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城鄉醫保整合有什麼樣的意義
城鎮醫保和新農合並軌好處: 城鎮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整合並軌後,城鄉居民醫保將統一政策、統一管理、統一籌資繳費標准、統一補償待遇等。未合並軌前二者各自統籌,繳費標准、待遇范圍和標准均有差異。 合並軌後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員、新農合參合人員發生高額醫療費用時,在基本醫療報銷基礎上,其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享受再次補償。再次補償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且上不封頂。這提高了參保(合)人員的醫保待遇,減輕了他們的醫療經濟負擔
② 目前醫保城鄉一體化了,城市居民醫保和農村合療有區別嗎
現在已經有大多數省份完成了新農合和城鎮醫療保險的合並,僅有少部分地區還在籌備工作中。根據國家醫保局發布的通知顯示,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將會在2019年年底實現兩項制度的並軌運行向統一的居民醫保制度過渡。
兩項制度整合後,將統一醫保目錄。執行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葯品目錄、診療項目(含特殊醫用材料)、醫療服務設施等基本醫療保險三個目錄。按照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技術適宜、基金可承受的原則,確定我市城鄉居民醫保目錄支付政策。同時,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管理辦法,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統一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實行定點醫療機構服務協議管理。此外,統一基金管理。合並城鎮居民醫保基金和新農合基金,設立城鄉居民醫保基金。
二、來看一下合並之後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有什麼變化?
1、提高大病報銷比例:從今年起大病報銷的比例將從50%提升至60%;
2、降低大病報銷起付線:大病報銷的起付線將按照當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制定。
3、新增葯物報銷: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門診用葯將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4、財政補助:城鄉居民醫保的人均補助標准增加30元/年,其中50%用於大病保險。
5、個人繳費標准:個人繳費標准同步增加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250元。
③ 南京居民醫保如何辦理
醫保抄辦理方式:
個人名襲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④ 南京將實行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嗎
南京5月11日從南京市人社局獲悉,2019年1月起,南京將實行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待遇。
據介紹,南京市原居民醫保2007年建立,覆蓋六城區居民,參保122萬餘人,由南京市人社局負責組織實施。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3年建立,覆蓋棲霞、雨花台兩區的部分居民和新五區居民,參合171萬餘人,由南京市新農合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
南京市政府近日印發的《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提出,堅持統籌城鄉、保障公平,促進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陳愛民表示,辦法的出台標志著南京正式建立了城鄉一體化的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按照推進時間表,南京將在2019年1月起實行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待遇和大病保險待遇,真正實現覆蓋范圍、籌資政策、待遇保障、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和基金管理的「六統一」。
⑤ 城鄉居民醫保統一合並後我國現行基本醫療保險有哪幾累
我國現行的基本醫療保險有兩類,一類就是城鄉居民醫保。一類就是職工醫保。
⑥ 城鄉醫保整合哪年實行
抄2016年12月底。
簡介:
國務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國務院今日發布《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准差距較大的地區,可採取差別繳費的辦法,利用2—3年時間逐步過渡。整合後的實際人均籌資和個人繳費不得低於現有水平。逐步統一保障范圍和支付標准,為參保人員提供公平的基本醫療保障。各統籌地區要於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體實施方案。
⑦ 南京市19年城鎮醫保有什麼要求
職工醫保」與「居民醫保」定義上不同,繳費標准及來源不同。下面詳細解釋:
一、定義上的區別:
1、城鎮職工醫保即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也有簡稱為城鎮醫保的)。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鄉鎮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是否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
2、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它是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行後,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醫療保障問題,不斷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的重大舉措。
二、繳費標准及來源不同:
1、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構成。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帳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帳戶。劃入個人帳戶的比例一般為用人單位繳費的30%左右,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根據個人帳戶的支付范圍和職工年齡等因素確定。
2、通過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以避免或減輕勞動者因患病、治療等所承受的經濟風險。
3、待遇標准不同。城鎮居民醫保由於籌資水平較低,醫療待遇標准總體上略低於職工醫保。
4、繳費要求不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設立最低繳費年限,達到繳費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後不再繳費即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不設立最低繳費年限,必須每年繳費,不繳費不享受待遇。
職工醫療保險,因為有企業負擔部分,所以其中的個人繳費少,報銷比例高。而且在職工退休之後,不需繳費,可以終身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但在職期間,繳納的社保基數是根據您的工資情況來確定的,個人沒有選擇的權利。
對於大部分地區來說,五險是捆綁在一起的。只要你交社保,五險必須同時繳納。當然也有一些地區可以分別繳。但隨著今年新的政策出台以後,社保有稅務部門收取的話,那麼可能會完全捆綁在一起了。
城鎮居民保險,繳費金額是根據您所在地確定的檔位來確定的,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
在繳納城鎮居民保險時,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可以分開繳納,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也可以兩種都選。
相比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而言,繳納的費用要低一些,但享受的醫療待遇就更低了。住院報銷的比例也不高。需要終身繳納,只要停保,則不再享受相關的醫療待遇。
如有條件,當然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但繳納這種保險必須要有工作單位或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方可。總體下來負擔較重。城鎮居民保險的費用較低,但享受的待遇也比較低,就看你個人的情況了。
(7)南京市城鄉居民醫保整合擴展閱讀: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是我國醫療保險的組成(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之一,是為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遭受經濟損失而建立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通過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以避免或減輕勞動者因患病、治療等所承受的經濟風險。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
它是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行後,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醫療保障問題,不斷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的重大舉措。它主要是對城鎮非從業居民醫療保險做了制度安排。這一制度的出現在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歷程中具有重大意義,指明了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方向。
1998年我國開始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實現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醫療保障體系的目標,國務院決定,從2007年起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
2016年1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基本醫療保險原則上以地級以上行政區(包括地、市、州、盟)為統籌單位,也可以縣(市)為統籌單位,北京、天津、上海 3個直轄市原則上在全市范圍內實行統籌(以下簡稱統籌地區)。
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都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參加所在統籌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險,執行統一政策,實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統一籌集、使用和管理。鐵路、電力、遠洋運輸等跨地區、生產流動性較大的企業及其職工,可以相對集中的方式異地參加統籌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繳費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隨著經濟發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率可作相應調整。
⑧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後歸哪個部門管理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後歸社保局醫保中心管理。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國務院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明確工作進度和責任分工。各省(區、市)要於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工作作出規劃和部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健全工作推進和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落實責任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統籌地區要於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體實施方案。
國務院近日發布《國務院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意見》要求,各省(區、市)要於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工作作出規劃和部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健全工作推進和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落實責任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統籌地區要於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體實施方案。
《意見》指出,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是深化醫改的一項重點任務,關系城鄉居民切身利益,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布局要求,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整合工作平穩有序推進。各省級醫改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整合過程中的問題。
《意見》要求,明確工作進度和責任分工。各省(區、市)要於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工作作出規劃和部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健全工作推進和考核評價機制,嚴格落實責任制,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統籌地區要於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體實施方案。綜合醫改試點省要將整合城鄉居民醫保作為重點改革內容,加強與醫改其他工作的統籌協調,加快推進。
同時要求,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計生部門要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前後的銜接;財政部門要完善基金財務會計制度,會同相關部門做好基金監管工作;保險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參與經辦服務的商業保險機構的從業資格審查、服務質量和市場行為監管;發展改革部門要將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管理部門要在經辦資源和管理體制整合工作中發揮職能作用;醫改辦要協調相關部門做好跟蹤評價、經驗總結和推廣工作。
⑨ 整合城鄉居民醫保有何益處
實現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只差臨門一腳,這令人欣慰,也符合公民再分配中的公平原則。
據報道,國家醫保局近日會同財政部、人社部、衛健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明確,2019年全國范圍內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將全面啟動實施。2018年的工作重點是制度整合工作,未出台整合方案和尚未啟動運行的地區要抓緊出台方案並盡快啟動實施。
在通知中,還涉及城鄉居民醫保的資金籌集。2018年的標準是:各級財政補助人均不低於490元,個人交費要達到220元(城鄉貧困家庭由醫療救助代繳)。兩者相加,應為710元。這相比新農保初起時的標准——各級政府補助30元,個人繳費10元——顯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應看到,新的標准與城鎮職工醫保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改革循序漸進,講究一個「進」字。可以想見,在2019年完成城鄉居民醫保的制度整合之後,調整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兩項醫保制度之間的標准差距,或許將會是下一步的議事日程,這值得期待。
來源:新京報
⑩ 如何評價整合城鄉居民醫保
據報道,近日,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人社部、衛健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2019年全國范圍內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將全面啟動實施。
最後,全面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可以引導醫院加強內部管理,主動控制葯品及檢查。這可以提高資金投入與產出比,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達到為住院病人節省醫保資金的目的。
為什麼這么說呢?以高血壓為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從1959年的5.11%上升到1991年的17.65%;高血壓病在導致過早死亡200萬人口、直接醫療費用366億的同時,還與50%-60%的腦卒中和40%-50%的心肌梗死有關。可見,只有從減少發病入手,才能從源頭上降低對醫保的需求。
減少發病的關鍵就是要激發「守門人」的積極性。目前,守門人的有限積極性源於當下的考核導向:分級設定待遇,越向基層越低;人員價值僵化,優勞難以優酬;工作量考核主要圍繞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開展情況進行。如果評價守門人的價值是通過考核基本醫療工作量和服務對象的健康水平(基於量化的發病率考核)及降低相應發病率後節省的醫保資金的獎勵,那麼「守門人」就有足夠的動力去做好健康管理,慢病的發病率也必然會降低。
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我們已經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希望醫療保障局以堅持改革的決心和魄力,堅定前行,把健康中國戰略繼續向前推進。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