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異地可以報銷嗎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異地可以報銷,但是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一、在參保地按時參保並在待遇享受期內;二、在參保地領取社會保障卡並激活;三、在參保地進行異地就醫備案。
1998年我國開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實現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醫療保障體系的目標,國務院決定,從2007年起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
2016年1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1)城鄉居民醫療轉診擴展閱讀:
異地辦理醫療報銷的流程:
1、在住院前或住院後3日內打老家新農合咨詢電話對住院就醫情況進行登記備案;
2、出院後必須在居住所在地由街道辦事處或居委會出具一份居住證明,如果是在外務工,需有務工單位出具務工證明;
3、出院後持病歷復印件、匯總明細單、住院收費票據、出院證明,再拿著患者身份證、合作醫療證及居住或務工證明回參合所在地報銷;
4、如果是從參合所在地直接到省外住院化療,必須在走之前辦理轉診轉院手續,然後才可去外地住院治療;
5、省外報銷的比例最低,一般起付線2000左右,報銷比例為合理費用的45%,花的少的話,很難報銷幾個錢的,醫院級別越低,報銷比例越高。
❷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轉診手續如何辦理
一、非急診手續辦理:
1、持醫保卡、醫保證、身份證、轉診單、入院證到醫保中心備案。
2、再到住院部辦理入院手續。
二、急診辦理手續:
1、參保人員因病情需要轉市外治療的,由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科主任提出並填寫《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外轉院轉診審批表》。
2、經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報市醫保中心批准後,辦理轉院轉診手續。
3、其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在規定的市內就醫支付標準的基礎上降低10個百分點。
(2)城鄉居民醫療轉診擴展閱讀:
結算程序
(一)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結算程序
定點醫療機構於每月10日前,將上月出院患者的費用結算單、住院結算單及有關資料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作為每月預撥及年終決算的依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預撥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統籌費用。
經認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應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發生的醫葯費用直接記帳,即時結算。
(二)急診結算程序
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到市內非定點的醫療機構及異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或單位墊付,急診搶救終結後,憑醫院急診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發票、詳細的醫療收費清單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報銷手續。
(三)異地安置人員結算程序
1、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並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
2、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患病在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本人或所在單位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後,由所在單位持參保人員醫療證及病歷、有效費
用票據、復式處方、住院費用清單等在規定日期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
(四)轉診轉院結算
1、參保人員因定點醫療機構條件所限或因專科疾病轉往其它醫療機構診斷治療的,需填寫轉診轉院審批表。由經治醫師提出轉診轉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轉診轉院意見,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分管院長簽字,報市醫保中心審批後,方可轉院。
2、轉診轉院原則上先市內後市外、先省內後省外。市內轉診轉院規定在定點醫療機構間進行。市外轉診轉院須由本市三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提出。
3、參保人員轉診轉院後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或單位先用現金墊付,醫療終結後,由參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轉診轉院審批表、病歷證書、處方及有效單據,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屬於統籌基金支付范圍的住院費用。
❸ 北京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每次到定點醫院看病都需要去社區轉診嗎
一般都規定,小病社區治,所以要轉到大醫院去,一般都要履行轉院手續,就是去轉一下。有的地方還要到醫保中心報個備,不然回來報銷有難度。卡,當然指的是醫保卡,現在多數稱號是社保卡,其實現在這個階段主要承擔的就是醫保功能,養老等功能還沒集中上去。
❹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轉診手續如何辦理
非急診,持醫保卡、醫保證、身份證、轉診單、入院證到新門診三樓醫保處備案,再到住院處辦理入院手續。急診可返過來。
❺ 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合並後,從縣城到市級醫院是否還需要轉診證明
需要復
參保患者辦理轉診轉院登記制,應持有以下所需材料:
1.轉出醫院開具的《轉診轉院審批表》;
2.轉入醫院開具的《住院證》(加蓋醫保專用章);
3.《社會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證》或戶口本原件。
參保患者辦理轉診轉院登記流程:
1.在本市范圍內轉診轉院
可在本次住院的醫保科直接辦理住院手續,也可持轉出定點醫療機構填寫的《轉診轉院審批表》,到參保分中心辦理登記手續。
2.轉往外埠醫療機構
參保患者需轉外埠醫療機構診治的,應攜帶轉出醫院出具的《轉診轉院審批表》及轉入醫院開具的蓋有醫保章的《住院證》、《社會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證》,提前到參保分中心辦理登記審批備案,經分中心批准後方可轉出。
❻ 關於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轉診,如何個轉診法
急診辦理手續:
參保人員因病情需要轉市外治療的,由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科內主任提出並填寫《城鎮容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外轉院轉診審批表》。
經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報市醫保中心批准後,辦理轉院轉診手續。
其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在規定的市內就醫支付標準的基礎上降低10個百分點。
非急診手續辦理:
持醫保卡、醫保證、身份證、轉診單、入院證到醫保中心備案。
再到住院部辦理入院手續。
❼ 異地就醫如果沒開轉院證明能報銷嗎
分析如下:
可以,異地辦理醫療報銷的流程:
1,在住院前或住院後3日內打老家新農合咨詢電話對住院就醫情況進行登記備案。
2,出院後必須在居住所在地由街道辦事處或居委會出具一份居住證明,如果是在外務工,需有務工單位出具務工證明。
3,出院後持病歷復印件、匯總明細單、住院收費票據、出院證明,再拿著患者身份證、合作醫療證及居住或務工證明回參合所在地報銷。
4,如果是從參合所在地直接到省外住院化療,必須在走之前辦理轉診轉院手續,然後才可去外地住院治療。
5,省外報銷的比例最低,一般起付線2000左右,報銷比例為合理費用的45%,花的少的話,很難報銷幾個錢的,醫院級別越低,報銷比例越高。
6,醫保異地結算: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探索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就地就醫、就地結算辦法。制定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解決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問題。做好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城鄉醫療救助之間的銜接。
(7)城鄉居民醫療轉診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異地醫保接續辦法
《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明確,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在就醫中遇到難題——報銷手續繁瑣,在不同城市來回奔波。為此,《實施方案》指出,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探索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就地就醫、就地結算辦法。制定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解決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問題。做好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城鄉醫療救助之間的銜接。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障管理制度,並逐步整合基本醫療保障經辦管理資源。在確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監管的前提下,積極提倡以政府購買醫療保障服務的方式,探索委託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各類醫療保障管理服務。
2、三年內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
(一)三年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城鄉全體居民,參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用兩年左右時間,將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納入城鎮職工醫保,確有困難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參加城鎮居民醫保。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實現醫療保險待遇與企業繳費脫鉤。
(二)逐步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籌資標准和保障水平。2010年,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並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准,具體繳費標准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
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對政策范圍內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逐步提高。逐步擴大和提高門診費用報銷范圍和比例。將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
醫保異地結算
(三)提高基金統籌層次,2011年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基本實現市(地)級統籌。
(四)鼓勵醫保經辦機構與醫葯服務提供方的談判付費,推廣參保人員就醫「一卡通」,實現醫保經辦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直接結算。允許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在統籌區域內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簡化到縣域外就醫的轉診手續。
(五)建立異地就醫結算機制,制定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解決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跨制度、跨地區轉移接續問題。提倡政府購買商業醫保。
成都與廣州異地報銷「模式」已基本成形,本月底可實現兩地異地報銷。昨日(7日)記者從成都市醫保局獲悉,成都參保人員在廣州務工期間就醫,可享受到異地結算的便利;同樣,廣州參保人員在成都就醫,也能享受異地結算。據悉,廣州是成都市首個進行異地醫療費用結算的城市,如果試點成功,今後,異地醫療費用結算有望在其他城市實現。[2]
3、全國統一建居民健康檔案
(一)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實施規范管理。定期為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為3歲以下嬰幼兒做生長發育檢查、為孕產婦做產前檢查和產後訪視,為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結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導服務。普及健康知識,2009年開設中央電視台健康頻道。
(二)提高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准不低於15元,2011年不低於20元。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對困難地區給予補助。
瓊穗異地醫保結算
4、建城鄉一體化基本醫保制度
為提高基本醫療保障管理服務水平,《實施方案》還提出鼓勵地方積極探索建立醫保經辦機構與醫葯服務提供方的談判機制和付費方式改革,合理確定葯品、醫療服務和醫用材料支付標准,控製成本費用。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4.跨省結算
中國國城鄉居民總參保率維持在95%以上,雖然接近「人人享有醫保」的目標,但「異地就醫報銷難」仍影響著農民工、隨子女異地定居的老人,以及異地求醫的大病患者。今年兩會上,醫保應盡快實現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報銷成為代表、委員的建言熱點。
中國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三項醫保制度並存,城鄉居民總參保率維持在95%以上,但上述各項醫保,特別是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基金的統籌層次偏低,多數省份、地方的統籌層次停留在地市,甚至區縣一級,造成醫保患者跨區出縣就診,醫葯費報銷受限,近年來隨著人口流動遷徙矛盾日益凸顯。
在一些外地務工人員集中的省份(地市),農民工持有家鄉的新農合,在務工地看不起病。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越來越多隨兒女異地養老的外省退休老人,因為受醫保無法異地報銷結算的制約,看病難、看病貴負擔也正在加劇。
2014年全國兩會上,醫保應盡快實現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報銷,也是代表、委員的建言熱點。
國務院醫改辦已對「醫保異地就醫結算」拿出時間表,2015年,要全面推開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即時報銷),同時選擇在部分省份試點,探索建立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機制;重點針對退休職工、農民工等人群研究跨省異地就醫結算辦法。
❽ 北京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每次到定點醫院看病還需要先到社區轉診,以後能和職工醫療保險一樣看病不需到社區轉
社區首診是為了實行分級診療,有些小問題,在社區醫院就可以解決的,就不版必去大醫院了權,如果嚴重,社區醫院會往上轉診治療。職工保險和城鄉保險繳費不一樣,報銷比例也有所不同。城鄉居民報銷起付線低,在社區醫院報銷比例相對上級醫院要高些,以前轉診是30天吧,現在調整到180天了。希望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越來越惠民吧。
❾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可以異地報銷嗎
這個當然是可以了,不過當你住院後。耍與當地的社保機構。聯系協調。那樣回來後,就可以報銷的。
❿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非正常轉診能報銷嗎
急診辦理手續來:
參保人員源因病情需要轉市外治療的,由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科主任提出並填寫《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市外轉院轉診審批表》。
經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報市醫保中心批准後,辦理轉院轉診手續。
其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醫保基金支付比例在規定的市內就醫支付標準的基礎上降低10個百分點。
非急診手續辦理:
持醫保卡、醫保證、身份證、轉診單、入院證到醫保中心備案。
再到住院部辦理入院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