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城鄉建設統計信息系統下載

城鄉建設統計信息系統下載

發布時間:2021-01-09 12:17:53

1.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設計和應用

鄧炯

(河南省土地勘測規劃院,鄭州,450003)

摘要:為建立適合農用地定級估價實際需要的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提高農用地定級估價工作效率和精度,形成統一的、完整的城鄉土地地價體系,實現地價統一管理的科學化和信息化,運用綜合分析法,設計並應用農用地估價信息系統。

關鍵詞: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設計;應用

相對城鎮土地定級估價而言,農用地定級估價是一項新生事物,涉及大量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一系列的覆合疊加、空間分析和統計計算,如果依靠人工來做不僅煩瑣而且容易出錯,而依靠地理信息系統(GIS)建立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來開展農用地定級估價工作則可大大提高數據處理的速度和精度,在計算機技術已廣泛應用的今天,無疑這是一種科學、快捷的方法。根據國土資源部2003年發布的《農用地定級規程》、《農用地估價規程》,結合作者在農用地定級估價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對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設計提出一些設想,並對利用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進行農用地定級估價進行簡要說明,以利於農用地定級估價工作的開展。

1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是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子系統,它利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和技術方法,以計算機分析、制圖為核心,實現農用地定級估價相關因素因子調查表、統計表、樣本圖件信息的輸入、儲存與管理,自動計算出因素因子的作用分值,自動進行級別劃分,顯示和繪制各類因素、因子作用分值的相關圖件,經過對樣本點進行篩選與測算,最終輸出農用地級別及基準地價圖。

1.1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設計原則

1.1.1 技術創新與兼顧規程原則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設計應遵循農用地定級估價規程要求,又要充分利用當代高新技術,合理應用各種先進技術成果和相關理論方法,提高系統的開發技術水平和先進性。

1.1.2 面向對象原則

農用地定級估價工作需採用最新的土地利用現狀圖作為工作底圖,該底圖具有豐富的空間信息。應用於農用地定級估價中的各種圖形信息更是復雜,採用面向對象技術,充分利用類的封裝性、記錄性、多態性進行模塊設計將會大大地方便開發,並且增強應用程序的擴展性。

1.1.3 模塊化設計原則

採用結構化和模塊化相結合的方法,根據工作要求,自上而下對系統進行功能解析與模塊劃分。在調查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明晰系統用戶子模塊,建立最底層次的「積木塊」,然後通過連接形成面向應用的「上層模塊」。

1.1.4 一致性原則

在系統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應以現有的技術規程為基礎,力求標准化、規范化和統一化,階段實施與整體規劃相一致。另外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在組織形式、界面風格、操作模式和數據介面以及系統變數的設置、模塊的調用、模塊間的相互關系等方面應具有一致性。

1.1.5 應用程序與數據分離原則

為了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維護性,在系統的結構化組織中系統程序代碼盡可能與圖形資料庫、屬性資料庫相分離。系統還應提供其他資料庫的介面,便於各模塊相對地獨立運行或集成運行。

1.1.6 實用性和安全性原則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設計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農用地定級估價業務需要,貼近工作實際,使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功能強大、界面友好、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另外,為保證系統運行成果數據的安全性,還應設計相應的數據備份等安全性措施和功能。

1.2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軟硬體配置

系統運行的硬體環境是系統的物理基礎,其配置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系統運行的效率和好壞。但系統硬體配置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如系統控制區域范圍的大小、系統管理數據的多少、系統使用部門的經濟承受能力等。為使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性能有較好地發揮,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硬體配置應採用PⅣ以上,具有光碟刻錄功能計算機,外圍設備應配備激光列印機、A0 幅面工程掃描儀,A0 幅面的彩色噴墨繪圖儀等設備。

軟體是系統運行的核心,沒有軟體的支持,再好的硬體設備也無法完成工作。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軟體一般來說操作系統採用通用的 Windows 系統,地理信息系統(GIS)軟體以Mapinfo或MAPGIS等GIS軟體為平台,關系資料庫軟體可以Foxpro等軟體為主,在此基礎上開發專門管理農用地定級估價數據的數據管理軟體,可單獨運行,不熟悉程序設計的農用地定級估價人員也能方便操作。

1.3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總體結構

系統包括基礎數據處理子系統、土地定級子系統、基準地價評估子系統等。系統體系結構如下頁圖所示。

1.4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資料庫結構

1.4.1 基礎資料庫

(1)工作底圖空間資料庫。

(2)離散點分布空間資料庫。

(3)各類因素因子屬性關系資料庫。

1.4.2 過程資料庫

(1)各類因素因子復合形成的空間資料庫。

(2)各類因素因子分析形成的關系資料庫。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結構圖

1.4.3 結果資料庫

(1)用於各種報表輸出的定級結果、面積統計資料庫。

(2)用於繪制各種分值圖、土地級別圖、基準地價圖等圖形資料庫。

1.5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功能

1.5.1 定級模塊功能

(1)確定因素、因子權重。

(2)自動計算因子作分值。

(3)自動生成因素圖。

(4)自動生成總分值圖。

(5)自動劃分土地級別。

(6)繪制土地級別圖及各因素作用分等值線圖。

(7)為用戶提供互動式修正級別的界面。

1.5.2 估價模塊功能

(1)收益樣點的計算檢驗。

(2)樣點地價的開發程度、期日等影響因素修正。

(3)異常樣點剔除。

(4)確定級別基準地價。

(5)編制宗地地價修正體系。

1.5.3 數據處理模塊功能

(1)生成ARC/INFO、MAPINFO、AUTOCAD等空間數據和XLS、DBF、MDB等屬性數據。

(2)導入和導出點、線、面的圖形和屬性數據的編輯功能。

(3)圖層數據的空間和條件查詢。

(4)實現圖層數據的屬性統計。

2 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的應用

2.1 定級因素圖形庫建立和定級單元劃分

通過掃描地圖的矢量化、編輯、拓撲及屬性庫的維護,提供放大、縮小、漫遊等基本窗口操作功能,建立分等因素空間和屬性資料庫。

定級單元是定級指數測算的基本空間單位,要求單元內土地質量相對均一、單元之間有較大差異。利用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採用疊置法或多邊形法劃分農用地定級單元時用到的就是GIS的空間多邊形疊加分析功能。

2.2 農用地定級因素的分值計算和定級修正系數計算

根據《農用地定級規程》的要求,影響農用地級別的因素有自然、經濟和社會等多種,但按其空間分布規律,可歸納為兩種類型,一是擴散性遞減因素,如土地區位因素等;二是區域均質性因素,如土地利用狀況、耕作條件等。對於擴散性因素作用分值的計算,採用了GIS的空間緩沖區分析方法和技術。多種定級因素的綜合影響程度的確定,即定級因素作用總分值的計算,採用了GIS的空間要素的疊加分析方法和技術。

土地定級因素修正系數的求算,可利用GIS,根據定級因素區域平均分值,自動計算各個定級因素、每一個定級單元的修正系數。

2.3 農用地定級指數的計算及級別劃分

利用GIS將根據選定的定級因素,採用連乘或加權平均乘積的方法,將各修正系數疊加到分等指數圖層上去,得到土地定級指數圖層。

利用GIS系統對定級單元的定級指數進行統計分析,進而找出區分土地級別的指標界限,根據劃分土地級別的指標界限對定級單元的定級指數進行分級,從而生成土地級別資料庫。

2.4 樣點及基準地價計算

利用GIS自動在土地級別資料庫中提取地價樣點所在的土地級別和定級指數,從行政區界資料庫中提取行政區名稱和代碼;根據樣點的用地類型或土地級別,對地價樣點的收益項等內容,進行二倍方差檢驗,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異常樣點,生成新的地價樣點資料庫。

根據新的地價樣點資料庫,採用收益還原法等方法,自動計算樣點地價,進而求算各級別的基準地價。

2.5 統計分析、報表生成及圖件編制

利用GIS的多維分析,可以完成分村、分鄉鎮、分地類的等別、級別面積統計分析,方便地進行分類匯總統計,也可以對指定村、指定鄉鎮和指定地類的級別面積統計分析,同時生成上述內容相應的圖表和報表。

利用GIS的編輯和輸出功能,可以實現農用地定級估價所有成果圖件的數字化並按要求輸出各類成果圖件。

3 現有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城鎮土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實踐,已基本成熟。而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是伴隨著農用地定級估價而生的新事物,現有的一些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仍不十分完善,主要表現在:①一些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操作繁瑣,由於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計算機知識普遍缺乏,使用起來十分困難,不利於農用地定級估價更新工作的開展;②一些定級估價信息系統,需要手工輸入大量的屬性數據,甚至有的農用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不能自動識別樣點所在級別,在地價計算時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③還有一些定級估價信息系統圖形編輯功能不強,需要另外的GIS軟體進行農用地定級估價級別圖及因素因子作用分值圖的編輯修改。

要建立成熟可靠、適應農用地定級估價特點、操作流程貼近實際工作需要、面向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農地定級估價信息系統,使基層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人員能依靠自身力量來進行農用地定級估價及更新工作的信息系統,逐步形成統一的、完整的城鄉土地地價體系,從而實現地價統一管理的科學化和信息化,仍然需要認真的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農用地定級規程[S].國土資源部,2003

農用地估價規程[S].國土資源部,2003

鄔倫,劉瑜等.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方法和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95~196

鄔倫,張晶,趙偉.地理信息系統[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7):128~135

陳述彭,魯學軍,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統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5):1~10

吳信才等.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方法[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3)213~214

鄧留獻等.農用土地定級估價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0:103~106

張玉梅.基於 GIS 的開放式城鎮土地定級信息系統的設計[A].2005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162~167

2. 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周 蓉1,2 牛德力1

(1.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鄭州,450052;2.南京軍區73603部隊,南京,210049)

摘要:作為土地信息系統應用領域之一,土地信息系統的信息化發展為城市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建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其中,城市建設多媒體資料及城市電子地圖作為城市建設源普查的重要成果,具有數量多、分布廣、資料豐富等特點。利用計算機對城市建設普查成果資料進行集中管理,對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的統計、評價、分析與規劃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系統的系統需求分析、系統的體系結構、系統的資料庫及功能設計,詳細討論了系統實現的關鍵技術,並總結了系統的特點。

關鍵詞:SpatialWare;SQL Server;基礎類庫;城市建設綜合信息

土地信息系統是國家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向信息化方向發展,逐步成為面向21世紀的支柱產業——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場信息革命正從根本上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相互交往的方式。而市政工程建設領域作為土地信息系統的應用領域之一,更是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而城市信息系統的開發與建設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契機。隨著城市測繪相繼形成了1∶1000、1∶5000、1∶10000等多尺度的電子地圖,以及反映城市規劃、建設的各種規劃圖件、土地利用圖、道路網圖、紅線圖、各種格式的文檔、圖檔、視音頻信息,這些豐富的城市建設信息如何在計算機中有效管理、快捷瀏覽、方便查詢,是城市規劃管理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土地規劃、土地相關資料也需要長期保存和匯總;同時各種規劃圖也需要疊加掩飾和匯報演示以供評審和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以前傳統的存儲管理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滿足要求,利用計算機對城市建設綜合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可以實現信息整理、匯總的科學管理和高效利用,這對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的統計、評價、分析與規劃利用都具有重要意義。

1 系統需求分析

1.1 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

本系統主要是應用於城市建設規劃,滿足不斷增長的業務需要,提供各種輔助工具和綜合信息瀏覽及查詢功能,可以處理各種文檔資料(包括相關法律法規、歷史存檔信息、圖片、電子地圖、視音頻文件等)的綜合信息系統。

1.2 系統實現目標

(1)對規劃院已測繪的多尺度電子地圖及各種格式的文檔、圖檔、視音頻信息進行集中管理。

(2)對一個城市或區域的海量電子地圖採用物理分幅存儲、邏輯動態拼接管理模式,實現對電子地圖從宏觀到微觀的分層快速聚焦漫遊,並提供按地名、道路、圖幅快速查詢定位功能。

(3)提供城市道路庫、地名庫的採集、維護、管理與查詢功能。

(4)系統提供批量信息收集工具,將散布在計算機中各種格式的文檔、圖片、視音頻的文件信息快速收集到資料庫,進行分類組織和集中管理,並能進行快捷瀏覽和各種查詢。

(5)土地利用圖的查詢。

(6)系統功能完善、實用性強、界面美觀,具有較強的許可權管理功能。

2 系統設計

2.1 系統框架結構

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系統主要是通過資料庫管理系統管理四種信息:電子地圖、圖檔信息、文檔信息以及視頻信息。本系統的框架結構如圖1所示,框架圖顯示了系統從數據收集到數據管理、數據處理以及數據輸出應用的整個過程。

圖1 綜合信息管理流程圖

城市建設綜合信息調查以調查小組的形式開展,調查小組上報記錄綜合信息的資料庫文件,通過綜合信息的錄入匯總實現綜合信息數據的上報與接收。

(1)系統使用SQL Sever資料庫管理多媒體數據的屬性信息及電子地圖中各要素的屬性信息與空間信息,保證了各種信息的安全性與共享性。系統應能實現對綜合信息的管理與查詢,對資料庫進行維護等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管理日常工作。

(2)系統應用體現在查詢統計、報表與地圖輸出、對地圖要素的快速檢索並提供決策支持等方面。

2.2 數據管理策略

地圖數據包括兩部分內容: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本系統採用全資料庫管理的數據管理模式,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與共享性。

2.2.1 資料庫設計

針對城市建設信息的特點,系統涵蓋了地圖信息、圖片信息、文檔信息與視頻信息四類信息。

系統用詞典表來記錄各綜合信息的類別信息。詞典就像是一個模板,各綜合信息從該模板中選擇的信息會根據模板的變化而變化,詞典的設計保證了系統信息的一致性。另外對細目信息、專業信息等,系統也利用詞典進行記錄。

對各規劃室中的各級別視頻信息,系統設計了視頻表來記錄視頻在計算機中的存儲路徑。

系統採用Sybase公司的Power Designer資料庫設計工具實現資料庫的設計,該建模工具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實現概念數據模型與物理數據模型的雙向轉換。利用Power Designer設計完成系統表結構後,將資料庫邏輯結構導入SQL Sever資料庫中,建立物理資料庫。

2.2.2 地圖空間信息的管理

對於地圖空間信息的管理,系統以MapInfo公司的空間數據引擎SpatialWare作為中間件,利用資料庫管理系統SQL Server對空間數據進行管理。

2.3 系統功能設計

作為城市建設工作的有力工具,系統要具備對於地理空間數據、城市要素屬性數據、多媒體數據等的管理功能,按照子系統功能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3.1 系統維護子系統

系統管理要實現對系統最基本信息的設置與維護,包括用戶設置、口令的更改、系統初始化、詞典的維護等。

2.3.2 信息瀏覽查詢子系統

該子系統主要包括兩種功能:多媒體數據瀏覽查詢;電子地圖瀏覽查詢。

多媒體數據主要包括文檔、圖檔以及視音頻文件。瀏覽查詢多媒體數據的屬性信息功能以表的形式直接將文檔、圖檔、視音頻文件的屬性數據存儲在SQL Server中,並採用「自適應」軟體啟動技術,使得瀏覽時,用戶可以根據文件的格式,自動啟動相應的軟體進行瀏覽多格式文檔,解決了在一個系統中快捷瀏覽不同種類、不同格式信息資料的技術難題。

瀏覽查詢電子地圖的空間信息與屬性信息的功能將地圖對象的位置信息與屬性信息使用SQL Server進行存儲。地圖對象具有ID及名稱等屬性信息,通過ID號即地圖對象的代號與屬性資料庫建立聯系,能對圖上任意區域選擇查詢,並將查詢結果以報表等方式進行顯示。

2.3.3 編輯工具子系統

該子系統實現了對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的增加、刪除、保存、列印、瀏覽等功能。

3 系統實現技術

3.1 利用基礎類庫進行的系統開發

利用「繼承」的思想,在PowerBuilder中進行基於基礎類庫的系統開發。系統中的PB子窗口、數據窗口對象等全部繼承自基礎類庫的祖先窗口、數據窗口對象,這樣創建的新對象會繼承祖先對象的所有特點,包括屬性、事件、函數等;還可以對繼承的對象進行適當修改,使其適合特定的需要。

基礎類庫中還有另外一些可繼承對象,如窗口、按鈕、全局函數等。基礎類庫的設計與實現提高了系統的可維護性,實現了編程的科學一致性。其主要的特點可以歸納為:提煉共性,獨立於應用。

3.2 實現數據的全資料庫管理

3.2.1 多媒體文件的資料庫管理

利用SQL Server中的image和text數據類型以及PowerBuilder中與之相對應的blob類型來保存像大文本和圖像之類的數據。

利用PowerBuilder開發工具將大文本和圖像等數據存入資料庫以及在系統中顯示通常要利用以下函數:

(1)將數據存入資料庫 Updateblob 表名 set Blob 類型欄位名=: Blob 類型變數where子句。

(2)從資料庫中提取數據 普通類型的欄位顯示是通過數據窗口,調用 Retrieve 即可。可是由於Blob類型的數據非常龐大,客戶端的主緩存區開辟多麼大的空間都不合適。PowerBuilder的解決方法是,不允許在數據窗口中放置Blob類型的欄位,而是提供專用的提取Blob類型數據的語句。語法如下:

Selectblob Blob類型的列名into:Blob類型變數from表名where子句。

3.2.2 空間數據的資料庫管理

利用MapInfo公司的空間數據引擎 SpatialWare 作為中間件的資料庫管理系統 SQL Server管理空間數據,使用SQL Server直接管理屬性數據,這樣就實現了空間數據的資料庫管理。

SpatialWare能夠把復雜的MapInfo地圖對象存入大型資料庫中,並能為其建立空間數據索引,從而實現在資料庫伺服器上實現對屬性數據和空間圖形對象數據進行統一的管理。前端用戶可以像訪問普通資料庫欄位一樣訪問這些圖形對象欄位,開發出完整的Cli-ent/Server模式下的MapInfo應用程序。如果用戶採用SpatialWare技術,那麼完全可以替代以往的基於文件伺服器模式共享MapInfo地圖文件的網路應用。

3.3 利用PB 進行基於MapX 控制項的二次開發

MapX是MapInfo公司推出的基於ActiveX技術的可編程式控制制項。它使用與MapInfo Pro-fessional一致的地圖數據格式,或使用利用SpatialWare作為中間件的資料庫管理系統管理的空間數據,能夠實現MapInfo Professional的大部分功能。在PowerBuilder可視化開發環境中,只需在設計階段將MapX控制項放入窗體中,並對其進行編程以設置屬性、調用方法或響應時間,即可實現數據可視化、專題分析、地理查詢、地理編碼等豐富的地理信息系統功能。PB環境下應用MapX組件,是利用OLE容器負責PB與MapX的交互通信。首先在窗口中插入OLE容器的控制項,選擇MapX控制項,就可以將其載入OLE容器。在OLE容器的屬性頁中自動合並了包含MapX屬性頁的按鈕,打開MapX可進行各種所需設置。

4 系統特點

利用GIS與MIS集成技術開發的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系統的特點如下。

4.1 用戶界面友好

系統界面的設計注重了一致性和個性化相結合,提供菜單、類似於瀏覽器的大圖標工具條等方式進行命令操作。另外系統採用樹狀信息瀏覽窗口,使瀏覽更加直觀,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4.2 用戶管理許可權分明

用戶管理許可權的設計,使得具有不同許可權的使用者對數據的操作不同,可以保障數據的安全性與保密性。

4.3 多媒體信息和電子地圖信息的多條件查詢與統計

系統提供對於多媒體信息的多條件查詢與統計,特別是對地圖信息的添加與查詢,如圖2、圖3。

圖2 道路交叉口坐標採集

圖3 地圖查詢

4.4 多媒體信息及電子地圖的瀏覽

系統提供了對於多媒體信息和電子地圖信息各種形式的瀏覽,輔助了城市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如圖4。

圖4 圖檔瀏覽

城市建設綜合信息系統是一個以電子地圖為載體,以資料庫為存儲介質,對城市的文檔資料、圖片資料、視頻等海量信息進行一體化管理的實用軟體系統。它實現了多媒體數據建庫的自動化、管理的網路化與查詢、統計、分析的可視化。本系統可以很好地滿足城市建設工作的需要,是城市建設普查成果整理、匯總、管理和高效利用的強有力工具。當然系統還有一些問題有待完善,如對於基礎類庫的功能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對於用戶自定義列印表的靈活性還應進一步拓展。

參考文獻

郭寶利,康海濤,李冬冬.PowerBuilder9.0實用解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2004,406~410

MapInfo SpatialWare Ver4.8 User Guide [M/CD]

門葆紅.組件技術在MIS與GIS集成中的應用[C].中國GIS協會2001年論文集,2001

齊銳、屈韶琳等.用MapX開發地理信息系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73~200

3. 城鄉建設統計信息管理系統怎麼導入上年的數據

亂上

4. 怎樣找到深圳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用戶名和密碼

可以有許可權查看系統用戶名和密碼的人員,也可以找第三方運維公司,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統,更是城市管理機制的一項變革,數字城管是基於地理信息技術,把城市管理化,定位到城市管理,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智慧城市的提出,數字城管也朝著智慧城管演進。

網上申報兩種登錄方式(CA證書、密碼登錄)使用同一軟體,操作基本相同只是登錄方式不同,如果之前就是網上申報用戶,不需重新安裝軟體只需在登錄軟體時選擇「用戶名口令用戶」。

數字化城市管理各個城市建設不同,有的進入市級城管,就有數字化城市管理一欄,有的單獨城市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或者直接打電話投訴,所以這樣才可以幫助你上網,會給用戶回名和密碼的,怎樣查找通達數字化校園管理平答台登錄用戶名和密碼。

(4)城鄉建設統計信息系統下載擴展閱讀:

決策是通過對客觀情況、對客觀外部情況、對企業外部情況、對企業內部情況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所以,決策和信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過去一些憑經驗或者拍腦袋的那種決策經常會造成決策的失誤,越來越明確信息是決策性基礎。

在管理控制中,以信息來控制整個的生產過程、服務過程的運作,也靠信息的反饋來不斷地修正已有的計劃,依靠信息來實施管理控制。

有很多事情不能很好地控制,其根源是沒有很好地掌握全面的信息。

企業跟外界的聯系,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也是通過信息互相溝通的。

因此要溝通各部門的聯系,使整個企業能夠協調地工作就要依靠信息。

所以,它是組織內外溝通的一個紐帶,沒有信息就不可能很好地溝通內外的聯系和步調一致地協同工作。

根據現存條件和約束條件,提供各職能部門的計劃。

如生產計劃、財務計劃、采購計劃等。並按照不同的管理層次提供相應的計劃報告。

根據各職能部門提供的數據,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比較執行與計劃的差異、分析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輔助管理人員及時加以控制。

運用現代數學方法、統計方法或模擬方法,根據現有數據預測未來。

採用相應的數學模型,從大量數據中推導出有關問題的最優解和滿意解,輔助管理人員進行決策。

以期合理利用資源,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

5. 忘記住建部城鄉建設廳統計信息管理系統的賬號密碼了怎麼辦

忘記住建部城鄉建設廳統計信息管理系統的賬號密碼,這種情況可以直接進行賬號密碼找回。

6. 我國地質信息服務現狀分析及展望

溫雪茹 劉 冰 李銀羅 翟國平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摘 要 信息服務已成為 21 世紀各國地質工作的戰略重點。本文對我國地質信息服務體系現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不足,並且對我國將要建立的地質數據集群系統做出了展望,指出應當在實現一站式服務的前提下,實現六個方面的主要功能,包括:完整的地質信息資源目錄、豐富的網路在線資源、強大的信息加工處理和分析能力等。

關鍵詞 地質資料 地質信息 信息服務 集群化

1 引言

地質信息是地質工作的主要成果,是廣大地質工作者在基礎地質調查、礦產勘查、環境(災害)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和地質科學研究過程中辛勤勞動的結晶,是對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及演化規律的認識和知識。地質信息是地質工作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是國土資源調查、規劃、管理、保護、合理利用和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重要基礎信息資源,對於緩解資源約束、保障經濟發展、推進城鄉建設、開展國土整治、防治地質災害、改善人居環境等都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

地質資料是地質信息的主體,指在地質工作中所形成的以文字、數據、符號、圖形、圖像、聲音等方式記載的紙介質、存儲介質,以及岩心、標本、樣品、光薄片等相關實物。地質資料是對地質工作過程及成果的記錄,具體包括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圖書期刊、實物地質資料和資料庫等。

地質信息服務是主要以地質數據、信息和知識的提供與傳播、地質信息處理以及提供軟體服務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服務[1]。進入 21 世紀以來,信息服務已成為各國地質工作的戰略重點[2]

目前全國地質資料館、各省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六大地調中心和各省地調院以及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中國地質圖書館等單位構成了中國地質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主體[3]。2011 年全國部、省兩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的資源總量達 40.3 萬種[4],中國地質圖書館國內外地學文獻資源量為 60 萬卷(冊),全國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庫存岩心長度150745米,標本10992塊(數據來源於中國地質圖書館、中國實物地質資料信息網站)。目前我國地質信息服務現狀是傳統與現代並存、以傳統為主的方式;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資源分散、數字化比例小、共享程度低、信息產品深度加工不夠等方面。因而,中國地質調查局於 2010 年 3 月 1 日在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要加強「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就是通過構建共享機制、搭建共享平台,匯集、整理、挖掘地質資料信息產品,延伸產品鏈,提供服務集中度,提高服務規模效益的過程[4],將實現領域內應用層面的互通互聯、資源共享和協同工作。

2 地質信息服務方式

2.1 傳統服務方式

傳統方式表現為借閱人到館藏機構獲取資料的模式。借閱人通過目錄檢索或者卡片檢索,查詢到所需資料後,需要到館藏機構提取紙質資料閱覽或復印或拷貝電子數據。網路目錄檢索和電子閱覽室,在借閱過程中能夠起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模式。在傳統信息服務方式中,信息服務提供者各自開展服務。客戶為解決一個問題,常常需要從分布在不同位置的提供者處分別獲得所需服務[5]

2.2 現代服務方式

現代服務方式主要應用 WEBGIS、網格、資料庫等先進技術,使用戶能夠便利地獲取地質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提供服務、信息處理服務、軟體提供服務,以及基於知識的咨詢服務等。它的主要特點是用戶通過運行在互聯網上的系統,即可在任何位置上快速實現對所需信息的查找、瀏覽、評價、獲取和利用,並不需要關心信息的存放位置。

2.2.1 集成的信息產品服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十五」初期開始實施我國基礎地學資料庫體系建設計劃。該體系包括基礎地學資料庫和綜合成果資料庫兩大部分,共 30 余個資料庫,主要包括[6]

(1)區域地質圖資料庫

全國 1∶5 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全國 1∶20 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全國 1∶25 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全國 1∶50 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全國 1∶250 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全國 1∶500 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

(2)區域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

全國1∶5萬重點城市及經濟開發區水工環綜合地質資料庫,全國1∶20萬數字水文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全國 1∶600 萬水工環地質圖資料庫,全國小比例尺數字水工環空間資料庫,地下水資源動態監測資料庫。

(3)基礎地質數據資料庫

中國地層資料庫,全國 1∶20 萬自然重砂資料庫,全國同位素地質測年資料庫,全國岩石資料庫(試建庫)。

(4)全國礦產地資料庫

原地礦系統礦產地資料庫,全國地質工業行業礦產地資料庫,中國鉻鎳(銅)鈷鉑(族)礦產地資料庫(在建)。

(5)全國鑽孔地質資料庫(試建庫)

(6)全國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資料庫

全國 1∶500 萬航磁資料庫,全國 1∶100 萬航次資料庫,全國區域重力資料庫,全國電勘查資料庫,地質調查地球物理測井資料庫系統(試建庫),全國區域地球化學資料庫,全國資源衛星遙感影像資料庫,全國 1∶25 萬標准圖幅衛星影像資料庫,全國物性資料庫(試建庫)。

(7)海洋地質資料庫

我國 1∶100 萬海洋地質資料庫、我國海洋地球物理數據集。

(8)地質資料資料庫

全國地質資料館館藏資料目錄資料庫,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地質調查成果資料目錄檢索資料庫,地學圖書期刊類文獻標題和摘要的網路資料庫,地質調查與科技信息資料庫。

(9)工作部署與綜合成果資料庫

地質調查專題圖資料庫(全國及大區各專業不同比例尺地質調查工作部署與工作程度數據),全國地質工作程度資料庫,地學資料庫元資料庫。

10 余個國家級已建資料庫通過運行維護管理,初步依照國家相關法規開展了社會化服務利用。數據發布方式分為在線和離線兩種。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以中英文兩種語言發布了元數據。據 2003 年 6 月至2005 年 6 月間不完全統計,地調局提供各類數據總量接近 100GB[7]

2.2.2 網路在線信息獲取服務

(1)中國地質圖書館網站(http://www.cgl.org.cn/)提供 10 余個大型地學文獻資料庫的在線瀏覽下載服務,提供館藏圖書的目錄檢索服務,館藏圖書尚沒有提供在線瀏覽服務,尚處於數字化積累階段。

(2)全國地質資料館網站(http://www.ngac.cn/)提供館藏地質資料目錄檢索服務,部分資料的在線瀏覽與下載服務、部分地學資料庫的元數據提供服務。

(3)中國地質調查信息網站(http://www.gsigrid.cgs.gov.cn/),提供地質數據信息和應用軟體共享服務,主辦方是中國地質調查局,運行由局發展中心承擔,支撐項目為國家「863」計劃課題「資源環境應用網格構建」;

(4)國土資源科學數據共享網站(http://www.geoscience.cn/),提供地質數據信息服務,主辦方是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運行由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承擔,支撐項目為「國土資源科學數據中心建設」。

2.2.3 信息加工分析服務

中國地質調查信息網路提供了以下應用軟體共享服務:①水質評價服務,面向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水質評價的信息服務和軟體共享服務;②地下水水位預測,利用動態觀測數據,預測指定區域未來水位的變化情況;③網路環境下成礦信息提取與綜合:使用證據權方法完成網路礦產綜合評價過程;④常規計算方法的固體礦產資源評價方法軟體共享服務。

2.2.4 專業軟體提供服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研發的數字地質調查系統,是貫穿整個地質礦產資源調查完整全過程的軟體,涵蓋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礦體模擬、品位估計、資源儲量估算、礦山開采系統優化等內容,實現了地質填圖、固體礦產勘查的全數字化過程。該軟體系統由四大子系統構成:數字地質填圖系統、探礦工程數據編錄系統、數字地質調查信息綜合平台、資源儲量估算與礦體三維建模信息系統。

3 存在的不足

我國地質信息服務總體來說,雖然有了一定數量的數據資源,但是比較分散,沒有形成完整的服務體系;有關服務的政策和機制不健全,尤其是缺乏公開服務的管理辦法,責權利不統一。

3.1 集群化程度低

目前,我國地質信息產品不少,國家投資也比較大,但是一個資料庫一個服務系統,沒有完整的產品目錄,多重注冊情況嚴重,不能滿足用戶的一站式需求。

3.2 網路在線數據量少

目前,我國地質資料數字化比例較低。截至 2011 年底,全國各省(區、市)累計完成成果地質資料數字化總量 23.9 萬種,數字化比例約 59%,其中全國地質資料館累計完成近 6 萬種地質資料數字化,數字化率 48%[4]。此為成果地質資料數字化情況。原始地質資料的數字化還未全面啟動。信息資源的擁有量和能夠提供在線服務的信息量也極不匹配,截至2010年,全國地質資料館累計提供網路瀏覽資料14274種,當年館藏總量為 11 萬種[8],提供在線服務的比例為 13%。

因此,造成網路在線數據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地質信息的數據積累不足;二是地質資料的保密是一個瓶頸,需積極推進地質圖地理要素非涉密化處理;三是政策機制不健全,公益性不夠。

3.3 地質資料獲取費用高

雖然我國的定價原則已經確定,但到現在也沒有確定的公開的地質信息與信息服務詳細的分類價格,這造成很多數據的服務受到限制,並且各地的收費不一致,有的收費偏高。

4 展望

地質信息服務應當在數據一體化管理和共享平台下,按照統一標准和存儲規范,形成邏輯上統一、物理上分布的國家地質數據集群系統。集群系統應當在實現一站式服務的前提下包含以下主要功能:

(1)完整的地質信息資源目錄。

建立全國范圍內完整的地質資源檢索目錄,一方麵包含地質資料和圖書文獻,另一方麵包含各級館藏機構和地勘科研單位長期以來積累的地質信息資源。在發達國家,USGS、GSC、BGS、GA 等都提供了完整的各類地學信息的目錄查詢檢索系統,幫助用戶快速便捷地檢索到所需信息和數據。

(2)豐富的網路在線資源。

在發達國家,由於在線資源極為豐富,其地質信息網站的訪問也十分活躍。以美國 USGS 為例,2005 年平均每月成功的服務請求達 2400 萬次,經網上傳輸的數據量達 180 多 G。5 年間訪問 USGS 網站的次數約 76260 萬次,是在大約相同的時間內訪問全國地質資料館 CGS 網站次數的 600 倍[3]。在對地質資料信息網路獲取率調查中,加拿大用戶可以通過網路獲取 29%的數據,美國可以獲取 27%,澳大利亞可以獲取 8.5%[5]

我國地質資料解密工作研究,已部署在「十二五」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綜合研究中,為今後地質資料的在線服務提供了基礎。

(3)強大的信息加工、處理和分析能力。

中國地質調查信息網路在這方面作出了示範。應用網格技術編制軟體對地質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將在某些方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網路技術最直觀的優點之一便是超強的計算能力,它能夠把一個集群的計算機連成一個局域型網路,形成一台超級計算機,大大提高計算效率。原先在單一 PC 上運行需要花費幾個月時間完成的計算,在網格中運行一兩天就能夠完成。

(4)應用軟體服務。

提供各種高性能的專業工具軟體服務。

(5)敏感信息的實時發布。

天氣預報、台風、地震波觀測數據的實時發布,以及通過專用系統發布地震、海嘯、火山噴發、台風龍卷風等自然災害預警信息。

(6)提供科學咨詢、決策分析、科普宣傳與教育培訓等服務。

5 結語

2009 年,中國地調局開展了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產業化研究,包括「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產業化理論」「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體系建設」「地質資料信息共享與服務平台建設」等 13 個專題的研究工作。國土資源部確定在上海、山東、湖南、湖北、安徽和青海 6 省市進行試點工作[9]。在這些工作部署中,我們看到了我國地質信息服務的光輝前景。

參 考 文 獻

[1] 國土資源部 . 國土資源部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 [EB]. http://www.gov. cn/gzdt/2009- 09/18/content_1420534. htm,2009.

[2] 姜作勤 . 地質工作信息化的若干問題 [J]. 地質通報,2004,23(9/10):839 ~ 845.

[3] 尚武等 . 中國地質信息服務體系的現狀、差距及對策 [J]. 中國地質,2007 Vol.34,No.4:730 ~ 735.

[4] 國土資源部 2012 年 05 月 14 日通知公告:2011 年度全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情況 .

[5] 姚華軍等 . 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和產業化的研究 [J].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9/09:4 ~ 7.

[6] 姜作勤,馬智民,楊東來等 . 地質信息服務體系框架研究 [J]. 中國地質,2007,34(1):173 ~ 178.

[7] 中國地質調查局年鑒 . 2003,2004.

[8] 國土資源部 2011 年 4 月 14 日通知公告:2010 年度全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情況 .

[9] 國土資源部通報第 14 期 . 2009 年度全國地質資料管理情況 .

7. 工程建設標准全文信息系統是什麼

該系統是一張光碟,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共同研製開發的《工程建設標准全文信息檢索系統》2011版已經完成。該版由2007版全面升級而成。
2011版檢索系統 (以下簡稱:2011版)囊括了截止到2011年底批准發布的各類工程建設標准等共計1984項。2011版技術先進,功能齊全,內容全面,操作靈活,安裝使用方便。是廣大工程技術、科研、教學、建設管理人員和標准化工作者的必備工具。

一、2011版的主要特點
(一) 權威的信息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是工程建設國家標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行業標準的批准和組織出版部門,不僅對標准檢索系統享有版權,而且所有新制訂、修訂和局部修訂標准均能及時准確收錄。
(二) 方便強大的功能
1、可進行多用途檢索,也可針對標准全文及強制性條文內容進行全文檢索。
2、顯示、列印文本與紙介質標准文本相同,並可逐級放大或縮小,所見即所得。
3、具有多窗口瀏覽,自建索引,檢索結果排序,關鍵欄位選擇,即時幫助等,為標準的使用、監督檢查和標準的編制與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檢索和統計功能。
4、2011版對企業版進行了優化,使伺服器端運行更加穩定;對單機版進行了革新,採用U盤方式,方便攜帶,無需安裝,即插即用。
(三) 人機交互友好
2011版全面優化人機交互。不僅軟體界面全新設計,用戶使用的各項功能按鈕、快捷菜單均做了全面優化設定。標准、強制性條文和標准信息切換方便,分類目錄也靈活設定。這些人機交互的優化使用戶在定位、瀏覽、查找、列印等各項軟體操作環節,均有更好的應用體驗。
(四) 繼承優化標准分類
在以往各版建標基礎上,繼承優化標准分類。具體分類方法:
1、總體分類
(1)工程建設國家標准
(2)工程建設行業標准(城鎮建設)
(3)工程建設行業標准(建築工程)
(4)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標准
(5)工程建設產品標准
(6)城鎮建設產品標准
(7)建築工業產品標准
(8)工程項目建設標准
2、專業分類
(1)城鄉規劃
(2)建築工程
(3)城鎮建設
(4)工程勘察測量
(5)城鎮公共交通
(6)城鎮道路橋梁
(7)市政給水排水
(8)城鎮燃氣及設備
(9)供熱與採暖通風
(10)城鎮市容環境衛生
(11)風景園林
(12)工程抗震
(13)建築防火
(14)建築設計
(15)建築地基基礎
(16)建築結構
(17)施工
(18)既有建築維護加固與房地產
(19)建築室內環境
(20)信息技術
(21)工業建築
(22)交通運輸
(23)鐵道工程
(24)能源
(25)防洪與水利工程
(26)化工
(27)礦山工程
(28)工程質量
(五) 廣泛的用戶對象
適用於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安裝、監理;建設管理、標准化管理;工程安全、質量、消防等監督機構;房地產業;中介咨詢服務機構;文獻情報機構、科研教學機構、大專院校和圖書館等。

二、運行環境
(一)硬體配置
內存:2G以上;
硬碟:企業版至少有4G以上磁碟空間,U盤版無需硬碟空間;
USB介面:USB2.0以上介面
網路:10/100M乙太網
顯示器:1024×768以上解析度
(二)操作系統
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

三、發行價格
2011版分單機版(U盤)和企業版,單機版供一台計算機使用,無需安裝,即插即用。企業版可在整個區域網使用。
(一)購買價格
單機版:3000元
企業版:9000元
(二)升級價格
單機版升級:1000元
企業版升級:2000元
單機版升企業版:7000元。

如你需要可向當地住建部門負責標准化的管理機構購買,如你在京,可直接去標定所購買

8. 全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網址是多少

全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全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官網-登陸頁面。

系統的重要意義:

當前信息化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刻變革,社會救助事業轉型升級也必然要依託信息化技術。

「低保一期系統」是發展改革委批准實施的國家電子政務重點工程項目,民政部對此高度重視,成立部級低保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專門研究部署,多次檢查督促,大力推進信息系統建設。目前,「低保一期系統」各項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已於2014年9月驗收,正式投入使用。

該系統是實現社會救助規范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的基礎,在轉變低保業務管理方式、規范操作、強化監管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創新社會救助管理與服務方式的重要工具與途徑。

(8)城鄉建設統計信息系統下載擴展閱讀:

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確定與發布

1、 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照當地維持居民、村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費用確定。

2、 設區的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擬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執行;縣(市)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縣(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擬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

當地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城鄉差別,分別確定、執行不同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適時的調整。

9.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統計用城鄉劃分代碼的相關說明

為規范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建立各項普查、全面統計、抽樣調查、專項調查統一使用的《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庫》,特製定本規則。

一、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結構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分為兩段17位,其代碼結構為:

□□ □□ □□□□□□ □□ —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劃分代碼

(一)統計用區劃代碼

統計用區劃代碼由1~12位代碼構成,其各代碼表示為:

第1~2位,為省級代碼;

第3~4 位,為地級代碼;

第5~6位,為縣級代碼;

第7~9位,為鄉級代碼;

第10~12位,為村級代碼。

(二)城鄉劃分代碼

城鄉劃分代碼由13~17位代碼構成,其各代碼表示為:

第13~14位,為城鄉屬性代碼;

第15~17位,為城鄉分類代碼。

二、統計用區劃代碼編制規則

(一)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編碼方法

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由1~6位代碼組成。在統計工作中,各級統計部門不編制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統一採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國家標准。

(二)縣以下區劃代碼編碼方法

縣以下區劃代碼由7~12位代碼組成,包括鄉級代碼和村級代碼兩部分。

1.鄉級代碼編碼方法

凡民政部門確認的街道、鎮、鄉,按照國家標准《縣級以下行政區劃代碼編制規則》(GB/T 10114—2003)編制,其鄉級代碼為001~399;民政部門未確認的開發區、工礦區、農場等類似鄉級單位,鄉級代碼為400~599。具體編碼如下:

● 001~099 表示街道;

● 100~199 表示鎮;

● 200~399 表示鄉;

● 400~599表示類似鄉級單位。

2.村級代碼編碼方法

凡民政部門確認的村級單位,村級代碼為001~399;民政部門未確認的園區、工礦區、農場等類似村級單位,村級代碼為400~599(498、598除外)。具體編碼如下:

● 001~199 表示居民委員會;

● 200~399 表示村民委員會;

● 400~499 表示類似居民委員會(不含498代碼);

● 500~599 表示類似村民委員會(不含598代碼)。

3.特殊情況的編碼方法

(1)虛擬村級單位

當鄉級單位下未設(或未明確)村級單位時,則在該鄉級單位下虛擬一個村級單位,其編碼方法為:在街道、鎮以及類似鄉級單位的開發區、科技園區、工業園區、工礦區、高校園區、科研機構園區等區域下,虛擬村級單位的代碼為498,名稱為「××虛擬社區」;在鄉以及類似鄉級單位的農、林、牧、漁場和其他農業活動區域下,虛擬村級單位的代碼為598,名稱為「××虛擬生活區」。

(2)縣直轄村級單位

縣級單位直轄村級單位,其鄉級代碼統一編為198,在198代碼下,再對所轄的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進行編碼。

(3)鄉直管村民小組

鄉級單位直接管轄的村民小組,其村級代碼編制為398 。

(三)統計用區劃代碼編制要求。

1.統計用區劃代碼基本長度為12位,省、地、縣、鄉四級代碼不足12位用0補足。

2.縣以下區劃代碼的各個碼段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編制。因區劃變動調整,代碼取消不再重復使用。

3.民政部門確認的鄉、村兩級單位,代碼分別在001~399區間編制,名稱統一採用民政部門確認的正式名稱。

4.類似鄉級單位為民政部門未確認的鄉級單位,名稱按實際名稱填寫。

5.類似居民委員會和類似村民委員會為民政部門未確認的村級單位,如果實際名稱不含居委會、村委會、家委會、生產隊、連隊、隊、管理區、牧委會、嘎查等字樣,則在類似居民委員會的實際名稱後添加「社區」;在類似村民委員會的實際名稱後添加「生活區」。

6.統計用區劃代碼的區劃名稱採用標准漢字、漢字數字(如一、二、三等)和全形單括弧進行書寫,其他字母、數字、標點、字元及空格均為錯誤。漢字書寫不得使用繁體字,簡化字應按國家頒布的簡化字總表的規定書寫。

三、城鄉劃分代碼編制規則

(一)城鄉屬性代碼編碼方法

城鄉屬性代碼由第13、14位代碼組成。其中:第13位表示鄉級屬性,第14位表示村級屬性。

1.城鄉屬性代碼編制原則

(1)城鄉屬性代碼在鄉、村兩級單位上編制。

(2)鄉級單位對應的第13位按照鄉級屬性編碼方法編制,第14位編0。

(3)村級單位對應的第13位為所屬鄉級單位的鄉級屬性代碼,第14位按照村級屬性編碼方法編制。

2.鄉級屬性編碼方法

鄉級屬性代碼表示街道、鎮、鄉以及類似鄉級單位的鄉級屬性。鄉級屬性代碼用1~3數字表示:

1表示:縣級政府駐地

2表示:連接的鄉級區域

3表示:其他鄉級區域

3.村級屬性編碼方法

村級屬性代碼表示居民委員會(社區)、村民委員會以及類似村級單位的村級屬性。村級屬性代碼用1~9數字表示:

1表示:鄉級政府駐地

2表示:完全連接的村級地域

3表示:部分連接的村級地域

4表示:與其他區、市完全連接的村級地域

5表示:與其他區、市部分連接的村級地域

6表示:與其他鎮完全連接的村級地域

7表示:與其他鎮部分連接的村級地域

8表示:特殊地域

9表示:其他村級地域

鄉級屬性和村級屬性的相關解釋,參見《城鄉劃分實施辦法》。

4.城鄉屬性代碼的有關說明

(1)特殊地域

在城鄉屬性代碼中,特殊地域僅指以下兩種情況:

● 在類似居委會中,常住人口達到或超過3000人的開發區、工礦區、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等居民生活區域。

● 在類似村委會中,常住人口達到或超過3000人,且非農產業從業人員達到70%的農、林、牧、漁場及其他以農業活動為主的區域。

當類似居委會、類似村委會不滿足上述要求,也不滿足代碼1~7的編制要求時,村級屬性一律編9。

(2)農、林、牧、漁場

農、林、牧、漁場場部的村級屬性代碼一律編1,與場部連接的下屬生產單位,村級屬性代碼編2或3,與場部不連接的下屬生產單位,村級屬性代碼編9。當常住人口達到3000人,非農產業從業人員達到70%時,不連接的下屬生產單位的村級屬性代碼編8。

(3)只有一個村級單位的村級屬性

凡鄉級單位下只有一個村級單位,無論是實際存在還是虛擬的,其對應的村級屬性代碼一律編1。

(4)不連接的居民委員會

當居民委員會與政府駐地不連接時,如果有農業用地,村級屬性代碼編9;如果沒有農業用地(或沒有明確的地域),村級屬性代碼編8。

(二)城鄉分類代碼編碼方法

1.城鄉分類代碼結構

城鄉分類代碼由第15~17位代碼組成。第15位為「1」,表示城鎮;第15位為「2」,表示鄉村。具體編碼為:

111表示:主城區

112表示:城鄉結合區

121表示:鎮中心區

122表示:鎮鄉結合區

123表示:特殊區域

210表示:鄉中心區

220表示:村莊

2.城鄉分類代碼編制原則

在劃分城鄉時,各地統計部門不直接編制城鄉分類代碼,而是通過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屬性代碼轉換生成城鄉分類代碼。

附: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代碼編碼方法

為滿足各地對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匯總、分類的需要,現提出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代碼編碼方法,供各地參考使用。

一、代碼結構

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代碼為4位代碼,與統計用區劃代碼對應編制。其結構為:

1 2 3 4

□□□□□□□□□□□□……□□□□

統計用區劃代碼 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代碼

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代碼分為三段:

第一段為第1位,表示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的類別,即開發區、加工保稅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貿易物流園區、農業示範區、農林牧漁場區域、其它區域;

第二段為第2位,表示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的批准級別,即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縣級、其他;

第三段為第3、4位,表示同一區域、同一類別、同一級別的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的順序碼。

二、編碼原則

1.在編制統計用區劃代碼時,凡實際含有園區或政企合一單位的區域,均可編制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代碼。

2.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類別的編碼方法

1表示:開發區

2表示:加工保稅區

3表示:工業園區

4表示:科技園區

5表示:貿易物流園區

6表示:農業示範區

7表示:農林牧漁場區域

8表示:其它區域

3.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級別的編碼方法

1表示:國家級

2表示:省級

3表示:地市級

4表示:縣級

5表示:其它

4.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順序碼,在同一區域、同一類別、同一級別下,按照01~99由小到大的順序編制。

三、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編碼的有關說明

1.開發區指各級人民政府批準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

2.加工保稅區指各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各類加工區和保稅區。

3.工業園區指經各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以工業生產為主的工業園區以及工礦區。

4.科技園區指各級人民政府批準的科技示範區、科技區、技工貿園區等,不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

5.貿易物流園區指各級人民政府批準的以商品交易、物流、港口、倉儲為主的園區。不包括保稅區和來料加工區。

6.農業示範區指各級人民政府批準的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各種示範區。

7.農林牧漁場指各級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門)批準的農場、林場、牧場、漁場,包括生產建設兵團、農墾局下屬的團、場、隊、管理區等區域。

8.其他區域指上述以外的園區及政企合一單位的區域。

9.國家級、省級、地市級、縣級、其他,指以下批准級別:

國家級為國務院或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設立;

省級為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

地市級為地級市人民政府、地區行署批准設立;

縣級為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

其他指上述以外的人民政府或派出機構批准設立。

10. 怎麼登錄高校土建類專業評估信息系統

《關於做好2018年度全抄國勘察設計注冊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考務工作的通知》(建注〔2018〕9號)中登載的高校土建類專業評估信息系統已停用。

土建類專業評估信息可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查詢。現查詢步驟如下:

1、在網路首頁搜索「住房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

閱讀全文

與城鄉建設統計信息系統下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