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漢醫保城鄉一體化結算醫院端怎麼更新
所謂自費結算,就是國家社保法不承膽的用葯或是設備的那一部分,這個社保不報的,另一部分就是社保法規定承認的部分,不能改的,社保里連皮痰平都不能報,以後用葯問清楚再用,
2. 農村社保退休金和城市有何不同
首先來,農村經濟比較落後,自所以說在農村社保的重心還是比較關注一些基本的方面,計劃生育實施以後,人口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在農村地區收入要比城市低,年輕人卻要和城市年輕人一樣,要擔負四個老人和孩子的重擔。農村的衛生條件也不比城市,農業勞作對身體危害比較大,經濟也比較薄弱,很容易就會破產,所以農村社保主要是把農村地區看病和養老兩個方面結合起來,以養老醫保為主,輔以農民工的工傷保險。
由於人口老齡化是社會共同的問題,所以說城市社保的養老和農村一樣都是比較重要的,其次城市人口沒有土地,和農村工作是不一樣的,城市人口成年後必須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學習到工作技能後才能找到一個能滿足自己生活需求的工作,農村人口自出生以後就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且還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房子,所以說城市人口比較難就業和失業。
所以說城市人口社保以養老、醫療為主,還關註失業以及在工作時的工傷保險,這就是最主要的區別。此外,農村地區和城市社保保障實施力度也有差異,農村地區月領養老金遠遠低於城市月領養老金,而繳納方式也不一樣,城市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農村則為個人繳納,或者是集體補助。
3. 山東什麼時候施行城鄉一體化
新華網山東頻道5月31日電(魯勇 王軍)5月18日,山東省高密市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林新按預定時間來到柴溝中心衛生院,為柴溝鎮曹疃村、逄戈庄、東注溝三個村莊的3名患者施行了手術,使他們免除了到城區醫院治療的奔波之苦,同時因享受新農合住院報銷70%的優惠,他們的醫療費用也省了不少。這些患者能在衛生院得到城區醫院的醫療服務,得益於高密市城鄉衛生一體化改革的政策。 2008年初,高密市確定了「往上掛靠、向下延伸、區域整合」的城鄉衛生一體化改革思路,力推城市衛生資源向鎮街、村居延伸,大力提升鎮街衛生院服務水平,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城市醫院的診療服務,逐步改變以前農民「看病進城」的就醫習慣。去年以來,高密市衛生局積極組織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兩處龍頭醫院分別與5處鎮街衛生院結成醫療聯合體,與所管理的衛生院人才、技術、設備等資源實行共享共用,對醫療質量、行政業務、人才培養統一管理指導,並實行雙向轉診,探索建立資源共享機制、醫療服務合作機制、業務管理和人員培訓機制、補償和分配機制。一年多來,城區醫院已經派出120多名農村急需的、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務人員,對各衛生院進行技術指導和診療服務,免費培訓醫務人員130多人次,為660多名手術患者節約費用40多萬元。並投資近200萬元,幫助衛生院加強基礎建設,改善醫療設備。 高密市還大力加強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基層群眾就醫條件。每年增加900多萬元經費用於發展農村公共衛生事業,並將鎮街衛生院由原來的29處合並到10處,對430處村級衛生所由各衛生院實行一體化管理,即聘任衛生所負責人、鄉村醫生,對衛生所人員、業務、葯品、財務、工資實行「五統一」管理。投資1.5億元,建設高密市人民醫院、中醫院病房大樓以及6處衛生院門診、病房樓改擴建等工程項目,新建和改造業務用房近5萬平方米,建成349處標准化衛生所。同時,重新修訂了新農合報銷方案,參合農民一級和二、三級住院補償比例逐步提高。在夏庄鎮、柏城鎮啟動全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試點,探索「小病社區低收費、大病住院有保險、防保服務政府管」的新型醫療衛生服務模式。 為推動公共衛生管理的城鄉一體化,高密市組建10處鎮街公共衛生管理站,承擔鎮級公共衛生管理職能,並將小食堂、小餐飲店、小旅店、小理發美容店、小歌舞廳等單位的衛生許可和監管下放到鎮級管理,方便了當地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