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城市規劃專業都學那些課程呢
最主要的是城市規劃原理和城建史,主要的專業課有工程系統規劃、道路交通規劃、城市規劃法吵扮及相關法規,另外還有建築方面的住宅設計原理、建築史、構造等區域規劃、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城市社會學,城市規劃學生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大學內也會學一到兩年。
但不是學了這些就能做方案了,城市規劃總重要的不是這些課程,而是專業課,專業課每學期升御灶學分在7-9個學分,其他課程才1-4個學分,可見重要性,好的學校這方面都是最強的。
好的學校建築老八校都是地區最好的,同濟、清華當然是NO.1了。
要考研的話各個學校都不一樣,除政治和英語外專業課分筆試和快題,各150分。快題很重要,這報個手繪班是很有必要的;筆試一般考原理和城建史和相關專拆橋業課。這是初始內容,復試還會考快題,時間短了,但更能體現方案能力。外加英語口語和面試。
你是文科專業,什麼專業?你也不說,一般都是相關專業跨專業,像建築和城規原先就是一個專業,不說了;其他景觀專業考的比較多。加一個考研群你會了解的比較多。
給你的建議,首先你要跨越的不是專業課,而是文理差別,然後是各種專業知識,但不知道你是什麼學校,也就無法知曉你的能力。但就一般而言,很難,甚至……。所以,本人不建議……理由很簡單,即便你考上了,你所有專業知識都匱乏,導師難道再給你補專業知識?像我們學校考上西建聽說得把大學的作業重做一遍,何況「旁門」……
② 城市規劃專業學的所有科目
下面是同濟大學規劃專業課程安排:
《評估標准》是檢查城市規劃專業教育基本情況的系統化指標,也是檢驗城市規劃課程安排科學性的重要標准。依照《評估標准》中智育標準的有關條款,我校統合所有課程,調整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將各課程針對具體智力條目在教學中所負擔的作用分為三種類型:
1.主授課程:解決具體條款的專業核心知識內容教育和基本能力培養;
2.輔助課程:提供相關知識與背景,支撐主授內容;
3.實踐環節:通過實踐過程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並進一步提高理論認識。
課程相互關系見附表: 《依照〈評估標准〉中智育標準的有關條款所作課程安排總表》
針對課程在不同學習內容所擔負的不同角色,系統分配和組織各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協調課程之間的關系。
1城市規劃設計方面
⑴城市規劃基本原理
城市規劃基本原理的教學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課程安排上分兩類課程一個環節,兩類課程由理論方面的主授課程和輔助課程組成,首先通過主授課堂講授,使學生系統了解並掌握規劃目的、任務,掌握規劃必須滿足城市的各項功能和居民對城市的物質與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則,同時通過城市社會、經濟、環境等的相關課程的安排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規劃必須從國情國策出發,符合城市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總體綜合效益原則。其次以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程結合一定的實踐課程,構成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規劃中應用城市規劃與設計原理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強。課程的安排有:
主授課程:《城市規劃導引》、《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設計概論》、《居住環境規劃原理》
輔助課程:《區域規劃概論》、《城市經濟》、《城市地理》、《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對外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工業園區規劃》、《城市綠地系統及風景園林規劃》、《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城市建設史》、《社會學》
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
⑵城市規劃程序與方法
城市規劃程序與方法方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二方面途徑,一方面專門開設有關原理和知識課程進行課堂講授,使學生掌握區域分析、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原理和技術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城市規劃系列課程設計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從淺到深,從小到大,使學生有能力參與區域分析及編制城鎮體系規劃掌握城市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構思方法,從確定目標,提出優選方案,制定文件圖紙,到審批、實施,管理各階段的工作要求,內容及其相互關系,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規劃原理》、
輔助課程:《居住環境規劃原理》、《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地理》、《城市經濟》、《城市設計概論》、《城市工程地質》、《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城市綠地系統及風景園林規劃》
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
⑶綜合分析與組織方面
綜合分析與組織能力的培養,在課程安排上,以城市規劃系列課程設計為主線,理論知識基礎與課程設計環節相結合,通過實踐環節形成「兩層次、一環節、三階段」的課程結構設置,所謂「兩層次」,是指圍繞課程設計所設的主授課程和輔助課程;所謂「一環節」是指通過教學中課程設置的實踐環節來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所謂「三階段」針對城市規劃專業的教學特點,將教學安排分三個循序漸進的階段來完善課程結構:
第一階段:城市規劃理論基礎知識及初步規劃能力的培養階段。該階段以《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和《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為主線,結合課程設計自身的分階段特點,形成相應的教學重點環節,解讀→分析→對策→解答。
「解讀棗分析」是培養設計能力基礎環節,通過對現場踏勘、收集資料和對設計對象及條件進行分析,在理論課的基礎之上,通過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以調研報告和圖解形式作為階段作業,使學生了解資料搜集,分析、處理矛盾,進行決策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對策棗解答」,通過課堂講授和輔導使學生全面了解並有能力從事居住區、住宅小區的規劃和公共建築群體及環境的規劃方案設計。以上四個環節各有側重,並使學生在全過程中從理論及實踐兩方面了解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動員、組織公眾參與的方式。該階段的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
輔助課程:《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綠地系統及風景園林規劃》、《居住環境規劃原理》、《城市經濟》、《工程測量》、《建設場地設計》、《城市設計概論》、《居住建築設計》、《社會學》
第二階段:規劃能力充實、提高階段。該階段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主線,在四個環節中結合城市總體規劃自身的特點,在「解讀棗分析」中,通過課堂講授、現場踏勘和調研訪問等環節,使學生一步步了解資料搜集的理論方法,並通過課堂討論,提高觀察思考問題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在「對策棗解答」環節中,對城市總體規劃內容中的各項規劃按設計小組分工負責,協調組織, 通過講授、現場輔導和課堂討論環節,使學生有能力參與組織制定城市總體規劃,協調各項專業規劃,並拓展相關專業知識,加強學生的決策能力。
課程結構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總體規劃》
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對外交通》、《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旅遊規劃》、《工業園區規劃》、《區域規劃概論》、
實踐環節:《規劃設計實踐》
第三階段:加強深化階段。該階段主要通過實踐性環節來完善和加強學生的綜合分析與組織能力,通過畢業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組織,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畢業答辯,拓展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來強化學生的綜合分析、組織能力。
相應的課程安排主要是:
實踐環節:《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
⑷表達方面
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能使學生掌握選用恰當的方式和方法表達規劃設計意圖的重要手段。
表達方面在教學安排中分為三個層面:
(1)繪制規劃設計草圖,現狀分析圖表、圖解、城鎮或建築群的表現圖或模型製作的基礎能力;通過建築設計系列課進行初步訓練。
(2)階段草圖、現狀分析圖表、圖解文字等專業基礎能力,通過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程在初步訓練的基礎上,加強和鞏固。
(3)口頭表達作為專業必備能力,在規劃設計課中通過現狀分析討論和方案研討等環節的演練,初步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在五年級的實踐環節中進一步提高。在畢業答辯環節中進行考核。具體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建築設計》、《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
輔助課程:《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基礎》、《模型製作》、《城市測繪》
實踐環節:《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
gis和cad是做為現代城市規劃工作必備的知識和能力,教學過程安排了計算機課程,並在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等環節中進行應用訓練。具體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軟體應用》
輔助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工程測量》
實踐環節: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程
2相關設計技術方面
⑴建築設計
教學計劃將建築設計作為城市規劃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內容,通過建築設計基本原理講授和建築設計實踐,了解建築設計原則、方法和程序,使學生理解城市與建築的生成過程,有能力在城市規劃及城市設計中應用建築設計基本原理,協調建築單體、群體與城市整體環境的關系,並具有建築方案設計的初步能力。
建築設計基本原理的教學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進行,一方面是專門開設的系列原理課程,主要是進行課堂講授,使學生了解有關建築的基本理論知識,理解建築設計的目的和意義,把握建築設計中的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原則;另一方面是結合建築設計系列課程,講授相關建築設計的原理與方法,以加強學生對建築的整體認識和掌握建築設計中的環境、經濟、技術、美觀、功能等相關因素對建築的決定作用及相互的辯證關系。教學計劃中既考慮了各門原理課在理論上的連貫性,同時兼顧到與設計課的銜接和配合,有利於學生對建築設計原理與建築設計的相互理解與應用。此外,還配合設計安排有選修課或講座。
建築設計系列課程側重培養學生對建築設計思維方法、設計程序和專業技能的掌握,通過由易到難的系列設計課程,使學生對於城市中最常見的建築類型有一定的認識,深入了解建築的生成過程,提高學生對建築設計方案的分析能力、鑒賞能力和判斷能力。
具體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建築概論》、《建築設計原理》、《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
輔助課程:《建築歷史》、《外國近代建築理論》、《建築流派》、《傳統建築理論》、《構圖原理》、《建築力學》、《建築結構》、《建築材料與建築構造》、《建築物理(聲、光、熱)》、《中國傳統哲學與建築》、《城市設計概論》、《城市參觀》
實踐環節:《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
⑵景觀規劃設計
景觀規劃設計是貫穿於城市規劃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學按兩條線索安排,其一:理論課程,包括城市設計概論、城市綠地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規劃原理等。其二,實踐課程,貫穿於所有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築設計課程,並結合部分重要理論課程增加實踐性設計環節,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從宏觀到微觀不同尺度、自然和人文不同類型的景觀規劃設計。城市綠地系統和園林綠化的規劃設計是學習的重要內容。
通過以上教學環節,使學生了解景觀設計的理念、原則、內容、方法和程序;了解風景區、城市綠化系統、園林等規劃設計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技術要求;了解綠化及植物配置的基本知識;有能力在城市規劃及園林設計中應用景觀規劃設計基本原理。
具體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設計概論》、《城市綠地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環境心理學》、《城市參觀》
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綠地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
⑶城市交通道路網規劃設計
城市交通道路網規劃設計的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進行,一方面通過理論和技術知識課程講授,使學生了解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的目的、設計原則、工作內容及其相互關系,掌握道路交通規劃的基本原理,掌握城市道路選線,平面、斷面設計及相關工程設施的一般技術要求;另一方面,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道路交通規劃基本原理的應用能力和掌握城市道路網規劃、道路選線、平面、斷面設計的能力。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道路與交通》
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對外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工業園區規劃》
實踐環節:《城市道路設計作業》、《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建設場地設計》
3 相關知識方面
⑴城市環境與地理
城市環境與地理方面教學安排主要圍繞城市規劃專業理論與實踐環節所必需的相關內容組織教學,通過課堂講授使學生系統了解城市生態、氣候、地質、地貌、水文等自然環境要素的基本知識及其對城市影響的重要性;結合輔助課程教學和實踐環節,使學生了解城市地理、區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相關知識。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城市地理》、《城市建設史》
輔助課程:《城市工程地質》、《區域規劃概論》、《城市規劃原理》、《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
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規劃設計實踐》
⑵城市經濟
教學計劃在這方面教學安排主要通過理論知識的講授,使學生了解城市經濟與城市規劃建設相關知識,了解城市經濟發展預測分析、房地產開發、投資等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圍繞城市規劃專業培養目標,結合我校城市規劃專業教學計劃特色,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是規劃設計課程),使學生掌握有關城市規劃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統計、計算方法以及制訂技術經濟指標的依據和原則。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經濟》、《城市建設史》
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
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
⑶城市社會
城市社會方面課程安排以《社會學》為主要講授內容,結合《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經濟》、《居住環境規劃原理》等相關課程內容進行充實與完善,使學生了解城市人口、職業、教育、住房、社區等社會調查的技術要求及相關知識。通過《城市總體規劃》中的有關城市社會方向的教學實踐環節,使學生掌握城市人口統計分析、規模預測的技術方法。課程安排為:
主授課程:《社會學》、《城市建設史》
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居住環境規劃原理》、《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
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
⑷城市文化歷史
城市文化歷史方面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課程講授,使同學了解中外城市發展歷史、了解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基本理論、主要流派及學術特長,了解有關城市和建築優秀風格形成的特點,並認識保持發展城市文脈的重要意義。通過理論講授和規劃設計實踐使學生了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基本要求,了解城市歷史保護地段及歷史文物建築保護的目的、原則及相關技術要求。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建設史》、《建築歷史》、《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輔助課程:《建築流派》、《中國傳統哲學與建築》《城市設計概論》、《外國近代建築理論》、《城市規劃原理》、《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
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
⑸城市法規
城市法規方面課程安排結合城市規劃專業培養目標要求以理論課講授為主線,通過城市規劃理論課程的相關內容介紹和在城市規劃系列課程設計中結合有關法規內容的實踐環節,使學生掌握《城市規劃法》的基本內容,了解《土地管理法》、《環境保護法》、《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基本內容,了解有關城市的規劃和管理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輔助課程:《法律基礎》、《城市規劃原理》、《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思想品德修養》
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
《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
⑹城市建設和管理
為使學生有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講授相關知識,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然後讓學生通過規劃師業務實踐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部門的實際工作學習中進一步鞏固應有的土地和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培養實際的規劃管理能力和初步具有公文寫作能力。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輔助課程:、《城市經濟》、《城市規劃原理》
實踐環節:《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
⑺城市工程基礎設施
城市工程基礎設施是城市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程的講授和設計實踐環節,使學生了解城市給排水、電力電訊、供熱燃氣、防災等工程規劃和管網綜合規劃、場地准備、豎向規劃等的基本內容和技術要求,使學生了解各工程專業的基本內容和任務,並建立「系統」、「綜合」的概念,初步掌握選址、工程工種配合等方面的基本要點,另外,通過具體規劃設計環節的參與,使學生逐步加深對本部分內容的認識,了解設計過程、方法及內容,初步具備配合、協調的能力。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建設場地設計》
輔助課程:《城市道路及交通》、《城市工程地質》、《工程測量》、
《城市規劃原理》、《工業園區規劃》
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
4實踐環節方面
實踐環節是城市規劃專業的重要內容,貫穿於城規專業學習五年過程的始終。按照學生對城市和規劃專業的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該環節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階段,主要課程是城市參觀、美術實習、色彩寫生實習、模型製作、工程測量、城市與建築認識實習和建築設計等,通過這些課程使學生對城市和規劃有一個初步認識;第二階段為專業階段,主要課程結合理論講授開設規劃設計實踐,以及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等課程設計,以使學生在掌握城市規劃專業理論的同時具備進行各類規劃設計的能力;第三階段為向職業規劃師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課程是規劃師業務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通過實踐環節的課程學習,使學生初步樹立作為未來規劃師的職業道德觀,掌握現行城市規劃編制各階段的工作程序,了解規劃編制的審批制度以及與規劃有關的組織機構的體制和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對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基本內容和技術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課程安排如下:
主授課程:《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
《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畢業設計》
輔助課程:《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
《模型製作》、《工程測量》、《城市參觀》、《城市測繪》
5外語方面
城市規劃專業絕大多數學生選擇英語為第一外語,少數選擇日語或俄語。
為保證五年中持續進行外語學習,除一、二年級開設外語課外,在四年級(或五年級)中由專業教師開設專業英語課,並在部分課程的教學中,由教師指定或選擇一部分外語參考資料文獻輔助課程的學習。部分學生被安排參加外籍教師任課的班級學習,強化語言的應用能力。
③ 城市規劃專業主要學習什麼科目
城市規劃專業主要學習城市規劃導引、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設計概論、居住環境規專劃原理等科目。屬
④ 關於高校建築的設計標准!城市規劃或建築的進來看一哈!十分感謝!
規劃快題的面積一般控制在10萬M2以下,在這個范圍里一般都是中小學校園,版小區類城市設計權等比較多,大型公建商務區等一般規模都超過這個限制,我的學長和我當年畢業考研都沒有遇到過這類題目
小區內中小學幼托的規模和服務半徑還有一半樓房的日照間距在規劃規范里都有明確規定,決定考研橫豎都要背的,你買幾本相關規范或者借規劃系的教科書就可以找到了
⑤ 國內哪些學校的城鄉規劃專業比較好
在答題前先科普一下,以前的城市規劃是個二級學科,隸屬於一級學科「建築學」;在幾年前才升級為一級學科,成為一個單獨的專業,並且改名為「城鄉規劃」,但大多數仍是偏重設計,所以還是屬於建築學院。
想報考城鄉規劃的同學,可以按照自己的分數權衡一下,如果成績允許,盡量在列表中選擇雙一流的大學,這對未來的就業或者深造肯定會有不少好處。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夠報上自己的理想大學理想專業!
⑥ 城市規劃專業主要學習什麼科目
下面是同濟大學規劃專業課程安排:/>/>《評估標准》是檢查城市規劃專業教育基本情況的系統化指標,也是檢驗城市規劃課程安排科學性的重要標准。依照《評估標准》中智育標準的有關條款,我校統合所有課程,調整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將各課程針對具體智力條目在教學中所負擔的作用分為三種類型:/>1.主授課程:解決具體條款的專業核心知識內容教育和基本能力培養;
/>2.輔助課程:提供相關知識與背景,支撐主授內容;
/>3.實踐環節:通過實踐過程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並進一步提高理論認識。
/>課程相互關系見附表:
《依照〈評估標准〉中智育標準的有關條款所作課程安排總表》/>針對課程在不同學習內容所擔負的不同角色,系統分配和組織各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協調課程之間的關系。/>/>1城市規劃設計方面/>⑴城市規劃基本原理/>城市規劃基本原理的教學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課程安排上分兩類課程一個環節,兩類課程由理論方面的主授課程和輔助課程組成,首先通過主授課堂講授,使學生系統了解並掌握規劃目的、任務,掌握規劃必須滿足城市的各項功能和居民對城市的物質與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則,同時通過城市社會、經濟、環境等的相關課程的安排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規劃必須從國情國策出發,符合城市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總體綜合效益原則。其次以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程結合一定的實踐課程,構成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規劃中應用城市規劃與設計原理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強。課程的安排有:/>主授課程:《城市規劃導引》、《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設計概論》、《居住環境規劃原理》/>輔助課程:《區域規劃概論》、《城市經濟》、《城市地理》、《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對外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工業園區規劃》、《城市綠地系統及風景園林規劃》、《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城市建設史》、《社會學》/>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⑵城市規劃程序與方法/>城市規劃程序與方法方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二方面途徑,一方面專門開設有關原理和知識課程進行課堂講授,使學生掌握區域分析、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原理和技術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城市規劃系列課程設計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從淺到深,從小到大,使學生有能力參與區域分析及編制城鎮體系規劃掌握城市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構思方法,從確定目標,提出優選方案,制定文件圖紙,到審批、實施,管理各階段的工作要求,內容及其相互關系,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規劃原理》、/>輔助課程:《居住環境規劃原理》、《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地理》、《城市經濟》、《城市設計概論》、《城市工程地質》、《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城市綠地系統及風景園林規劃》/>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⑶綜合分析與組織方面/>綜合分析與組織能力的培養,在課程安排上,以城市規劃系列課程設計為主線,理論知識基礎與課程設計環節相結合,通過實踐環節形成「兩層次、一環節、三階段」的課程結構設置,所謂「兩層次」,是指圍繞課程設計所設的主授課程和輔助課程;所謂「一環節」是指通過教學中課程設置的實踐環節來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所謂「三階段」針對城市規劃專業的教學特點,將教學安排分三個循序漸進的階段來完善課程結構:/>第一階段:城市規劃理論基礎知識及初步規劃能力的培養階段。該階段以《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和《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為主線,結合課程設計自身的分階段特點,形成相應的教學重點環節,解讀→分析→對策→解答。/>「解讀棗分析」是培養設計能力基礎環節,通過對現場踏勘、收集資料和對設計對象及條件進行分析,在理論課的基礎之上,通過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以調研報告和圖解形式作為階段作業,使學生了解資料搜集,分析、處理矛盾,進行決策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對策棗解答」,通過課堂講授和輔導使學生全面了解並有能力從事居住區、住宅小區的規劃和公共建築群體及環境的規劃方案設計。以上四個環節各有側重,並使學生在全過程中從理論及實踐兩方面了解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動員、組織公眾參與的方式。該階段的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輔助課程:《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綠地?統及風景園林規劃》、《居住環境規劃原理》、《城市經濟》、《工程測量》、《建設場地設計》、《城市設計概論》、《居住建築設計》、《社會學》/>第二階段:規劃能力充實、提高階段。該階段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主線,在四個環節中結合城市總體規劃自身的特點,在「解讀棗分析」中,通過課堂講授、現場踏勘和調研訪問等環節,使學生一步步了解資料搜集的理論方法,並通過課堂討論,提高觀察思考問題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在「對策棗解答」環節中,對城市總體規劃內容中的各項規劃按設計小組分工負責,協調組織,
通過講授、現場輔導和課堂討論環節,使學生有能力參與組織制定城市總體規劃,協調各項專業規劃,並拓展相關專業知識,加強學生的決策能力。/>課程結構如下:/>主授課程:《城市總體規劃》/>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對外交通》、《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旅遊規劃》、《工業園區規劃》、《區域規劃概論》、/>實踐環節:《規劃設計實踐》/>第三階段:加強深化階段。該階段主要通過實踐性環節來完善和加強學生的綜合分析與組織能力,通過畢業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組織,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畢業答辯,拓展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來強化學生的綜合分析、組織能力。/>相應的課程安排主要是:/>實踐環節:《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⑷表達方面/>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能使學生掌握選用恰當的方式和方法表達規劃設計意圖的重要手段。/>表達方面在教學安排中分為三個層面:/>(1)繪制規劃設計草圖,現狀分析圖表、圖解、城鎮或建築群的表現圖或模型製作的基礎能力;通過建築設計系列課進行初步訓練。/>(2)階段草圖、現狀分析圖表、圖解文字等專業基礎能力,通過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程在初步訓練的基礎上,加強和鞏固。/>(3)口頭表達作為專業必備能力,在規劃設計課中通過現狀分析討論和方案研討等環節的演練,初步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在五年級的實踐環節中進一步提高。在畢業答辯環節中進行考核。具體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建築設計》、《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輔助課程:《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基礎》、《模型製作》、《城市測繪》/>實踐環節:《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gis和cad是做為現代城市規劃工作必備的知識和能力,教學過程安排了計算機課程,並在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等環節中進行應用訓練。具體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軟體應用》/>輔助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工程測量》/>實踐環節: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程/>/>2相關設計技術方面/>⑴建築設計/>教學計劃將建築設計作為城市規劃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內容,通過建築設計基本原理講授和建築設計實踐,了解建築設計原則、方法和程序,使學生理解城市與建築的生成過程,有能力在城市規劃及城市設計中應用建築設計基本原理,協調建築單體、群體與城市整體環境的關系,並具有建築方案設計的初步能力。/>建築設計基本原理的教學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進行,一方面是專門開設的系列原理課程,主要是進行課堂講授,使學生了解有關建築的基本理論知識,理解建築設計的目的和意義,把握建築設計中的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原則;另一方面是結合建築設計系列課程,講授相關建築設計的原理與方法,以加強學生對建築的整體認識和掌握建築設計中的環境、經濟、技術、美觀、功能等相關因素對建築的決定作用及相互的辯證關系。教學計劃中既考慮了各門原理課在理論上的連貫性,同時兼顧到與設計課的銜接和配合,有利於學生對建築設計原理與建築設計的相互理解與應用。此外,還配合設計安排有選修課或講座。/>建築設計系列課程側重培養學生對建築設計思維方法、設計程序和專業技能的掌握,通過由易到難的系列設計課程,使學生對於城市中最常見的建築類型有一定的認識,深入了解建築的生成過程,提高學生對建築設計方案的分析能力、鑒賞能力和判斷能力。/>具體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建築概論》、《建築設計原理》、《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
/>輔助課程:《建築歷史》、《外國近代建築理論》、《建築流派》、《傳統建築理論》、《構圖原理》、《建築力學》、《建築結構》、《建築材料與建築構造》、《建築物理(聲、光、熱)》、《中國傳統哲學與建築》、《城市設計概論》、《城市參觀》/>實踐環節:《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⑵景觀規劃設計/>景觀規劃設計是貫穿於城市規劃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學按兩條線索安排,其一:理論課程,包括城市設計概論、城市綠地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規劃原理等。其二,實踐課程,貫穿於所有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築設計課程,並結合部分重要理論課程增加實踐性設?環節,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從宏觀到微觀不同尺度、自然和人文不同類型的景觀規劃設計。城市綠地系統和園林綠化的規劃設計是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以上教學環節,使學生了解景觀設計的理念、原則、內容、方法和程序;了解風景區、城市綠化系統、園林等規劃設計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技術要求;了解綠化及植物配置的基本知識;有能力在城市規劃及園林設計中應用景觀規劃設計基本原理。/>具體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設計概論》、《城市綠地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環境心理學》、《城市參觀》/>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綠地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⑶城市交通道路網規劃設計/>城市交通道路網規劃設計的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進行,一方面通過理論和技術知識課程講授,使學生了解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的目的、設計原則、工作內容及其相互關系,掌握道路交通規劃的基本原理,掌握城市道路選線,平面、斷面設計及相關工程設施的一般技術要求;另一方面,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道路交通規劃基本原理的應用能力和掌握城市道路網規劃、道路選線、平面、斷面設計的能力。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道路與交通》/>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對外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工業園區規劃》/>實踐環節:《城市道路設計作業》、《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建設場地設計》/>/>/>3
相關知識方面/>⑴城市環境與地理/>/>城市環境與地理方面教學安排主要圍繞城市規劃專業理論與實踐環節所必需的相關內容組織教學,通過課堂講授使學生系統了解城市生態、氣候、地質、地貌、水文等自然環境要素的基本知識及其對城市影響的重要性;結合輔助課程教學和實踐環節,使學生了解城市地理、區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相關知識。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城市地理》、《城市建設史》/>輔助課程:《城市工程地質》、《區域規劃概論》、《城市規劃原理》、《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規劃設計實踐》/>/>⑵城市經濟/>/>教學計劃在這方面教學安排主要通過理論知識的講授,使學生了解城市經濟與城市規劃建設相關知識,了解城市經濟發展預測分析、房地產開發、投資等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圍繞城市規劃專業培養目標,結合我校城市規劃專業教學計劃特色,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是規劃設計課程),使學生掌握有關城市規劃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統計、計算方法以及制訂技術經濟指標的依據和原則。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經濟》、《城市建設史》/>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⑶城市社會/>/>城市社會方面課程安排以《社會學》為主要講授內容,結合《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經濟》、《居住環境規劃原理》等相關課程內容進行充實與完善,使學生了解城市人口、職業、教育、住房、社區等社會調查的技術要求及相關知識。通過《城市總體規劃》中的有關城市社會方向的教學實踐環節,使學生掌握城市人口統計分析、規模預測的技術方法。課程安排為:/>主授課程:《社會學》、《城市建設史》/>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居住環境規劃原理》、《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⑷城市文化歷史/>城市文化歷史方面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課程講授,使同學了解中外城市發展歷史、了解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基本理論、主要流派及學術特長,了解有關城市和建築優秀風格形成的特點,並認識保持發展城市文脈的重要意義。通過理論講授和規劃設計實踐使學生了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基本要求,了解城市歷史保護地段及歷史文物建築保護的目的、原則及相關技術要求。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建設史》、《建築歷史》、《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輔助課程:《建築流派》、《中國傳統哲學與建築》《城市設計概論》、《外國近代建築理論》、《城市規劃原理》、《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⑸城市法規/>城市法規方面課程安排結合城市規劃專業培養目標要求以理論課講授為主線,通過城市規劃理論課程?相關內容介紹和在城市規劃系列課程設計中結合有關法規內容的實踐環節,使學生掌握《城市規劃法》的基本內容,了解《土地管理法》、《環境保護法》、《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基本內容,了解有關城市的規劃和管理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輔助課程:《法律基礎》、《城市規劃原理》、《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思想品德修養》/>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⑹城市建設和管理/>為使學生有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講授相關知識,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然後讓學生通過規劃師業務實踐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部門的實際工作學習中進一步鞏固應有的土地和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培養實際的規劃管理能力和初步具有公文寫作能力。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輔助課程:、《城市經濟》、《城市規劃原理》/>實踐環節:《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⑺城市工程基礎設施/>城市工程基礎設施是城市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程的講授和設計實踐環節,使學生了解城市給排水、電力電訊、供熱燃氣、防災等工程規劃和管網綜合規劃、場地准備、豎向規劃等的基本內容和技術要求,使學生了解各工程專業的基本內容和任務,並建立「系統」、「綜合」的概念,初步掌握選址、工程工種配合等方面的基本要點,另外,通過具體規劃設計環節的參與,使學生逐步加深對本部分內容的認識,了解設計過程、方法及內容,初步具備配合、協調的能力。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建設場地設計》/>輔助課程:《城市道路及交通》、《城市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城市規劃原理》、《工業園區規劃》/>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4實踐環節方面/>實踐環節是城市規劃專業的重要內容,貫穿於城規專業學習五年過程的始終。按照學生對城市和規劃專業的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該環節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階段,主要課程是城市參觀、美術實習、色彩寫生實習、模型製作、工程測量、城市與建築認識實習和建築設計等,通過這些課程使學生對城市和規劃有一個初步認識;第二階段為專業階段,主要課程結合理論講授開設規劃設計實踐,以及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等課程設計,以使學生在掌握城市規劃專業理論的同時具備進行各類規劃設計的能力;第三階段為向職業規劃師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課程是規劃師業務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通過實踐環節的課程學習,使學生初步樹立作為未來規劃師的職業道德觀,掌握現行城市規劃編制各階段的工作程序,了解規劃編制的審批制度以及與規劃有關的組織機構的體制和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對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基本內容和技術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畢業設計》/>輔助課程:《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模型製作》、《工程測量》、《城市參觀》、《城市測繪》/>5外語方面/>城市規劃專業絕大多數學生選擇英語為第一外語,少數選擇日語或俄語。/>為保證五年中持續進行外語學習,除一、二年級開設外語課外,在四年級(或五年級)中由專業教師開設專業英語課,並在部分課程的教學中,由教師指定或選擇一部分外語參考資料文獻輔助課程的學習。部分學生被安排參加外籍教師任課的班級學習,強化語言的應用能力。
⑦ 城市規劃專業十大核心課程跪求。
城市規劃原理
城市道路與交通
城市工程系統規劃
控規與綜合性城市設計
城市經濟學與城市開發
城市設計概論與歷史文化保護
城市總體規劃
城市地理學與城市社會學
區域經濟與區域規劃
城市生態與環境保護
城市政策分析與管理法規
以上是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本科)的專業必修課哦~
應該說做城市規劃 這些都是必須具備的知識
硬要說核心課程 可以參考一下同濟大學考研大綱對這個專業的要求
城市規劃基礎
城市規劃原理、區域經濟與規劃、城市建設史、城市歷史與文化保護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
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城市基礎設施規劃
這是同濟大學的標准 我參考這個標準的原因在於 大多數正規的城市規劃專業都是按照同濟的標准來進行專業設置的 而且同濟在規劃領域一直都是「領頭羊」
⑧ 請問城市規劃專業要用到哪些專業書
城市規劃專業涉及的范圍很廣。我根據每個學期的學習任務來跟你說吧
大一到大二期間,城市規劃學的跟建築是一樣的。大一開始的時候是認識專業,學會制圖,這個時候最好看一些制圖規范的書,知道繪圖的標准,熟悉一些基本的繪圖表達方式。然後認識一些世界上著名的大師的作品,這個時候可以去看一些大師作品集,培養設計思維,去理解大師的建築。接下來是陸續接觸一些建築設計。大二開始就一些比較大的設計,不同類別的建築設計,需要你知道一些更嚴格的規范以及開始要求設計的個性。這些都是需要平時的積累,平時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多注意多觀察。對了,其中還要學習材料、土木工程、力學之類的課程,這些我們都需要了解,也會有相應的課程。
大一到大二是不允許電腦繪圖的,但是你要自己開始學習,主要有CAD、SU、3D。因為大三開始就要用到,學校不會有相應的課程安排,都要自己去學習,看書自己學+實踐畫圖,或是去報班學習,不過只要你自己勤快些,基本上自學+實踐摸索就可以了,因為報班學還是挺貴的,基本每一個都要1000元以上。對於城市規劃學來說,熟練使用CAD跟SU就可以了,當然還能會3D就更好了。還有一個就是PS這個是一定要會的,因為當你開始電腦出圖時,CAD、SU畫出的圖還需要經過PS的加工,使你的設計看起來更吸引人。
大三開始跟建築學分開,真正轉入規劃。這一年的要學的書籍有:《城市規劃原理》《環境藝術》《園林植物與應用》《專業英語》《建築結構》《居住建築設計原理》《城市道路交通》《市政規劃》《建設法規》《城市原理綠地規劃》《色彩美學》
我也就大三,所以就知道這些啦,希望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