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2—2011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速總體呈下降趨勢(1分);同期我國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速總體呈上升趨勢(1分);2002—2011年我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速都呈曲折變化趨勢(描述某一階段的變化情況,或描述2008年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速比較接近)(1分);2002—2011年我國城鎮居民年均實際增長率高於農村居民(或: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遠高於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分)。
(2)角度1: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會增加儲蓄;銀行吸收儲蓄存款後,貸款給企業用於經營,讓閑置的貨幣作為資本生產要素發揮作用,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角度2: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會增加購買保險;保險機構用這部分資金從事投資活動,從而為經濟建設提供資金,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角度3: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會增加證券市場投資,購買債券或股票;國家或企業通過證券市場融資發展生產,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Ⅳ 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分居民人農民嗎
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需要分居民人農民,因為城鎮人均可支配收版入不包括權農民。
按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確定的城區和鎮區。城鎮居民家庭包括戶口在本地區的常住住戶和戶口在外地、居住在本地區半年以上的住戶,包括單身戶和一些具有固定住宅的流動人口。(北京市統計局)
鄉村是指《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劃定的城鎮以外的區域。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包括鄉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以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後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家庭人口
Ⅳ 城鄉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費的關系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以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後的收入。2012年7月,31省區公布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占據前三名,甘肅墊底。從增幅來看,海南增幅最高,達17.9%。
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
家庭總收入
指調查戶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員在調查期得到的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的總和,不包括出售財物和借貸收入。收入的統計標准以實際發生的數額為准,無論收入是補發還是預發,只要是調查期得到的都應如實計算,不作分攤。
(1)工資性收入,指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包括所從事主要職業的工資以及從事第二職業、其它兼職和零星勞動得到的其它勞動收入。
(2)經營性收入, 指個體或私營業主在一個記賬周期(一個月)內所取得的全部營業收入或銷售收入以及經營房屋出租業務的租金收入。
(3)財產性收入,指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如車輛、土地、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
(4)轉移性收入,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住房公積金等;家庭、親友間的贈送和贍養等。
個人所得稅
指調查對象被扣繳的工資薪金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它所得等個人所得的稅款。
社會保障支出
指調查戶家庭成員參加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社會保障項目中由個人交納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職工所在單位交納的那部分社會保障金。具體包括個人交納的住房公積金、個人交納的醫療基金、個人交納的失業基金、個人交納的養老基金和個人交納的其他社會保障支出。
記賬補貼
指調查戶因承擔記賬工作從統計部門、工作單位和其它途徑所得到的現金。不包括實物部分。
Ⅵ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以家庭為單位嗎一人不交全家報銷不了嗎
現在取消了以家為單位繳納醫療保險了,按人繳納,一人一卡。
Ⅶ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的簡稱嗎
問題:為什麼要加上人均二字?國民和人均國民所指的人民的生活水專平不一樣嗎?
假設屬:中等家庭水平:每家汽車2台,每家人均1台。
某家庭2口人,現在有一輛汽車(人均0.5台),明年汽車要翻一番,即1X2=2台。(完成了目標。但沒考慮人的因素),如果明年人均達到1台的話,不巧,該家庭生一個小孩,這樣看人均指標為2/3台就沒完成目標,要完成目標,就需要3台。
所以 隨著人口增長,完成人均指標更難,是保證了每個人的新增財富。
Ⅷ 某城區為研究城鎮居民月家庭人均生活費支出和月人均收入的相關關系,隨機抽取10戶進行調查,其結果如下:
(1)根據已知表格中的數據可得家庭人均生活費支出和月人均收入的散點圖如內下所示:

.
Ⅸ 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是啥意思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以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後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家庭人口
Ⅹ 某城區為研究城鎮居民月家庭人均生活費支出和月人均收入的相關關系,隨機抽取10戶進行調查,其結果如下:
解:作復出散點分布制圖(如下圖所示),
=850.604(元), 故預測月人均收入分別為1100元和1200元的兩家庭的月人均生活費分別為781.614元和850.604元。 |
與某城鄉居民家庭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保交基數高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