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繳費問題
用村裡的錢給非低保家庭繳醫療保險是不妥的,你的看法很正確。是否是村裡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暫時墊付的呢,事後再收繳吧。否則就是違規的。
⑵ 天津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與五險中的醫療保險是否沖突
無需取消,沒有沖突。當你參加
五險
後,發生醫葯費用按照城鎮職工的待遇支付,未參加之前按照城鄉待遇支付
⑶ 天津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到底能不能報銷生育的費用
首先明確告訴你不可以,生育費用是生育保險進行報銷的,是單位繳納的五險一金中的。是職工社保。而基本醫保只針對醫療費用
醫療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因意外或疾病導致發生治療行為,承保機構按保險合同約定或制度規定,報銷醫療費用支出或給予一定額度津貼的保險。社會醫療保險形式較為單一,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強制實施,由僱主和個人按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建立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雇員醫療費用的一種醫療保險制度。主要由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醫療保險構成。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適用於具有城市非農業戶籍,未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內的中小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007年《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在醫療保險覆蓋范圍上有較大程度的拓展,該意見規定,2007年在有條件的省份選擇2至3個城市啟動試點,2008年擴大試點,爭取2009年試點城市達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國全面推開,逐步覆蓋全體城鎮非從業居民。
同時,在試點城市的參保范圍問題上明確規定,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能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截至2007年年底,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4291萬人。2009年全面推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支付,將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范圍。到2009年年底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8100萬人。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對參保人就醫要求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就醫制度。參保居民患病就醫時,須持醫療保險卡、身份證或者戶口簿到當地的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憑證享受醫療補償待遇。患者本人可以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無須辦理轉診手續。因急診、搶救或在異地生病的,可以在就近具備條件的醫院治療,但必須在7日之內向經辦機構報告並辦理相關手續。
因病情需要或醫療條件所限需要轉市級以上醫療機構治療的,由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轉院證明,並到當地居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轉診手續。如果不按照規定辦理轉診手續而直接轉到省級醫院的,或自行到非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將不予以報銷,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參保人自己承擔。
怎麼樣計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
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由兩部分組成,即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上位列入養老保險實施范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前經勞動保障部門確認的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可作為視同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中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比例分別是什麼?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的規定,用人單位繳費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的6%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隨著經濟發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率可相應調整。各地視本地情況確定繳費率,有些發達地區如上海實行了單位繳費10%的比例。目前單位繳費率的全國平均比例為7.5%左右,個人繳費全國平均2%。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此外,單位繳費的30%左右也劃入個人賬戶,具體劃入比例根據職工年齡段確定,年齡越大比例越高,其餘單位繳納部分納入社會統籌基金。一些困難地區和困難企業只建立統籌基金,暫時不建立個人賬戶。如天津市2003年對困難企業實行了大病統籌基金制度,用人單位繳納6.5%,個人不繳費,不建立個人賬戶,單獨建立統籌基金,參保人員享受現行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住院和門診特殊病的同等待遇,但不負擔門診費用。《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了職工和用人單位的共同繳費義務,同時第二十七條規定退休職工如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費。
醫保卡如何使用以及使用范圍
(1) 醫保卡可以再就醫時候使用。首先,在掛號時必須出示社會保障卡,以現金交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醫院為參保人員出具收費票據;其次,到診室看病時,要向醫生主動出示社會保障卡和北京地區醫療機構門急診病歷手冊;再次,交費時,須將社會保障卡和交費單據一起交給結算人員,繳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最後,拿到結算單據後,認真核對單據上的各項內容,收回社保卡。領到社保卡的參保人員在已開通持卡就醫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須出示社保卡。未出示社保卡的,所發生費用由個人全額負擔,醫保基金不能支付。參保人員因急診、計劃生育手術、企業欠費、補換卡期間、參保後未發卡等情況就醫的,發生的醫療費用可由個人現金墊付後按原流程再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報銷。
(2) 醫療保險卡的報銷。持卡就醫後,患者只負擔個人應負擔的醫療費用,應報銷的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保部門直接結算。持卡人遇到四種特殊情況,需全額現金墊付醫療費然後進行報銷:一是急診沒帶社保卡;二是進行計劃生育手術;三是企業欠付醫療保險費;四是補換社保卡期間。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與保障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為城鎮職工提供的醫療保障。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不僅保障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職工,而且保障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職工。隨著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改革的深化,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將行政事業單位職工也納入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主要有基本醫療保險及補充醫療保險兩部分構成。
那麼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有哪些呢?有些人患病能報銷80%,而有些人卻只能報銷6%,差距如此懸殊,也給不同的參保人帶來或喜或憂的情緒。所以在此忠告各位朋友,要熟知醫保的各項規定,報銷比例、報銷范圍、定點醫院、醫保葯品這些基本概念是要有的。醫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能不能享受到它帶給我們的福利,就要看我們是不是熟知「游戲規則」了。
先看一個案例,網友李先生做了心臟射頻手術共花費2.5w,醫保只報銷了4k元。張女士是北京人,已退休;由於有慢性病每個月都要看病吃葯,花費也頗多,但她每個月的醫療費用能通過社保報銷88%。為何差距這么大呢?醫療報銷范圍到底有什麼限制?
首先,醫保用葯和非醫保用葯的差別,報銷起付線根據醫院級別也有不同。
一般A類葯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而B類報80%,自負20%的比例。
假如一個人在醫院用了1萬元,如果是在一級醫院就診住院,那麼就先減去五百元;如果是在二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一千元;如果是三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2000元,這就是起付線的不同。
其次,出差、探親及長期住外地參保職工在外地發生醫療保險費報銷政策規定:
1、參保職工出差、探親在外地發生醫療費用、只報銷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外地急診費用,非急診原因住院,所有費用一概不予報銷。
2、參保職工在外地居住時間超過6個月,按長期住外地人員性質報銷醫葯費。
3、長期住外地人員應由單位提供證明,確定二所定點醫院(應為當地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及時辦理《鎮江市長住外地職工醫療費報銷卡》
4、長期住外地職工必須堅持節約原則按規定限量開葯(每就診一次,急性葯量在3日以內,慢性病葯量在10日以內,結核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可延長到30日量),超過上述標准,葯費不予報銷。
5、長期住外地職工轉診、需由當地定點醫院簽署意見,按屬地原則逐級轉診,轉診醫院屬我市職工醫療保險確定的特約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1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費用,其它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2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醫療費用。
最後,醫保也有除外責任,下面十項不在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內。
1、特殊醫療費用中因病情需要進行器官、組織移植,其購買器官、組織的費用以及使用超出《鎮江市職工醫療保險葯品報銷范圍》外的抗排斥葯品、免疫調節葯品費用;2、工傷、職業病;3、女工生育;4、流氓斗毆;5、酗酒致傷;6、交通肇事;7、他人故意傷害;8、醫療事故;9、美容、健康體檢;10、其他不屬於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費用。
⑷ 天津居民醫保辦理方法
靈活就業人員就是指沒有固定的工作、失業或再就業的一類人,這類人也可以享受社會保險補貼,但須以個人的身份參加社保,同時要按規定繳費基數及時繳納保費。
社會保險指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其中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完全由企業負擔。
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全額由個人負擔的話,那隻需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攜帶資料:1、本人一寸近照兩張;2、戶口本主頁及本人頁復印件一張(主頁和本人頁印一起);3、身份證復印件三張(正反);街道或社區出具的靈活就業人員證明一份。
天津市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2014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和2015年度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標准,推進做好2015年社會保險繳費工作。
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費基數的最低和最高標准分別為2812元和14058元。先行參加養老、醫療和工傷保險的農籍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最低標准為2109元。
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為6047元。按照6047元繳費確有困難的,可在6047元與2912元之間選擇確定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基數為2912元。
靈活就業自謀職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基數為2912元。
託管中心中大齡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的保險繳費基數為2812元。
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繳費基數為2812元。
民政代管一至六級殘疾軍人醫療保險、殘疾軍人醫療補助繳費基數為4686元。
五險一金=社保(包括: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公積金
五險一金繳費金額=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繳費比例+公積金繳存基數×公積金繳存比例
2014年度天津城鎮職工社保繳費基數最低標准為2530元,最高標准為12780元。一般公司都上最低數額2530元。
2014年度天津社保繳費比例:養老28%,醫療12%,失業3%,生育0.8%,工傷0.5%
社保繳費計算如下:
養老保險
單位:2530元×20%=506元
個人:2530元×8%=202.4元
醫療保險
單位:2530元×10%=253元
個人:2530元×2%=50.6元
失業保險
單位:2530元×2%=50.6元
個人:2530元×1%=25.3元
生育保險
單位:2530元×0.8%=20.24元(備註:個人不用交錢)
工傷保險
單位:2530元×0.5%=12.65元(備註:個人不用交錢)
2014年度天津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由2012年職工個人月均工資調整為2013年職工個人月均工資。最低不得低於1680元,最高不得超過18180元。單位和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保持不變,仍為各11%。繳存比例最高為單位和職工各15%,單位和職工最低不得低於各5%。
公積金月繳存額=單位繳存額+個人繳存額
公積金繳存計算如下:
單位:1680元×11%=184.8元
個人:1680元×11%=184.8元
由上可知,單位每月繳納社保842.49元,個人每月繳納社保278.3元,單位和個人每月繳納公積金各184.8元。
1.醫療保險有幾種形式?醫療保險分綜合醫療保險(含門診、住院)、住院醫療保險和特殊醫療保險三種形式。用人單位有深圳戶籍的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應當參加綜合醫療保險。用人單位的勞務工和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的失業人員應當參加住院醫療保險。離休人員和二等乙級以上革命殘廢軍人應當參加特殊醫療保險。2.用人單位和參保人繳納保險金的比例是多少?用人單位和參保人按下列標准繳交醫療保險費:(一)在職職工的綜合醫療保險費,按其月工資總額的9%繳交,其中財政或用人單位繳交7%,職工個人繳交2%;職工繳費月工資不得低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不得高於300%,超過部分免交醫療保險費。(二)離休人員的醫療保險費,按其月離退休金的12%,由財政、用人單位或養老保險共濟基金全額繳交;(三)勞務工的住院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按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繳交,個人不負擔;(四)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的失業人員的住院醫療保險費,由失業保險機構按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繳交,個人不負擔。3.醫療保險費如何列支?用人單位應按月繳交醫療保險費。職工個人繳交的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負責扣繳。用人單位繳交的醫療保險費,在成本、行政事業費中列支。個人繳交的醫療保險費在稅前繳交。4.個人帳戶資金與共濟基金的比例如何?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個人繳交的醫療保險費,由市社保局分別建立醫療共濟基金和個人帳戶,統一進行管理。具體辦法為:(一)財政或用人單位繳交有綜合醫療保險費,腎病的食療方法。在提取管理費和風險儲備金後,40周歲以上的參保人員,60%記入個人帳戶,40記入共濟基金;44周歲以下的參保人員,50%記入個人帳戶,50%記入共濟基金。個人繳交的部分全部記入個人帳戶。(二)住院醫療保險費在提取管理費和風險儲備金後,全部進入醫療保險共濟基金。(三)離休人員、二等乙級以上革命殘廢軍人不設立醫療個人帳戶。(四)勞務工不建立醫療個人帳戶。5.醫療保險金怎樣計息?存入職工個人帳戶上的資金由存入次月的十五日起按國家規定的城鄉居民活期存款利息計算利息。TOP6.參加綜合醫療保險的人員能享受怎樣的保險待遇?參加綜合醫療保險的在職職工,住院基本醫療費用由共濟基金支付90%,個人現金支付10%。醫療保險報銷范圍。門診基本醫療費用,由個人帳戶支付。參加綜合醫療保險的退休人員,住院基本醫療費用由共濟基金支付95%,個人現金支付5%。門診基本醫療費用,由個人帳戶支付。個人帳戶用完後,超額部分在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10%以內的,全部由個人自理。超過本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10%以上的部分,根據基本醫療保險有關規定和就診的醫院級別確定報銷比例:聽聽糖尿病如何食療。三級(市級)醫院,共濟基金支付65%,個人自付35%;二級(區級)醫院,共濟基金支付70%,個人自付30%;一級(街道、鎮級)醫院,共濟基金支付75%,個人自付25%。7.參加住院醫療保險的人員有怎樣的待遇?參加住院醫療保險的勞務工和失業人員,住院基本醫療費用由共濟基金支付90%,個人現金支付10%。門診基本醫療費用自理(失業人員個人帳有餘額的,可用於支付門診基本醫療費用)。8.市一、二、三級保健對象和參加特殊醫療保險的人員有怎樣的醫療保險待遇?市一、二、三級保健對象及特殊醫療保險對象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內的費用由社保局按規定支付,超出基本醫療保險規定部分,由其繳費渠道支付。9.什麼樣的人員在參加醫療保險時需提供啟動資金財政和用人單位應當為45周歲以上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的醫療個人帳戶提供啟動資金,初次參保時一次性進入個人帳戶。啟動資金的標准為:45周歲以上在職職工為本人上年工資總額的5%,退休人員為人上年退休金的10%。10.連續參保時間不滿一年者有怎樣的醫療保險待遇參保人連續參保時間不滿六個月,在該期間內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在一萬元以內由市社保局從醫療保險共濟金中按規定支付一定比例;滿六個月不滿一年者,在該期間內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在二萬元以內由市社保局從醫療保險共濟金中按規定支付一定比例。11.參保人員的特殊檢查享受什麼待遇經社保局批準的特殊檢查治療費用,共濟基金支付80%,個人現金支付20%。
每年1月份是個人參保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高峰期。日前,從社保中心獲悉,2009年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個人繳納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基數都已確定。那麼,個人參保人員在繳費時需要帶哪些材料?繳費時有什麼注意事項?個人養老保險月繳費額最低272元2009年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為下限1360元、上限3520元,繳費比例為20%,月繳費額為272元至704元,年繳費額為3264元至8448元;個人繳納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基數為1895元,繳費比例為6.3%,月繳費額為119.39元,年繳費額為1432.68元。個人參保人員還應在年度內首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同時,一次性繳納2009年度大額醫療費救助金200元。每月15日前繳費預繳不能跨年度個人參保人員須具有本市城鎮戶口,與用人單位終止、解除勞動合同的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的人員,看看查詢醫療保險。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就業形式實現就業的人員,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人員。辦理個人繳費需攜帶的證件材料:首次參保的,攜帶戶口本原件、居民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A4紙)和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張。續接繳費的,攜帶身份證原件、《職工養老保險手冊》《醫療保險證》等相關資料。個人參保人員應先到銀行把錢存入銀行卡內,再帶銀行卡到所在社保分中心刷卡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時間為每月15日前,個人可選擇按月繳費,也可按季、半年或年預繳社會保險費,但預繳不能跨年度。另外,從今年1月1日起,天津取消了「先繳後補、按季返款」補貼方式,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的人員,在繳納社會保險費時,只需繳納個人按政策應負擔的差額部分即可。醫保中斷繳費勿超3個月個人參保人員醫療保險連續中斷繳費不超過3個月的,中斷期間補繳費後給予待遇補支付;中斷繳費超過3個月再次參保的,享受醫療保險待遇等待期為6個月,中斷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補支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問題 天津
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包括以下內容:
參保人員住院發生的符合醫保報銷范圍的費用,由基金按照下列規定報銷。
(一)報銷比例
參保人員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的住院醫療費,起付標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部分,報銷比例為:三級醫院50%、二級醫院55%、一級醫院60%。並特別規定,學生、兒童在上述報銷比例的基礎上分別增加5個百分點;70周歲以上老年人在二級和一級醫院住院的,在上述報銷比例的基礎上分別增加5個百分點。
(二)起付標准
參保人員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的住院醫療費,報銷起付標准為:三級醫院500元、二級醫院為300元、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起付標准以下的醫療費用不予報銷。城鎮居民在一個年度年內多次住院治療的,只收取一次起付標準的費用
(三)最高支付限額
最高支付限額是指參保人員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的符合報銷范圍的住院醫療費。學生、兒童最高支付限額為18萬元,其他城鎮居民為10萬元。
2、你媽算已經退休,可以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非從業城鎮成年居民每人每年個人繳費330元,政府補助230元。也就是說,你媽只要每年交330元,就可以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補充回答==================
一、 報銷范圍
城鎮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醫療發生的符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簡稱報銷范圍)的醫療費用,按照規定標准予以報銷。其范圍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目錄和補充增加的兒童用葯、兒科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執行。
參保人員發生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一)普通門診醫療費用;
(二)在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費用;
(三)不屬於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支付范圍內的費用;
(四)無證駕駛或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車輛、駕駛無效牌證車輛、酒後駕駛肇事而發生的醫療費用和打架斗毆、吸食或注射毒品以及犯罪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五)自殺、自殘所發生的醫療費用;
(六)在境外和國外發生的醫療費用;
(七)因醫療事故和其他責任事故造成傷害和後遺症的醫療費用;
(八)國家和本市規定不予支付的其他情形。
http://tj.bendibao.com/news/20071024/content25022.asp
7 參保人員因特殊情況全額墊付的醫療費應該如何報銷?
答:參保人員因病情需要,經有關部門批准轉外就醫、探親訪友期間發生異地就醫、急診留院觀察轉住院治療或特殊情況下全額墊付醫療費的,應當在就診結束後報送醫療費收據、費用清單和出院證明等相關材料。以居民家庭為單位參保的,交由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統一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結算;以院校、各類福利機構為單位參保的,由院校、各類福利機構統一交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核支付。
⑹ 本市頒布了《天津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和《天津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障規定》的內容是什麼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把學生、兒童和其他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非從業城鄉居民,也就是原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范圍和新農合參合人員,全部納入保障范圍。覆蓋人數將達到555萬人。
同時規定,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全市范圍內實行社會統籌,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統一管理,單獨核算。
經過認真測算分析,考慮不同年齡段人群的住院發病率、醫療費用人均水平、繳費能力和待遇標准、經濟發展水平等,對不同的人群確定不同的籌資和補助標准。一是學生兒童每人每年100元,其中個人繳費50元,政府補助50元;重度殘疾、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員和特殊困難家庭的學生兒童,個人不繳費,由政府全額補助。二是成年居民籌資標准分為三檔,由參保人員自願選擇參加。一檔為每人每年560元,其中個人繳納330元,政府補助230元。二檔為每人每年350元,其中個人繳納160元,政府補助190元。三檔為每人每年220元,其中個人繳納60元,政府補助160元。重度殘疾人、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員、特殊困難家庭人員和城鎮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個人不繳費,由政府全額補助。經測算,實行城鄉統籌後,如全員參保,年籌資總額將達到11.74億元,其中政府補貼7億元。
規定設立的待遇標准包括住院(門診大病)、門急診大額醫療費用補助、生育待遇和學生意外傷害附加保險等四類。一是住院醫療保險待遇。學生兒童最高支付限額為18萬元,平均報銷比例為60%。成年居民按照560元籌資標准繳費的,最高支付限額為11萬元,平均報銷比例為60%;按照350元籌資標准繳費的,最高支付限額為9萬元,平均報銷比例為55%;按照220元籌資標准繳費的,最高支付限額為7萬元,平均報銷比例為50%。上述報銷標准中,一級醫院(含社區醫療機構)不設起付標准,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二是門急診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在一個年度內,城鄉居民在一級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門急診醫療費用,起付標准為800元,最高支付限額為3000元,按照繳費檔次的高低,分別補助40%、35%和30%。三是學生意外傷害附加保險待遇。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學生兒童意外傷害附加保險,解決學生兒童因意外傷害發生的醫療費用補償和傷殘、死亡補助問題。四是生育待遇。參保孕產婦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生育子女的,其住院分娩費用由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照規定給予報銷,同時享受每出生一人給予100元標準的生育補助。
醫療保險四個特點
一是一個制度、全市統籌。凡是具有我市戶籍的全部農村居民、城鎮非從業居民,以及在我市就讀的農民工子女、外地戶籍和外國學生兒童,全部納入保障范圍,統一執行一個制度,實行市級統籌。二是多檔選擇、待遇掛鉤。根據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同,制度設計了多個參保檔次,由城鄉居民自主選擇繳費,繳費多的待遇高,繳費少的待遇低。三是堅持社區導向,探索建立城鄉居民門急診補助制度。新的制度明確參保人員在一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就醫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高於二、三級醫院;參保人員在社區醫療機構發生的門急診醫療費用按照規定標准報銷。四是統一管理和經辦,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平台作用。各項政策和管理標准統一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制定,經辦服務按照人員類別和經辦服務流程,分別由社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學生醫保服務中心和專門經辦機構負責。
三大類人員可參加
新規定明確,具有天津戶籍10年以上的三大類人員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年滿18周歲不滿60周歲,從事農、林、牧、漁等勞動或不在任何經濟組織和非經濟組織從業的農村居民;年滿45周歲不滿60周歲,不在任何經濟組織和非經濟組織從業或自謀職業,從未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年滿18周歲不滿60周歲,從未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重度殘疾人。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全市統籌。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金由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及利息構成,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單獨核算,並按照國家和天津有關規定對基金實施監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免徵稅費。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個人賬戶儲存額的清算:戶口遷出天津;被錄用為公務員或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出國定居;死亡。
發放
城居養老金按月領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實行社會化發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按月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發放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具體計發辦法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⑺ 2019天津城鄉居民醫保報銷范圍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是天津醫保中心的,城版鄉居民醫保不能報銷生育權的費用。生育保險天津確實不能自己購買,只能由單位繳納,繳費當月就可以享受生育保險,不過帶孕參保做妊娠登記時,需醫保有關領導批准才能登記。
⑻ 2017天津城鄉居民醫保怎麼報銷生育
生育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在職工產後或手術後 18 個月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申辦時應填報《職工生育待遇申領表》,並提供以下資料:
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核發的生育證明;
生育醫療證明、門診病歷、出院小結、計劃生育手術記錄等原始材料;
嬰兒出生證。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 15 個工作日內對用人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審核,審核完成後將生育保險費用撥付給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並由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生育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發給職工。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為職工辦理生育保險參保手續的,職工發生的生育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生育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
報銷需要帶的材料有:
醫療費用申報單;
本人身份證或社會醫療保障卡;
本人有銀聯標志的銀行卡;
本人的病歷本;
生產收費原件;
費用明細單;
出院小結。最好准生證也一起帶上。如由他人代領,需帶上代領人的身份證。
⑼ 2019年天津市城鄉醫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來答,更自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標准雖然上漲,但是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相比仍舊相差很多。首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是一年僅需繳費一次,而無需每月繳納,其次各地繳費標准不同,最低一年僅需220元,即使繳費偏高的地區一年繳費額與之相比也是不多。並且繳費標准高的地區一般而言醫保待遇也會越好,當然城鎮職工醫保繳費高,報銷比例與待遇肯定要優於城鄉居民醫保。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標准雖然上漲,但是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相比仍舊相差很多。首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是一年僅需繳費一次,而無需每月繳納,其次各地繳費標准不同,最低一年僅需220元,即使繳費偏高的地區一年繳費額與之相比也是不多。並且繳費標准高的地區一般而言醫保待遇也會越好,當然城鎮職工醫保繳費高,報銷比例與待遇肯定要優於城鄉居民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