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我國城鄉規劃機構模式

我國城鄉規劃機構模式

發布時間:2021-01-22 09:09:20

Ⅰ 當前我國城市規劃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原因和對策 兩千多字左右

1.規劃規劃牆上掛掛,領導可以隨意修改
2.公眾參與度極低
3.為利益集團服務
4.編制水平低,設計人員閉門造車普遍,無基層經驗
5.所謂的專家組都是各類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而已

Ⅱ 現在城市的規劃是不是一個模式的

我國現行城鄉規劃各項規范都是統一的,不一樣的是各地的現狀和歷史發展沿革,規劃要結合當地特色,不能千城一面。

Ⅲ 《城鄉規劃法》的城鄉體系結構圖

城市規劃體系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規劃法規體系、規劃行政體系和規劃運作體專系。城市規劃體系構成了開屬展城市改造的制度框架和組織結構。我國的城市規劃體系還很不成熟,在城市規劃的法規體系、行政體系和運作體繫上都還很不完善,特別是其中傳統的總體與地方二級規劃制度已經很不適應現代城市改造更新的需要。

Ⅳ 城市規劃中DOT模式的定義

以開發為導向的公共交通(DOT,Development Oriented Transit )。
DOT在城市未充分利用土地再開發專中進行了實屬踐,或在城市運營不佳或服務不周的部分用於強化城市肌理。這些地區引入公共交通的催化作用可謂成效顯著。站點用地、社區、分區及其周邊通道等,均已成為大都市人口生活、工作、零售和娛樂目的的可達之所,其經濟潛質和物質形態被根本性改造。
以上摘自《城與市的語言—城市規劃圖解詞典》

Ⅳ 城市管理的體制背景

基於城市管理三維結構對城市管理及執法監察制度發展演進歷史進行回顧和分析,有助於釐清城市服務與管理、專業分治與系統綜合、綜合運行與管理、綜合執法與監察之間的關系,構建中國特色時代特點的現代城市治理體系。《城市管理三維結構視野下的城管綜合執法與監察》在對城管綜合執法與監察相關概念進行辨析的基礎上梳理了城市管理執法監察制度的發展脈絡,回顧了從城建管理監察執法、到城市管理監察執法,再到城市管理執法監察的演進歷程,嘗試撥開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與監察的層層迷霧和諸多亂象,回望城市管理執法監察制度創制初心和探索歷程。

城建管理監察制度的誕生(1978—1995)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而發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城市的建設事業迅猛發展,從而給城市的建設管理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城市容積的迅速擴大,人口的積聚增加,給城市管理帶來了難以想像的困難。隨著傳統計劃經濟、單位制的瓦解以及市場經濟、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經濟利益的驅動和道德品質的淡化使得一些單位和個人淡化義務和責任,把建設、保護、維護等甩給社會,這無疑對負擔沉重的城市基礎設施更是雪上加霜。市容環境「臟、亂、差」和私搭亂建、違法建築等嚴重問題普遍存在,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勢必嚴重影響城市公用設施運行的正常功能發揮,從而制約經濟的發展。以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為主的城市管理模式始被接受,各級城市人民政府相繼建立市容監察等各類城市建設管理監察臨時機構,從市容環衛入手,並逐步擴大到城市規劃、市政公用、園林綠化、房地產、風景名勝區等專業領域城建管理監察,從事城市建設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全國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城建監察制度和城建監察執法隊伍組織體系,但也出現了分散執法、多頭執法、委託執法、野蠻執法等問題。

城管監察綜合執法制度的探索(1996—2012)

城市化發展重塑了城市物理空間與社會空間,推動了城市建設管理與城市社會管理的逐步融合,使得城市作為復雜巨系統的綜合管理問題愈加突出,一些城市管理者甚至將專業管理異化理解為專一管理,導致專業分治進一步割裂了城市復雜系統的綜合運行管理。「七八個大檐帽管不了一個小草帽」、「馬路拉鏈」、「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等現象越來越突出並成為專業分治導致城市管理系統運行難題的重要表徵。城建管理監察向更加綜合的城市管理監察演變,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的提出推動了以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為牽引的城管監察綜合執法制度建設。但城市管理立法工作進展緩慢,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創新力度不夠。行政處罰職能的集中與強化也伴隨著巡查監察職能的弱化,重建輕管、以罰代管等弊病日益凸顯。城管監察執法逐步被直接稱呼為城管綜合執法或城管執法。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給城市綜合管理提供了新機遇,網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和諧城市運行模式、「市民城管通」全民城管模式相繼涌現。這個時期,大批法律學者進入城市管理領域開展了城管綜合執法的研究,部門管理格局被打破,城市規劃、建設與運行管理、城管監察與綜合執法的關系進一步被審視。

城管執法監察的探索與發展(2012至今)

城管執法被作為推進依法治國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連續就城管執法體制改革提出明確要求,並相繼出台一系列關於城市管理與執法的重要文件,城管執法體制改革被放置於更廣闊的政府服務轉型與社會共治視野下審視。伴隨城市物理空間、社會空間、網路空間的融合,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城管執法監察制度現代化的重要賦能手段,「五位一體」智慧城管作為城市管理執法監察一體化探索,成為依託信息技術推進城市綜合管理與執法監察發展的新方向。

國外的城管執法工作情況

城市管理工作不只是中國才有的。《城市管理三維結構視野下的城管綜合執法與監察》也介紹了國外城管執法的一些做法。中國的城市管理制度也借鑒了國外很多國家在這個領域的經驗。各城市對城市管理執法監察存在不同的認識,在機構設置上也百花齊放,一些城市借鑒德國秩序局、義大利城市警察公共秩序綜合執法(參見《歐洲智慧城市發展及其啟示》)以及澳大利亞城管執法(參見《澳大利亞寶活市政府架構與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機制——寶活市政府考察情況》)將決策、執行、監督相分離等發達國家經驗,強化綜合執法制度構建。一些城市通過強化「大部門、大城管」將後期運行管理與末端執法監察職能進行整合強化服務導向,一些城市將規劃建設運行全過程管理與執法職能均整合到一個部門以強化城市綜合管理。

更多參考資料:

《城管簡史:城市綜合管理、城管監察與綜合執法發展演進》
網頁鏈接

Ⅵ 城市綠地系統結構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簡答題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應考慮以下原則:1應結合城市其他組成部分的規劃,綜合考慮,全版面安排權;2.必須結合當地特點,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3.應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滿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覽的要求;4.既要有遠景的目標,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遠近結合;5.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與建設、經營管理,要在發揮其綜合功能的前提下,注意結合生產,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布局有8種基本模式,我國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布局,從形式上可以歸納為4種:塊狀、帶狀、楔形、混合式。

Ⅶ 城市總體布局模式及其優缺點

(一)城市規劃的含義和目的

1.城市規劃含義:指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計劃和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是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據。

2.城市合理規劃的目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保護城市環境,保證城市居住和生產活動的正常進行,有效地預防和解決城市化帶來的各種問題。如果任由城市發展,則工業和人口激增,環境污染加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綠化面積少等。我國正經歷工業化和城市化,如果不進行城市規劃,將會造成嚴重的城市問題。

(二)城市的布局形式

1.城市總體布局時首先要考慮城市為何種布局形式,城市用地集中還是分散布局,以及組合的形式和規模,直接關繫到城市內各功能區的用地狀況。

2.城市布局形式(城市的基本形態)。

(1)「集中緊湊式」和「分散疏鬆式」的對比。

布局形式
布局特點
優點
缺點

集中緊湊式
以一個生活居住用地為中心,多個工業區布置在周圍,只有一個主要的生活居住用地(生活區),其他的生產用地(工業區)則連片布置在城市生活區的外圍,少量規模不大、污染可能較為嚴重的工廠企業則布置在近郊
各項主要用地集中,能設置較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方便居民生活,便於行政領導和管理,節省投資,有利於工業之間的協作和公共設施的共同利用
由於工業較集中,環境污染嚴重

分散疏鬆式
受地形、礦產資源、河流或交通幹道分隔,分成若乾片或組,各片相距一定距離,城市用地分成若乾片,每片由一個生活區和工業區組成,相應布置獨立的生活居住設施
工業區分散,造成污染源分散,同時自然環境容納和凈化廢物的能力提高,能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
各項用地較分散,各區片間聯系不便,市政投資很大

(2)城市的布局形式主要受自然條件(如河流、氣候、地形等)制約。

(3)大多中小城市採用集中緊湊式,可節省成本,而受自然條件限制的中小城市多採用分散疏鬆式。

(三)功能區的合理布置

功能區的合理布置應該協調好城市工業用地與生活居住用地之間的關系:

1.要有便利的交通:①工業用地要有便利的交通;②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間要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業用地的位置,以減少對生活居住區的污染。

3.在工業區與生活居住區間設置防護帶。

4.留有發展餘地。

(四)分析比較、科學評價城市總體布局方案

1.城市總體布局的意義:它反映各項用地之間的內在聯系,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戰略布署,關繫到城市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合理組織和城市建設的投資費用。

2.城市總體布局方案的比較方法:綜合比較分析各種城市總體布局規劃方案的優缺點,探求一個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先進的最佳方案。

Ⅷ 未來十年我國城市規劃如何走,發展趨勢

抄未來10年的大都市將是哪些襲?也許不再是紐約、巴黎和倫敦這樣的傳統大城市,而像重慶這樣的中型城市將異軍突起。 美國知名財經雜志《福布斯》今晨發布未來10年發展最快的城市,中國的成都、重慶、蘇州和南京4個城市上榜,其中成都和重慶分別摘得冠亞軍。 《福布斯》指出,一個城市的起起伏伏不可能那麼快,但10年時間足夠讓一個城市崛起。 此次上榜的「未來大都市」沒有了今日的「全球中心」紐約、香港和東京,也沒有了新崛起的北京、上海和新加坡,甚至大型城市(人口)孟買等也沒有了蹤影。 榜單主要關注的是未來10年內重要的新興城市,中國的內陸城市重慶和成都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福布斯》稱

閱讀全文

與我國城鄉規劃機構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