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合作醫保 城鎮職工醫保 報銷區別
新型農村合作抄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
農村合作醫保和城鎮職工醫保報銷區別:
城鎮職工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80%以上,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70%左右和75%左右。基本醫保住院費用報銷封頂線逐年提高,新農合已普遍提高到15萬元,城鎮居民醫保最高的統籌地區達12萬元。
城鎮醫保卡個人賬戶上的錢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如到葯房買點頭疼感冒的葯,到醫院門診拿些簡單的葯品等,刷醫保卡即可完成。新農合參合農民的個人賬戶的錢,目前可以在自己縣區的基層醫療機構使用,卻沒辦法像醫保卡一樣隨時刷卡。
2.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都可以報銷嗎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針對有工作單位的在職員工的,它的費用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公司繳費,一部分由員工個人繳費,比如養老保險,公司繳納7%,個人繳費2%(桐鄉),是醫療保險中最合算的;還有一種是住院醫療保險,公司繳納3%,個人每月出1塊,但不具有門診卡~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針對沒有工作單位的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險費用完全由個人繳費,繳費不多,但是政府補貼也不多,最關鍵的報銷待遇不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的是農村居民,無論其就業狀態如何都可以參加,這項制度也規定個人自願參加,但如果參加就必須以戶為單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由個人繳費,各級政府給予補助。
這些醫療保障制度沒有哪個好一些的問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水平高,但保障水平也比較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相對少一些,但相應地繳費也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3. 農村合作醫療與職工醫療保險的區別
醫保和農村合作醫療兩者的區別有:新農合交費低廉,醫保相對高一些;新農合報專銷比例普遍較屬低,醫保較高等。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指按照國家規定繳納一定比例的醫療保險費,在參保人因患病和意外傷害而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基金支付其醫療保險待遇的社會保險制度,其目標是實現「病有所醫」。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由三部分組成,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農民以家庭為單位自願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按時足額繳納合作醫療經費。
4.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城鎮醫療保險、職工醫療保險三者有什麼區別報銷比例是什麼樣的
1、參保來對象不同。
農村自合作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主要是我國農民(農業戶口)的人群;城鎮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是城鎮非從業的居民;職工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是用人單位所僱傭的職工為參保對象。
2、籌資模式不同。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籌資模式為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城鎮醫療保險的籌資模式是居民個人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職工醫療保險的籌資模式是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等組成。
3、繳費標准不同。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如全國平均個人繳費標准達到每人每年120元左右;城鎮醫療保險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330元;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標准依據當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來確定,每年均不相同。
4、報銷比例不同。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自2013年起,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5%左右;城鎮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約在55%-65%左右;職工醫療保險比例不同地區以及不同級別醫院比例不盡相同,如北京住院為三級醫院,最高報銷比例可達90%。
5.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有什麼區別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一、面向對象不同居民醫保主要面向的是沒有工版作的居民,低保戶,權學生兒童等人群;職工醫保面向的是有工作單位或者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等;二、費用來源不同居民醫保由個人繳費,財政給予補助;一般財政補助的金額比個人繳納的要多的多;職工醫保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繳費,一般是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2%;三、繳費標准方式不同居民醫保是按年繳費,有徵繳期,一般是每年的9-12月份繳納下一年的費用,如果不在征繳期內繳費,會有一定得等待期,也就是會有一段時間不能享受待遇;職工醫保是按月繳費,一般規定每月的幾號之前繳費,如果超期繳納,會有滯納金,而且未交費期間如果發生醫療費用,是先不給報銷的,等繳費之後才會報銷。四、享受待遇不一同居民醫保繳費較低,所以待遇較低,報銷比例一般是45%~~65%左右;職工醫保每月繳費,待遇較高,報銷比例一般是70%~~90%左右;
6. 新農合醫保,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三者有什麼區別
1、參保對象不同
新農合醫保農民個人繳費標准在2016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原則上全國平均達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穩定可持續籌資機制。
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屬地管理;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共同負擔;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
2、作用不同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主要是對城鎮非從業居民醫療保險做了制度安排。這一制度的出現在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歷程中具有重大意義,指明了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方向。
基本醫療保險的水平要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屬地管理;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共同負擔;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兼顧小病理賠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這個定義顯示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救助農民的疾病醫療費用的而門診、跌打損傷等不在該保險范圍內,這項規定使得農民實際受益沒有預想的那麼大。
3、繳費標准不同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不設立最低繳費年限,不繳費就無法享受待遇;由自民和政府共同繳納保險費;
職工醫保有最低繳費年限規定,繳費年限根據各地政策有不同規定。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就診患者,是完全自費後拿著醫院開具的發票去所在轄區政府機關申請報銷的。拿北京的特殊病患者為例。各個區縣報銷比例不同。
7.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有什麼區別
1、參保對象不同。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主要是我國農民(農業戶口)回的人群;城鎮醫答療保險的參保對象是城鎮非從業的居民;職工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是用人單位所僱傭的職工為參保對象。
2、籌資模式不同。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籌資模式為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城鎮醫療保險的籌資模式是居民個人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職工醫療保險的籌資模式是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等組成。
3、繳費標准不同。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如全國平均個人繳費標准達到每人每年120元左右;城鎮醫療保險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330元;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標准依據當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來確定,每年均不相同。
4、報銷比例不同。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自2013年起,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到75%左右;城鎮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約在55%-65%左右;職工醫療保險比例不同地區以及不同級別醫院比例不盡相同,如北京住院為三級醫院,最高報銷比例可達90%
8. 城鎮合作醫療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的區別
本人之前是職工醫療保險,但是工作調動後,就沒買了,現在欠了有1年多,個人賬戶的卡錢回用完答了,統籌賬戶聽說7個月沒續費就自動銷戶了,是么?
對於醫療保險,不是銷戶了,而是不能享受醫療報銷待遇,但可以使用醫保卡余額消費..
我現在打算交城鎮合作醫療保險,這個保險怎麼交法?有什麼參保條件?
只要你持有城鎮戶口,就可以到社區駐點申請參保合作醫療保險即可,一年交一次,當年購買,次年生效享受報銷待遇.
我家就我沒有職工保險,所以就我一個人參保,可以么?
你不必擔心,當然可以這樣.
我聽說是必須要全家參保哦,這2個保險哪個好?區別是什麼呢?
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也沒有誰好誰不好之說,職工醫保其報銷比例會略高些.
城鎮合作的也太便宜了吧,比職工的要便宜太多,那這樣大家都不買職工醫保了,這2個保險之間能互轉么?
醫療保險是沒有互轉之說的.
我想以後要是公司願意交,我是可以再交一份職工保險,還是職工醫保和城鎮合作醫保只能選一個?之間的轉換是怎樣的呢?
是這樣的,兩者的報銷均需要使用發票原件,因此沒有必要都購買,建議你僅選擇其一即可.
9. 城鄉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的區別
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主要用於支付參保居民的住院和門診大病、門診搶救醫療費,支付范圍和標准按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標准執行。
2、起付標准(也就是通常說的門檻費)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一樣,即三級980元、二級720元,一級540元。
3、就醫管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居民就醫實行定點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科醫院、院店合作和二級及其以下醫療機構確定為首診醫療機構,將部分三級綜合和轉科醫療機構確定為定點轉診醫療機構,參保居民就醫時應首先在定點首診醫療機構就診,因病情確需轉診轉院治療的,由定點首診醫療機構出具轉院證明,方可轉入定點轉診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等病情相對穩定後,應轉回定點首診醫院。(換句話說就是一但得病必須在指定的社區服務中心醫院,或是指定的小醫院看病,要這些小醫院看不好了,才能由小醫院出證明轉到大醫院看,等病情稍好,立馬要轉回來住。)
4、支付比例:基金支付比例按不 同級別醫療機構確定,一級(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三級醫療機構基金支付比例為75%、60%、50%。城鎮居民連續參保繳費滿2年後,可分別提高到80%、65%、55%。(換句話說就是住越小的醫院,報得越多些)
5、基本保額:一個自然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額為每人每年1.6萬元。如果是由於慢性腎功能衰竭(門診透析治療)、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器官移直抗排異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門診大病」)患者,年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可提高到每人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