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遵義市房產管理局網站首頁
遵義市房產管理局已整合為遵義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首頁是遵義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首頁。
遵義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住房和城鄉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提出住房和城鄉建設重大問題的政策措施並監督實施。
二、承擔保障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責任。擬訂全市住房保障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中央、省、市有關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資金的安排和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全市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設。
三、承擔推進住房制度改革責任。擬訂適合市情的住房制度;指導全市住房建設和住房制度改革,督促並指導市直單位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市以上企事業單位住房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擬訂全市住房建設規劃並組織實施。
(1)遵義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遵義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內設機構職能:
一、城鄉建設管理科
負責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工作,負責貫徹落實村鎮建設發展政策並指導實施,指導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指導農村老舊住房透風漏雨整治工作,指導村鎮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指導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指導全市小城鎮建設工作。
二、房地產業科
負責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房地產業行業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對全市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中介、物業服務等企業進行行業管理;負責全市房地產開發、房地產中介、物業服務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
B. 遵義市的古代建設歷史,以及其在古代的名稱和古代其城市布局是古代的啊。
春秋時期,現遵義市分屬鱉、鰼、巴、蜀和牂牁等國,戰國時屬大夜郎國,秦漢時置郡,唐代改為播州,明朝萬曆年間置遵義軍民府,屬四川。清雍正年間劃歸貴州,改置遵義府。民國中期設專員公署。遵義之名始於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取義於《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
遵義因其歷史和地域獨特的原因,而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長徵文化為主線的獨特地方文化藝術,在其文化的深層里,依稀可以看到巴蜀文化睿智休閑的靈氣,和本土少數民族勤勞、質朴、驍勇的銳氣。從現存文物上看,位於紅花崗南郊的楊粲墓,其墓室石刻工藝精湛,結構規模宏大,墓內殘存的銅鼓,陶器等物都工藝精細,文飾雕鐫,其與其他中原同時代文物相比,並不遜色,可見當時遵義的文化藝術已相當發達。到近現代,更是名人輩出,鄭珍、莫友芝並稱西南儒宗,名重晚清儒林;黎庶昌兩度出使日本,至今飲譽扶桑;殿試探花楊兆麟,可惜未展英才而卒;活躍於30年代文壇的才女盧葆華,雖英年早逝,卻才華橫溢;國內近代文壇前輩,著名文學家蹇先艾等都是出自遵義。綜觀遵義歷史與文化,從漢代「三賢」盛覽、舍人、尹珍,清代「三儒」鄭珍、莫友芝、黎庶昌,到瓶底會議和抗戰期間浙江大學的遷臨,遵義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以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和長征精神為文化依託,融時代精神,形成了與時俱進的遵義文化藝術,她是黔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C. 遵義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遵義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2年07月0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杜忠俊
成立時間:2012-07-09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2030000004748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鳳凰山文化廣場科技館三樓
D. 遵義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電話多少
機構名稱:遵義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機構簡稱:遵義市住建局
公開電話:(0852)8217097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單位網址:
單位地址:匯川區人民路241號
郵政編碼:563000
最簡單的方法是打118114或者12580直接讓他們給你轉
E. 遵義機場2020年將搬遷,
據目前情況,遵義機場2020年將會搬遷。如果機場所在地是集體土地,搬遷後的土地歸村委會(居委會)所有;如果是國有土地,則搬遷後的土地屬國家所有。
F. 遵義市城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的第七章市政公用設施
第五十三條 規劃區范圍內的各類工程管線應根據不同管線的特性和設置要求綜合布置,各類管線相互間的水平與垂直凈距和各種管線與建(構)物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按《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的要求控制。
第五十四條 沿城市道路規劃和建設的各種地下管線走向宜與道路中心線相平行,其埋設深度應根據道路標高和管線的安全要求確定。在人行道內建設的各種管溝,其管溝蓋板不得外露。
第五十五條 各類工程管線埋設完畢後,必須作竣工測量,報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備案。
第五十六條 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應按照《城市道路設計規范》及以下規定執行:
(一)建築基地相鄰道路為兩條或兩條以上時,宜向低一級的道路上開口。
(二)在城市道路交叉口附近開引機動車道口時,其開口位置與城市主次幹道交叉口的距離,自道路紅線交叉點量起不小於70米。
(三)人行過街天橋上及其梯道下,均不得設置經營性設施以及其他與人行交通無關的設施。人行過街天橋及跨街道的建(構)築物凈空不得低於4.5米,人行天橋橋面寬不得小於梯道寬;人行地道凈空不得低於2.5米;跨越鐵路的建構築物應符合相關技術標准。
(四)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應按規范設置方便殘疾人使用的盲道等無障礙設施。
第五十七條城市主、次幹道,應布置供公共交通車輛使用的港灣式停車帶。
第五十八條四車道以上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進出口,雙向均應設置展寬段。展寬段的長度自道路規劃紅線直線段與曲線段的連接點起算,按道路等級計算,進口車道直線段長度為50—80米,出口車道直線段長度為30—60米,展寬段的寬度不應小於3.5米。
第五十九條 新建、改建城市橋梁按照橋梁設計規范要求並遵循以下規定:
(一)新建、改建橋梁的凈寬不應小於規劃的道路紅線寬度。
(二)橋梁的設計應考慮管線通過,可燃、易燃工程管線不宜利用交通橋梁跨越河道。
(三)橋梁的橫斷面劃分一般應與道路橫斷面一致。
第六十條 在建成區城市主、次道路上不得新設架空線路,若確需新架設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高壓電力桿線,須經論證後,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批。
新設置的各種電力變壓器、通信交接箱、燃氣調壓器(箱)等設施,不允許佔用現有城鎮道路人行道;現有人行道上的架空線桿線和設施,應結合道路改造,按本條要求逐步規范。
第六十一條 新建居住區(含居住小區、組團),除按《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配建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外,還應按下列標准增加配套社區組織辦公服務用房(含社區警務室):
(一)2萬至10萬平方米(不含10萬平方米),不應少於150平方米;
(二)10萬至20萬平方米(不含20萬平方米),不應少於200平方米;
(三)20萬平方米(含20萬平方米)以上的,應不少於250平方米,並按每多建1萬平方米住宅增加10平方米;當建設規模超過50萬平方米的,視具體情況按25萬平方米為單位劃分成若干社區,每個社區按400平方米標准配套。
增加配套社區服務辦公用房(含社區警務室)應與住宅開發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並無償交所在地街道辦事處統一使用管理。
第六十二條 新建住宅區應按每千人180平方米,結合集中綠地安排居民健身設施用地。
第六十三條 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新區建設、舊城改造,應按下列建築面積規劃指標規定設置環境衛生設施:
(一)公共廁所設置
1. 居住小區按6~10平方米/千人。
2. 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加油站及農貿市場按集散人流15~25平方/千人。
3. 購物中心、文化娛樂中心10~20平方米/千人。
4. 公共廁所的相隔距離或服務范圍:主要繁華街道公共廁所之間的距離為300~500米,流動人口高密集的街道宜小於300米,一般街道公廁之間的距離約750~1000米為宜,新建居民區為300~500米。
5. 公共廁所按2500~3000人設置一座,建築面積30~50平方米。
(二)生活垃圾收集點設置
1. 生活垃圾收集點的服務半徑一般不超過70米一個,用地面積不小於40平方米,周圍的建築間隔不小於5米。
2. 廢物箱的設置間隔:商業大街25~50米;交通幹道50~80米;一般道路80~100米。
3. 垃圾收集點的位置應設置在既方便居民又不影響市容觀瞻的非臨街位置。
(三)垃圾轉運站、垃圾堆場
1. 小型轉運站每0.7~1平方公里設置一座,用地面積不小於100平方米,與周邊建築的間隔不小於8米。
2. 大中型轉運站每10~15平方公里設置一座,用地面積根據日轉運量確定,詳見附表五《大中型垃圾轉運站規模控製表》。
3. 城市生活垃圾堆場應設置在城市郊區,擬選位置應注意城市風向,避開城市水源保護范圍及地質災害地區。垃圾堆場應設置圍牆、道路、綠化和管理用房,應具備環境保護的處理措施,使用時間不少於10年。
第六十四條城市各類停車場(庫)應執行下列規定:
(一)公共建築、公共服務設施及住宅按附表六《停車泊位指標表》規定執行。
(二)停車場(庫)應根據就近設置、節約用地、利用地形的原則,宜採用地下或多層車庫。
(三)機動車停車場出入口應符合行車視距的要求,並應右轉出入車道。
(四)停車場出入口應距離人行過街天橋、地道和橋梁、隧道坡道起止線50米以遠;50個車位以下的停車場可設一個出入口,凈寬度不小於7米;50~300個車位的停車場,應設兩個出入口,出入口距離應大於20米;大於300個車位的停車場,出口和入口分開設置,兩出入口距離應大於20米。
(五)居住區(含居住小區、組團)地面停車位不應大於總停車位的10%。
第六十五條 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務半徑宜為0.9~1.2公里,總平面圖及建築設計須符合城市景觀、交通、消防等部門的規定。
第六十六條 城市消防設施、消防站的設置,按有關技術標准執行。
第六十七條 凡在城市規劃區內的城市道路、廣場、綠地和其他公共場所建設城市雕塑,必須符合城市規劃,並與城市景觀、環境相協調。
G. 遵義市四縱三橫三聯二環高速公路規劃網的調整為五縱四橫七聯二環
遵義市交通局於2009年5月在中心城區城市規劃及建設工作座談會上透露,原以二級公路為主的「四縱三橫三聯二環」方案調整為高速公路為主的「五縱四橫七聯二環」,在全市構建近3000公里長的高速網。
早在2005年,遵義市就作出了在2020年以前,我市公路建設以「四縱三橫三聯二環」為目標,形成重要公路骨架網的規劃。省委、省政府2008年提出,要在十年的時間里,實現全省縣縣通高速公路,根據這一要求,我市對全市高速公路路網規劃作出了修編,提出了五縱四橫七聯二環的高速公路網規劃。 一縱:赤水、元厚、土城、馬臨、三合、中樞、白臘坎高速公路,全長207公里;
二縱:核桃箐、烏江、南白、紅花崗、桐梓、崇溪河高速公路,全長170公里,即現已建成的遵崇高速公路;三縱:正安水巴岩、正安、綏陽、遵義公路,二級公路,全長228公里,其中二級公路198公里,高速公路30公里;
四縱:道真卡門、道真、中觀、西河、黃家壩、石蓮高速公路,全長255公里;
五縱:務川浞水、務川、鳳岡、余慶松煙、白泥二級公路,全長339公里。 一橫:桐梓松坎、芭蕉、道真、務川茅天二級公路,全長286公里;
二橫為習水太平渡、習水、桐梓新站、正安、務川、石朝高速公路,全長358公里;
三橫為仁懷石碑坳、銀水、桐梓高橋、桐梓、綏陽旺草、湄潭西河、鳳岡綏陽場高速公路,全長260公里;
四橫為遵義縣外寨、鴨溪、龍坑、紅花崗區深溪、蝦子、三渡、湄潭、鳳岡梅子坳高速公路,全長170公里。 二環沒有發生變化,即原制定的兩條繞城高速公路環線。
H. 遵義市匯川區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成立於2002年3月13日,前身為遵義市北部新城綜合發展有限公司,是依據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遵開委發〔2002〕15號)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 2004年12月20日,名稱據此變更為"遵義市匯川區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詹光宏
成立時間:2002-03-13
注冊資本:6048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2030300001390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
公司地址: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匯川大道匯川城投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