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建設投資公司是什麼單位
全國各大城市的政府投資融資平台,全稱為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簡稱「城投」。
起源於1991年,當時,國務院進行新一輪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要求地方政府不再直接負責基礎設施建設,而是將其公司化運行,承擔相應的政府職能;此類城投公司很多是不具備盈利能力的,屬於事業單位或者國有獨資公司性質,他們是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實現盈利,屬於帶有政府性質的特殊市場經營體。
1991年,上海率先成立城投,之後,重慶、廣東等省市也相繼成立。這段時間的操作模式,是政府投融資平台只是個載體,自身並無資產。當時的城投公司主要由財政部門、建委共同組建,公司資本金和項目資本金由財政撥款,其餘以財政擔保向銀行貸款。
1995年,國家《擔保法》出台後,這種模式難以為繼:財政不能擔保,而這類公司沒有自己的資產,債務上升,舉步維艱。而地方投融資平台的真正繁榮始於2008年下半年,在4萬億投資的刺激政策出台後,各家商業銀行紛紛高調宣布積極支持國家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
2009年3月,央行和銀監會聯合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組建投融資平台,發行企債中期票據等融資工具,拓寬中央政府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融資渠道。」同時,為了做強做大投融資平台,即城投公司,各級政府把公用企事業單位的資產納入城投,比如自來水公司、公交公司、熱力公司,燃氣公司等,更好的發揮了投融資平台的作用。
2011年發改委發2881號文,明確規定,城投公司的主營收入70%需要來自自身,政府補貼只能佔30%。這一政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預防地方政府財政開支太大,間接帶來中央政府大規模財政赤字。 相對國家的城市化進程而言,城投公司還是個新生事物,以後要走的路還很長,而其扮演的角色也將會更加重要。
2. 請問桐梓縣現在的發展,經濟狀況怎樣
桐梓縣位於貴州省最北端,是川黔鑰匙。貫穿境內的主要交通干線有即版將開工的渝黔高權速鐵路、川黔鐵路、崇遵高速公路,是連接西北地區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區位優勢可想而之。
其次,桐梓自身的煤炭資源十分豐富,進而帶動了一些與煤炭有關的產業,如已經開工建設的金赤煤化工集團和已經獲得國家發改革委批準的華電桐梓火電廠等大型的項目即將上馬。今年來桐梓的鄉村旅遊、農家樂等也搞的紅紅火火,吸引了周邊地區的遊客前來避暑遊玩。同時,桐梓是中國的方竹之鄉,桐梓的方竹享譽國內外。也是一項不錯的潛在發展產業。
因此,桐梓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樂觀的。如果你願意來桐梓投資,我願意和你合作。
3. 桐梓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時間
二〇一〇年四月七日
桐梓縣「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時期是我縣積極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重大變化的時期,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戰略目標的時期,也是加快我縣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承前啟後的關鍵五年,謀劃好這個階段的發展戰略、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及發展重點,並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對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核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更新規劃理念,突出規劃重點,改進規劃方法,認真開展基礎調查和重大問題研究,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形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充分凝聚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智慧,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進一步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以實現我縣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為目標,研究制定「十二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
二、編制原則
(一)立足實際與面向未來相結合。 「十二五」規劃要以桐梓縣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和城鄉建設的實際需要為基礎,結合在全市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以及建設工業經濟大縣等發展目標,制定既符合實際又高瞻遠矚,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的發展規劃。
(二)實踐總結與調查研究相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既要做到深入總結「十一五」規劃實施經驗,充分吸收成熟理念,承前啟後,又要以調查研究為基石,進一步深入鎮村、深入企業,採取多種方式及時了解企業、基層情況,並多方面、多渠道聽取社會各界對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全面了解社會各方面的發展需求,扎實有效地開展規劃編制工作。
(三)統籌兼顧與重點發展相結合。規劃編制要總攬全局、科學籌劃、協調發展、兼顧各方,既要全面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城鄉發展、區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對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又要按照實際情況確定重點發展的方向和領域,做到全面發展、重點突破。
(四)宏觀規劃與微觀可操作性相結合。 「十二五」規劃既要有宏觀的、總體的發展規劃,在規劃內容、政策措施方面又要更具體合理,增強規劃可操作性,同時進一步明確規劃實施責任主體,樹立規劃的權威性,保障規劃的順利實施。
(五)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要在政府主導、專家引領、部門協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規劃編制的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使規劃充分集中全縣人民群眾的智慧,更貼近群眾、貼近基層、貼近實際,體現規劃編制的科學性、民主性與合理性。
三、工作機構
(一)領導小組
成立桐梓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協調和組織推進我縣「十二五」經濟社會總體規劃綱要、專項規劃以及重大問題研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王 忠 縣人民政府縣長
常務副組長:冉賢俊 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
副 組 長:鍾正萌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成 員:縣政府辦、發改局、經貿局、農牧局、教育科技局、民宗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城管局、交通局、水利局、文廣旅遊局、衛生局、人口計生局、審計局、環保局、統計局、林業局、安監局、桐梓供電分局、移動公司、電信公司、郵政局、法制辦、縣委黨校、團縣委、婦聯、科協、殘聯等單位一名主要領導。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於縣發改局,負責規劃編制的日常協調工作,周勤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二)編寫小組
由縣發改局負責組建「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小組,成員從縣發改局以及縣經貿局、建設局、農牧局、水利局、林業局、安監局等重點單位抽調一名同志具體負責,並聘請專家和咨詢機構參加。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按縣規劃綱要和專項規劃編制的要求,要分別成立本單位的專項規劃編寫小組。
(三)專家咨詢小組
由縣發改局組建專家咨詢小組,邀請省內有關專家對桐梓縣開展「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進行指導、審稿、修改和提出意見等咨詢、論證工作。
四、主要任務
(一)工作任務
研究提出我縣「十二五」期間的戰略目標、發展思路、發展重點和對策措施。全縣「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著重在以下幾個層面展開:
第一,開展規劃工作調研及學習培訓。重點學習研究國家發改委和省發改委有關「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有關指示精神,探討規劃編制工作的創新,研究我縣「十二五」規劃的主要內容、規劃主線、發展目標、建設重點等。主要通過學習文件、外地考察、組織培訓、專題研討等形式開展。
第二,開展規劃重大發展問題研究。安排對關系我縣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和重大項目進行專題研究論證,凝聚社會智慧,理清發展思路,加強科學規劃,為規劃編制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撐和指導,是做好「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關鍵環節。總體規劃前期研究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安排,主要是通過向社會公開選聘和直接委託研究機構進行研究,各鄉鎮規劃綱要和各專項規劃前期研究工作由各責任單位自行安排。
重點調研課題及責任單位為:《桐梓縣「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環境趨勢研究》(縣發改局)、《桐梓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及總體思路研究》(縣發改局)、《桐梓縣「十二五」固定資產投資研究》(縣發改局)、《桐梓縣加快城鎮化進程、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戰略研究》(縣建設局)、《桐梓縣交通建設發展研究》(縣交通局)、《桐梓縣非公經濟發展研究》(縣經貿局)、《桐梓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縣農牧局)。
第三,編制桐梓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在調查研究、資料(意見)徵集、課題研究等基礎上,邀請專家代縣人民政府草擬《桐梓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經縣人民政府審定後提交縣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編制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發展專項規劃。各部門要對「十一五」進行認真總結,扎實有效地開展規劃編制工作,並以之為依據,按照科學發展、合理規劃的要求,編制全縣重點領域(行業)建設發展的專項規劃,並於2010年6月底前交縣發改局,主要包括二十二個專項規劃:縣城近期建設規劃(2010—2015年)(縣建設局)、縣城管理發展規劃(縣城管局)、環境保護規劃(縣環保局)、工業發展規劃(縣經貿局)、能源發展規劃(縣經貿局)、農業發展規劃(縣農牧局)、林業發展規劃(縣林業局)、旅遊發展規劃(縣文廣旅遊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縣農牧局)、交通發展規劃(縣交通局)、水利建設規劃(縣水利局)、人才發展規劃(縣人力資源局)、教育事業和科技發展規劃(縣教育科技局)、社會保障發展規劃(縣人力資源局)、文化體育事業發展規劃(縣文廣旅遊局)、人口和計劃生育發展規劃(縣人口計生局)、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縣衛生局)、民政事業發展規劃(縣民政局)、信息化發展規劃(縣移動公司、電信公司、郵政局分別完成)、電力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桐梓供電分局)。主要由對應領域和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和聘請專家(或咨詢機構)開展編制工作。
第五,編制各鄉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為基礎,結合自身實際,各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各自鄉鎮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並於2010年9月底前交縣發改局。
(二)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前期准備和研究階段(2010年4月上旬),向縣人民政府提出編制「十二五」規劃工作方案,對規劃工作進行動員部署,開展重大課題前期研究工作,各涉及調研課題單位於4月上旬完成調研報告。並同時組織開展規劃思路的研究,起草形成總體規劃《基本思路》,與市總體規劃基本思路進行銜接。
第二階段:基本思路研究階段(2010年4月至6月底前)。繼續深化總體規劃基本思路以及各個專項規劃的基本思路,徵求各部門對規劃基本思路的意見和建議,並組織專家對基本思路進行論證。
第三階段:綱要基本框架、專項規劃草案研究起草階段(2010年6月至12月底前)。根據縣人民政府編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規劃綱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專項規劃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就發展戰略、宏觀管理目標、重點領域的發展方向和對策措施等,與縣直有關部門銜接。
第四階段:規劃綱要草案起草完善、審議階段(2011年初)。完成規劃綱要草案起草工作,組織專家開展咨詢論證,經縣人民政府審定後,提交人大審議批准。
五、經費保障
(一)縣級「十二五」規劃綱要經費納入當年財政預算,經縣人民政府同意後由縣財政核撥,專項規劃經費由各部門負責。
(二)各鄉鎮規劃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規劃經費落實到位。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要高度重視,主要領導牽頭,明確專人(部門)負責,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並為規劃編制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員、經費、設備等保障。
(二)加強銜接,協同推進。各部門要加強銜接和協調,形成下級規劃服從和落實上級規劃,同級規劃各有分工、各有側重、銜接協調的關系,使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的規劃、縣城規劃、土地利用規劃融為一體。同時加強配合,認真協助責任單位開展相關規劃編制工作。
(三)科學規劃,創新方法。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科學測算經濟指標,科學確定發展目標,革除原則性過強、針對性較差的規劃內容,突出空間性、可操作性和地方特色,避免上下雷同、交叉重疊的內容,增強規劃的針對性、可行性和有用性。
(四)統籌安排,按時完成。各負責單位要統籌安排規劃編制工作,及時與縣發改局溝通並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進展情況,嚴格按照時間要求完成相關規劃並及時報送縣發改局,保證「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順利完成。
(五)嚴格考核、落實獎懲。「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納入2010年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協調配合不好、影響編制工作的單位和鄉鎮要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