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我以自由職業者來說明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社保其實包含了「五險」,具體如下表:
同樣可以看到:
職工醫保的最高賠付額度和報銷比例,都比居民醫保更高,不過免賠額也會高一點。
可能大家看完表格還是不知道哪個更好,這里再舉個例子:
假設 A 先生在某知名三甲醫院住院做手術,在扣除自費項目後,總共花費 8 萬元。如果用職工醫保報銷,需要分段計算:
1300 元以下:不報銷
1300 - 3 萬部分:( 30000 - 1300 ) x 85 % = 24395 元
3 - 4 萬部分:( 40000 - 30000 ) x 90 % = 9000 元
4 - 8 萬部分:( 80000 - 40000 ) x 95 % = 38000 元
總報銷金額為:
24395 + 9000 + 38000 =71395元
如果用居民醫保報銷,不需要分段計算,最終可報銷:
( 80000 - 1300 ) x 75 % =59025元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居民醫保的住院報銷福利低於職工醫保。
如果住院金額少一點,比如說 5000 塊,兩種醫保的報銷金額是差不多的,具體計算過程就不展開了。
總的來說,自由職業者交職工醫保,費用要比居民醫保高不少,但相應的報銷福利也會更好,具體如何選擇,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來綜合考慮。
另外,上面的案例都是北京的政策,其他地方的情況可能不一樣。如果你想詳細了解自己的當地政策,可以撥打全國社保熱線:12333咨詢一下。
醫療和養老是人生的兩件大事。我們再來計算下,A 先生花同樣的錢交養老保險,到底選職工好,還是居民好?
1、職工養老,退休能領多少錢?
職工養老保險一般由單位統一繳納,但自由職業者沒有單位,全部都要自費。至於交多交少,可以按以下步驟自己來定。
選擇繳費基數:北京的繳費基數是 3613 - 23565 元,我們可以從中選擇一個金額;金額越高,交得越多,退休金也領得越多。
每月繳費:每月按基數的 20% 繳費,其中 8% 進入個人賬戶,12% 進社保統籌賬戶。
假設 30 歲的 A 先生,選擇 3750 元為繳費基數,那麼每個月繳費 3750 x 20% =750元(即每年 9000 元)。
其中 300 元進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才能用;其餘 450 元進入統籌賬戶,由國家統一支配。
不過這個繳費金額不是一直不變的,由於通貨膨脹的存在,物價、工資、繳費都會逐漸上漲,這里假設每年的漲幅是 5%。
只要交滿 15 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領養老金,但交得越多,也會領得越多。
那麼,假如 A 先生一共交了 30 年社保,60 歲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呢?
職工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非常復雜:
每月領取的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余額 ÷ 計發月數
基礎養老金=( 社會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工資 )÷ 2 × 繳費年限 × 1%
……
計發月數 :60 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這個數據由社保局規定
社會平均工資 :上年度本市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工資 :( 目前自己的工資 / 目前的社平工資 ) × 未來的社平工資
……
直接說結論:
在這個案例中,A 先生退休時,首月能領到養老金7985元,即首年 9.5 萬,之後每年跟隨社會平均工資上漲。
2、居民養老,退休又能領多少?
居民養老的領取比較簡單:只要累計繳滿 15 年,到了 60 歲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北京的居民養老金也分為兩部分:
基礎養老金:每月領 800 元,這個金額由社保局定期調整,假設每年按 5% 增長。
個人養老金:用個人賬戶的余額,除以計發月數。如果 60 歲退休,計發月數是 139 個月。
北京居民養老繳費靈活,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 1000-9000 元選擇。
同樣是 30 歲的 A 先生,第一年繳費9000元,之後也按每年 5% 增長。如果交滿 30 年,累計繳費 28.4 萬。
經過計算,A 先生 60 歲退休後,首月能領5500元,即首年 6.6 萬。
換句話說,在這個案例中,交同樣的錢,職工養老能領更多的錢。
不過在上述計算過程中,社會平均工資、居民繳費、居民基礎養老金等因素都是無法預測的。如果這些數據和假設不一樣,結論也可能會改變。
大家可以參考上面的思路,但是沒有標准答案,具體還是要自己來選擇。
更多保險產品測評和科普,歡迎到深藍保官網查看。
2.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社保一樣嗎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社保不一樣。
1、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勞動崗位後而建立的一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制度。目的是以社會保險為手段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所謂"完全",是以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脫離為特徵;所謂"基本",指的是參加生產活動已不成為主要社會生活內容。其中法定的年齡界限才是切實可行的衡量標准。
2、社保: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醫保擴展閱讀:
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具有的特徵:
1、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2、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3、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於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於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准,為退休後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於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
二、城鄉居民社保具有的特徵:
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5、社會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3.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何區別
我國的社保形式主要分為城鎮職工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這兩者是我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益養老平台談區別如下:
保障內容
城鎮職工社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險,包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是國家強制要求購買的。
城鄉居民社保包含的只有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屬於自願參保,沒有強制性。居民根據自己意願和經濟情況選擇合適的繳費檔次參保。
繳費標准
城鎮職工社保實行按月繳費,一般由單位代扣社保,每年最低也要幾千元。城鎮職工社保每月一繳,斷繳後,次月起醫療無法報銷。參保累計滿十五年退休後可每月領取養老金。參保男性滿25年,女性滿20年,退休後任然可以享受醫療報銷待遇。
城鄉居民社保則是按年繳費,繳納的保險費用每年有一定的提升。現在提升到每年200多元左右。當然可以根據自身經濟能力選擇繳納檔次。
報銷比例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比職工醫療保險低;居民醫療保險沒有參保年限之說,需要一年一繳,不繳就無法享受醫保待遇。
如果在鄉鎮醫院治療的話,城鄉居民醫療的報銷比例較高。如果在市級醫院以上的醫院的話,城鎮職工社保的報銷比例較高。
兩者都是隨著醫院級別的升高而報銷比例降低,例如城鎮職工社保的醫保報銷比例一般為70%-85%;城鄉居民社保約為50%-70%。
適用范圍
城鎮職工社保中的醫保可以用於掛號、看病就醫,葯店買葯、住院治療報銷等。
城鄉居民社保目前在多個城市只有住院才能報銷,少部分城市看病就診也可以報銷。
4.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有什麼不同
1、性質不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提前實現了我國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目標。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2、制度不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
3、繳費主體不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般是當地戶口農村居民、青年學生、低保戶等繳納的,社保由單位在職員工、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繳納。
(4)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醫保擴展閱讀: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注意事項:
盡快繳納2018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2019年為補繳過渡期,從2020年開始補繳以前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11年-2019年)不再享受各級補貼(系統自動)。
2019年度收繳日期截止至11月30日,跨年繳費的無法申請各級補貼,從而影響參保人待遇。
按照人社部要求,養老金全部用社保卡發放,請大家宣傳辦理、領取社保卡。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5. 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的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區別
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的社會養老保險都是一樣的,只要累計繳納15年即可按月領取養老金,與戶口性質無關。
農村的醫療保險叫做新農合。城鎮的醫療保險叫做城鎮醫療保險,兩者的報銷比例不同。
一、新農合:
門診報銷比例
(1)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每[1]次就診處方葯費限額10元,衛生院醫生臨時補液處方葯費限額50元。
(2)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100元。
(3)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4)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每次就診各項檢查費及手術費限額50元,處方葯費限額200元。
(5)中葯發票附上處方每貼限額1元。
(6)鎮級合作醫療門診補償年限額5000元。
住院報銷比例
(1)報銷范圍:
A、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
B、60周歲以上老人在興塔鎮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2)報銷比例:
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二、城鎮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起付標准和報銷比例按照參保人員的類別確定不同的標准。
1.是學生、兒童。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5%;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2.是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3.是其他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0%。
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轉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起付標准補足差額。
6. 社會養老保險與農村醫療保險
農村合作醫療和公司上的社會保險有沖突,只能報銷一份。
城鎮醫療保險包括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等等。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它是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行後,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醫療保障問題,不斷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的重大舉措。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主要是對城鎮非從業居民醫療保險做了制度安排。這一制度的出現在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歷程中具有重大意義,指明了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方向。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是我國醫療保險的組成(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一,是為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遭受經濟損失而建立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通過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與一定的經濟補償,以避免或減輕勞動者因患病、治療等所承受的經濟風險。
農村醫療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的一部分,我國農業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63.91%,農村醫療保險,可以使廣大農民享受到農村醫療保險的實惠,同時也是社會保障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
城鎮醫療保險和農村醫療保險的待遇區別:
城鎮醫療保險分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鎮居發醫療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由職工所在單位和職工個人兩方共同承擔,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由城鎮居民個人承擔。
戶口在農村,可以在戶籍所在地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養老保險。但醫療保險是不能轉移的,養老保險可以轉移。醫保待遇上沒什麼大的區別,農村相對來說更合適,因為國家財政有專項資金來補貼,所以繳的錢比較少,但待遇不比城鎮的差;而養老保險相對來說城鎮的比農村的就高多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7. 醫保,社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社保有什麼區別?社保中的醫療保險即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二者的主要區別有:
2018年社會保險繳費比例下調
2017年3月21日,上海市政府發布消息,決定下調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三個險種共計2.5%的單位繳費率,預計今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135億元。
2017年2月起廣東、天津、雲南、甘肅、貴州、江蘇、上海等地方下調社保費率措施,雖然調整的險種、期限都不盡相同,且降費幅度主要向企業方面傾斜。
社保繳費率偏高,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太少,是不少人的煩惱。同時,對於企業來說,為員工繳納高額社保費也是沉重的負擔。
8.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哪些區別
城鄉的養老保險是針對企業職工養老而言的,城鎮居民養老險是和農村養老險合並而成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給那些退休以後的居民帶來保障。大家應該知道,最近這幾年城鄉的居民已經實現一體化了,城鄉的醫保和社保已經融為一體了,農村的養老金和城市的養老金也是一樣的政策,都是城鄉居民養老金不存在哪部分人退休以後的養老金更多的問題,只要你在工作的時候多繳納,那麼退休了以後就會多得,否則你在退休以後肯定只能領到一部分最為基礎的養老金。
我個人認為這兩種養老保險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說農村的人還有一部分土地,在這一點上比城市居民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