。以地區、縣城為中心的中小城鎮初顯規模。那曲鎮由和平解放前的幾間土坯房、幾頂毛氈帳篷的小驛站,發展到市政功能齊全,常住人口8萬餘人,年流動人口20萬人以上,城區建設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藏北重鎮。
鐵路:青藏鐵路經過那曲,有那曲站。航空:那曲機場。 隨著傳統賽馬大跑比賽獲勝馬匹和選手繞場而行,本屆那曲羌塘恰青賽馬藝術旅遊節也緩緩落下帷幕。本屆賽馬藝術旅遊節實現了旅遊推廣和經濟收入的雙提高,賽馬節期間實現綜合經濟收入9698萬余元,共接待國內外遊客9.8萬餘人次。
本屆賽馬藝術旅遊節期間,共舉辦了馬術競技、抱石頭、拔河等體育競技項目8項,舉辦了文藝表演、「普古曲姆」暨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第五屆民間歌手大賽等文藝活動共16場。參加演員2000餘人次,參賽馬匹800餘匹次。共銷售門票5.5萬余張,門票收入80萬余元。
賽馬節期間,商賈雲集,經貿興盛,八方遊客絡繹不絕。全地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9.8萬餘人次,其中包括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和日本等國家的遊客和港澳台同胞。 第四屆魅力蟲草節、畜產品暨民族手工藝產品展銷會成果豐碩。那曲鎮蟲草銷售額達9118萬元,畜產品、土特產、民族手工藝產品共實現交易額300萬余元,賽馬場各類上市攤點營業總額達200萬余元。
旅遊推介實現新跨越,首次選拔出了旅遊形象大使,百輛越野車遠征可可西里、會師珠峰大本營公益萬里行活動進展順利,200餘名區外遊客暢游羌塘草原。

閱讀全文

與那曲縣建設局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