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貴陽市小河區黃浦國際綜合體何時建設
貴陽有有個小河區的黃埔國際,他有綜合的實踐。應該是在嗯22000 005年以後建的吧。
⑵ 貴陽小河區有哪些政府部門
具體有:區政府辦、編委辦、監察局、審計局、財政局、區公安分局、回建設局、城市管理局(城市答綜合執法局)、交通局、林業綠化局、信訪局、應急辦、人防辦、區政府目標督查室、貴合公司、國資公司、總公司、平橋街道辦事處、黔江社區服務中心、教育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業水利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衛生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金竹街道辦事處、瑞華社區服務中心、民政局(民宗局)、司法局、檔案局(區志辦)、政府法制辦、老齡辦、國教辦、國資中心(投資評審中心)、科技局、環保局、文體廣電局(旅遊局、新聞出版局)、外事辦、黃河街道辦事處,清浦社區服務中心、商務局、政務服務中心(開發區發展促進中心)、發改局(物價局、建強辦)、統計局、工信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三江街道辦事處、興隆社區服務中心。
⑶ 貴陽市小河區城市建設投資公司
2002年年初,在新世紀建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基礎上,組建了「貴陽市城市建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同時將市屬建設、市政、房開等14家國有、集體所有制企業並入該公司。建投公司的成立順應了城市建設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歷史潮流,既是我市城市建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果,也是我市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果。公司的成立符合黨的十六大關於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精神要求,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在深化改革中的開拓創新精神。
二、公司的基本情況
(一)隸屬關系。按築府發[2001]22號文件精神,公司是作為「貴陽市國資經營公司」授權經營的子公司,經營其所屬國有資產,行業管理是建設行政管理部門,與其業務有直接關系的政府職能部門是計劃、規劃、財政、城管、土地、園林、人防、環保、審計等。
(二)內部組織建設。建投公司設有決策層董事會;執行層總經理及輔助其工作的副總經理若幹人;監督機構監事會、職代會。由母公司(國資經營公司)或財政派駐的財務總監未到位。建投公司本部內設黨委和六部二室,即:投融資管理部、發展研究部、資產財務部、工程管理部、人力資源開發部、監察審計部、總工室、綜合辦公室。公司還按規定建立了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建投公司由屬下的14個國有企業和單位組成,成員主要有:貴陽新世紀建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貴陽新世紀經濟適用住房發展有限公司、貴陽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貴陽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貴陽市市政工程公司、貴陽市機械化施工處、貴陽市危舊房改造公司、貴陽市房管局勞動服務公司、貴陽市房屋拆遷安置公司、貴陽市民用建築房地產開發公司、貴陽市房屋經營公司、貴陽市經鑫房地產開發公司、貴陽市商業房屋開發公司、貴陽市房屋綜合開發公司。另外,約有15家集體所有制企業也歸公司管理。
(三)人員及構成情況。建投公司董事會及總經理層共9人,其中有研究生學歷的4人,獲高級職稱的2人,其餘均獲中級職稱,平均年齡40歲,是一個年富力強、富有朝氣的知識技術型的領導集體。公司及其屬下子公司總人數(不含集體所有制職工)4261人。其中在冊職工2752人,占總人數的64.5%;離退休職工1509人,占總人數的35.4%;大專以上學歷人員708人,佔在職職工的25.7%;中級職稱以上人員272人,佔在職職工的10%,高級職稱人員29人(其中高級政工師13人),佔在職職工的1%。
(四)資產及債權債務情況。截止2002年年底,建投公司注冊資金2.52億元,總資產25.63億元,總負債23.71億元,凈資產1.92億元,資產負債率92.55%。
(五)職能定位。根據築府發[2001]22號文,建投公司的職能定位主要是:在授權范圍內,對國有資產產權進行資本經營和產權運作,收取資產收益和資產轉讓費,提出收益分配和投資使用計劃並建議經市國資經營公司審核後實施。按照產業發展規劃,通過投資、控股、參股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並做到在授權范圍內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作為專業化的建設投資控股公司,在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內,按照中共貴陽市委建設大貴陽的理念,公司的職能定位主要體現在組織市政排水、排污(含污水處理)、道路、河道及其相關生態環境的建設,實現市委、市政府推進城市化、現代化的意圖。
(六)經營方式。以城市社會公共產品為對象,由政府立項、財政出資(即使以公司名義貸款,也是由財政償還本息),建投公司完成相關建設手續,按照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方式組織項目開工、竣工。目前,建投公司仍以按工程項目投資額度,以一定比例由財政撥給管理費維持經營運行,基本未體現利潤。
(七)為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投資拉動、環境立市策略作出積極貢獻。據統計,2000年至2003年,建投公司共組織實施城建項目81個,完成投資額約60億元。是實現我市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健康增長、投資拉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之一。工程項目的完成,增加了城市綠地,改善了城市交通,優化並豐富了城市人民生活,改變了城市形象,實現了市委、市政府環境立市的意圖。主要代表作品有:大十字廣場、南明河變清綜合整治系統工程、遵義路和花溪大道改造、中心環北線及在建的貴陽大劇院等。為籌得更多的城市建設資金,在政府協調下,成功地與國家開發銀行簽訂了70億元城市建設貸款合同。
⑷ 貴州省貴陽市小河區大寨村2019年會被規劃和拆遷嗎
拆遷計劃可以在貴陽市國土資源局網站上查詢。
附:貴陽市小河區國有土地上房內屋徵收與補償標准。
二、征容地補償
(一)征地補償總額的測算
本方案確定的征地補償單價是以2005年貴陽市實施的土地年產值為依據,一般耕地(包括藕塘、魚塘)為耕地年產值的17倍(包括1倍青苗費),基本農田為耕地年產值的30倍(包括1倍青苗費),經濟林地、喬木林地、苗圃地、竹林地為下等旱地年產值的12倍,疏林地、跡地、灌木林地和其他農用地為下等旱地年產值的6倍,成片林木補償標准按照省政府78號令的規定執行,宅基地及其他建設用地為下等旱地年產值的11倍,未利用地為下等旱地年產值的3倍。征地補償總額按上述單價和各地類面積進行計算。
(二)征地補償方式
按照黔府發[2005]17號文件精神,貴陽繞城公路西南段在已確定的征地補償總額內採取貨幣補償與多途徑補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⑸ 小河區的歷史沿革
小河區(今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區歷史很短,其建區前的行政隸屬關系變遷較為復雜。元朝建金竹府。《長順縣志》記載:「元世祖至元年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以金竹寨置金竹府」。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轄地設中曹蠻夷長官司;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設中曹副司、中曹正司(原駐中曹大寨),屬貴陽府管轄47個寨子。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年),今小河轄地大部分屬貴築縣南下里捕屬里、少部分屬貴陽府親轄之中曹正司、副司及貴築縣南下里。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後,小河轄地分別屬貴陽縣第一區、貴陽縣第五區、貴陽縣第七區。民國30年(公元1941年)7月,廢除貴陽縣另設貴築縣。小河轄地大部分屬於貴築縣中曹區,管轄中曹鄉、文萃鄉。
1949年11月15日,小河轄地隨貴築縣同日解放。幾經變化,初設區、鄉,繼撤鄉設人民公社,後復為鄉。
1982年6月,中共貴陽市委、貴陽市革命委員會批復同意將南明區中曹辦事處轄區的部分區域劃出,設立小河辦事處,負責管轄小河工礦區的居民委員會。
1987年3月20日,貴陽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銷中曹鄉,建立花溪區小河鎮,以原中曹鄉的行政區域為小河鎮的行政區域
1992年10月6日,中共貴陽市委召開常委會議,決定在貴陽市小河工礦區建設的基礎上,劃出16.5平方公里的區域,籌建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11月9日,國務院特區辦副主任趙雲棟到貴陽對開發區區域實地考察,提出調整面積的建議。中共貴陽市委、貴陽市人民政府和開發區籌備處根據建議組織各方面領導和專家、再次實地踏勘考察,經過科學論證後決定貴陽開發區區域面積由原定的16.5平方公里調整為9.55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北起貴陽紡紗廠,西從壯渡橋沿南明河至小馬場,東沿貴州華烽電器總廠至陳亮河(小黃河),南至花溪區王寬寨。南北長7.41公里,中部最寬處4.3公里,南部最窄處0.7公里。
1993年2月9日,中共貴陽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組建中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簡稱中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2月18日,貴陽市人民政府召開會議,決定成立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簡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3月23日,中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正式掛牌辦公。
1993年3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關於請求明確貴陽市小河鎮轄區內工業基地為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請示》(黔府呈〔1993〕1號)。4月3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下發貴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建立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批復》(黔府函〔1993〕84號),同意在貴陽市小河鎮轄區內劃定9.55平方公里的規劃范圍建立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該開發區列為省級開發區,執行省級開發區的有關政策。
1993年4月,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二級機構社會發展局成立,開始籌建貴陽市直轄鎮——小河鎮的相關工作。6月29日,貴陽市人民政府下發《關於建立貴陽市小河鎮有關事項的通知》(築通字〔1993〕21號)。該通知指出,為適應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和管理的需要,根據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將花溪區小河鎮劃歸貴陽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批復》(黔府通〔1990〕8號)精神,決定從8月1日起,撤銷花溪區小河鎮、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建立貴陽市小河鎮,其機構規格為副縣級單位,由貴陽市人民政府直接管理。貴陽市小河鎮的行政區劃為:原花溪區小河鎮和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所轄區域。原花溪區小河鎮和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所屬行政、企事業單位,成建制屬地劃歸貴陽市小河鎮管理。原花溪區小河鎮、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以及所屬單位的行政、事業人員編制,亦劃歸貴陽市小河鎮。貴陽市小河鎮人民政府比照縣級地方政府行使職權,並按市發〔1993〕1號文件的規定,承擔貴陽開發區社會發展局的職責。
1998年11月5日,貴陽市人民政府上報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撤消市直小河鎮設置市轄小河區(工礦區)的請示》(築府報〔1998〕73號)。該請示提出,小河鎮已經成為一個相對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城鎮,具備了建立市轄區的基本條件,符合民政部〔1996〕96號《市轄區設置標准》規定,為改變行政體制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強化社會行政管理,擬撤銷市直小河鎮,設置市轄小河區。
1999年4月20日,貴陽市人民政府再次向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關於將小河鎮和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並設立小河區的請示》(築府報〔1999〕27號)。2月26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關於貴陽市設置市轄小河區的請示》(黔府呈〔1999〕3號)。5月1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關於將貴陽市小河鎮與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並設立小河區的補充請示》(黔府呈〔1999〕7號)。2000年1月21日,國務院致函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貴州省設立貴陽市小河區的批復》(國函〔2000〕10號)。該批復指出,同意設立貴陽市小河區,小河區轄貴陽市小河鎮和貴陽市花溪區金竹鎮,區人民政府駐黃河路。貴陽市小河區的各類機構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設置,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貴州省自行解決。
1999年9月14日,貴陽市人民政府上報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請求申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請示》(築府報〔1999〕66號),請求省人民政府將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申報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同年9月30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上報國務院《關於請求批准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請示》(黔府呈〔1999〕25號)。
2000年1月20日,國務院批准成立貴陽市小河區,轄貴陽市小河鎮和花溪區金竹鎮。
2000年2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致函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貴州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國辦函〔2000〕22號)。該復函指出,經國務院領導批准,同意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其規劃范圍仍為9.55平方公里,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納入貴陽市經濟技術發展的總體規劃,建設發展資金由貴州省自籌解決。4月8日,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慶典儀式。按照貴州省、貴陽市安排,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與貴陽市小河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領導管理體制。貴陽市小河區轄小河鎮和金竹鎮,轄區面積為63.13平方公里。成為了貴陽市三個中心城區之一。
2000年2月23日,國務院批准貴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級經濟經技術開發區,轄面積9.55平方公里。
2000年4月8日,貴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晉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慶典。同時,貴陽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貴陽市小河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貴陽市小河區轄小河鎮和金竹鎮,行政管轄面積為63.13平方公里。
2001年4月,小河區撤銷小河鎮和金竹鎮,成立城鎮社區辦公室和農村社區辦公室,分別管轄15個城鎮社區居委會和17個行政村。
2004年1月,將城鎮社區和農村社區管轄的社區居委會和行政村整合,分別成立黃河社區、平橋社區、金竹社區,並成立社區黨工委和辦公室加以管理。
2005年5月,撤銷3個社區辦公室,成立黃河社區辦事處、平橋社區辦事處、金竹社區辦事處3個社區辦事處。
2008年3月,撤銷3個社區辦事處,成立黃河街道辦事處、平橋街道辦事處、長江街道辦事處、三江街道辦事處、金竹街道辦事處5個辦事處,分別管轄25個社區居委會和17個行政村。2009年2月,5個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運行。
2009年7月,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小河區)向南延伸,託管花溪區的陳亮村、翁岩村、付官村3個行政村,建立小河—孟關裝備製造業生態工業園區。小河區轄區面積擴展至80.33平方公里。
2010年3月,撤銷長江街道辦事處,長江街道辦事處所轄的2個行政村劃歸黃河街道辦事處管轄。長江街道辦所轄的8個社區居委會連同黃河街道辦事處下轄的6個社區居委會整合,成立黔江社區、清浦社區、瑞華社區、興隆社區4個新型社區(4個新型社區共轄14個社區居委會),同時設置社區黨委和社區服務中心。此時,小河區下轄黃河街道辦事處、平橋街道辦事處、三江街道辦事處、金竹街道辦事處、黔江社區、清浦社區、瑞華社區、興隆社區。
2011年4月,小河區撤銷黃河、平橋、三江、金竹四個街道辦事處,分別成立8個社區服務中心。至此,小河區下屬共12個社區(黔江社區、清浦社區、瑞華社區、興隆社區、三江社區、平橋社區、航天社區、小孟社區、航空社區、金竹社區、金欣社區、黃河社區)分別成立了社區黨委和服務中心。其中,黃河社區、三江社區、小孟社區、金竹社區轄行政村共20個;其餘8個社區轄城市居委會25個。至此,小河區范圍內的所有街道辦事處全部撤銷,全區25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均由12個社區服務中心指導服務管理工作,全區均執行 「市—區—社區」三級服務管理模式。
2012年11月15日,國務院正式下發《國務院關於同意貴州省調整貴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2〕190號),同意撤銷貴陽市花溪區、小河區,設立新的貴陽市花溪區,以原花溪區、小河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花溪區的行政區域。花溪區人民政府駐貴築街道明珠大道192號。小河區恢復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為至此,小河區從此成為歷史上的行政區。
⑹ 貴陽小河區怎麼樣,城市建設等各方面
小河是貴陽市的第一個經濟開發區,轄區總面積63.13平方公里,人口15萬,2000年1月21日,版國務院批准,設立貴權陽市小河區,到現在已經有10年了。它處於泛珠經濟合作區域腹地及國家確定的南貴昆經濟帶和貴州黔中產業帶的中心,交通和物流運輸十分便利。屬於貴陽市的重點開發區,現在許多貴陽市有名的房地產公司都將開發重點放在那裡。是貴陽市中心城區之一。它位於貴陽城市中心區南部。環境很好,規劃有序,房價相比貴陽區中心低很多。 還有很多的優點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小河區的發展還是很不錯的,10年的時間由荒地池塘變為現在較為發達的地區,總體上是可以的。
⑺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的領導信息
劉 軍黨組書記
分工負責全局黨務、人事、紀檢監察工作,配合協助局長做好創模有關工作。簡歷劉軍,男,漢族,中共黨員,1971年10月生,湖南湘潭人,博士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高級工程師。1989.09——1993.08 同濟大學環境系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學習;
1993.08——1996.02 廣東省肇慶市建設規劃局助理工程師;
1996.02——1996.08 廣東省肇慶市建設系統扶貧隊員;1996.08——1999.05 同濟大學環境工程系市政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9.05——2004.06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市政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博士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其間:2003.07-2004.06掛職任貴陽市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2004.06——2007.03 貴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副縣級)(其間:2005.01-2006.01掛職任清鎮市委常委、副市長);2005.12——2006.06 參加貴陽市赴美中長期培訓班學習;2005.03——2007.03 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區域和城市發展研究;
2007.03——2008.06 中共花溪區委副書記;2008.06——2009.03 貴陽城市發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貴陽環城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2009.03——2009.06 貴陽交通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貴陽環城高速公路指揮部副指揮長;2009.06——2011.03 貴陽市交通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書記;
2011.03——至今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
帥 江局長、黨組副書記
分工負責全局工作的安排。簡 歷帥江,男,漢族,1970年2月出生,籍貫,湖北咸寧,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1991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貴陽市環境保護局局長、黨組副書記。1987.09——1991.08 雲南昆明工學院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專業學習;
1991.08——1994.02 貴陽市花溪區環境保護局幹部;1994.02——1997.08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環保局環境保護監理站幹部;1997.08——1999.02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環保局環境保護監理站站長;1999.02——2000.12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環保局副局長、環境保護監理站站長;2000.12——2003.05 貴陽小河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兼環境保護局局長、環境保護監理站站長;2003.06——2007.11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總工程師、黨組成員;2007.11——2010.02 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2010.02——2011.12 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2011.12——至今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吳德剛黨組成員、副局長分工協助局長分管環境影響評價處、自然生態保護處、規劃財務處,協助局長負責創模督查工作,具體分管貴陽市環境保護研究所、貴陽市環境突發事件應急中心。簡歷吳德剛,男,漢族,湖北黃陂人,中共黨員,1965年11月生,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公共管理碩士,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級工程師。1984.09——1988.07 北京大學大氣物理學專業,理學學士;1988.09——2001.01 貴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主任(1998年獲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2001.01——2003.06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總工程師;2003.06——至今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其間:2002.9-2005.6中央黨校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研究生學歷,2005.07——2006.12 人事部選派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專業學習,獲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張 毅黨組成員、副局長、總工程師
分工協助局長分管污染防治處、總量辦,協助局長負責創模技術組工作,負責創模指揮部聯絡工作,具體分管貴陽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管理中心。簡歷張毅,男,漢族,貴州安順人,中共黨員,1967年4月生,大學文化,農業推廣碩士,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工程師。1985.09——1989.07 貴州農學院植物保護系植物保護專業學習;1989.07——1989.08 畢業待分配;
1989.08——1999.04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園林管理處幹部(其間:1991.09被評為園林助理工程師;1996.12被評為園林工程師);1999.04——2002.12 貴州省安順市建設局城鄉建設科、風景園林科幹部;2002.12——2005.05 貴州省安順市建設局風景園林科副科長;2005.05——2007.11 貴州省安順市建設局風景園林科科長(試用期一年) (其間:2008.05-2007.11在安順市第八期中青班學習);2007.11——2012.06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2010.06獲貴州大學農業推廣碩士學位)2012.06——至今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總工程師。
何述烈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分工協助黨組書記分管監察室、協助局長負責創模督查工作,具體分管貴陽市環境信息中心。簡歷何述烈,男,漢族,中共黨員,貴州修文人,1962年5月生,中央黨校在職大學學歷,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1979.09——1981.08 貴州修文師范學習;1981.08——1986.08 修文六屯中學、新民小學、實驗小學任教;1986.08——1994.10 共青團修文縣委工作員、組織部長、團縣委委員、共青團修文縣委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其間:1987.09——1989.07貴州大學管理科學系行政管理專業學習、1992.04——1994.04掛職修文縣灑坪鄉人民政府副鄉長);1994.10——1999.03 中共修文縣紀委、修文縣人民政府監察局任紀委黨風廉政教育室副主任(副科級)、縣紀委委員、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紀委紀檢監察室主任(正科級);1999.03——2001.02 中共貴陽市紀委黨風室(糾風辦)副主任;2001.02——2002.02 中共貴陽市紀委紀檢監察二室副主任(主持工作);2002.02——2002.07 中共貴陽市紀委信訪室副主任(主持工作);2002.07——2009.07 中共貴陽市紀委信訪室主任(其間:2005.09——2007.12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法律本科專業學習);2009.07——至今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何小麗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
分工協助黨組書記分管人事處、機關黨委辦公室,協助局長分管辦公室,具體分管貴陽市環境宣傳教育中心。簡歷何小麗,女,漢族,中共黨員,廣東順德人,1972年11月生,貴州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1991.09——1994.07 貴州省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習;1994.07——1997.04 南明區雲關鄉鄉企總公司辦公室幹部;1997.04——1998.04 南明區雲關鄉團委書記;1998.04——2001.07 南明區雲關鄉政府副鄉長(1997.09——2000.07在貴州省委黨校法律專業學習〈函授本科〉);2001.07——2001.09 南明區雲關鄉黨委委員、副鄉長;2001.09——2009.04 南明區油榨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其間:2005.09——2008.06在貴州省委黨校經濟學專業學習〈函授研究生〉);2009.04——2010.07 南明區河濱街道工委書記;2010.07——至今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
劉光建副調研員分工協助局長分管輻射安全管理處、政策法規處、宣教科技處,具體分管貴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簡歷劉光建,男,漢族,中共黨員,1954年1月生,河北吳橋人,大學文化,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級工程師。1970.11——1973.10 貴陽市鍾表社工人;1973.10——1976.10 貴州工學院化工系無機化工專業學習;1976.10——1984.07 貴陽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其間;1982.02——1984.04 在北京師范大學環境保護研究生班學習);1984.07——1990.05 貴陽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副站長(其間:1987.07獲工程師任職資格);1990.05——1993.08 貴陽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副站長(主持行政、業務工作);1993.08——2000.05 貴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其間:1995.12獲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2000.05——2001.01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2004.06——2012.02 貴陽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12.02——至今 副調研員。
⑻ 貴陽市小河區大寨村什麼時候能拆遷,因為道路太窄每天都要堵上30分鍾左右,難道就沒人來規劃嗎。
根據抄《征補條例》的規定,襲拆遷指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基於國防、外交、交通、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舊城改建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劃定徵收范圍,依法拆除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范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並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政府行為。
也就是說,拆遷也是規劃先行的,有相應的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制定之後,拆遷項目才有可能啟動。而且拆遷必須符合公共利益,交通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所以如果這邊的道路需要拓寬的話,是需要符合這個道路修建的專項規劃的,只要這個規劃而成立的話,拆遷很有可能啟動。
⑼ 我是貴陽小河區農村戶口,想買套經濟適用房,小河區房管所已開了無房無宅基地證明,可市住房建設局要我再
貴陽市已沒有小河區,可到花溪區住建局開。
⑽ 貴陽市房地產管理局電話是
貴陽市房地產管理局
受理行政許可點分布情況
區 域 受 理 點 地 址 聯系電話
雲岩區 貴陽市房屋產權監理處 中山東路13號 5811047
南明區 貴陽市房屋拆遷安置管理處 飛山街43號附1號 5288545
小河區 小河區房屋管理所 小河區黃河路 3847287
白雲區 白雲區房屋產權監理所 白雲南路373號 4485033
白雲區房屋拆遷管理辦公室 白雲區健康路 4831163
烏當區 烏當區建設局 烏當區環溪路 6845697
花溪區 花溪區房地產權監理所 溪北路55號 3626686
花溪區拆遷管理辦公室 清溪路 3626989
貴陽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建設局 野鴨鄉上寨村 4700452 4702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