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規劃局、建設局、國土局哪個單位好
國土局的職責主要是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開發土地,審批建設用地和農村私人建房,辦理土地出讓、轉讓、出租、抵押,調處土地權屬糾紛,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征地,土地登記、確權、定級等等,除了土地資源,還具有管理礦產資源的職責。房地產老闆得燒香的部門啊。房地產房地產得有地才有房啊 做什麼工程都得先有地啊 而且還管礦 礦老闆也得悠著點
建設委員會是管一個城市所有建設方面的工作它都管,權力很大.我們在工程建設時主要是開工申請和竣工申請.他們不簽字就不能竣工.有些地方就是建設局
規劃局最重要的任務是負責城市的合理規劃 不過城市的規劃一般要5至10年做一次 因此這反而不是規劃局的主要工作了
其實規劃局日常最主要的工作有2個 一是對新的建築的報建進行審批 這可是個肥差 很多地產老闆在這個環節上會排隊給你好處
都是和搞工程有牽連的單位 我個人覺得 還是國土局最好 建委其次 再就是規劃局
對了 我給你查了個網上的詩 給你粘貼來呀
喝酒象喝湯,此人在工商! 喝酒象喝水,肯定在建委! 人均一瓶不會剩,工作一定在財政! 喝酒不用勸,肯定在法院! 舉杯一口乾,必定是公安! 一口能幹二兩五,這人一定在國土! 喝掉八兩都不醉,這人他媽在國稅! 天天醉酒不受傷,老弟八成在鎮鄉! 白酒啤酒加紅酒,肯定是個一把手! 酒後啥子都不怕,領導必定在人大! 成天喝酒不叫苦,哥們高就在政府! 喝酒只准喝茅台,這位領導中央來! 喝酒講情義,絕對是兄弟! 喝酒不認真,可能是醫生! 喝酒教育人,絕對是酒神! 酒後耍酒瘋,多半是民工!
一口能幹二兩五 國土的最厲害呀 嘿嘿 因為求他的人多了 喝的機會也就多了 自然就很能喝了
總之 我個人喜歡國土局
㈡ 請問你知道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和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哪個好嗎
個人覺得是建設局 油多水厚
㈢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住房和規劃建設局怎麼樣
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住房和規劃建設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住房和規劃建設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㈣ 德山經濟開發區是常德哪個區市轄區武陵區還是
德山經濟開發區地域原屬於常德區武陵區,現為經濟開發區。
㈤ 常德德山開發區的房子不許拆又不許重建,該怎麼辦才好
網友:你好!
1、常德德山開發區的房子為什麼不許拆?你到常德市城鄉建設局咨詢;
2、常德德山開發區的房子為什麼不許重建?你到常德市規劃局咨詢。
㈥ 德山經濟開發區的發展現狀
1、德山的工業基礎正做大做強。現在,德山開發區已擁有各類工業企業23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9家,並且正在形成7大工業板塊:以恆安紙業、華發紙業及籌建的泰格林紙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紙業板塊,以金健米業、陽光乳業、廣積米業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食品產業板塊,以雲錦紡織、東信棉業、特季輕紡、金帛化纖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紡織產業板塊,以力元新材、金天鈦業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新材料產業板塊,以三升光電、電子陶瓷及即將動工建設的三一重工常德工業園為龍頭形成了機械電子產業板塊,以三金制葯、洞庭制葯、金健葯業、德海葯業、平川葯業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醫葯產業板塊,以通威飼料、海大飼料、唐人神飼料、新希望飼料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飼料加工產業板塊。預計「十一五」末期,德山開發區工業企業總數達到300家,其中規模企業100家,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億元,財稅收入突破5億元。德山將在環洞庭湖經濟圈中樹起濱湖工業重鎮的大旗,在正在形成的我市太子廟-灌溪工業走廊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6的奮斗,德山工業不僅贏得了量的擴張,而且實現了質的提升。中國糧食第一股—金健米業公司的金健牌大米和面條榮獲「中國名牌」,企業被授予「全國優秀食品工業企業」等4個國家級榮譽稱號,品牌躋身「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的行列;恆安紙業的「心相印」生活用紙從2000年起連續8年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一,消費者滿意度高達98.5%,2005年9月1日被國家授予「中國名牌」稱號,恆安三期年底建成投產後,年產值將達到17億;常德紡機生產的YJ2系列搖架,全國市場佔有率高達70%,成為紡紗機首選配套產品,榮膺「全國紡織機械行業十大品牌」稱號,所生產的經編機全國市場佔有率也超過50%,並遠銷歐、亞國家。目前,共有11家上市公司在開發區落戶,它們已成為德山工業的脊樑。2008年,德山的規模工業企業主營業收入預計將超過63億元,稅收入庫2.6億元,比開始實行分稅制的1994年增長3倍。
2、德山的生產生活配套正逐步完善。16年中,開發區累計注入城建資金5.5億元,新建了12條城區主次幹道,新建道路總長25公里。今天,德山的道路體系日益完善,以常德大道、德山大道、乾明路、龍潭路、善卷路、海德路等道路為經,以崇德路、蓮池路、桃林路、有德路和青山街等道路為緯,「八縱七橫」的棋盤格局正在形成,城區道路里程已由開發區成立前的1公里擴展到30公里。目前,德山經濟開發區園區配套條件日益成熟。一是物流通暢,公路有207、319兩條國道在這里交匯,長常、常張和常吉等6條高速公路將在這里貫通;鐵路有連接京廣和枝柳兩大動脈的石長鐵路在這里橫穿,擁有年運輸量120萬噸的火車貨站;水路,能停泊千噸級輪船的德山碼頭將為您提供舟載之便,可從這里走沅江、經洞庭湖,西達重慶,東抵上海;空運,距開發區5公里的常德桃花源機場,開通了廣州、海口、北京、上海等多條航線,大大縮短了德山與外界的距離。水電齊備,開發區內擁有日供水10萬噸、60萬噸的自來水廠各一座,能充分保證企業的生產用水和居民的生活用水;開發區作為西電東送的主通道,有10伏萬變電站二座,20伏萬變電站一座。污水處理廠、垃圾發電廠、客運汽車站、公交通車站即將開始建設。
㈦ 常德德山經濟開發區建設局局長是什麼級別的幹部
常德經開區為國家級開發區,但行政級別有當地政府定,目前經開區為市政府正縣處級派出機構。經開區建設管理局(不是建設局)局長為正科級
㈧ 德山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德山經濟開發區屬於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德山經濟開發區擁有各類工業企業23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9家。
㈨ 德山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沿革
1、起步階段(1992年——1999年)。1992年,常德市委、市政府決定依託德山工業基礎,建立德山經濟科技開發區。1992年5月,省體改委正式下達了《關於常德市建立德山經濟科技開發區的批復》。第一代德山開發人借鑒沿海開發區起步的經驗,提出了以地生財、滾動開發的建設思路:即通過有償出讓土地取得出讓金,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區成立僅兩個月,啟動了「兩路一橋」建設工程:即桃林路、善卷北路、枉水二橋新建工程,全長3649米。從1992年7月28日開工,至1996年7月28日竣工,建設者們用四年時間,拉開了開發區的主體道路骨架,德山開發區漸現雛型。
1994年3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德山開發區升格為省級經濟科技開發區。1997年6月,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正式將德山開發區列入全省6大重點開發區。
2、提升階段(2000年——2004年)。「以地生財」的政策,在全國各地開發區日益加劇的政策比拼中明顯落伍,德山的開拓者開始努力尋求新的突破:一方面,充分利用國家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傾斜,在開發區內組建高新技術工業園,用政策「窪地」換投資「窪地」。2000年8月,常德市高新技術工業園在德山開發區正式掛牌,並同時推出了「三全一獎」的優惠政策,即:土地全送、規費全免、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全返、按引資金額1%的比例重獎招商引資的有功人員。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先後有三金葯業、平川葯業、力元新材、創業德力西等13家企業在這里落戶。另一方面,積極配合區內20多家舉步維艱國有企業的改制,一手抓職工身份置換,一手抓下崗工人安置,僅用了兩年多時間,基本完成了所有國有企業的改制工作。按照一廠一策的工作思路,常德紡織機械廠、洞庭制葯廠、常德化工廠等分別被經緯股份、三九制葯、湖南海利等上市公司收購,常德棉紡廠、常德棉紡分廠和常德電機廠等企業分別被雲錦紡織集團、東信棉業公司和金龍電機等實力雄厚的民營企業收購。重組後的企業,先後注入技改資金5億多元,使生產規模、產品檔次、市場份額、企業效益大幅提升。
3、發展階段(2005—­—)
2005年6月15日,時任市委書記程海波帶領四大家主要領導和市直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在德山召開現場辦公會議,共商德山開發區可持續發展大計。會議決定市政府連續3年每年投入3億元(含融資)用於基礎設施建設。6·15會議之後,在短短的幾個月中,乾明路、善卷路、有德路、青山街、崇德路、龍潭路等基礎設施相繼動工。
2006年底起,新一屆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對德山開發區建設發展更加重視,明確了德山開發區「工業新城、城市新區」的發展定位,提出了要舉全市之力建設德山的口號,加強了對開發區工作的領導,明確常務副市長為開發區工委第一書記、副市長兼任開發區工委書記,加強了對開發區的具體領導。市直各單位支持開發、服務項目的措施有力,相關職能部門對開發區的工作都明確了一把手負責制,有的還由市局副局長兼任開發區分局局長。
2007年,德山開發區共簽約項目29個,總投資160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6個。新開工工業項目21個,總投資158億元。當年完成投入13.7億元,比上年增長145.2%。全年共新征土地2200畝,拆遷房屋411棟,支付征地拆遷補償費1.48億元,拆除違章建築2萬余平方米。常德火電廠、恆安生活用紙、雲錦工業園、金天鈦業、三升光電、中小企業園等一批億元項目相繼入園,德山開發區的林紙、紡織和機電三大主導產業集群正逐步形成,實現了「產業集群、重大項目、園區形象」上的重大突破。
2008年,截至8月底,全區共簽約項目21個(其中億元項目13個),合同引進資金55.8億元,有三一重工集團投資15億元的平地機和瀝青攪拌站設備生產項目。全區現有各類工業項目60個,總投資140餘億元。其中,在建項目19個(含10個億元項目),擬建項目21個(含13個億元項目),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技改項目16個。去年開工項目中,已投產的有恆安心相印紙業、天力液壓和新希望飼料等9個。預計今年,在建項目中將有雲錦工業園、三升光電、恆安生活用紙、中小企業園、東莞產業園、電子陶瓷等6個億元項目和蘆薈加工等4個中小項目投產,全年投產項目可達1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