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鄭州市西北部,成立於1988年10月。1991年3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53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務院審核的規劃面積為11.32平方公里,託管溝趙、石佛兩個辦事處,託管區域為110平方公里。
崔鍵 局長
夏四才副局長
崔鍵簡介:河南鄭州人,1959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76年12月入伍,1985年10月入黨,歷任鄭州軍分區政治部幹事;1987年10月轉業到鄭州市國土資源局;1997年7月任處長;2008年1月至今任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土資源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下轄溝趙辦事處國土所,石佛辦事處國土所。
【土地資源】轄區現有耕地3847公頃、園地33公頃、林地51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543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52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13公頃、其他土地214公頃。截至2010年底,基本完成了市政府對高新區下達的3328.523公頃基本農田的保護指標,順利地通過了上級對高新區耕地保護目標的檢查、考核工作,並做好與規劃修編相銜接的工作,分層次做好耕地核減工作。
【土地利用】緊緊圍繞項目用地,始終把用地保障作為土地工作的生命線,重點完成格力電器、大學科技園東區等重點項目用地保障。全年土地供應共計1819.8畝,分別提供給格力電器(鄭州)有限公司、大學科技園東區、美景菩提、新開普、漢威電子、廣安生物、泰祥熱電(劃撥)、立才小學、火炬大廈、眾業達、上海世邦、黃河醫專等。
【耕地保護】本區域內耕地保有量為3171.7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950公頃。嚴格落實了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按鄭州市下達的基本農田保護指標,認真做好土地利用規劃修編,重新劃定基本農田950公頃,確保了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上級下達的指標,嚴格按照要求報征土地,實現了耕地佔補平衡。
【建設用地管理】完成了2010年城市第一、三批徵收實施的耕地佔補平衡工作和鄉鎮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批建設用地徵用耕地的占補平衡工作,共計3400畝。完成本級建設用地報批及徵收工作,按省廳、市局的要求,完成實際報批5779.2畝,全面完成土地徵收任務,徵收土地4766.1畝,100%保證完成了國家、省、市重點項目的土地徵收任務;完成了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及地上附著物、青苗費補償新標準的實施工作,做好被征地農民補償安置工作,100%保證相關費用按要求足額支付給被征地農民,有效防止因征地補償問題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
【執法監察】全面貫徹「預防為主,查防並舉」的方針,落實國土資源動態巡查制度,扎實開展土地執法動態巡查。2010年,按照要求將本區新增建設用地中違法佔用耕地面積控制在13%以內。
【信訪工作】全年未發生進京赴省重復集體上訪,未發生重大惡性信訪事件;對中央、河南省、鄭州市交辦的信件案件均已辦結,其中國土部1起、省級1起、市級兩起,按期結案率達到100%,年度辦結率達到100%。
(蔣黎明)
2. 新鄉市國土資源局
新鄉市南臨黃河,與省會鄭州、古都開封隔河相望;北依太行,與鶴壁、安陽毗鄰;西連煤城焦作,與晉東南接壤;東接油城濮陽,與魯西相連,是中原城市群及「十字」核心區重要城市之一,是豫北地區唯一的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現轄兩市(輝縣市、衛輝市)、六縣(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長垣縣)、四區(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鳳泉區)以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工區、新鄉工業園區。總面積8290平方公里,總人口591萬;其中市區面積422平方公里,人口100萬。
於樹森 局長、黨組副書記
趙世軍 黨組書記、副局長、儲備中心主任
李世成 副局長
裴部之 副局長
李宇方 副局長
范玉嶺 副局雹梁陸長
張保成 紀檢組長
劉傳偉 調研員
馬國慶 助理調源頃研員
於樹森簡介:河南新密人,1953年10月出生,漢族,1970年1月參加工作,1976年10月入黨。1970年1月~1973年1月,新密市冶煉廠工作;1973年1月~1977年1月,解放軍某部駕駛員、教員;1977年1月~1987年12月,鄭州市委、市總工會工作;1988年1月~1999年11月,鄭州工人日報社常務副總編、主任編輯;1999年11月~2004年4月,新華社河南分社《河南內參》主任記者;2004年4月~2008年3月,河南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2008年3月,任新鄉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機構設置】新鄉市國土資源局現有幹部職工180人,退休人員29人;市局機關編制41人,實有40人。局機關內設辦公室、法規監察科(信訪科)、調控和監測科、統籌城鄉發展規劃科、財務科、耕地保護科、用地審批管理科、地籍管理科(測繪科)、土地利用管理科、礦產開發管理科、地質勘查與環境科、人事科(直屬機關黨委)、行政事項服務科13個職能科室;下設鳳泉分局、牧野分局、高新區分局、工業園區分局4個派出機構,土地儲備中心、土地監察隊、征地事務所、設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國土資源信息勘測中心、地產中心、國土資源局一分局、二分局、三分局9個直屬事業單位。
【土地資源】新鄉市地處黃河中下游,境內黃河170公里,流域面積4558平方公里。地形分為山區、丘陵、平原三類,以平原為主,占總面積的78%,平原地形為黃河沖擊平原和山前傾斜平原的過渡區,土層深厚肥沃,平坦遼闊,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優質小麥生產基地。截至2010年底,全市轄區總面積829089.12公頃,其中,耕地475216.08公頃,園地6642.61公頃,林地93626.83公頃,草地5749.99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22920.83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8897.04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63445.63公頃,其他用地32590.11公頃。
【耕地保護】在全渣慎市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市政府和各縣(市、區)政府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明確各級政府行政首長為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保護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域內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負總責,明確各縣(市、區)耕地保護目標任務。市國土資源局與各縣(市、區)國土資源部門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全市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穩定在681.7萬畝和581.7萬畝以上,保護率達到85.32%,連續11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依法行政】積極推行依法行政責任制,認真抓好「依法行政」五年規劃實施工作。組織開展了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清理出各類規范性文件51件,及時向市政府法制辦上報了「立、改、廢」意見,其中建議保留41件、廢止9件、修改1件。充分發揮行政糾錯功能,規范系統內行政執法行為,2010年共審理行政復議案件兩起,結案兩起,受理率、結案率均達100%。行政應訴4起,勝訴3起,1起正在審理之中。積極做好耕地破壞鑒定工作,2010年,共對8起破壞耕地案件進行了實地鑒定,有力地打擊了破壞耕地行為。認真做好土地出讓金追繳工作,追繳土地出讓金近5千萬元。
【規劃修編】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通過國家二十多個部委的審查,正式報國務院待批。2010年3月9日,全市128個鄉(鎮、辦事處)的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全部獲市政府批復,正式實施。鄉鎮規劃的審批實施為本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集聚區建設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等創造了條件,保障了重點項目順利落地實施。
【土地利用】為增加土地供應的計劃性和規范性,結合各地經濟發展和土地市場的實際狀況,科學制訂年度(季)土地供應計劃和年度城市房地產用地供地計劃,比較嚴格地執行了供地計劃特別是房地產用地計劃,確保了本地房地產市場穩定。2010年,市本級土地供應計劃總量為201.0315公頃,截至2010年11月底,實際供應土地196.0532公頃,占土地供應計劃的97.52%。土地供應總量同比減少了50.9753公頃,減幅20.64%,已供應196.0532公頃土地中,存量用地117.9808公頃,占供應總量的60.18%;新增建設用地78.0724公頃,占供應總量的39.82%。
【國有建設用地管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得到嚴格執行,土地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工業用地及商業、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的市場配置率進一步提高。政府供應土地及劃撥土地改變用途,劃撥土地轉讓,出讓土地改變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的辦理符合國土資源部「雙規范」要求。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監管系統運行良好規范,「專人、專機、專線」制度落實,土地供應計劃、宗地出讓公告、供前公示、合同填報、結果公告、開發建設、供後監管等環節數據信息全部及時通過系統填報、更新和上傳,並定期檢查,撰寫分析報告。2011年11月22日以後,按照國土資源部和省國土資源廳的要求,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監管系統及時轉並國土資源主幹網運行,將宗地坐標信息全部通過系統上傳,土地市場建設進步科學化、規范化及精確化。針對全國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且具持續上漲的趨勢,國家頻出宏觀政策予以調控,省級以上政府及監察、國土部門分別下發了國辦發〔2010〕4號、國土資發〔2010〕34號、豫國土資發〔2010〕2號、3號及國土資發〔2010〕151號等文件對土地市場進行了宏觀調控。市本級通過監測監管系統供應土地94宗162.5060公頃(新增建設用地49.7688公頃),以出讓方式供應79宗146.9836公頃,合同價款47325.0111萬元,以劃撥方式供應15宗15.5233公頃。
【地籍管理】2010年,加快推進國土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完成全市城鎮、農村資料庫建設。全年市區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發證1705宗、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發證3宗、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4宗;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發證119宗,注銷他項權利登記95宗;協助法院查封56宗,解封18宗;土地登記公告刊登36期,資料公開查詢49次。
【第二次土地調查】2010年,完成了農村土地調查成果核查任務,完成了「批而未用」地類的核查、耕地增加數量的核實分析、建設用地增加數量的核實分析,對基本農田劃定范圍內非耕地類進行了核實,並對「飛地」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核查結果均報送省第二次土地調查辦公室。完成了全市權屬界線接邊任務,為節省人力、財力,提高效率,組織所轄8縣(市)4區集中開展了權屬接邊工作並順利完成接邊任務,接邊成果順利入庫上圖並及時上報備案。開展全市「二調」成果預匯總,按照省「二調」辦工作計劃安排,收集全市已上報國家審核等候確認的「二調」成果數據,要求承擔匯總任務的技術隊伍進行「二調」成果預匯總,希望通過預匯總初步掌握全市土地利用現狀。按照省廳及城鎮地籍數據更新的要求,2010年度變更調查工作通過政府公開招標,確定了技術隊伍,並全面開展年度變更調查與遙感監測工作及城鎮地籍數據更新工作,完成了成果匯總及上報任務;完成了「一張圖」工程建設外業核查及成果上報。對監測圖斑做到「四到」,即走到、看到、拍到、記錄到,外業結束又組織專人對調查成果真實性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了調查底圖、監測圖斑記錄、照片與實地的「四一致」,外業核查成果已上報。
【用地保障】通過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全市最終爭取到城鎮建設用地規模22.5萬畝,位列全省第五位;全市核減基本農田11.7萬畝,佔全省核減基本農田總量的五分之一。2010年3月初,全市128個鄉(鎮、辦事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全省第一個落地,實現「四規合一」,為城鎮、產業集聚區(專業園區)、新農村建設及項目順利落地奠定了基礎。全力保障項目用地,2010年,下達本市新增建設用地計劃7005畝,2009年上報、批准用地達到34224畝。新鄉市市區用地在全省第一個獲國務院審批,共批准用地8980畝。
【土地收購儲備】2010年,協調區、鄉政府先後完成了城關建材市場、洪門新村置換用地等地塊的收購拆遷,共收購土地558畝、拆遷各類建築物19.25萬平方米,遷移墳墓200餘座,完成了2009年已徵收的1049畝土地的地面附著物的清理、遷移、糾紛處理和補償。協調有關縣政府解決易地補充耕地指標1900餘畝,確保儲備用地手續按時上報。完成了高鐵車站周邊和107國道以西共計1200餘畝新征土地的勘測、聽證、各種費用的上繳等工作。
【土地「招拍掛」出讓】按照2010年經營性用地供應計劃,全年共舉行「招拍掛」活動10次,出讓土地29宗,成交26宗,面積2162.3099畝,成交價款91609.7821萬元,其中,商住用地17宗,面積1484.4599畝,成交價款82538.596萬元;工業用地9宗,面積677.85畝,成交價款9071.1861萬元。市本級17宗,面積1347.3729畝,成交價款77325.3831萬元,其中,商住用地成交16宗,面積1214.3429畝,成交價款74664.765萬元;工業用地成交1宗,面積133.03畝,成交價款2660.6181萬元;開發區成交8宗,面積699.227畝,成交價款9655.999萬元,其中,商住用地成交1宗,面積235.127畝,成交價款3762.031萬元;工業用地8宗,面積446.1畝,成交價款5893.968萬元;工業園區成交1宗工業用地,面積115.71畝,成交價款4628.4萬元。本年度處置破產企業土地資產9宗,面積約593畝,成交價款約3.68億元,通過土地資產處置變現為改制企業安置職工提供了資金保障。
【南水北調渠首及沿線土地整治重大項目建設】新鄉市率先提出的200萬畝重大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河南省南水北調渠首及沿線土地整治重大項目),是7個省申報國土資源部審批項目中通過的第一個。2010年10月19日,該項目在新鄉市正式動工建設,涉及封丘、原陽、延津三縣,共佔地230萬畝,土地整治200萬畝,爭取資金28.86億元,2010年到位資金5.4321億元。項目實施後,新增耕地13.9萬畝,每年可增加糧食6億斤,該項目第一期整治土地19.6萬畝,投資2.79億元。
【產業集聚區建設】2010年,全市28個產業集聚區(專業園區)規劃全部落地,產業集聚區規劃總規模184.6平方公里,起步區70.6平方公里、發展區55.5平方公里、控制區58.5平方公里。新鄉市13個省定產業集聚區共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計劃3900畝,佔全市總計劃的55.7%。實際用於產業集聚區(含專業園區)的用地總面積為7716.6畝,占應保障產業集聚區計劃總量的197.8%。累計建成標准廠房638.9萬平方米,2010年建成178.3萬平方米。
【城鄉統籌工作】2010年,全市3571個行政村規劃整合為1050個新型農村社區,全部落實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上。全市重點建設的369個新型農村社區用地總規模20萬畝,安排使用存量土地8.5萬畝,新增規模11.5萬畝,新增規模中安排規劃指標0.7萬畝,安排增減掛鉤項目區10.8萬畝。新鄉市共獲批掛鉤周轉指標1.11萬畝,佔全省總量的28.88%。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於開展農村建設用地專項整治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通知》,在全市開展農村建設用地專項整治工作,量化各縣(市、區)拆舊任務,規定了拆除復耕時限,制定了獎懲措施。
【新鄉設立全國首家土地法庭】2010年6月24日,我國首家以專職審理土地糾紛案件的「土地審判庭」在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掛牌。國家土地督察濟南局副專員杜滇昆、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李志民,新鄉市市長李慶貴、政法委書記弋振立出席了掛牌儀式。土地糾紛審判庭主要職責是審理因統籌城鄉發展、城市化建設、房屋拆遷、土地徵用等各種土地產權糾紛引起的案件。土地違法案件發現、處理、執行問題以及土地信訪糾紛等問題有望得以有效解決。
【土地開發整理】2010年,土地整理中心大力推進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實施,開展土地綜合整治,中心監管共有13個實施項目,建設總規模151512.9畝,總投資15578.08萬元,新增耕地面積8034.9畝,項目全部竣工並通過驗收。
【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督導相關縣(市)完成2009年獲批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區的實施,尤其是對拆舊區的拆除復墾工作進行專項督導,確保相關縣(市)按期完成掛鉤試點,做好掛鉤周轉指標的歸還。2010年初,組織各縣(市、區)申報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139個,總面積1.38萬畝。受全省掛鉤周轉指標總量限制,省廳在申報的項目中有保有壓地批准了57個項目區,總面積2860畝。12月初,再次爭取省廳掛鉤周轉指標2000餘畝,保障了49個社區前期用地。
【行政事項服務】2010年,共受理各類辦件418件,其中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審批89件、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190件、土地使用權變更初始登記14件、建設項目壓覆礦床17件、土地使用權抵押注銷兩件;為企業辦理他項權利登記104件,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企業服務】2010年,共審查市屬、局(委)屬改制企業土地資產處置方案20份、改制審批表60份,依據法規政策提出修改意見30餘條。為7家改制企業辦理了土地評估結果備案(初審),涉及土地13宗10.22公頃(153.3畝),土地資產評估價值5761.9萬元。積極做好服務企業改制各項業務工作,起草上報改制企業辦理土地出讓手續請示、批復48份,為14家改制後企業辦理土地出讓手續,涉及土地32宗39.4614公頃(591.92畝),土地出讓合同價款4909.0257萬元。參加市屬、局(委)屬企業改制相關會議34次,對市領導批轉、有關部門轉呈、企業直接報送的涉及改制問題的20餘份來件,及時依法依規提出回復意見。
【礦產資源】新鄉市境內已發現的礦種有4大類28種,其中能源礦產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地熱等;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銅、鉛、鋅、金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水泥用灰岩、白雲岩、重晶石、花崗岩、大理岩、粘土等;水氣礦產包括地下水、礦泉水等。優勢礦產主要是煤和石灰岩,主要分布在輝縣市和衛輝市境內。全市礦產地總數為131處,其中,地質工作程度達到普查以上的38處。礦產規模達到小型以上礦產地有53處,其中大型礦床10處,中型礦床13處,小型礦床30處,礦點及礦化點78處。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中,煤炭12.6億噸、泥炭102.28萬噸、水泥用灰岩7.5億噸,重晶石30.7萬噸、水泥配料用粘土5366萬噸、耐火粘土877萬噸。
【礦產資源管理】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礦山企業133家。按發證許可權分,部級發證兩個,省級發證13個,市級發證4個,縣級發證114個。按礦種分,其中煤礦10個,白雲岩8個,礦泉水4個,地熱1個,建築用砂3個,磚瓦粘土1個,磚瓦用頁岩11個,建築石料用灰岩91個,重晶石2個,石英砂岩2個。2010年度,全市從事礦業總人數為5853人,采礦總量為1759萬噸,礦業總產值244016.25萬元,綜合利用總產值2180萬元,礦產品銷售收入24748.86萬元,利潤總額為25650萬元。
【地質災害防治】全年無大的地質災害事故發生。2010年,新鄉市編寫了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並發布實施,有力地推動了新鄉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嚴格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制度,開展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培訓。全部完成新鄉市境內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工作。衛輝市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榮譽稱號。
【地質環境治理和礦山公園建設】2010年,爭取到國家級「兩權」價款資金1400萬元,省級「兩權」價款資金2588萬元用於新鄉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經過兩年多努力,鳳凰山省級礦山公園成功獲得「國家礦山公園」稱號。
【測繪管理】2010年,進一步健全了測繪管理機構,積極主動與當地人事編制部門聯系,把機構落實到位,目前,所轄8縣(市)中,已有6縣(市)成立了測繪管理科或加掛了測繪管理科牌子。有效整合利用測繪資源,提高測繪應急保障能力,為應對市內突發事件提供高效有序的測繪保障,認真編制了《新鄉市測繪應急保障預案》,並成立了新鄉市測繪應急保障領導小組和新鄉市測繪應急保障專家庫,開展了「數字城市」項目申報,籌劃編制領導工作用圖,積極開展了測繪類航空攝影與遙感項目報審和測繪任務備案工作,10月,積極配合省測繪質量產品監督檢驗站對輝縣市規劃局1:1000航測成圖項目進行了驗收,經過專家的一致評定,結果為合格。2010年,對全市36家測繪單位進行了測繪資質復審,22家測繪單位通過復審,全市復審換證率達到80%以上。
【信息化建設】市、縣兩級國土資源信息網路基本建成,運行情況良好。局機關大樓信息網路和中心機房工程建設完成,並通過專家驗收。局電子政務內網及外網、省、市、縣國土資源主幹網、電子監察網均建成並投入應用;安裝並啟用安全網閘、網路防病毒軟體等,確保信息網路安全運行,縣(市)局基本建立了區域網,市、縣級視頻會議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面完成河南省建設用地動態監管系統建設任務。電子政務系統在市、縣兩級主要業務部門得到應用。2010年,各科室部門在網站上共發布各類信息1157條,收到網友留言35條,其中回復4條;收到各類網上信訪56件,回復18件。為促進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進行了兩次網站政務公開信息檢查通報。聘請專業公司專家,對全局工作人員進行網路安全、辦公系統、防病毒軟體應用等約200人次的信息技術培訓。
【鄉所建設】鄉鎮機構改革以來,新鄉市基本完成基層國土資源所的機構建設工作。按照省廳下發的《基層國土資源所規范化建設驗收標准》,要求縣(市、區)迅速展開自查,通過抽查、檢查,2010年,全市共設置126個基層國土資源所,106個基層國土所達到規范化建設驗收標准,達標率83%。完成省廳規定的75%的基層所達標任務。
【執法監察】2010年,市區共查處違法案件90起,立案調查90起,下達處罰決定90起,收繳罰款776萬余元,其中,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土地違法案件36起,申請率達到100%,向公安局移送土地違法案件22起,移送率達到100%。查處土地違法案件結案率100%,按要求圓滿完成了2010年度的工作目標。
2010年共接到「12336」群眾舉報案件及信件37件,上級領導交辦件63件,根據案件不同情況及時組織人員調查落實,同時將交辦內容傳真至有關縣局,並按時間要求將調查處理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了回復,做到了及時受理、及時處理。
【土地衛片執法】2010年,為保障衛片執法檢查工作順利有序開展,我市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副市長為副組長,市公安局、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檢察院、市監察局等15個單位為成員的2009年度衛片執法檢查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開展土地衛片執法監察工作,建立了五個督查組,一是外業核查變化圖斑督查組;二是綜合材料匯總組;三是合法用地審核組;四是違法用地處理情況核查組;五是統計報表審核組。為全面推動工作,市衛片執法檢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制定和印發了《新鄉市開展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將2009年衛片執法檢查工作與專項整治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明確了專項整治和衛片執法檢查活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統一標准,統一要求,統籌安排。本次衛片執法檢查對全市6縣2市4個區行政區域內的土地使用情況進行了監測,共監測542個變化圖斑,後新增補變化圖斑1209個,總圖斑數為1751個,涉及土地面積26766.61畝,其中,合法用地面積19276畝,涉及耕地面積18157畝;違法用地面積1152畝,涉及耕地面積935.42畝,實地偽變化涉及土地面積為6338.61畝。違法用地宗數佔新增建設用地總宗數比例為22.38%,違法用地面積佔新增建設用地總面積比例為5.64%,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佔新增建設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為4.9%。
【信訪工作】為進一步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力度,妥善解決信訪穩定苗頭,在全市系統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百日競賽」和「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活動,同時,各單位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本轄區內迅速開展拉網式大排查,摸清情況,做好登記,建好台賬。對各類國土資源信訪隱患苗頭,特別是第一季度已經發生進京、赴省的信訪案件,切實做到案結人穩。2010年,新鄉市國土資源系統共受理群眾來信436件(包括重信),全市國土資源系統接待群眾上訪共1560批6350人次,受理接待電話1162個。全年來市來訪共計327批606人次,集體訪20批136人次,集體訪批次占總批次的6%,人次佔22%。個體訪307批470人次,個體訪的批次占總批次的94%,人次占總人次的78%。其中違法佔地31%,征地糾紛23%,權屬糾紛12%,非法轉讓10%,破壞耕地5%,探采糾紛2%,咨詢建議17%。與同期相比,來市訪下降12%,集體訪批次下降10%,集體訪人次上升22%,信件總量下降26%。
(李永剛王素閣)
3. 開發區分局
高衛紅 局長
高衛紅簡介:輝縣市人,1968年4月出生,男,本科學歷,中共黨員。1989年8月~1992年12月,在新鄉市石油化工機械設備廠工作;1992年12月~1996年11月,在新鄉市高新區規劃土地管理局工作;1996年2月~2000年8月,任新鄉高新區土地管理局用地科科長(副科);2000年8月~2008年3月,任開發區分局副局長(正科);2008年3月~2011年6月,任開發區分局副局長(主持工作);2011年6月至今,任開發區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1993年,新鄉市人民政府設立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管理局,作為開發區管委會的內設機構。2003年,成立新鄉市國土資源局開發區分局,作為新鄉市國土局的派出機構,負責開發區規劃范圍內國土資源行政管理工作。2005年,將新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管理局更名為新鄉市國土資源局開發區分局,作為新鄉市國土資源局的派出機構,其領導幹部(含同級非領導幹部)由市國土資源局黨組管理。局機關內設用地科、規劃科、地籍科3個科室,現有工作人員18人。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圓滿完成了各類建設用地報批工作。重點完成第一批次城市建設用地計劃共2080.88畝的組件上報工作,該用地計劃已獲國務院批准;完成城市建設用地實施方案1364.39畝的組件上報省國土廳,有力保障了區域經濟發展用地和省、市重點項目用地。
【集體土地徵收】按照高新區招商引資項目及公共設施建設用地需要,共實施徵收土地1082.683畝,其中關堤村41.63畝、油坊堤村51.38畝、張八寨村12.92畝、西台頭村27.21畝、東楊村197.47畝、東台頭村63.923畝、劉堤村688.15畝,有力地保障了新能電動車、綜合信興物流、拓新生化二期、天豐二建、新中大道等一批重大項目的用地保障。
【節約集約用地】2010年,繼續堅持「一般項目靠挖潛,有限指標保重點」的工作思路,一是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3.77公頃;二是大力推進標准廠房建設,至2010年底開發區建成標准廠房建築面積70餘萬平方米。
嚴格執行土地招拍掛制度,全年掛牌出讓土地7宗,面積42.8729公頃(其中工業項目5宗,面積27.1978公頃),收取土地出讓金9310.3741萬元;劃撥土地1宗(市勞動教養所),面積6.6124公頃;為河南亞華、新鄉隆基置業、新鄉融元置業等公司辦理了容積率、土地用途變更手續,收取土地出讓金差價352.2394萬元。
按照國土部開展的全國開發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工作的要求,圓滿完成高新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及評價技術更新工作,綜合評價總分93.11分,集約利用水平總體較高,在全省參評的23個省級各類開發區中排第8名。
【地籍管理】2010年,對高新區南環路以北城市建成區約1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805宗單位和個人進行權屬調查、地籍測繪,摸清各宗地權屬、用途、土地容積率、建設密度、投資強度等土地利用現狀,並最終形成資料庫,為城市建設和土地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據。全年為43個單位和個人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其中單位14宗,登記面積794514.2平方米;個人29宗,登記面積4564平方米,為122戶個人辦理了分割登記,登記面積7005.0平方米。
【執法監察】2010年,結合全國衛片遙感執法監察工作,切實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有效遏制各類土地違法違規行為。2009年度全國土地衛片遙感執法監察專項工作中,轄區內沒有疑似圖斑。在第二次下達的增補圖斑任務中,涉及本區有48個圖斑點位,共49宗面積為1259.8畝,本局對每個疑似圖斑均進行了實地勘測核實和分類統計,依法查處了兩宗計15.3畝違法用地。
【涉訪涉訴工作】2010年,按照上級國土部門要求做好全國「兩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期間信訪穩定工作,沒有發生一起因國土部門問題導致的上訪事件,全年區內沒有發生一起赴京、省、市信訪案件。全年共依法處理任宗蘭等涉訴案件4起,保護了土地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社會穩定。
(馮征)
4. 房地產與國土局、發改委、規劃局、建設局、房管局之間的關系
房地產開發是一個系統工程 牽涉國土 規劃 建設 市政 園林 環衛 發改 消防 人防 房管 銀行 水電煤等方方面面 開發公司必須有豐富的技術和公關處理能力
國土--根據現在土地招拍掛制度,國土局(有先地方是土地儲備中心)是房地產開發前期的第一關,取得土地、支付地款、簽訂合同,還有規劃一證之後的用地報批;
發改--在計劃經濟時代叫「立項」,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民間資本項目不再審批改為備案制度,不過大部分發改部門還懷念權利不肯放手;
規劃--貫穿整個房地產開發過程,和國土局一樣最先介入土地招拍掛(項目設計條件),方案、用地許可、工程許可、最後規劃竣工驗收,還有期間許多預料不到的雜事;
建設--市政、園林、環衛、建管及質監都是大建設的范疇;
房管--預售許可、物業管理、房產登記;
5. 國土資源局 規劃局 建設局 市政局 房管局 這幾個部門的關系如何合作各分管什麼
1.從中央講,國土復和建設是制兩個大部.房管,市政,規劃都是建設部下轄單位.從地方上講,有些地方政府把規劃,房管,市政等部門從建設部門分離出來,單獨存在.同時與建設局平級.在重慶也存在國土和房管合並,統稱為國土房管局.
2.何如合作這個要跟所辦理的實際項目聯系起來,比如建房子,需要規劃局審批工程規劃許可證書,在國土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手續,也要經過房管局審批才能拿到相關產權證.而房子在建的時候,建設局也要參與其中的管理與監督.市政管理局與你所說的其他幾個單位的合作,我想主要是針對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審批職權上的聯系.
3.所列職能部門,管的主體內容都離不開建築,各項審批內容在建設前後中都有涉及這幾個部門.簡單講就是國土管地皮,規劃管預期,建設管質量,市政管容貌,房管管發配.但國土資源部門還掌管一項大權,就是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寫好了....
6. 規劃局、建設局和國土局之間有什麼聯系
只要體現在職能不同,歸屬不同。國土資源局一般屬於直統單位,不歸地方管理,規劃局、建設局一般歸地方管轄。但是三者在實際工作中的聯系比較多。.
三者主要工作職能如下:
1、規劃局:負責城鄉規劃管理工作,開展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的研究和組織編制。參與制定區域性發展規劃、某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2、建設局(就是住建局):綜合管理全市建築活動,規范建築市場。指導和監督建築市場准入、工程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工程質量與安全,擬定勘察設計、施工、建設監理和相關社會中介組織管理法規實施辦法並監督實施。
3、國土局:主要責任是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海洋、礦產資源。例如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開發土地,審批建設用地和農村私人建房,辦理土地出讓、轉讓、出租、抵押,調處土地權屬糾紛等。
(6)新鄉高新區國土規劃建設局擴展閱讀:
在很多二、三線城市或大城市的行政區內,由於在基本建設程序中規劃局和建設局工作關聯度高,且建設任務不太多的情況下,為節約人力資源、縮短辦事流程、減少政府系統內部推諉扯皮現象,建設局和規劃局都已合並,簡稱「規建局」。
7. 規劃和國土管理局 城鄉規劃局有什麼不同
規劃和國土管理局與城鄉規劃局的區別如下:
1、名稱不同
城鄉規劃局是市人民政府負責城鄉規劃的行政主管部門,城鄉規劃是各級政府利用現有地圖、衛星地圖結合實際來開發治理歷史現狀。
規劃和國土管理局貫徹執行有關城鄉規劃、土地、地質礦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研究起草有關城市規劃編制和規劃實施、土地、地質礦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並組織實施。
2、職能不同
城鄉規劃局統籌安排城市規劃和農村交通居住消防綠化,生產生活環境建設,發展空間布局,提升品位,合理節約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和自然環境,維護社會公正與公平的重要依據,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屬性。
規劃和國土管理局負責城市地名、城市規劃設計、城市建設檔案等管理工作,組織實施重大問題調研。
領導、指導測繪管理部門開展測繪管理工作。負責城市規劃設計單位的資質管理工作。負責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風貌保護區、歷史文化名鎮、優秀歷史建築和市級以上歷史文物古跡的規劃管理工作。
3、工作原則不同
城鄉規劃局是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一定時期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依法編制規劃文件,以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功能布局,綜合部署各項建設,為社會、經濟、文化綜合發展服務。
規劃和國土管理局依法負責土地收回、土地儲備和各類建設用地的審批和管理, 擬訂並實施節約集約用地評價;研究制定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並按規定組織實施土地使用權的出讓、租賃、作價出資、轉讓、交易和政府收購的管理;指導農村集體非農土地使用權的流轉管理。
(7)新鄉高新區國土規劃建設局擴展閱讀:
規劃局:負責城鄉規劃管理工作,開展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的研究和組織編制。參與制定區域性發展規劃、某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建設局(住建局):綜合管理全市建築活動,規范建築市場。指導和監督建築市場准入、工程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工程質量與安全,擬定勘察設計、施工、建設監理和相關社會中介組織管理法規實施辦法並監督實施。
國土局:主要責任是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海洋、礦產資源。例如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開發土地,審批建設用地和農村私人建房,辦理土地出讓、轉讓、出租、抵押,調處土地權屬糾紛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城市總體規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土資源局
8. 高新區國土規劃管理局屬於什麼性質單位
無論什麼區的國土規劃管理局都屬於事業單位。
9. 建設局和國土局有什麼不同
本質上的不同。
建設局,顧名思義,重點以城市建設為主,她包跨市政,園林,公共事業,等等一些科室。
建設局的前身是政府里的建設科,後成立「城鄉建設與環境保護委員會」當時包括的科室很多,有國土,自來水,規劃,房管等。只是後來上述科室分裂成了局。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建設局你可以在網路知道里搜索一下「建設局的行政職能」
國土局在八幾年是建設局的一個科室。現在全國大部分都分離出來。
國土局重點就是管理國土資源這塊。包括在國有土地蓋房就需要國土局的審批。國有耕地的審批。礦物質的一些審批手續等等。
全國各地的科局分配不太一樣,以上所述是全國絕大部分的編制。
10.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規劃局、建設局、國土局哪個單位好
國土局的職責主要是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開發土地,審批建設用地和農村私人建房,辦理土地出讓、轉讓、出租、抵押,調處土地權屬糾紛,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征地,土地登記、確權、定級等等,除了土地資源,還具有管理礦產資源的職責。房地產老闆得燒香的部門啊。房地產房地產得有地才有房啊 做什麼工程都得先有地啊 而且還管礦 礦老闆也得悠著點
建設委員會是管一個城市所有建設方面的工作它都管,權力很大.我們在工程建設時主要是開工申請和竣工申請.他們不簽字就不能竣工.有些地方就是建設局
規劃局最重要的任務是負責城市的合理規劃 不過城市的規劃一般要5至10年做一次 因此這反而不是規劃局的主要工作了
其實規劃局日常最主要的工作有2個 一是對新的建築的報建進行審批 這可是個肥差 很多地產老闆在這個環節上會排隊給你好處
都是和搞工程有牽連的單位 我個人覺得 還是國土局最好 建委其次 再就是規劃局
對了 我給你查了個網上的詩 給你粘貼來呀
喝酒象喝湯,此人在工商! 喝酒象喝水,肯定在建委! 人均一瓶不會剩,工作一定在財政! 喝酒不用勸,肯定在法院! 舉杯一口乾,必定是公安! 一口能幹二兩五,這人一定在國土! 喝掉八兩都不醉,這人他媽在國稅! 天天醉酒不受傷,老弟八成在鎮鄉! 白酒啤酒加紅酒,肯定是個一把手! 酒後啥子都不怕,領導必定在人大! 成天喝酒不叫苦,哥們高就在政府! 喝酒只准喝茅台,這位領導中央來! 喝酒講情義,絕對是兄弟! 喝酒不認真,可能是醫生! 喝酒教育人,絕對是酒神! 酒後耍酒瘋,多半是民工!
一口能幹二兩五 國土的最厲害呀 嘿嘿 因為求他的人多了 喝的機會也就多了 自然就很能喝了
總之 我個人喜歡國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