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城鄉居民占國民人口比重

城鄉居民占國民人口比重

發布時間:2021-01-12 03:23:55

❶ 巴拉圭國民人口總數有多少

截止到2018年巴拉圭國民人口總數705.3萬人。

接近97%集中聚居在東半部,只有約內2至3%的人口居住容在廣大的西部恰可地區。95%為印歐混血種人,其餘為印第安人和白種人。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和瓜拉尼語。8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8%的居民是土著人。

全國51%人口都住在城市,其中首都亞松森佔全國人口11.2%。自1970年代以來,來自日本、韓國及台灣的東亞移民,及來自西亞、巴西等地的移民,為該國的經濟注入力量。

(1)城鄉居民占國民人口比重擴展閱讀:

巴拉圭為南美洲內陸國家,與阿根廷、玻利維亞和巴西三國為鄰。地處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拉圭河從北向南把全國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部為丘陵、沼澤和波狀平原,全國90%以上的人口集中於此;西部為原始森林和草原。屬亞熱帶氣候,夏季平均氣溫27℃,冬季平均氣溫17℃。東部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西部500毫米。

參考資料來源:巴拉圭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❷ 誰知道美國國民人口各種族比例的變化和未來比例的預測嗎

美國主要人口是英國移民後代,佔60%~70%,其次是拉美國家移民後代,佔12%~15%,其次是黑非洲內移民後代,佔10%~容12%,其次是法國移民後代,大約在5%左右。
其他比較有影響的民族還有:
德國人後代
中國人後代
猶太人後代
西班牙人後代
愛爾蘭人後代
義大利人後代
阿拉伯人後代

而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只有1%左右了。據二零零零年美國人口普查,華僑有二百四十三萬多,佔美國總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九,差不多一百人就有一個中國人。

由上可知,白人佔85%——87%左右,黑人佔10%~12%。黃人(包括印第安人和華人等)2%——3%。

❸ 日本的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嗎

農業在日本經濟中的比重很小,1993年日本的農業總產值為10.56萬億日元,總農戶數364萬(1994年),農業人口1279萬,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10.3%。1992年,"大農業"(農林水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左右,"小農業"(農牧業)佔1.6%。1994年農戶平均總收入為909.1萬日元,其中農業收入佔17.5%、非農收入佔60.5%、其他佔22%。

1.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農業生產處於停滯或下降狀態 1994年,日本的耕地面積為508.3萬公頃,占國上面積的13.5%。其中,水田佔54.3%,旱地佔45.7%,灌溉面積24.3萬公頃。耕地利用率從1983年的104.8%下降到1993年的100%。1994年人均耕地0.041公頃,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國家。1984年日本大米豐收,農業總產值創歷史最高紀錄,達11.7萬億日元。後來產值連年下降,1989年以後,因蔬菜、水果、牛肉等價格上升,產值下降有所扭轉。1993年因大米嚴重歉收,農業總產值降到10.56萬億日元。
2.規模經營小而兼業農戶比重增大 日本的農戶總數由1960年的605萬減少到1994年的364萬,其中銷售農戶278萬多。在這些農戶中,專業農戶只佔16%,其餘84%為兼業農戶。在兼業農戶中,以農業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第一兼業農戶"佔14%,以非農收人為主的"第二兼業農戶"占壓倒多數,達70%。日本農業以小規模經營為主,但是經營3公頃以上的農戶在增加,耕地向較大農戶集中的趨勢也日益明顯,骨幹農戶的旱地大規模化尤為顯著。此外,以銷售為目的的協業(合作)經營體的水田規模的擴大也很顯著,平均每個經營體的耕地是農戶的19倍。通過農地的流動使土地集中和擴大規模,是日本政府1992年制定的農業"新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
3.農戶經營組織形式多樣化,商品率高 1994年,銷售農戶占總農戶的76.4%(自給農戶也參與一定的銷售活動)。主要農產品的商品率一般為95%左右,高者達100%,低者為75%。中、上層農戶(擁有3公頃以上土地)的經營組織形式因地而異,形式多樣。如北陸的水稻和沖繩的經濟作物以單一經營為主(超過70%);九州有20%開展多種經營,如果加上准單一多種經營,其比重可達60%。
4.農業勞動力減少並加速老齡化 日本的農業勞動力從1962年的1126萬減少到1994年的338萬,在30餘年裡農業勞動力減少了2/3以上,年平均遞減3.7%。同時,農村勞動力迅速老齡化,65歲以上的農業就業人口比重高達36%。
5.農林牧漁全面發展,生產結構趨於協調 二次大戰前,日本農業以水稻為主,畜牧業很落後。戰後半個世紀以來,農林牧漁業均獲得較大發展,農業生產結構發生明顯變化。 1993年,農業總產值為10.56萬億日元,其中種植業佔73.9%,畜牧業由1955年的11%上升到25%。在種植業中,大米佔27%、蔬菜佔26%、水果佔7.3%,花卉佔4,2%。同期,漁業總產值為2.5萬億日元,林業總產值約為1萬億日元。

❹ 1960年,國民經濟得到調整城市人口比例為什麼還會下降

三年困難時期,糧食緊缺,餓死了不少人,於是通過減少城市人口來緩解,把城市的一部分人口轉移到農村,所以城市人口比例下降。大躍進對生產造成很大的破壞,一時間也不可能恢復,真正恢復是在62年以後。

❺ 甘肅省臨澤國民收入是多少

初步核算,2018年臨澤縣實現生產總值48.35億元,增長.6%。其中一產增加值13.27億元,增長5.8%;二產增加值9.08億元,增長7.6%;三產增加值26億元,增長4.3%。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的27.4:23.6:49.0調整為27.4:18.8:53.8,第一產業與上年持平,第二產業下降4.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上升4.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35194元,增長5.1%。
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0.31%,單位GDP電耗增長34.7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增長2.91%。
全年出生人口1497人,人口出生率為9.98‰;死亡760人,死亡率為5.0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91‰。年末總人口149523人,增加168人,其中常住人口137800人。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61800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4.85%,比上年末提高2個百分點。
年內新增城鎮就業3255人,727名高校畢業生實現了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年內輸轉勞動力2.97萬人,其中有組織輸出1.3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6億元,增長16.96%。
2018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55元,增加1894元,增長8.4%。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8310元,增加894元,增長5.1 %。城鎮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9.7%,下降0.6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39.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4元,增加1180元,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074元,增加203元,增長1.7%。農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32.8 %,下降0.3個百分點。

❻ 當今大學生佔全國人口的比例的%

上海錄取復比例是80%以上,全國制錄取比例是22%。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以下為高等教育精英階段,15%至50%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毛入學率在50%以上為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當然這些數據是近年的數據。因此大學生佔全國人口的比重最多也不會超過10%。大學生就業壓力大,首先是現在的大學擴招,很多根本成績很差的也上大學,他們什麼都沒學會,自然很難就業。

其次,現在的剛畢業大學生都是85後,而這是中國最後一次人口出生的高峰。競爭大也是一個原因。

然後就是經濟結構的問題。中國的經濟多是國外的訂單,別人設計,別人運輸全包,中國只要從事組裝,而這只需要小學文化就夠了。沒必要花高價請大學生。即中國經濟還在低水平徘徊。

❼ 中國的國民人均年收入是多少啊

2018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摺合人民幣66762元。

1、人均國民收入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通常為1年)內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國民收入佔有量。

2、人均國民收入與國民收入成正比,與人口數量變動成反比,它基本上可以反映一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國民的生活水平。

3、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決定於下列因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物質消耗的節約、總人口的變化、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的高低。

4、人均國民收入是綜合地反映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它與人口增長成反比,與國民收入增長成正比。

(7)城鄉居民占國民人口比重擴展閱讀

1、制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決定性因素是每一就業人口平均提供的國民收入額,其次則是就業人口占勞動適齡人口的比例及勞動適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

後兩者的比例增大,有利於加速人均國民收入的增加,但這種增加與提高每一在業人口的人均國民收入額相比,作用則是有限的。

2、世界銀行是按人均國民總收入,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進行分組。

通常把世界各國分成四組,即低收入國家、中等偏下收入國家、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

但以上標准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進行調整。

3、按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2015年的最新收入分組標准為:人均GNI低於1025的是低收入經濟體,1026-4035是中低收入經濟體,4036-12475是中高收入經濟體,高於12476的是高收入經濟體。

❽ 下圖是世界各國城市人口比重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小題1:由圖可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小題抄1:A
小題2:C

❾ 圖2是世界各國城市人口比重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關系圖。回答3-4題。 小題1:由圖2可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A


小題抄1:D
小題2:C

❿ 中國現階段各年齡段人口數和各自占的比例是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現階段各年齡段人口結構

(1)0-15歲(含不滿16周歲): 17.8%(24719萬人)

(2)16-59歲(含不滿60周歲):64.9% (90199萬人)

(3)60周歲及以上:17.3(24090萬人)

其中65歲或以上:11.4% (15831萬人)

(10)城鄉居民占國民人口比重擴展閱讀:

人口老年化問題突出

聯合國認為,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數的1%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教的7%以上,那麼這個國家就已經屬於人口老齡化國家。

人口老齡化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所產生的,而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取決於出生、死亡和遷移三個因素。決定人口老齡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下降。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也不例外,它也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生育率下降的情況下出現的。

日本總務省今年9月公布的人口估算數據報告顯示,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數量達3514萬,占總人數的27.7%,人數和比例均創新高;其中,65歲以上在職人口數量達到770萬人,創下歷年來的最高紀錄,全體在職人員中,65歲以上者佔11.9%,約39%的在職老人為臨時工,達301萬人。

而中國人口結果卻和日本驚人的相似,這也是我國一直關注日本人口變動的主要原因。而2016年中國老人數量已達1.5億,占人口比重10.8%。以現在這種發展趨勢,中國老齡人口到了2020年將增加到1.73億,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十分廣泛而深遠。

與城鄉居民占國民人口比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
© Arrange www.hpcxjsj.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