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邳州市是不是要換新火車站具體建設在哪個鎮
具體位置:隴海線 K145 + 100 - K147 + 100,含邳州新客站;既有邳州站。
見文件:
上海鐵路局:
你局《關於報送邳州新客站工程項目建議書的函》 (上鐵計函 [2008) 1894 號)收悉。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一、建設意義
既有邳州站為隴海線上客貨混合二等中間站,站房總面積1830 平方米,其中候車室 660 平方米,售票廳 281 平方米,售票窗口 3 個,旅客候車和售票能力嚴重不足;僅有一條地道,旅客進出站流線交叉,存在安全隱患;中間站台鄰靠正線而不能加高,不能滿足隴海線開行動車組需要,且存在安全隱患;車站徐州端咽喉能力緊張,客貨交叉嚴重;預測近、遠期旅客發送量將分別達到 181 萬人/年和 246 萬人/年,旅客列車對數分別為 28對/日和 35 對/日,既有站房和其他客運設施已不能滿足旅客運輸和服務質量的要求;且車站位於老城區,交通擁擠,房屋密集,已無擴建條件,不能適應城市規劃發展的需要。邳州市目前已形成以邳州市政務中心為核心的全新城市規劃布局。因此,為滿足鐵路旅客運輸要求,提高旅客服務質量,保障鐵路運輸和旅客安全,釋放車站貨運作業能力,緩解客貨交叉干擾,適應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需要,促進邳州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同意將既有邳州站的客運系統東移遷建至城市新區。
二、研究范圍
隴海線 K145 + 100 - K147 + 100,含邳州新客站;既有邳州站。
三、主要技術標准
與既有隴海線技術標准一致。
四、建設方案和規模
既有邳州站的客運系統向東改移至 K145 + 100 - K147 + 100范圍異地新建,既有邳州站貨運系統保留。 新客站按 2 台 6 線布置,相應正線間距調整,設旅客天橋和地道各 1 座,行包地道 1座,站台均設有柱雨棚,線側式站房,旅客最高聚集人數 2000人,站房總建築面積按 10000 平方米控制。本項目實施站場、站房及其配套設施以及相應引起的既有交通涵改擴建和征地拆遷工程,站前廣場和站前坡道納入邳州市城市建設配套工程。 下階段進一步深化研究炮車站是否封閉問題,研究新客站與城市規劃的協調街接、旅客進出站、與其他交通方式換乘等流線布置,按照全路客站建設"功能性、系統性、先進性、文化性、經濟性"原則,結合邳州市的意見優化站房景觀建築方案。
五、投資預估算、資金籌措及建設工期
本工程靜態投資預估算總額 3.1 億元。根據上海鐵路局和邳州市人民政府達成的《邳州新客站建設協議} ,全部投資由邳州市人民政府承擔。
建設總工期 1 年。
六、其他
請你局會同邳州市人民政府據此編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開展環境影響評價、用地預審等各項前期工作,進一步落實城市配套設施和有關征地拆遷等相關工作,按程序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