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什麼包括什麼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社會醫療保險的組成部分,採取以政府為主導,以居民個人(家庭)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的籌資方式,按照繳費標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則,為城鎮居民提供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制度。
不了解社保的用途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社保的最新解析,到底有什麼用途? 》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
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葯店發生的下列項目費用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報銷范圍:
(一)住院治療的醫療費用;
(二)急診留觀並轉入住院治療前7日內的醫療費用;
(三)符合城鎮居民門診特殊病種規定的醫療費用;
(四)符合規定的其他費用。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辦理流程:
1、首次參保城鎮居民醫保的:戶口簿、身份證和學籍證明原件並提交復印件、一張一寸近期彩色登記照,自行確定並攜帶一張用於繳費的銀行卡。
2、再帶上上述證件及照片,去戶口所在地的社區,根據工作人員的提示,辦理相關手續後,由社區統一參保即可;
3、需要說明的是: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家庭為單位參保的,當事人要參保該項的,戶口本內的家庭成員都應該同時申報參保。
另外,以下三類人員還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低保對象需出示《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原件並提交復印件。一級、二級的重度殘疾人,需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原件並提交復印件。低收入家庭老人需提交居住地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未按月享受養老金或退休金待遇的證明。
對醫療險的概念有不懂得朋友可以看這篇:《醫療險是什麼?都有哪些?》
有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可以提高我們應對風險的能力,但是還不足夠,想要在生活的意外和風險來臨時更從容,就要配齊四大險種。
Ⅱ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住院報銷范圍是多少,希望得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起付標准和報銷比例按照參保人員的類別確定不同的標准。
一、學內生、兒童。在一個結容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5%;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二、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三、其他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0%。
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轉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起付標准補足差額。
Ⅲ 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怎麼參保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它是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行後,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解決廣大人民群眾醫療保障問題,不斷完善醫療保障制度的重大舉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 第六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醫療機構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精神障礙患者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有關社會保險的規定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精神障礙患者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范圍。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給予資助。醫療保障、財政等部門應當加強協調,簡化程序,實現屬於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直接結算。
精神障礙患者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後仍有困難,或者不能通過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的,醫療保障部門應當優先給予醫療救助。
Ⅳ 居民醫保的適用范圍
你問的是上海的吧?
上海的醫療保險體系按參保對象的不同分三塊: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按從適用范圍給你解釋兩者區別。
農村醫療就不解釋了,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從2001年開始實行,今年3月底大修改了一次,他的適用范圍是上海市范圍內的城鎮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其中職工:包括在職職工、退休人員和其他參保人員
至於上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去年12月才頒布的新條例,今年1月1日正式執行;他的保障范圍是沒參加上海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者小城鎮社會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具有本市戶籍的人員都可以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居民醫療保險其實就是為了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而設置的一個新的醫療保險而已,把以前沒有醫療保險覆蓋的人群都可以覆蓋進去,包括嬰兒和中小學生。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是那些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包括的疾病有很多,小到感冒發燒,大到癌症重疾,都在保險銷范圍內;根據現骨幹規定,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葯店發生的下列項目費用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報銷范圍
1、住院治療的醫療費用
2、急診留觀並轉入住院治療前7日內的醫療費用
3、符合城鎮居民門診特殊病種規定的醫療費用
4、符合規定的其他費用
(5)城鄉居民醫保參保范圍擴展閱讀: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
1、學生、兒童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5%;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2、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3、其他城鎮居民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0%
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轉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起付標准補足差額
Ⅵ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區別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農合的區別:
一是覆蓋的人群不同。城鎮居民醫保主要覆蓋城鎮戶籍的居民,新農合主要覆蓋農村戶籍居民。
二是管理的部門不同。城鎮居民醫保主要由人社部門管理,新農合多數地方由衛生部門管理。
三是保障待遇的側重點不同。城鎮居民醫保主要保住院和門診大病兼顧普通門診,所以住院及門診大病待遇都要高於新農合。新農合的門診待遇水平要高於城鎮居民醫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其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2002年10月,中國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9年,中國作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戰略部署,確立新農合作為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地位。2015年1月29日,國家衛計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做好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准在2014年的基礎上提高60元,達到380元。
2017年,各級財政對新農合的人均補助標准在2016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達到450元,其中:中央財政對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區80%、中部地區60%的比例進行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別按一定比例補助。農民個人繳費標准在2016年的基礎上提高30元,原則上全國平均達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穩定可持續籌資機制。
Ⅶ 沈陽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是什麼
本市城鎮戶籍的學齡前兒童、出生三個月之內的嬰兒、母體妊娠28周以上未回出生的「准答新生兒」及未滿18周歲的非在校城鎮居民;本市城鎮戶籍符合我市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的居民;本市范圍內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普通高中、初中、小學在校學生;駐沈各類全日制高校的全日制本專科生、研究生;2008年年底前,已經認定的國有和集體破產、困難企業的在職職工;本市城鎮戶籍,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且未參加醫療保險的非從業老年居民;外地戶籍來沈務工的靈活就業人員和打零工的農民工;已參加我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進城務工農民工的非在校未成年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