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雲南省應該怎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推進生態文來明建設,是全面建設小源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目標任務之一,也是實現「更高要求」的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必將促進全民族生態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
㈡ 作為當代大學生,在建設美麗中國的進程中該發揮出怎樣的作用
1、第一,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新的價值取向和生態倫理。
我們必須摒棄人定勝天的思維方式和做法,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的要求,在生產力布局、城鎮化發展、重大項目建設中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2、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質和本質特徵,也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3、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針。制定各項經濟社會政策、編制各類規劃、推動各項工作都必須遵循這一國策和方針。
4、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和重要內容。
(2)雲南生態文明建設局擴展閱讀:
當代大學生責任與使命;
首先,我們應該把愛國主義作為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誠如胡錦濤主席在五四青年節的講話中說到的那樣,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
身為一名大學生,身為一名青年,是共產主義社會給了我們現在這樣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可以說,培養一名我們這樣的大學生,黨和國家要付出大量的資源、大量的人力、物力。
中國向來有著這樣的傳統,就是對自己的故鄉,自己的祖國有著割捨不斷的情。我們大學生更應該有著這樣愛國報國的責任和義務,然後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用實際行動回報自己深愛著的祖國。
第二,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和諧社會需要大家共同建設,而青年是社會中的重要群體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和諧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
青年應珍惜目前得天獨厚的學習和研究環境,既學理論知識,又學修身做人,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社會實踐能力,為自身和社會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智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