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住院須帶什麼
醫療保險指通過國家立法,按照強制性社會保險原則基本醫療保險費應由用人版單位和職工個人按時權足額繳納。不按時足額繳納的,不計個人賬戶,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其醫療費用。醫療保險辦理條件:
1、具有本市非農業戶籍未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且男年滿60周歲和女年滿50周歲的居民;
2、具有本市非農業戶籍且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小學、初中、高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特殊學校、工讀學校和各類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學歷教育)就讀的在冊學生,以及參保繳費當年年齡在16周歲以下非在校少年兒童、托幼機構兒童和散居嬰幼兒;
3、具有本市非農業戶籍, 男年滿16周歲不滿60周歲,女年滿16周歲不滿50周歲, 未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的居民;
4、未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七至十級殘疾軍人、城鎮優撫對象以及民政部門負責管理的見義勇為的城鎮居民。
❷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中的長期護理險是什麼怎樣申請
長期護理保險是以長期處於失能狀態的參保人群為保障對象,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等所需費用和服務保障問題的社會保險制度。這也是我市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救助補充保險制度」等四重保障制度後又一重保障制度。
依據我市老齡化水平、經濟發展水平、護理需求、護理服務成本以及保障范圍和水平等情況,為滿足職工、居民等參保人員的差異化需求,我市設置了兩種繳費待遇模式:
我市設置了兩種繳費待遇模式:
·即參保職工每人每年籌資100元,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按70%報銷
·城鄉居民每人每年籌資60元,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按60%報銷兩種模式。
長期護理保險啟動 如何申請、待遇標准看這里
基金籌集方面
長期護理保險啟動 如何申請、待遇標准看這里
我市借鑒全國試點的經驗,通過醫保統籌基金劃轉、財政補助、個人繳費等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多元籌資機制。比如,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基金籌集包括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每人每年劃撥30元,市財政補助10元(省財政直管縣自負)、縣財政補助10元,個人繳納10元。
據了解,試點期間,長期護理保險首先解決長期重度失能人員的護理問題。我市長期護理保險提供醫療機構護理、養老服務機構護理、居家護理三種護理方式。試點期間按照「居家為主,機構為輔,注重親情,引導專業」模式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工作,政策向居家護理適當傾斜,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今後,根據試點運行情況將逐步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覆蓋人群范圍。
相關鏈接:
如何申請長期護理保險
(一)申請資格。參加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導致失能,經過不少於6個月的治療,不能康復的,可申請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二)申請評定流程。一是提出申請。參保人或代理人向承辦商業保險公司提出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定申請;二是受理申請。承辦商業保險公司接到申請後,對參保人員失能等級評定申請資料進行核查,通過核查的制定失能評定計劃。三是失能評定。失能等級評定小組在申請人或代理人提交申請資料後15個工作日內,對符合失能等級評定申請條件的申請人進行現場信息採集,也就是上門評定。現場信息採集完成後的7個工作日內,評定委員會作出失能等級評定結論。四是結果公示。失能等級評定結論作出後5個工作日內,縣(市、區)醫療保障部門將達到重度失能標準的參保人信息,在公示欄和門戶網站公示,公示期 5 天。經公示無異議的,評定委員會作出的失能等級評定結論生效。公示完成後,承辦商業保險公司將評定結論書送達申請人。五是復評。對評定結果有異議的,按照規定可以提出復評,復評的流程和初評類似,復評結論為最終結論。
經評定不符合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支付條件的參保人員,自評定結論做出之日起6個月後,因病情或生活自理能力發生變化的,可再次申請評定。
(三)申請資料。長期護理保險的申請資料包括石家莊市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定申請表,申請人社會保障卡原件和復印件,申請人或代理人有效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和復印件,病歷資料的復印件及相關資料,評定委員會規定的其他資料。
長期護理保險的待遇享受方式、待遇標准
(一)待遇享受方式。主要包括機構護理和居家護理兩大類。經失能等級評定符合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支付條件的失能人員,自評定結論確定次月起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參保人員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機構護理或居家護理。選擇居家護理的參保人員,可選擇定點護理服務機構提供的居家護理或參保患者的家人、親戚、鄰居等(以下簡稱個體服務人員)提供的居家護理。
參保人員在定點護理服務機構發生的護理費,應個人負擔的部分,由個人直接與定點護理服務機構結算;應長期護理保險基金負擔的部分,由定點護理服務機構記賬。記賬的長期護理保險費用,由承辦商業保險公司按月結算。
參保人員選擇個體服務人員提供護理服務發生的護理費,應個人負擔的部分,由參保人員直接與個體服務人員結算;應長期護理保險基金負擔的部分,由承辦商業保險公司按月發放給個體服務人員。
護理服務方式也非一成不變,經個人申請後可以變化,自變更的次月起按照新的服務方式對應的支付標准和方式支付待遇。
(二)待遇享受標准。實行按床日限額和按比例支付相結合的待遇標准。屬於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服務項目范圍及支付標准以內的費用,不設起付線,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和個人按比例分擔,超出限額部分由參保人員負擔。
參保人員按床日限額標准享受待遇,每床日限額標准為醫療機構護理60元,養老服務機構護理50元,居家護理40元。選擇醫療機構護理和養老服務機構護理的參保患者,城鎮職工按照床日限額標準的70%支付;城鄉居民按照床日限額標準的60%支付。
居家護理在相應機構護理支付比例的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
長期護理保險參保繳費年限累計滿十年後,每增加兩年支付比例按相應標准提高一個百分點,提高部分最高不超過八個百分點。
按一個月30天計算,城鎮職工選擇醫療機構護理的,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1260元,選擇養老機構的1050元,選擇居家護理的900元;城鄉居民依次是1080元、900元和780元。
❸ 什麼是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它主要是對城鎮非從業居民醫療保險做了制度安排。
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區別
一是面對人群不同。城鎮職工醫保主要面向有工作單位或從事個體經濟的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城鎮居民醫保主要面對具有城鎮戶籍的沒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人、學生兒童及其他城鎮非從業人員;
二是繳費標准及來源不同。城鎮職工醫保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不享受政府補貼。城鎮居民醫保繳費標准總體上低於職工醫保,在個人繳費基礎上政府給予適當補貼;
三是待遇標准不同。城鎮居民醫保由於籌資水平較低,醫療待遇標准總體上略低於職工醫保。
四是繳費要求不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設立最低繳費年限,達到繳費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後不再繳費即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不設立最低繳費年限,必須每年繳費,不繳費不享受待遇。
❹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有哪些原則
一醫療來保障水平與本市經源濟發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重點保障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不建立個人賬戶。二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籌集和使用。醫療保險費在個人和家庭負擔的基礎上,財政給予適當補助。三各類人群醫療保障制度之間基本政策平衡銜接。四醫療保險、醫療衛生、醫葯流通三項制度改革協同推進、配套實施。
❺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否有年齡限制
城鎮居民醫保對參保人的年齡沒有限制,只要是具有本市城鎮戶口,不屬於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參加城鎮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醫保交費標准
學生、兒童每人每年籌資標準是100元,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60元,其餘40元由政府補助。重度殘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難家庭的學生兒童,個人不繳費,醫療保險費全部由政府補助。
非從業城鎮成年居民按照每人每年560元籌資,繳費和補助標準是:
1、重度殘疾人、享受低保待遇人員、特殊困難家庭人員和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個人不繳費,醫療保險費全部由政府補助;
2、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120元,其餘440元由政府補助;
3、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330元,其餘230元由政府補助。
城鎮居民醫保報銷比例
1、學生、兒童。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8萬元以下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5%;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2、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60%;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5%。
3、其他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10萬元以下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50%;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55%;一級醫院不設起付標准,報銷比例為60%。
城鎮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住院治療二次以上的,從第二次住院治療起,不再收取起付標準的費用。轉院或者二次以上住院的,按照規定的轉入或再次入住醫院起付標准補足差額。
❻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作用,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社會醫療保險的組成部分,採取以政府為主導,以居民個人(家庭)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的籌資方式,按照繳費標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則,為城鎮居民提供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制度。
不了解社保的用途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社保的最新解析,到底有什麼用途?
一、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作用
1、減輕經濟負擔
參保人身體健康時,繳交的保險費可以用來濟助其他參保病人,從而體現出「一人有病萬家幫」的互助共濟精神。
2、解除後顧之憂
為鼓勵城鎮居民參加保險,符合參保條件的城鎮居民按其參保時間劃分,設定不同的醫療待遇起付期。
3、構建和諧社會
目前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已經覆蓋單位職工以及個體就業人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初步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救助了企業退休人員以及退養家住住院醫療待遇。
4、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增加社會保障的投入積極解決居民就醫問題。讓廣大居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望採納~
資料來源:奶爸保
❼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要交多少年
醫保是需要累計繳納男25年,女20年。
達到退休年齡後可以享受醫療報銷,但需要注意的是,醫療保險只有連續繳費3年以上的才能享受報銷范圍內的100%報銷,0—3年的這段期間,按照連續繳費時間比例報銷,且如果斷開,一定不能超過3個月,超過3個月就要重新計算持續繳費年限了。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一直繳費到退休,如果只想以後有個保障的話那就可以交15年,按現在規定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50周歲。達到退休年齡時,實際繳費年限達到15年以上的辦理退休後能享受待遇。
(7)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原則擴展閱讀
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
醫療保險的報銷是按比例進行的,在不同級別的醫院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不一樣。一般在70%左右浮動。其報銷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檢查和用葯情況,醫療等級等因素有關。
舉個例子就比較清晰了,A類葯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而B類報80%,自負20%的比例。
打個比方說,住院起付線1000元,500元的自費葯,假如說某人的醫葯費總計5000元錢。報銷85%,自負15%。
則醫保可以報銷=(5000-1000-500)X85%=3500X85%=2975元,這部分錢是不用交的,由醫院直接跟醫保局算帳;
另外還需要個人支付現金=1000+500+(5000-1000-500)X15%=1500+525=2025元,這部分錢是要交現金的。
❽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怎麼報銷比例
一、住院報銷
1.未成年及在校學生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醫療費用,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600元,報銷比例為65%;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00元,報銷比例為75%;一級醫院起付標准為150元,報銷比例為85%。
2.非從業居民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2000元,報銷比例為65%;二級醫院起付標准為1000元,報銷比例為75%;一級醫院起付標准為500元,報銷比例為85%。
3.老年居民
在一個結算年度內,發生符合報銷范圍的的醫療費,三級醫院起付標准為1400元,報銷比例為65%;二級醫院住院起付標准為700元,報銷比例為75%;一級醫院起付標准為350,報銷比例為85%。
二、普通門(急)診待遇
1.未成年人及在校學生
按規定就醫屬於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范圍內的葯費,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所在學校的醫療機構就醫基金按80%的比例支付,在其他醫療機構就醫基金按50%的比例支付;最高支付限額:300元/人/月。
2.非從業居民
無普通門(急)診待遇
3.老年居民
按規定就醫屬於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范圍內的葯費,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基金按50%的比例支付;最高支付限額:100元/人/月。
(8)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原則擴展閱讀:
學生、兒童每人每年籌資標準是100元,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60元,其餘40元由政府補助。重度殘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難家庭的學生兒童,個人不繳費,醫療保險費全部由政府補助。非從業城鎮成年居民按照每人每年560元籌資,繳費和補助標準是:
1、重度殘疾人、享受低保待遇人員、特殊困難家庭人員和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個人不繳費,醫療保險費全部由政府補助;
2、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120元,其餘440元由政府補助;
3、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330元,其餘230元由政府補助。
❾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介紹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社會醫療保險的組成部分,採取以政府為主導,以居民個人(家庭)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的籌資方式,按照繳費標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則,為城鎮居民提供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