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社保窗口人員工作職責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保局工作職責:
社會保險申報登記:辦理參保單位和個人養老保險申報、登記業務。做好單位和個人基礎數據的計算機錄入工作,建立參保單位和個人基礎資料資料庫。辦理新參保、續保、轉入、轉出、封存、啟封、死亡停保等人員的養老保險業務。
社會保險繳費核定:負責核定參保單位的繳費人數和繳費基數。掌握參保單位每月的繳費情況,負責催繳,並將催繳的情況反饋稽核科和養老保險科。對參保單位繳費能力進行摸底調查,建立單位繳費能力動態資料庫。
社會保險財務記賬:負責養老保險基金收付往來,辦理基金收繳、到帳確認手續。負責辦理參保單位和個人日常繳費的記帳工作,做好每天的對帳工作。負責做好與基金管理科各種繳費票據的交接工作。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審批:負責辦理參加養老保險職工正常退休待遇審批工作。負責辦理參保職工提前退休人員資格的初審工作。負責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算和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調整工作。
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負責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負責每月將新增退休人員花名冊及發放金額告知各代發機構製作養老金活期儲蓄存摺並發放,開具撥付憑證。負責離退休人員領取基本養老金資格認證工作。
B. 養老保險中心信息科科長的職責是什麼
♦主持社保科全面工作
(一)養老保險方面
1.負責科里全面工作。
2.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並結合本地實際擬定組織實施的辦法。
3.監督、檢查轄內城鎮企業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業務工作。
4.監督、檢查轄內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的業務工作。
5.協助做好企事業破產改制工作。
6.負責特殊工種的認定工作。
(二)醫療保險方面
1.擬定轄內醫療、工傷、生育保險業務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2.擬定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待遇項目和給付標准。
3.擬定醫療、生育保險費用社會統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和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公務員醫療費用補貼、大病醫療互助以及特殊人群醫療保障等管理辦法。
4.組織擬定轄內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葯店以及勞動能力鑒定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辦法,
負責直管醫療、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的資格認定和年審工作。
5.擬定工傷保險定點醫療單位、定點葯店、定點康復和定點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資格標准,並負責對上述機構的年審工作。
6.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基本醫療生育保險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及價格。
7.承辦職工工傷認定工作和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公室工作。
8.組織擬定傷病療期、勞動能力、職業康復鑒定標准和管理辦法,指導、監督、檢查轄內醫療、生育、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的業務工作。
♦完成臨時交辦的各項工作
C. 珠海社保局的職能科室
職責和許可權
根據社保中心的職能,中心內設10個科室。
(1)辦公室
- 負責綜合協調、會務、上傳下達、督查督辦工作、
- 負責文秘、文件收發和保管、來信來訪等工作
- 負責後勤保障、安全、衛生等工作;
- 負責人事、黨務、工、青、婦和計劃生育、文化推廣等工作。
(2)計劃財務科
- 負責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支出、結存的核算管理及預算、決算報告;
- 編制社會保險數據統計分析報告;
- 管理社會保險銀行支出賬戶和職工個人賬戶;
- 管理中心日常財務工作。
(3)政策咨詢科
- 負責參保單位和職工社會保險檔案的管理工作;
- 負責社會保險信訪、咨詢和社會保險事務的綜合性調研;
- 組織社會保險宣傳和培訓工作。
(4)稽核科
- 負責參保單位的繳費人數和繳費工資基金的稽核;
- 負責參保人員領取社會保險待遇情況的稽核;
- 負責對舉報情況進行稽核;
- 負責中心業務經辦操作情況的稽核及風險控制。
(5)保險關系科
- 負責制訂社會保險關系的建立、轉移和終止等辦事程序和業務規范;
- 按社會保險法規調整繳納社會保險費標准;
- 負責辦理參保人員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
- 負責辦理職工社會補繳、補欠費、退款、資料修改。
(6)養老失業待遇審核科
- 負責核發離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和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待遇;
- 負責農民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及老年津貼的發放工作;
- 負責離崗退養、軍轉幹部、補充養老保險等待遇的代發業務;
- 負責養老保險待遇及失業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工作。
- 受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委託負責職工退休核准。
(7)醫療生育待遇審核科
- 負責核發醫療保險、未成年人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待遇;
- 負責醫保個人賬戶的劃撥;
- 負責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葯店的管理;
- 負責對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費用進行測算,確定支付方式和償付標准;
- 負責組織定點醫療機構簽訂《珠海市職工醫療保險服務協議》,並組織開展培訓。
(8)工傷待遇審核科
- 負責核發工傷保險待遇;
- 負責工傷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
- 負責組織工傷定點醫療機構協議,並組織進行培訓;
- 負責工傷職工和供養親屬領取工傷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
- 負責工傷預防、康復的推廣宣傳,正確引導工傷人員進行醫療和康復;
- 負責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工傷三費的預算、使用計劃及安全生產獎勵計劃。
(9)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公室
- 負責工傷與患職業病職工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的鑒定;
- 負責工傷與患職業病職工生理障礙程度的鑒定;
- 負責受理因傷病提前退休勞動能力鑒定的申請;
- 負責舊傷復發的確認;
- 負責醫療終結後仍需治療的確認;
- 負責輔助器具安裝、維修、更換的確認;
- 負責建立醫療衛生專家庫,負責聘用、培訓、管理醫療專家庫成員,組織、安排醫療專家進行鑒定。
(10)農保辦
- 負責農民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經辦業務的管理、指導、協調等工作;
- 負責編制農民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未成年人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的徵集計劃,並監督落實徵集計劃實施;
- 負責農民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未成年人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欠費催繳、清帳等工作;
- 負責香洲區社會保險的擴面、協調、溝通、指導等工作。
派出機構
社保中心分別在斗門、金灣區設置派出機構。派出機構受基金中心委託負責轄區內養老、失業、工傷、醫療和生育等社會保險事務,機構名稱為「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XX 辦事處」。保留平沙、紅旗社會保險所,隸屬金灣辦事處管理。
(1)辦事處的主要職責
- 負責轄區內社會保險關系的建立、轉移和終止工作;
- 辦理轄區內養老保險待遇、失業保險待遇、醫療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遇、生育保險待遇、農民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未成年人醫療保險待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待遇的核發;
- 負責轄區內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工作;
- 負責轄區內農民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未成年人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擴面、協調、溝通、指導等工作。
- 負責承辦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交辦的其他事項。
(2)辦事處的內設機構
辦事處內設綜合部、保險關系部、養老失業待遇審理部、醫療生育待遇審理部、工傷待遇審理部。
(3)辦事處的管轄范圍
香洲辦事處
負責香洲區及其所轄鎮、街道辦事處和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淇澳管理區、橫琴經濟開發區、保稅區、大學園區、科技創新海岸的社會保險經辦工作。
斗門辦事處
負責斗門區及所轄各鎮的社會保險經辦管理工作。
金灣辦事處
負責金灣區及所轄各鎮、臨港工業區、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三灶工業園的社會保險經辦管理工作。
D. 縣級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中心是行政職能事業單位,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還是公益服務事業單位
縣級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中心是行政職能事業單位,隸屬於政府社會保障局管理,其專職能完屬全是非盈利性的,也不是生產經營單位。由於社會保險是國家的一項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社會管理工作,因此其日常的工作帶有一定的社會公共服務性質。
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尚處於不斷完善的階段,其職能只會不斷完善,隨著其業務性質和業務范圍的不斷豐富,其機構還會不斷健全的,其從業人員不會被裁掉的。
E. 社保中心工作職責有哪些
一、負責組織來指導全省各級社會源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要求,強化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和運營以及監督基金的儲存、增值工作。
二、負責制定和完善全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各項財務規章制度,加強財會基礎性工作建設,搞好財務電算化。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財務檢查,對社會保險基金實施監督檢查。
三、負責組織開展全省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的會計核算工作,搞好各項基金的收支平衡與調度,確保基金支付需要;編報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草案和年度基金財務報告,匯總各種財務報表,並按時向省勞動保障廳和其他有關部門報送。
四、負責制定和實施全省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業務工作的管理辦法和指導性意見,失業保險經辦業務的操作規程和工作方案,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業務操作規程、工作方案和有關規定以及全省基本醫療、工傷、生育保險經辦業務的工作。
五、負責全省企業養老保險業務的檢查、指導和督促工作。
六、負責全省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機關事業單位、農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工傷、生育保險業務人員的培訓工作。
F. 有養老保險是政府行使的什麼職能
社會保障
G. 社會保險事業局的職能是什麼
1、社會保險管理局,簡稱為社保局,屬於事業單位。
2、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市社會保險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具體組織實施社會保險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二)負責社會保險費征繳工作;負責辦理參保單位和人員社會保險登記、增減變動和關系轉移;負責社會保障卡管理工作;負責參保人員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的審核支付。
(三)負責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葯店的具體管理工作。
(四)負責對社會保險基金征繳、支付進行稽核檢查。
(五)負責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的運營管理。
(六)負責退休職工社會保險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七)負責全市社會保險信息與統計數據採集、整理、分析及管理工作。
(八)負責指導縣(市)、區社會保險業務經辦工作。
(九)承辦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交辦的其他事項。
3、社保局將來改革的方向:以後事業單位改革實行聘任制,社保局是行使的政府職能,要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前景比較好。
4、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的現狀和前景
當前,我國社保制度現狀:
一是尚有部分人群沒有參保,其中私營企業、小微企業參加城鎮職工各項保險的比率偏低;
二是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還不夠順暢,適應流動性不夠;
三是待遇差距較大,公平性有待提高;
四是基金難以保值增值;
五是經辦管理體制仍然存在部門分割的狀況。
未來社保制度發展前景:
一是預計在「十三五」時期及至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應當從彌補制度缺失、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入手,不斷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群體之間的差距,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地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沿著公平、普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二是在解除人民生活後顧之憂的同時,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並增進人民的幸福感,切實維護個人的自由、平等與尊嚴,最終邁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福利社會。
(7)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中心主要職責擴展閱讀: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並同時發布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機構改革是制度整合的先導,本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後,社會保障管理分工將會發生較大變化,這一改革所釋放的政策信號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眾所周知,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大體可歸納為五大板塊:(1)社會保險(五險);(2)僱主補充保障(三金);(3)社會救助(包括低保、醫療救助、反貧困、慈善救助等);(4)社會福利(包括免費義務教育、學校免費午餐、軍人福利、殘疾人福利、公租房、廉租屋等);(5)社會服務(包括社區服務、社工服務、義工服務、家政服務、公益服務、就業培訓、職業介紹、創業輔導、托兒所、青少年工作、養老院、養老服務等)。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H. 社保聯合辦公人員主要工作職責
主要工作職責: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及省、市政府有關部門社會保險改革、方針、政策,結合本市實際制定養老、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險工作的實施方案。負責全市參統單位和個體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費的核定工作;編制基金徵收計劃及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工作,確保社會保險基金專款專用、安全運行。負責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經辦工作。確保參統單位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知道協助社區建立勞動保障服務站(所)及企業離退休人員移交社區管理服務工作。負責昆明地區企業職工工傷、生育保險統籌、審核、支付工作。負責指導全市社會經辦機構依法對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和社會保險待遇領取情況進行核查;協調有關部門對社會保險工作進行督促稽查;對管轄區范圍內的離退休人員進行生存狀況調查及負責管理全市社會保險信息系統;構建全市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員的信息系統數據分析;建立完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網路。建立以基本養老保險為主體,企業年金、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為補充的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
指導全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工作;協助全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做好社會保險宣傳工作。承辦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工作。
I.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局屬於行政類事業單位還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屬於行政類事業單位。
公益性事業單位是指經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主要承擔公益性職能的事業單位。此類事業單位占目前所有類別事業單位中的主體地位,也是事業單位改革後唯一應留在事業單位序列中的。
根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要求,公益性事業單位將根據其承擔的具體職能進一步劃分為不同類別,並實施相應的改革和管理。按照國務院2011年3月發布的《分類推進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實施指導意見》,公益性質的事業單位被細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
在公益性事業單位中,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
(9)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中心主要職責擴展閱讀:
五大特徵: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同類事業單位之間也不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它對於行政區劃內的其他部門或個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向社會提供諸如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專業性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我國的事業單位基本上由國家財政統一撥給各項事業經費,這是中國傳統事業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
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日趨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但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在事業單位的經費中仍然佔主導地位。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