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達州市城市建設規劃圖
去當地規劃部門,找信息公開窗口咨詢,要求查閱規劃,要帶上身份證。
❷ 達州未來發展有什麼特點
四川省政府批復了《達州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是「實現科學發展、建設幸福達州,建成川渝鄂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為了方便市民了解達州城市發展前景,激發大家熱愛達州、建設達州的熱情,本網記者專程采訪了《達州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委託單位——達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偉,請他就市民關注的熱點、焦點話題進行全方位解讀。
2002版城市總體規劃批准實施以來,達州在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至2011年,達州市區的聚居人口約73萬,用地規模達到了約55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已基本形成了「一河兩岸、五大組團」。
近年來,在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批准實施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和成渝城鎮群發展戰略規劃,四川省推動「兩化互動、統籌城鄉」工作、大力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和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背景下,達州市也相應提出了建設川渝鄂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2002版達州城市總體規劃由於編制時間較早,無法滿足區域中心城市空間拓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適應達州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需要,修編城市總規迫在眉睫。
面對新情況、新變化對達州城市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任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重新審視達州市的發展定位,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設施體系、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實現科學發展、建設幸福達州,建成川渝鄂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
按照「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總體戰略的要求,緊緊圍繞達州市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川渝鄂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定位,堅持「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的發展思路,堅持追趕跨越、加快發展的主基調,堅持產業立市、工業強市、開放活市、科教興市、文旅靚市的發展路徑,奮力推進「七個加快」,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與用地布局,以優化城市空間形態、創造宜居的生態環境空間、努力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促進城市和城市產業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保護達州城市生態環境和山水格局,尊重城市歷史和城市文化。同時,立足長遠、著眼宏觀,努力構建經濟發達、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功能配套、運轉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
本次總規修編重點主要包括:准確把握城市定位,重新確定城市發展目標、城市規模和實施時序;優化城市功能與用地布局。拓展城市空間,調整城市用地發展方向和格局,重塑城市空間形態;創造宜居的生態環境空間。充分挖掘山水資源潛力,塑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突出山地城市的景觀、風貌與生態特色;完善城市支撐系統。構建與城市空間結構相協調的道路交通網路體系,完善市政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置,提高城市防災、減災能力。
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風貌特色,打造生態宜居環境,把達州建設成為川渝鄂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達州城市規劃區范圍:通川區全部,達縣的南外、幺塘、新興、經開區、河市、金埡、石板、百節、斌郎、江陽、亭子、大埡、大風與福善,以及宣漢的紅嶺、君塘、廟安、柏樹與洋烈,面積約1189平方公里。
以西城為城市中心,以南城、老城為城市副中心。重點建設西城、南城、河市、亭子等片區,優化改造老城。在用地評定基礎上,達州城市發展方向採取「南延西擴東跨,適度向北發展」的城市空間發展模式。近、中期主要向西擴張蓮花湖、復興、雙龍一帶,並向南延伸至河市與銅缽河,適度向北發展張家壩、韓家壩和魏興。規劃遠期城市主要向東跨越雷音鋪發展,即亭子片區。
中心城區用地及人口規模:到2015年,達州城市建設用地為78.95平方公里,用地范圍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建設用地為113.0平方公里,用地范圍控制在130平方公里;到2030年,城市建設用地為145.84平方公里,用地范圍控制在1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在2015年為100萬,在2020年為130萬,在2030年為160萬。
達州市城鎮化發展目標:2010-2015年城鎮化率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2015年達到42.7%,城鎮人口290-300萬人;2015-2020年城鎮化率年均增長1.8個百分點,2020年達到51.7%,城鎮人口360-380萬人;2020-2030年城鎮化率年均增長1.6個百分點,2030年達到68%,城鎮人口470-500萬人。
達州城市分為老城片區、西城片區、南城片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市片區和亭子片區等六個功能區。
老城片區:規劃到2030年建成區面積約12平方公里(含張家壩、韓家壩),人口規模22萬人。功能定位:城市商貿中心、區級行政中心、職業教育中心,以傳統商貿、文化娛樂、職業教育與居住為主的綜合發展區。
西城區:規劃到2030年建成區面積約32平方公里,人口規模45萬人。功能定位:全市中央商務區、行政文化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生產性服務基地,以行政管理、金融商務辦公、總部經濟、科技研發為主,配套文化教育、體育、醫療與居住的綜合發展區。
南城片區:規劃到2030年建成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含小河咀、三里坪、梨樹坪),人口規模28萬人。功能定位:城市副中心與城市門戶,以金融、商務辦公、居住為主的綜合發展區。
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到2030年建成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重點發展天然氣能源化工、機械製造、冶金建材。
河市片區:規劃到2030年建成區面積約21平方公里,人口規模35萬人。功能定位:能源化工產業區配套發展區,以會展、生活配套為主的綜合發展區。規劃搬遷河市機場至百節。
亭子片區:規劃到2030年建成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30萬人。功能定位:未來達縣行政經濟文化中心,以發展現代商貿、現代服務和現代居住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城。
按照「一核、一圈、兩翼、三軸」市域城鎮空間布局,規劃打造中部經濟區、北部經濟區、南部經濟區三大經濟增長極。
「一核」:指達州主城區
「一圈」:指以達州主城區為中心,大竹、宣漢、開江城區構成的半小時經濟圈
「兩翼」:指渠縣、萬源市城區
「三軸」:指沿達渝、達陝高速路發展軸,沿達萬、達巴高速路發展軸,沿南大梁高速路發展軸。
北部經濟區: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基地,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和生態旅遊等特色產業。限制發展污染以及破壞生態環境的產業。
中部經濟區:重點發展天然氣能源化工、機械製造、新材料和生物醫葯等新興產業;改造提升煤炭、建材、冶金等傳統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金融、信息、咨詢、物流、旅遊等現代服務業。
南部經濟區:大力發展機械電子、薴麻紡織、建材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優勢產業。
同時規劃將福善、龍潭、樊噲、大竹河、舊院、石橋、普安、石橋鋪、土溪和清河打造成10個旅遊型城鎮;
將白沙、普光、南壩、胡家、三匯、臨巴、琅琊、麻柳、渡市、石梯、石河、廟壩、團壩、柏林、任市、講治16個打造成工貿型城鎮;打造以集市貿易為主的農貿型城鎮53個。
以建設全國次級綜合交通樞紐為契機,統籌推進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建設,奠定達州在全國「五縱五橫」骨幹網路和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中的優勢地位,形成四川省通江達海的東通道,成渝地區北大門。
鐵路交通:加快建設高效、大運力的進出達州的鐵路通道,把鐵路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成達州至巴中鐵路,規劃建設達州至重慶、西安、萬州、成都城際鐵路。
公路交通:著力構建「一縱四橫」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加速構建「五縱七橫」次級干線公路,提高路網技術等級和服務水平。加強境內干線公路建設,大力實施縣鄉公路改造,提升縣鄉公路等級。一是高等級公路:建成達陝、達萬、達巴、南大梁、達州至營山、通江至萬源高速公路,實現達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高速公路大通道全部貫通。同時,為強化達州中心城市環城快速交通聯系及其與市域五個二級中心城市的交通聯系,規劃建設完善「一環五射」的快速公路網路。二是次級干線公路:規劃提高路網技術等級和服務水平,加快構建市域「五縱七橫」次級干線公路網路。三是樞紐站場:建成國家運輸樞紐客貨站場9個,縣級客貨站場22個,構建跨區域的快速客貨運輸網路,形成多種運輸方式協調配合,城市交通與城際交通緊密銜接的全國重要的次級綜合交通樞紐。
水運交通:大力實施渠江梯級開發,加快渠江航道升級改造,將渠江航道等級升為三級,州河航道等級升為四級道;加強達州、渠縣等港口建設,力爭將達州港建成年運輸能力1200萬噸港口。
航空交通:適時搬遷達州河市機場至達縣的百節鎮,並開通更多航線。
中心城區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採用自由式與方格網相結合的布局結構形式組織城市道路系統,形成以「三橫五縱加一環」的城市快速路及片區聯系性幹路為主框架的城市道路交通骨架系統。
「三橫」:北橫,西起外環路復興北樞紐,經蓮花湖片區後穿鳳凰山與210國道相接後借道210國道南行並向西過州河大橋與巴達高速盤石出入口入城通道相接;中橫,西起外環路碑兒梁樞紐向東經馬踏洞上跨達州火車站後接金南大道至火車東站;南橫,由外環路幺塘樞紐向東接工業大道並在木瓜鋪東穿雷音鋪後至亭子火車站。
「五縱」:中縱線,北起蓮花湖接金龍大道南延過化工園區後跨州河並沿城堵山側至河市南至新達州鐵路貨站;西一縱,北起小河嘴州河大橋經通川路、朝陽路及新西河路至新達州鐵路貨站後與環城快速路相交;西二縱,北起外環路復興樞紐向南經碑兒梁、幺塘、李家灣後與中縱線相接;東一縱,北起韓家壩與新達宣公路銜接並經張家壩後過明月江經南壩、楊柳埡、經開區後向南與外環快速路相交並與現狀國道210線相接;東二縱,北接達萬高速盤石入城線向南沿亭子西側南延,串接亭子片區與主城區聯系的兩條快速通道。
「一環」:指外環快速路,北起達巴高速魏興出入口沿鳳凰山西側南下至復興並沿鐵山東麓向南至河市鄭家坪後過州河並沿銅缽河北側向東至徐家沖,並穿雷音鋪後至亭子片區南緣,再向東可與達巴高帶相接。通過外環快速路將渝達陝、巴達萬及達營高速連接起來。
❸ 達州未來的發展怎麼樣
四川省政府批復了《達州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關於規劃,我們老百姓最關心專的就是規劃區域有屬沒有包括我們居住的地方。我住在濱江四季花城,屬於通川區,後來一查達州城市規劃區范圍包括:通川區全部,達縣的南外、幺塘、新興、經開區、河市、金埡、石板、百節、斌郎、江陽、亭子、大埡、大風與福善,以及宣漢的紅嶺、君塘、廟安、柏樹與洋烈,面積約1189平方公里。達州市政府規劃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風貌特色,打造生態宜居環境,力爭把達州建設成為川渝鄂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達州未來的發展,對於我自身來講,意義就在我家在規劃的區域范圍內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