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健康飲食,綠色消費」的調查報告
關於健康飲食的調查報告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起來。這些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僅讓我們的信息、交通得到提高,還在食品方面開創了一片新天地。如常見的冰淇淋、餐桌上常有的轉基因食品以及五花八門的飲料。但科學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可在無聲無息的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就拿我們的轉基因食物來說吧,據調查這個世界只需要20%的世界人口,就是10億人口,人類中80%的人口是「垃圾人口」,而處置這些「垃圾人口」最有效,成本最小,反抗最小,收效最大的方法就是生化武器---也就是轉基因食物。而目標就是亞洲。在亞洲,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人口的第一和第二大國,佔了世界將近40%的人口,加上周邊國家,超過50%人口。如果我們經常吃吃會影響人的生育的,影響我們的幾代人!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潔為本」,那除了轉基因食品外,我們的身邊還有什麼危害健康的食物呢?為此,我對周圍的街道、小吃店、同學們的飲食情況以及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做了詳細的調查,為此發現了以下問題。
1、街頭食品加工者構成十分混雜,有農民、菜農、在職工人、城市閑散勞動等。一般文化素質低,法制觀念淡薄。
2、街頭食品經營設施簡陋,衛生防護設施不健全。
3、街頭食品攤點一般集聚在人群密集,流動大的公共場所,比如學校門口,空氣中的塵埃細菌極易污染食物。
4、管理混亂食品衛生監督不力,街頭食物的衛生根本無法保證。例如油炸食品可能經過多次污染。首先不能保證它是新鮮的,其次不能保證它洗干凈了而且經過消毒,然後你也不能保證油的質量,最後連調味品的衛生也無法保證,還要在一個不衛生環境中就餐。按理說不會有人敢吃它,而中學生就偏偏喜愛這類食品。
5、有45%的同學愛吃油炸食品,因為食後沒發現不適,就繼續吃下去有59%人平時吃燒烤,11%人不吃;23%人認為街邊燒烤不安全, 7%人認為安全;29%人不了解街邊燒烤小店的食品安全狀況,11%人了解;30%人均表示不會太在意價格;20%人贊同燒料泡PPA溶液,20%人不贊同。
通過調查,我發現街邊小攤的油炸食品、燒烤也是一個危機極大的食品。拿街邊燒烤來說,食品衛生就已經成了一個大問題:
1、所有的露天燒烤衛生情況都不合格。首先從其原料來說,為了節省成本,很多燒烤食品所使用的原料都是三無產品,有的甚至用工業原料、醫用原料等作為燒烤原料。為了使板筋和心管易爛,而且口感好,經營者會在使用前用活鹼和雙氧水泡製。
2、為了使變質的牛肉或豬肉帶有羊肉的味道,一些露天燒烤經營者會把切碎的牛肉或豬肉用羊油和一些調料浸泡。更有甚者,為了「節支增效」,經常用未經檢疫的廉價肉類,甚至病死畜禽肉從事燒烤經營。
3、露天燒烤經營者都沒有專用的制肉串場所,制肉串都是在自家或是馬路邊等簡陋場所。不僅這樣,露天燒烤經營者貯存肉串的冰箱
(冰櫃)內生熟不分,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均貯存在一起。穿肉的扦子也是重復使用,頂多用自家的自來水沖一沖,根本沒有消毒過程,有的連洗都不洗,不知有多少帶著細菌的扦子就這樣反復使用。
4、沒見過有哪個露天燒烤的「燒烤師傅」有健康證,就算有什麼疾病也無從得知。這些人就是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不辦任何手續,連房租都省了,怎麼可能關心別人的健康?
這些骯臟至極的燒烤帶來的危害也可想而知:燒烤食品一般較為燥熱,加之孜然、胡椒、辣椒等調味品辛辣刺激,會刺激胃腸道蠕動和消化液分泌,經常食用可能損傷消化道黏膜;許多燒烤、腌制食品中含有亞硝酸鹽,有的攤販為了保證燒烤食品的可口,還會在肉里加入肉彈素、羊肉精、豬肉精等多種添加劑,亞硝酸鹽中還有使胎兒畸形以及與體內的胺類物質結合後致癌的可能。此外,由於肉串烤制時間短,中心溫度達不到殺滅細菌的溫度,肉串外熟內生,吃後易患布魯氏菌病,主要表現是發熱,伴有關節、肌肉疼痛,身體乏力、多汗。為了個人健康,最好不要吃街邊燒烤。
從調查報告的總體來說,不管是轉基因食品,還是露天的燒烤攤,只要相關部門嚴格把關,加上攤主自覺遵規,這些危害都不成問題。可就是因為攤主的自私,監管部門的懶惰,導致了這種局面。解鈴還需系鈴人,要想保證食品安全,還需人們的自覺。除了這,我們要明白飲食健康不只是注重飲食的衛生,還要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根據不同的性別、年齡、職業選擇不同的食品。中學生處在生長發育的飛躍期,是一生中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在此階段的生長速度,性成熟程度、學習能力、運動成績、勞動效率等都和營養狀況有密切關系,所以我們必須注重合理膳食。
讓我們為健康飲食而奮斗吧。
2. 撰寫一篇關於健康飲食、綠色消費的社會調查報告
調查結果:經過我從網上的調查,
在中學生中,有10%的學生經常不吃早餐,27%的學生有時不吃;15%的學生,三餐食量不合理。這些都是嚴重的飲食不健康現象
首先,不吃早餐是有極大危害的:
一、對大腦的危害。雖說腦組織的重量只佔人體重的2-3%,但腦的血流量每分鍾約為800毫升,耗氧量每分鍾約為45毫升,耗糖量每小時約為5克。青少年的腦組織正處於發育期,血、氧、葡萄糖的需求量比成人還高。如血糖過低,腦意識活動就會出現障礙,長期如此,勢必影響腦的重量和形態發育。
二、對消化系統的危害。正常情況下,頭天晚上吃的食物經過六小左右就從胃裡排空進入腸道。第二天若不好吃早餐,胃酸及胃內的各種消化酶就會去「消化」胃粘膜層。長此以往,細胞分泌粘液的正常功能就會遭到破壞,很容易造成胃潰瘍及十二指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三、造成動脈硬化且更易導致肥胖。有不少青少年學生是怕長胖而不吃早餐的。這種做法毫無科學道理。人體對熱量的需求是有標準的,不吃早餐,勢必加大中、晚餐的進食量。而晚餐後一般運動量較小,更容易造成脂肪積累而導致肥胖。另外,長期不吃早餐還會使膽固醇、脂蛋白沉積於血管內壁,導致血管硬化。
四: 讓你反應遲鈍:早飯是大腦活動的能量之源,如果沒有進食早餐,體內無法供應足夠血糖以供消耗,便會感到倦怠、疲勞、腦力無法集中、精神不振、反應遲鈍。
五: 慢性病可能「上」身:不吃早餐,飢腸轆轆地開始一天的工作,身體為了取得動力,會動用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體之類的腺體,去燃燒組織,除了造成腺體亢進之外,更會使得體質變酸,患上慢性病。
六: 腸胃可能要「造反」:不吃早餐,直到中午才進食,胃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於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潰瘍。
七: 便秘「出籠」:在三餐定時情況下,人體內會自然產生胃結腸反射現象,簡單說就是促進排便;若不吃早餐成習慣,長期可能造成胃結腸反射作用失調,於是產生便秘。
八: 會讓你更靠近肥胖族:人體一旦意識到營養匱乏,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最後消耗的才是脂肪,所以不要以為不吃早飯會有助於脂肪的消耗。相反,不吃早飯,還會使午飯和晚飯吃得更多,瘦身不成反而更胖。
營養學家們的證實,早餐是每個人一天中最不容易轉變成脂肪的一餐。如果每天不吃早餐只會讓午餐吃得更多。
所以早餐很重要
其次,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最好是3∶2∶1,這樣子就能讓你在一天內所吃的精華在體力最旺盛的時間內消耗掉。
在飲食搭配上:
21%的人攝入脂肪、油、甜品過量;
20%的人攝入奶製品過量;
13%的人攝入高蛋白食品過量;
18%的人攝入蔬菜不足;
36%的人攝入水果不足;
22%的人攝入谷類不足;
有11%的人飲食中營養不夠豐富;
而只有12%的人勉強符合健康的膳食寶塔。
綜上所述,高中生的飲食狀況不容樂觀
除了對他們的飲食行為進行調查,我們還細致的調查了他們的飲食意識:
只有約1∕5的人有強烈的健康飲食觀念;
而超過1∕2的人不夠重視;
總體來看,學生的健康飲食觀念較為淡薄。
| 接下來是綠色消費
綠色服裝因其具有吸濕性好、透氣性強、貼身穿著舒適、柔軟等優點而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厚愛。調查中,四成左右的人表示願意消費綠色服裝,說明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三成居民都喜歡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指的是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體廢棄物生產的無毒、無污染、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調查顯示,近三成的人非常歡迎綠色建材,其無毒無害的特點吸引著相當一部分消費者。
23.1%的人願買綠色家電
當前,家電產品掀起了綠色革命的高潮。綠色冰箱除採用無氟製冷外,還採用殺菌保鮮、抗菌保質、健康衛生的ABS材料,從而在確保食品新鮮的同時有效抑制箱內有害氣體、凈化空氣、高效節能;綠色洗衣機則將清潔衣物與消毒滅菌結合在一起,操作簡便、安全衛生。與此同時,環保型的微波爐、熱水器、手機、水處理機、電腦等產品也紛紛佔領市場。調查顯示,雖然傳統的消費觀念和經濟條件等因素起了一定的制約作用,但是仍有23.1%的消費者對綠色家電表示關注,並願意在購買家電時首先考慮購買綠色產品。
3. 主題為"健康飲食,綠色消費"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4. 健康飲食 綠色消費 一篇體現飲食或消費方面的社會調查報告 小學作業 2000字左右
「健康飲食,綠色消費」調查報告
社會實踐不知不覺已經接近尾聲了,回想一下,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過得很快,但是著實讓人受益匪淺。一個月,原來可以過的很充實,很有意義。
首先,我們迅速組成了總體協調組,該組成員是我們班的班委,如此一來,接下去的工作分配會顯得更加迅速和簡單。並且在總體協調組成立後,我們又將本班其他同學分別分成外部調查組、系統分析組、資料整理組、應急處理組,並選出組長。我們又將各班委分派到各組去協調各組組長落實下一步的工作。而我則負責幫助外部調查組的組長以及組員出去調查以及回收問卷。
我們的課題是「健康飲食,綠色消費」,因此我們社會調查的方式有二種,從調查范圍方面來說,一是到超市調查,二是到貿易市場調查,三是到學校設點進行調查;從調查方式方面來說,一是問卷調查,二是口頭訪問。
從這次訪問當中,我看到了也聽到了一些情景與一些聲音,我看到了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烈,在我們訪問的人群中,許多人都表明他們支持環保而且還會以身作則來告訴其他人,從而做到人人環保……在超市裡,我看到了人們已經開始並習慣使用環保袋了,這是人們值得感到欣慰的。當然,我們有聽到反對的聲音,當然那隻是小部分。我相信,時間長了,他也會同意我們的。
本次在超市中進行消費調查,向消費者發放問卷2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90份,回收率在95%。基本情況如下:人均消費問題, 31.2%的被調查者接受人均消費在50元以下,30.8%的被調查者能接受人均消費在50元——100元之間;餐飲浪費,39.4%的調查者認為現在的浪費現象尚可,32.7%的被調查者認為比較嚴重,具體落實在打包問題上,36.5%的認為吃不完會打包,39.4%的認為不會打包;收取開瓶費問題上,82.2%的被調查者認為不該收取;59%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允許消費者自帶酒水;68%的人認為茶水、小毛巾、米飯不應該另外收費;對有無制定年夜飯、婚宴餐標的相關格式合同這一問題,60%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的,23.2%的認為不必要,16.8%的覺得無所謂。海鮮計量,50%的被調查者對海鮮計量不滿意,42%的感覺放心。餐飲環境和服務,55%的被調查者覺得現在市區的就餐環境和服務質量一般。
下面我講解一下關於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的概念是廣義的,它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未被污染或者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改變公眾對環境不宜的消費方式。在目前消費疲軟的情況下,倡導綠色消費不僅可以創造新的消費熱點,拉動消費,更重要的是處於買方市場的消費需求會更有效的引導綠色生產。
80年代後半期,英國掀起了「綠色消費者運動」然後席捲了歐美各國。這個運動主要就是號召消費者選購有益於環境的產品,從而促使生產者也轉向製造有益於環境的產品。這是一種靠消費者來帶動生產者,靠消費領域影響生產領域的環境保護運動。這一運動主要在發達國家掀起,許多公民表示願意在同等條件下或略貴條件下選擇購買有益於環境保護的商品。在英國1987年出版的《綠色消費者指南》中將綠色消費具體定義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費:
(1)危害到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產、使用和丟棄時,造成大量資源消耗的商品;
(3)因過度包裝,超過商品本身價值或過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費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動物或自然資源的商品;
(5)含有對動物殘酷或不必要的剝奪而生產的商品;
(6)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不利影響的商品。
歸納起來,綠色消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消費無污染的物品;消費過程中不污染環境;自覺抵制和不消費那些破壞環境或大量浪費資源的商品等。
目前消費領域危及健康的問題主要有:食品遭遇各種污染;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等原因而形成的不健康飲食方式;日常生活中過度使用高效的人工合成化學品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家庭裝飾材料中化學污染嚴重;一些廠家故意隱瞞產品所含的有害成份,使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大量接觸有毒物質,健康權益受到侵害。
當人類進入新世紀的時候,正面臨著由於環境污染和資源浩劫所造成的生存危機。讓我們想一想,我們每個消費者在這樣的時刻負有怎樣不可推卸的責任?當脆弱的生態難以維系,人類的消費將如何持續;當地球母親患了絕症,她的兒女們又能生存多久?
我們,意識到對環境不負責任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願意選擇對健康有益的、與環境友好的綠色消費方式。
綠色消費是一種權益,它保障後代人的生存和當代人的安全與健康;
綠色消費是一種義務,它提醒我們:環保是每個消費者的責任;
綠色消費是一種良知,它表達了我們對地球母親的孝愛之心和對萬物生靈的博愛之懷;
綠色消費是一種時尚,它體現著消費者的文明與教養,也標志著高品質的生活質量;
作為綠色消費志願者,我們每個人都是市場上的綠色選民。讓我們把手中的鈔票變成綠色選票,選擇可持續的消費模式,選擇綠色的生活,
從而推動發展我國綠色的技術和綠色的經濟。
因此,作為中學生的我們,關於綠色消費,我們一定要深入自心。
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增進了本班同學們之間的友誼,同時,班級凝聚力也得到了改善,大家攜手互助,把這次的社會實踐弄得更加完美。
5. 綠色消費調查報告
報告內容: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能源危機、環境惡化、生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困擾著人類的發展。在此背景下,以環保為主旨的綠色產品應運而生。為了解廣大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接受程度、挖掘綠色消費品的市場潛力,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近日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南京、重慶、青島、長沙、南寧等城市開展了一項有關綠色消費觀念及消費行為的專題調查,共收到有效樣本1863個。調查結果表明,綠色消費品以其健康、節能、無污染等特點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青睞,日益走進百姓生活。
調查顯示,86.7%的人認為治理環境污染問題事關重大且迫在眉睫;71.3%的人認為發展環保產業、開發綠色產品對改善環境狀況大有裨益.人們普遍認為綠色產品應具有健康、節能、無污染的特點,對以上特點的認同比例分別超過了70%。
調查還顯示,53.8%的人表示樂意消費綠色產品;37.9%的人表示已經購買過諸如綠色食品、綠色服裝、綠色建材、綠色家電等等在內的綠色產品。同時,18.5%的人認為國內綠色產品的質量和技術水平還比較低,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15.2%的人認為目前綠色產品的品種還不夠豐富,尚不能滿足環境保護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費的需求。由此看來,要解決環境危機、推廣綠色產品首先應提高我國環境科技的整體水平,促進高新技術含量高的科技成果實用化、商品化和產業化。
38.7%的人喜綠色食品
調查表明,38.7%的人表示願意消費綠色食品(見附圖),這一比例大大低於西方發達國家。根據有關資料,有67%的荷蘭人、77%的美國人和80%的德國人願意消費綠色食品,購買過綠色食品的人則幾乎達到100%。值得注意的是,17.3%的人反映綠色食品的假冒偽劣問題比較嚴重。假冒偽劣產品橫行勢必會影響人們的消費熱情。
四成居民傾心綠色服裝
綠色服裝因其具有吸濕性好、透氣性強、貼身穿著舒適、柔軟等優點而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厚愛。調查中,四成左右的人表示願意消費綠色服裝,說明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三成居民歡迎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指的是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體廢棄物生產的無毒、無污染、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建築材料。調查顯示,近三成的人非常歡迎綠色建材,其無毒無害的特點吸引著相當一部分消費者。
23.1%的人願買綠色家電
當前,家電產品掀起了綠色革命的高潮。綠色冰箱除採用無氟製冷外,還採用殺菌保鮮、抗菌保質、健康衛生的ABS材料,從而在確保食品新鮮的同時有效抑制箱內有害氣體、凈化空氣、高效節能;綠色洗衣機則將清潔衣物與消毒滅菌結合在一起,操作簡便、安全衛生。與此同時,環保型的微波爐、熱水器、手機、水處理機、電腦等產品也紛紛佔領市場。調查顯示,雖然傳統的消費觀念和經濟條件等因素起了一定的制約作用,但是仍有23.1%的消費者對綠色家電表示關注,並願意在購買家電時首先考慮購買綠色產品。
6. 關於健康飲食,綠色消費的社會調查報告
「健康飲食,綠色消費」調查報告
社會實踐不知不覺已經接近尾聲了,回想一下,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過得很快,但是著實讓人受益匪淺。一個月,原來可以過的很充實,很有意義。
首先,我們迅速組成了總體協調組,該組成員是我們班的班委,如此一來,接下去的工作分配會顯得更加迅速和簡單。並且在總體協調組成立後,我們又將本班其他同學分別分成外部調查組、系統分析組、資料整理組、應急處理組,並選出組長。我們又將各班委分派到各組去協調各組組長落實下一步的工作。而我則負責幫助外部調查組的組長以及組員出去調查以及回收問卷。
我們的課題是「健康飲食,綠色消費」,因此我們社會調查的方式有二種,從調查范圍方面來說,一是到超市調查,二是到貿易市場調查,三是到學校設點進行調查;從調查方式方面來說,一是問卷調查,二是口頭訪問。
從這次訪問當中,我看到了也聽到了一些情景與一些聲音,我看到了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烈,在我們訪問的人群中,許多人都表明他們支持環保而且還會以身作則來告訴其他人,從而做到人人環保……在超市裡,我看到了人們已經開始並習慣使用環保袋了,這是人們值得感到欣慰的。當然,我們有聽到反對的聲音,當然那隻是小部分。我相信,時間長了,他也會同意我們的。
本次在超市中進行消費調查,向消費者發放問卷2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90份,回收率在95%。基本情況如下:人均消費問題, 31.2%的被調查者接受人均消費在50元以下,30.8%的被調查者能接受人均消費在50元——100元之間;餐飲浪費,39.4%的調查者認為現在的浪費現象尚可,32.7%的被調查者認為比較嚴重,具體落實在打包問題上,36.5%的認為吃不完會打包,39.4%的認為不會打包;收取開瓶費問題上,82.2%的被調查者認為不該收取;59%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允許消費者自帶酒水;68%的人認為茶水、小毛巾、米飯不應該另外收費;對有無制定年夜飯、婚宴餐標的相關格式合同這一問題,60%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的,23.2%的認為不必要,16.8%的覺得無所謂。海鮮計量,50%的被調查者對海鮮計量不滿意,42%的感覺放心。餐飲環境和服務,55%的被調查者覺得現在市區的就餐環境和服務質量一般。
下面我講解一下關於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的概念是廣義的,它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未被污染或者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改變公眾對環境不宜的消費方式。在目前消費疲軟的情況下,倡導綠色消費不僅可以創造新的消費熱點,拉動消費,更重要的是處於買方市場的消費需求會更有效的引導綠色生產。
80年代後半期,英國掀起了「綠色消費者運動」然後席捲了歐美各國。這個運動主要就是號召消費者選購有益於環境的產品,從而促使生產者也轉向製造有益於環境的產品。這是一種靠消費者來帶動生產者,靠消費領域影響生產領域的環境保護運動。這一運動主要在發達國家掀起,許多公民表示願意在同等條件下或略貴條件下選擇購買有益於環境保護的商品。在英國1987年出版的《綠色消費者指南》中將綠色消費具體定義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費:
(1)危害到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產、使用和丟棄時,造成大量資源消耗的商品;
(3)因過度包裝,超過商品本身價值或過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費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動物或自然資源的商品;
(5)含有對動物殘酷或不必要的剝奪而生產的商品;
(6)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不利影響的商品。
歸納起來,綠色消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消費無污染的物品;消費過程中不污染環境;自覺抵制和不消費那些破壞環境或大量浪費資源的商品等。
目前消費領域危及健康的問題主要有:食品遭遇各種污染;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等原因而形成的不健康飲食方式;日常生活中過度使用高效的人工合成化學品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家庭裝飾材料中化學污染嚴重;一些廠家故意隱瞞產品所含的有害成份,使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大量接觸有毒物質,健康權益受到侵害。
當人類進入新世紀的時候,正面臨著由於環境污染和資源浩劫所造成的生存危機。讓我們想一想,我們每個消費者在這樣的時刻負有怎樣不可推卸的責任?當脆弱的生態難以維系,人類的消費將如何持續;當地球母親患了絕症,她的兒女們又能生存多久?
我們,意識到對環境不負責任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願意選擇對健康有益的、與環境友好的綠色消費方式。
綠色消費是一種權益,它保障後代人的生存和當代人的安全與健康;
綠色消費是一種義務,它提醒我們:環保是每個消費者的責任;
綠色消費是一種良知,它表達了我們對地球母親的孝愛之心和對萬物生靈的博愛之懷;
綠色消費是一種時尚,它體現著消費者的文明與教養,也標志著高品質的生活質量;
作為綠色消費志願者,我們每個人都是市場上的綠色選民。讓我們把手中的鈔票變成綠色選票,選擇可持續的消費模式,選擇綠色的生活,
從而推動發展我國綠色的技術和綠色的經濟。
因此,作為中學生的我們,關於綠色消費,我們一定要深入自心。
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增進了本班同學們之間的友誼,同時,班級凝聚力也得到了改善,大家攜手互助,把這次的社會實踐弄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