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對八十歲以上農村老人有無優惠政策
有,我國對八十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有生活補助和優惠政策,部分地區還有醫療補貼和生活補貼。
高齡津貼發放標准,原則上按照各地低保標准、補助水平和發放對象的年齡實行分類分檔發放,並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低保標准變動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具體的發放標准由各地民政廳、財政廳按高齡津貼原則協商確定。
同時根據老人的醫療需求,國家已經建立了良好的醫療保障制度,為看病的老人發放醫療保險,報銷老人看病所需的醫葯費和部分個人所需的費用,這些費用都由政府承包。各地在落實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政策時,應對老年人予以適度傾斜。
鼓勵地方建立八十周歲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制度。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要在保障「三無」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優先照顧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老年人。
(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通報如何寫擴展閱讀:
農村養老優待
(一)建立養老水平同步增長機制。老年人所享受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服務水平要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適應,確保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二)實行高齡津貼。將百歲以上老年人長壽補貼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少於300元,所需資金由省、市、縣按現行經費負擔渠道解決。有條件的地方可將高齡津貼范圍擴大到80周歲以上老年人。
(三)實行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對孤寡老年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貧困老年人、80周歲以上空巢高齡老年人,當地政府應根據本人申請,經認定後,給予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或機構養老服務照顧,具體標准由當地政府制定。政府興辦和支持的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化呼叫機構,對貧困老年人免收服務費。
(四)實行住房優先保障。對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的純老年人家庭戶,優先納入廉租房保障范圍;對農村貧困老年人無房戶、危房戶的住房納入農村危房改造工程。
(五)實行社會力量助老。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利用各種資源為老年人生活、醫療、康復、健身、娛樂等提供捐助、資助和優待。
(六)免除農村老年人的「一事一議」等各類籌資。
『貳』 只交養老保險不交醫療保險對以後退休有沒有影響
沒交醫療保險仍然可以辦理退休,但不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七條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通報如何寫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社會保險關系,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使公民共享發展成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叄』 2019年老年人養老保險7080老年補貼是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關於80周歲以上老人尊老金的金額全國各地的發放標準是不一樣的。江蘇省於2011年4月出台了《關於向8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尊老金的通知》,其中對尊老金的發放范圍和標准有明確規定。「從2011年3月1日起,對具有我省戶籍且年齡在80周歲以上所有老年人,發放尊老金。其中,80至99周歲老年人的尊老金發放標准,由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確定;10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尊老金,按照每人每月不低於300元的標准確定。」
近日,民政部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在全國省級層面建立老年人補貼制度情況的通報》(民辦函〔2016〕280號,以下簡稱《通報》),對全國省級層面建立老年人補貼制度的有關情況進行了通報。其中,目前,在高齡津貼方面,北京、天津、河北等26個省(區、市)出台了相關補貼政策;在養老服務補貼方面,北京、天津、山西等20個省(區、市)出台了相關補貼政策;在護理補貼方面,北京、天津、山西等17個省(區、市)出台了相關補貼政策。
據悉,近年來,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財政部民政部全國老齡辦關於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財社〔2014〕113號)要求,各地緊密結合實際,陸續在省級層面出台了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政策。
統計顯示,在護理補貼方面,北京市規定,凡60至79周歲的重度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護理補貼100元;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護理補貼100元。
在高齡津貼上,北京市規定,凡是90周歲至9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100元高齡老年人津貼;10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200元高齡老年人津貼。
天津市規定,具有本市戶籍、10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1999年每人每月補貼標准為100元,2002年調整至每人每月200元,2015年調整至每人每月500元。另外,自2009年開始,具有天津市戶籍20年以上,年滿60周歲,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無社會養老保障待遇的老年人,2009年補貼標准為年滿60周歲不滿70周歲的,每人每月60元;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70元;80周歲以上的,每人每月80元。2011年調整為:年滿60周歲不滿70周歲的,每人每月70元;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80元;80周歲以上的,每人每月90元。2014年調整為年滿60周歲不滿70周歲的,每人每月95元;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每人每月105元;80周歲以上的,每人每月115元。
江蘇省則規定,凡年滿80周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可以領取300元尊老金。
「未出台相關補貼政策的地區,要結合當地實際,加快工作進度,盡快出台政策。已出台相關補貼政策的地區,要做好老年人評估工作,逐步提高補貼標准和覆蓋面,切實增強老年人獲得感。」《通報》認為,這些政策對於健全老年人福利制度、保障養老服務資金、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報》還要求,各地要以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續為方向,加快建立惠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