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平頂山市城鄉規劃

平頂山市城鄉規劃

發布時間:2021-01-18 18:48:37

A. 2010年11月29日,國務院通過了《平頂山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請問詳細的規劃內容,謝謝!

從平頂山市城鄉規劃局了解到,在11月29日於北京召開的城市總體規劃部際聯席會議第四十四次會議上,《平頂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通過審查。

此次會議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受國務院委託主持召開,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等15家單位參加會議。會上,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市政府、市城鄉規劃局的相關領導就平頂山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過程等情況作了詳細匯報。與會的各部委代表認真審議了我市城市總體規劃成果,原則同意該規劃。

部際聯席會議認為,平頂山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符合《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切合平頂山市的實際發展需要,可操作性強,報批程序符合規定。

會議提出,《平頂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的實施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統籌做好平頂山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在《總體規劃》確定的1098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重視城鄉統籌發展。同時,要加強城中村、城鄉接合部整治和改造,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統籌考慮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根據市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會議認為,要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主城區城市人口控制在11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06平方公里以內。要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與周邊地區交通運輸條件;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給排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城市發展要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集約化道路,節約和集約利用資源,堅持以人為本,創建宜居環境,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

會議認為,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不得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以外作出規劃許可,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平頂山市各單位都要支持平頂山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把平頂山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B. 請問平頂山市要建平南新區嗎』怎麼規劃的。

河南省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平頂山新區建設總體方案的
通知
豫政 〔2011〕85號

平頂山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現將《平頂山新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總體方案》是指導平頂山新區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有關重大規劃、布局和建設要按照《總體方案》確定的基本原則進行。

二、平頂山市和省有關部門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解放思想,通過改革創新、探索試驗、實踐示範,推動新區率先發展。

三、要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遵循「三規合一」(新區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合一)、功能復合、城鄉統籌、節約集約的要求,編制新區總體規劃和重點領域專項規劃。按照《總體方案》確定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以平新產業集聚區、寶豐產業集聚區建設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抓緊組織實施相關項目,為《總體方案》的全面實施奠定基礎。

四、省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加強對平頂山新區建設的支持和指導,幫助平頂山市及時解決《總體方案》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新區建設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五、省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總體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做好督促檢查工作。執行中遇到重大問題,及時向省政府報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平頂山新區建設總體方案

根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規劃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的指導意見》(豫發〔2009〕29號)和平頂山市發展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建設平頂山新區的基礎和條件

平頂山市位於我省中部,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市域總面積7882平方公里。2010年,全市總人口503萬人;生產總值達到1312億元,居全省第五位;實現工業增加值869.4億元,占生產總值的66.3%;城鎮化率達到43.4%,總體上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

平頂山市是豫中南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是綜合交通體系完善。焦枝鐵路和孟平鐵路在市區西部交匯,規劃建設的鄭渝鐵路通過平頂山西部並設站,孟平鐵路復線貫穿新老城區;寧洛高速與鄭堯高速、蘭南高速分別在市區西部和東南部交匯,二廣高速從市區外圍通過;魯山機場距平頂山新城區25公里,距寶豐縣城20公里。二是生態環境優美。城區北部伏牛山余脈山體生態公園、香山寺風景區逐步成形,沙河自西向東繞城而過,白龜湖水面達70平方公里,白龜湖上游6.7平方公里的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功能完備。三是城市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平頂山市按照「向西跳躍式發展」的思路,積極推進西部新城區建設,到2010年年底,新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新老城區間沉陷區生態公園初具規模,市水廠、市博物館等一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陸續建成投用,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老城區連成一體的態勢已經顯現。隨著平頂山市新城區的規劃建設,以老城區為依託,以新城區為重心,與周邊的寶豐、葉縣、魯山縣城組團式發展格局正在形成。但總體上看,平頂山市中心城區總體實力仍然較弱,對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不強,交通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城市空間布局不盡合理,難以適應城市更大規模發展的需要。

在新的戰略起點上規劃建設平頂山新區,有利於在更大的范圍內整合資源,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居住、產業、生態等功能布局,提高產業、人口綜合承載能力;有利於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和區域競爭力,與寶豐、葉縣、魯山等周邊縣城實現組團式集群發展,加快區域城鎮化進程;有利於優化航空、鐵路、公路等交通組織,進一步鞏固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增強對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有利於加速區域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鞏固提昇平頂山市豫中南區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二、平頂山新區空間布局

平頂山新區在平頂山市區西部集中布局,是體現城鄉統籌、產業協調、產城融合發展的復合型功能性區域,空間上涵蓋城市、農村和生態用地。規劃空間范圍東至平桐路,南至規劃南環路,西至規劃南環路、寶豐縣楊庄鄉界、南水北調乾渠,北至南水北調乾渠、寧洛高速、省道329線、寶豐縣周庄鎮邊界和省道236線,遠期規劃面積約295平方公里(含白龜湖水面和生態保護用地99平方公里)。行政區劃涉及新華區的滍陽鎮,湛河區的曹鎮鄉,寶豐縣城及楊庄鎮、周庄鎮,魯山縣的滾子營鄉、張良鎮和馬樓鄉。

三、平頂山新區功能定位

平頂山新區的功能定位為「三區一中心」:城鄉一體化先行區、產業轉型升級先導區、對外開放示範區、豫中南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城鄉一體化先行區。依託平頂山新城區、寶豐縣城和產業集聚區,促進產城互動、組團式發展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積極開展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推進城鄉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共建共享,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示範。

產業轉型升級先導區。依託平高電氣公司等現有優勢企業,拉長產業鏈條,推進集群集聚發展,大力發展以電力裝備為主的現代裝備製造業,加快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積極發展商務、金融、物流、旅遊等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對外開放示範區。圍繞主導產業發展,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特別是圍繞建設中原電氣谷,加強與機電裝備世界行業500強和國內龍頭企業的戰略合作,建設全省對外開放和承接高水平產業轉移的重要平台。

豫中南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依託焦枝鐵路、孟平鐵路、寧洛高速、鄭堯高速、蘭南高速、規劃建設的鄭渝鐵路以及魯山機場,優化航空、鐵路、公路等交通組織,構建對外聯系快捷通暢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加快物流產業發展,成為豫中南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物流中心。

四、平頂山新區管理體制

平頂山新區規劃建設在省委、省政府和平頂山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實施,主要幹部任免由市委提名後報省委研究決定。在體制上,按照組織協調和實施兩個層面成立平頂山新區兩級組織管理機構。

(一)平頂山市委、市政府成立平頂山新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

主要職責是:

1.負責新區規劃建設中重大問題的決策,研究決定支持新區建設的重大政策措施。

2.組織協調涉及國家和省重大問題的匯報、銜接,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支持。

3.協調有關縣(區)和市屬部門支持新區建設。

4.審議確定新區管委會提出的年度計劃和建設任務,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5.指導新區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模式,不斷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二)成立平頂山新區工委和管委會。分別作為平頂山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按副廳級架構設置。新區管委會是新區規劃建設的執行機構,具有統一的規劃編制、人事管理、財政管理等職權。

主要職責是:

1.按照「小政府、大社會」模式,對新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建設、統一管理。

2.貫徹落實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研究提出新區發展規劃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案。

3.研究提出報請領導小組研究解決的重大事宜。

C. 漯河市國土資源局

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東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錯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33°24′~33°59′,東經113°27′~114°16′。1948年設立縣級市,1986年升格為省轄市,2003年被列入中原城市群;轄臨潁、舞陽兩縣,以及源匯、郾城、召陵3個區和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全境東西長76公里,南北寬64公里,總面積2692平方公里,總人口257萬人。

李新楨 黨組書記、局長

呂鳴藝 黨組副書記、調研員

林文藝 黨組成員、副局長

梅迅奇 黨組成員、副局長

郭幸生 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秋鎖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土地儲備中心主任

高彥偉 執法監察支隊支隊長

李新楨簡介:河南葉縣人,1962年8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1978年3月參加工作,1989年3月入黨。1978年3月~1979年8月,在葉縣廉村鄉當知青;1979年8月~1982年9月,在武漢冶金醫專醫療系學習;1982年9月~1988年1月,任冶金部河南地質勘探公司二隊職工醫院醫生、副院長;1988年1月~1989年3月,任平頂山市新華區經貿委科員;1989年3月~1992年1月,任平頂山市新華區監察局科員;1992年1月~1994年6月,任平頂山市新華區中興路辦事處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兼黨委秘書;1994年6月~1995年5月,任平頂山市新華區監察局副局長;1995年5月~1997年12月,任平頂山市新華區監察局副局長、正科級監察員;1997年12月~1998年7月,任平頂山市新華區青石山辦事處黨委書記;1998年7月~2000年6月,任平頂山市新華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2000年6月~2001年8月,任平頂山市地質礦產局副局長;2001年8月~2002年4月,任平頂山市地質礦產局黨組成員;2002年4月~2007年3月,任平頂山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2007年3月~2009年9月,任商丘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2009年9月至今,任漯河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局機關設辦公室、人事宣教科、財務統計科、紀檢監察室、政策法規監察科、礦產資源與規劃管理科、用地審批與土地利用管理科、地籍與測繪管理科(掛行政審批服務科牌子)等9個科(室),設國土資源監察支隊、土地儲備中心、地產交易所、國有土地管理所、土地勘察測繪隊、土地評估所、城市地理信息中心7個直屬事業單位,市區設郾城、源匯、召陵、經濟開發區4個分局。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市土地總面積26.92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9.11萬公頃,園地面積0.06萬公頃,林地面積0.86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4.61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0.95萬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1.23萬公頃,其他土地面積0.1萬公頃。19.11萬公頃耕地中,基本農田15.91萬公頃,保護率83.3%,人均耕地1.1畝。

【礦產資源】漯河市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為岩鹽,主要分布在舞陽縣境內,面積80平方公里,總儲量為400億噸,居全國第二位。

【規劃計劃】2010年,省國土資源廳下達漯河市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為184公頃,其中,耕地127公頃。全市共報批土地134.3716公頃,其中,耕地126.7695公頃,沒有超計劃批地。全市上報省政府批准和市政府批準的建設用地全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沒有違法違規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行為。全面完成了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市政府6月批准了全市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7月,縣、鄉級規劃成果全部上報市局備案。

【耕地保護】2010年初,省政府與市政府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耕地保有量指標不低於18.9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15.91萬公頃。根據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2010年末,全市耕地面積為19.11萬公頃,高於省政府下達的耕地保有量指標,全市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5.91萬公頃,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指標。

2010年,全市共完成2009年新增費項目2個,整理土地2.35萬畝,新增耕地754.35畝;新申報2010年新增費項目2個,整理後可新增耕地947.7畝。竣工驗收了郾城區李集鄉、召陵區鄧襄鎮等6個土地整理項目,以及4個2007年度、2個2008年度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費項目。

2010年,全市通過各級財政自籌資金完成補充耕地儲備項目7個,新增耕地面積224.31公頃,均已通過省國土資源廳核查確認。全市共立項補充耕地儲備項目11批,新增耕地5740.8畝。全年報批用地全部實現了「先補後占」,補充耕地361.6公頃,其中,自行補充耕地224.3公頃,易地補充耕地137.3公頃,連續11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節約集約用地】2010年,按照國土資源部部署,扎實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創建活動。市政府召開了動員會,成立了市長任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漯河市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區)創建活動實施方案》,臨潁縣、經濟開發區確定為河南省創建活動試點單位。成立了專項清理領導小組,制訂了實施方案,逐宗摸清了2009年底前批而未供土地底子,並列出推進台賬,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月通報制度。全年共處置批而未供土地4579畝,區位調整613.3畝,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解決了一些急需用地項目的用地難題。加強合同監管。每宗合同簽訂時,在出讓合同違約責任中,約定交款具體時間、開竣工期限、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系數、綠地率等控制指標以及相關違約責任。對沒有按期繳納土地價款的項目單位,按照合同約定下達限期催繳書,逾期不繳的,送交漯河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注銷合同,並沒收保證金,由政府收回重新處置。全年沒有出現一例違約不繳土地出讓金情況。加強土地批後監管。依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市局出台了《關於加強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批後監管工作的意見(試行)》,對已供土地建立台賬,逐步實行「掛牌施工」現場公示制度,方便社會監督。

【服務重點項目建設】2010年,會同市發展改革等部門、各縣(區)政府,確定全市重點項目51個,實行分包領導責任制、內部聯審聯批制;全市國土資源部門按照「雙保」行動要求,積極開展工作,主動同項目用地單位聯系,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對需要新增建設用地的項目,及時預審,及時組織材料進行報批,對報批後的土地及時供地,保證項目單位取得合法用地手續,確保了全市51個項目及時落地,沒有一個重點項目因用地問題而影響開工建設。完成了石武高鐵客運專線、漯阜鐵路等重點項目的征地拆遷和黃河路東段開發建設任務。

【土地綜合整治】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關於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漯發〔2010〕12號)、《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漯河市新農村建設土地及宅基地整理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漯辦〔2010〕58號)。土地綜合整治第一批經省批準的11個試點村全部啟動,截至2010年底,完成舊村拆遷924.8畝,已復墾590畝;新村建設完成354畝。上報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區實施規劃5個,面積3469畝;已掛鉤2批次,面積964畝。

【保障農民權益】及時修訂被征土地地上附著物補償標准。漯河市人民政府及時調整了2002年出台的《關於調整國家建設徵用土地附著物補償標準的通知》(漯政〔2002〕35號),並以漯政〔2009〕85號文發布實施。調整後,附著物補償標准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時,按照實際情況對年產值標准進行了調整,年產值從每年960元提高到2000元,增長1倍多,有力維護了被征地農民的切身利益。2010年,漯河市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地計劃面積346.5畝,年底已供應保障房用地面積301.2畝,完成率87%。信訪穩定工作,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完善了局領導分片包干制度,建立起「領導抓、抓領導」的信訪穩定機制和工作長效機制。全年共受理來信來訪62起,「12336」舉報40起,上三級交辦13起,現已全部結案,結案率達100%,做到了件件有記錄、件件有落實、件件有迴音。

【土地市場建設】嚴格執行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制度等有關規定,全年出讓土地68宗,199萬平方米,出讓總價款8.3億元。與2010年相比,總價款增長19%。建立崗位、聯動徵收等制度,全年收繳國有土地年租金152萬元。

【基礎工作】全面完成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各縣(區)第二次調查成果(農村部分)已於2010年9月順利並入國家庫,城鎮部分通過省級預檢。市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市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和覆蓋全市的土地利用現狀圖件資料。加強日常登記發證。共辦理國有土地登記2616宗,其中,他項權利登記95宗,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2521宗。積極開展集體土地登記工作。在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的基礎上,除個別行政村有所有權糾紛以外,基本完成全市1245個行政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頒發了1884本集體土地所有證,實現了城鄉土地登記全覆蓋。市政府印發了《漯河市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方案》,各縣(區)現基本完成了漯河市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試點工作,在總結試點經驗後,各縣(區)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全面鋪開。測繪管理逐步規范。成立了機構,完成了12家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復審換證工作,開展了國家版圖意識和地圖市場專項檢查。積極服務重點項目用地測繪工作,確保了西客站、移民安置點、漯阜鐵路拓寬等重點項目的測量工作圓滿完成。信息化建設,完成了建設用地監管系統運行環境搭建,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網正式運行。完成了市局政務管理系統建設,電子政務系統建成啟用。基層國土資源所建設全年共投資300餘萬元,新建鄉所11個,為市區22個鄉所配備巡查專用車,配備了51台電腦,政務信息網路覆蓋各鄉所。制定了動態巡查制度,每月對鄉所進行一次不定期抽查暗訪,並進行通報。全市51個鄉鎮國土資源所,41個達到省國土資源廳規定的優秀或達標標准,達標率80%。

【礦產資源管理】《漯河市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於2010年12月22日通過省國土資源廳評審。勘察和采礦許可證持證率100%,轄區內礦產礦山儲量動態監測率達到100%。按時准確出具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的初審意見。建立了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台賬,足額按時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

【地質災害防治】制定下發了《漯河市2010年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按照市局要求,各縣(區)分局也制訂了相應的應急預案。做到了組織體系健全,應急指揮聯絡暢通。各縣(區)分局組織人員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排查,並於9月7日根據河南省地質災害預警中心雨情通報啟動預警機制,對舞陽縣保和等鄉(鎮)發布了災害預警,並在電視台滾動播出。組織企業編制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市局組織有關專家於12月16日進行了初審。沒有出現因地質災害導致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事件。

【人事與幹部隊伍建設】2010年2月,漯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關於印發漯河市國土資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市局行政機構改革完成。漯河市國土資源局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嚴格按照崗位設置有關要求,於11月底上報了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意見,12月漯河市人事局給予批復。認真開展學習型機關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和年初制訂的學習計劃,全年共組織黨員幹部集中學習3000餘人次;觀看各類講座8場次;參加省、市舉辦的各種培訓65人次;邀請省國土資源廳主要業務處室領導就土地新政舉辦全系統業務培訓班,為有效推廣國土資源管理政策法規提供了良好的理論輔導與工作指導。

【執法監察】2010年,開展了第十次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全市拆除復耕違法用地354.3畝,給予黨政紀處分1人,移送司法機關6人,有力地震懾了違法用地行為。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面積的比例從10.1%下降為6.7%,低於省定10%的目標。本年度立案查處違法用地56宗,面積27.36公頃(耕地27.16公頃),結案56宗,結案率100%。其中,歷年隱漏案件立案28宗,面積19.84公頃(耕地19.84公頃);本年新發生案件立案28宗,面積7.52公頃(耕地7.32公頃)。動態巡查制止25宗。與2009年相比,立案查處宗數、面積分別下降69%、40%。全市全年無重大土地違法違規案件。

從重落實責任追究機制。按照15號令和漯河市紀委、監察局、國土資源局聯合出台的《漯河市鄉、村兩級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責任追究辦法》,對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的鄉(鎮)、村,其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或組織處理。對前4個月新發生違法佔地較多的兩縣政府發送了「警示告知函」,對兩縣的縣局領導進行了警示約談,2名所長分別給予撤職和警告處分。國土資源協管員制度得到落實,加強了村級國土資源協管員隊伍建設。2010年,全市有協管員1245人。

【「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全面開展「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黨組重視,機構健全,方案科學,在崗位廉政風險防範工作中,緊緊圍繞權力運行,抓住「排查、化解、防控」3個環節,深化開展了廉政風險點排查防控工作。全局共查找個人崗位廉政風險點3110個,制定防範措施3232條;部門及科室廉政風險點635個,制定防範措施673條,分別涉及監督權、執法權、管理權、領導權、人事權和財務權6大類,初步建立了一套從源頭上有效防控廉政風險的工作機制。11月19日,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廉政風險點排查防控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漯河市召開,經驗在全省推廣,其做法作為全省唯一的地市被中紀委網站轉載。

(劉雲召)

D. 平頂山市城市規劃及構想

平頂山市城市建設「十五」回顧暨「十一五」展望http://www.pds.cn/Html/gov_pub/fzgh/zhuanxiangguihua/2007/2905274939895.html
平頂山市城市規劃局2008年工作安排
http://www.pds.cn/Html/gov_pub/fzgh/zhuanxiangguihua/0177848.html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平頂山要「建設大城市、發展大工業」的總體要求和納入中原城市群的戰略部署。平頂山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集思廣益,嚴密論證,科學決策,果斷提出了平頂山「優化東區功能、改善老區環境、發展西部新區」的城市發展思路,對城市的發展及功能定位是:東區為二、三類工業區,老區為商業服務區,西部新區為行政、文教、高新產業及居住旅遊區。發展西部新區是平頂山市拉大城市框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現實需要,是平頂山市改善投資環境,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吸引力,擴大對外開放的必然選擇,也是平頂山市實施二次創業,打造經濟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繁榮、開放、文明、秀美」現代化工業新城的重大舉措。
平頂山市新城區的規劃勾畫了一條東南——西北走向的歷史文化和生態發展軸線。新老城區之間通過生態園這條生態廊道相連。新城區的規劃范圍是北至漯寶鐵路,東至姚孟電廠,西至毛營軍鐵專用線,南至水庫,規劃共分三個階段:起步區10平方公里,近期規劃面積40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新城區的規劃形態是帶狀,交通流量主要是東西方向,新城區與老城區之間距離10公里,通過6條城市道路和規劃的輕軌交通相互聯系,十分鍾即可到達。向西通過2條公路和鄭石(鄭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與魯山縣和寶豐縣相接,北部的漯平洛高速公路出入口在新區起步區東部2公里處,通過此入口向東南20公里處即可接許平南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快捷順暢的交通聯系對新城區的建設必將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新城區起步區北依香山,湛河、漯寶鐵路、漯平洛高速公路在北面穿過,白龜山水庫西乾渠縱貫南北。規劃區內有坡度較緩的丘陵分布和近70平方公里的水庫面積,自然資源豐富,為新城區的生態景觀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條件。新城區的規劃引入生態城市、共生城市、新陳代謝城市等先進理念,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環境的意願。同時規劃一改過去「攤大餅」式的城市擴張模式,採取組團開發的概念,把城市結構分為行政辦公區、教育科研區、居住商貿區、高新產業區等若干組團,從而為平頂山市遠景建設制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教育科研文化區位於新城區北部和起步區東部的鍋底山一帶。鍋底山是平頂山師專新校區所在地,佔地2000餘畝,這里景色秀美,水庫景色盡收眼底,是教書育人的理想用地。緯四路南側從東至西分別為:平頂山市工業學校、平頂山工學院、平頂山衛校、平頂山金世紀高級中學,與緯四路北側的文化居住用地一起構成新城區的教育文化景觀軸線。目前,平頂山工學院、平頂山師專和金世紀高級中學的建設都已初具規模,教育產業的發展對周邊的文化、居住用地的開發利用必將起到積極的帶動作用。
行政辦公、商業金融區位於主幹道緯一路以北,該區域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勢,依山就勢,將辦公、商業旅館、居住、文娛、社交遊憩等功能組織在一起,塑造出功能齊全,交通便利,生態優美且有文化內涵的城市公共空間。作為新城區的標志性建築——市政大廈現已投入使用。市政大廈位於湖濱生態公園北部,背靠景色優美的中心公園,前面通過開闊莊重的中心文化公園和湖濱生態公園與水面相連,該區域以其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市政大廈的主導帶動作用構成新城區的核心區域。核心區的建設是帶動新區發展的又一切實舉措。
居住區主要沿濱水地帶布局。規劃的一類居住用地主要結合地勢興建階梯式山地住宅,使每一戶都有較好的視覺效果,達到推窗見水的視覺享受。住宅層數以2——4層為主,適當興建別墅式高檔住宅,以豐富居住用地的開發層次。二類居住用地以建設4——6層的現代化住宅為主,適當點綴高層,每個居住區都充分結合現狀自然地形與周圍環境,引入生態化、智能化概念,創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現代環境社區。
工業園區位於新城區西北部,以一類工業和倉儲用地為主,主要發展無污染的高新科技產業,附帶周邊的商業金融設施及住宅產業,成為新城區發展的產業動力區。
新城區的給水、排水、電力、通訊、熱力、燃氣以及污水處理廠等市政工程規劃也充分結合城市的發展需要,科學合理的確定管網走向和管線管徑,做到一百年不落後,形成完備的市政基礎設施系統。
新城區規劃在強調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設施齊全的同時,還注重對自然景觀的利用和人文景觀的塑造。新城區生態景觀可用「一軸兩片三點兩橫四縱」來概括。一軸指香山寺、中心公園、中心廣場、白龜沙洲景觀軸;兩片指北部香山寺和南部平西湖風景區;三點指東部森林公園、中心公園、西部休閑公園;兩橫指北邊道路防護林景觀帶和南邊臨水湖濱生態休閑景觀帶;四縱是指南北向的生態廊道。新區風景旅遊區主要包括香山寺風景區、平西湖風景區和新城區風景區。
香山寺風景區位於新城區北部,香山寺始建於東漢,傳說觀音菩薩在此修煉並完成漢化和女化過程的地方,在佛教界享有盛名。
水庫風景區位於新城區南邊的白龜山水庫,這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氣魄,水域面積近70平方公里,庫容可達9億立方米。主要由湖泊景觀、沙灘休閑帶和水源保護區構成。
新城區景觀區自東向西有水灣公園、東留村舊村改造商業街、鳳凰山水上樂園、紫金山水灣度假區、水上船文化博物園、中心區湖濱公園、濕地候鳥生態園、魚米之鄉觀光園、應國墓保護公園等十個風景旅遊區;還有連接香山寺、城區、平西湖的四條南北向綠化生態廊道及道路景觀帶。
同時市區及周邊還有眾多的風景名勝區:如魯山的石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郟縣的三蘇墳,葉縣的葉公祠,汝州的風穴寺,舞鋼的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等豐富的旅遊資源,為建設現代化濱水生態旅遊城市提供了得天獨厚得條件。
鍾靈毓秀的落鳧山麓,碧波盪漾的平西湖畔。這里是一片久遠的土地,古時應國都城,千年風雨記載著滄桑;這里是一片動感的土地,腳手架構成立體圖畫,攪拌機正在歡聲歌唱;看現在,新區建設熱火朝天;觀未來,新區將展現壯麗的畫卷。新區的決策和建設者們,將通過制定土地利用、房地產開發、親商服務、廣攬人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打造一流的投資環境,實現最大的投資回報。這里是一片開放的熱土,是平頂山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平頂山新城區熱忱歡迎國內外的有識之士,各路英才前來投資興業、大展宏圖。不久的將來,一座充滿水域風情生機無限的新興城市必將屹立在中原大地。

就這么多,自己再找找吧,平頂山的城市建設就是新老城區雙核心建設吧,無所謂給不給分了,兩分走人。

E. 平頂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咨詢分院怎麼樣

平頂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咨詢分院是2010-07-27在河南省平頂山市注冊成立的全民所有製版分支機構權(非法人),注冊地址位於新華區迎賓路12號院市規劃設計院辦公樓三樓。

平頂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咨詢分院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104005624700473,企業法人劉素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平頂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咨詢分院的經營范圍是:工程咨詢、工程相關事項咨詢(以上經營范圍憑資質證書或許可證經營)。在河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83311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66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平頂山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咨詢分院更多信息和資訊。

F. 平頂山市城市總體規劃 我 想知道 未來寶豐縣會不 會成為平頂山的 一 個 區。急。。。

你可以發帖在鷹城印象詢問,那裡面有發改委上班的網友http://bbs.dahe.cn/bbs/forum-505-1.html

閱讀全文

與平頂山市城鄉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