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建設公司下設幾個局
鐵一局到鐵十局歸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簡稱CREC
中國17大鐵路局所在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沈陽、 鄭州、濟南、 蘭州、 成都 、 南昌 、哈爾濱、柳州、昆明、呼和浩特、烏魯木齊 太原、
鐵道部即將成立八大鐵路集團,取代現有鐵路局:
東北鐵路集團公司總部——沈陽
西北鐵路集團公司總部——西安
華中鐵路集團公司總部——武漢
華北鐵路集團公司總部——北京
華南鐵路集團公司總部——廣州
華東鐵路集團公司總部——上海
西南鐵路集團公司總部——重慶
青藏鐵路集團公司總部——格爾木(暫定) ---------------------------------
東北鐵路集團公司
原沈陽、哈爾濱鐵路局
西北鐵路集團公司
原烏魯木齊、蘭州、西安鐵路局
華中鐵路集團公司
原鄭州、武漢、南昌鐵路局以廣鐵集團長沙公司
華北鐵路集團公司
原呼和浩特、太原、北京鐵路局和大同鐵路公司
華南鐵路集團公司
原柳州鐵路局、廣鐵集團
華東鐵路集團公司
原濟南、上海鐵路局
西南鐵路集團公司
原成都、昆明鐵路局
青藏鐵路集團公司
鐵 路 局
2. 中國有多少家鐵路建設公司
兩家這是鐵道體制改革的結果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前身是鐵道部基本建設總局,1989年改制回成為中國鐵答路工程總公司,2000年與鐵道部正式脫鉤,其下的原有第一到第五五個工程局改制為十個集團有限公司(俗稱「老五局」、「新五局」),出於歷史淵源的考慮,使用了「中鐵X局集團有限公司」這樣的公司名稱。請注意的是,這不是簡稱而是正式的公司名稱。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在軍隊改革中脫下軍裝,成立總公司,歸口鐵道部管理,同樣在2000年與鐵道部正式脫鉤,其下設立十五個集團有限公司,由於部分原屬於老五局的工程部、項目部劃歸該總公司管理,也按照同樣的命名規則命名旗下公司,也就是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到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了。 這兩個公司都是大型國企,所從事的經營類型也基本相同,之間沒有隸屬關系,也可以說是兄弟單位,在市場中還存在競爭關系。
3.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下屬部門有哪些
截止2019年3月,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
一、基礎建設
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
公司、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北京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海外工程
中鐵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中鐵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三、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華鐵工程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三、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
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四、房地產開發
中鐵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五、礦產資源開發
中鐵資源集團有限公司
六、金融
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中鐵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中鐵資本有限公司
七、投資
中鐵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中鐵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上海)投資有限公司
八、其他
中鐵人才交流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中鐵物貿集團有限公司
九、分公司及直屬項目機構
工程建設分公司、設計咨詢分公司、東方國際建設分公司、區域分公司、項目經理部、工程指揮部
(3)中國鐵路有幾個建設局擴展閱讀: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勘察設計、施工安裝、工業製造、房地產開發、資源礦產、金融投資和其他業務於一體的特大型企業集團,總部設在中國北京。作為全球最大建築工程承包商之一,中國中鐵連續13年進入世界企業500強,2018年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56位,在中國企業
500強排名第13位。
中國中鐵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源流。1950年3月為中國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後變更為鐵道部基本建設總局。198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基本建設總局,組建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2000年9月,與鐵道部實行政企分開,整體移交中央大型企業工作委員會管理。2003年5月由國務院國資
委履行出資人職能。2007年9月12日,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獨家發起設立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7年12月3日和12月7日,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2017年12月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更名為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中鐵具有中國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批淮的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以及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路基、路面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專業承包資質,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合作經營資格證
書和進出口企業資格證書。
中國中鐵先後參與建設的鐵路佔中國鐵路總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建成電氣化鐵路佔中國電氣化鐵路的90%;參與建設的高速公路約佔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八分之一;建設了中國五分之三的城市軌道工程。
中國中鐵業務范圍涵蓋了幾乎所有基本建設領域,包括鐵路、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軌道交通、水利水電、機場、港口、碼頭,等等,能夠提供建築業「縱向一體化」的一攬子交鑰匙服務。此外,公司實施有限相關多元化戰略,在勘察設計與咨詢、工業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礦
產資源開發、高速公路運營、金融等業務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發展。
中國中鐵在特大橋、深水橋、長大隧道、鐵路電氣化、橋梁鋼結構、盾構及高速道岔的研發製造、試車場建設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管理和技術優勢。橋梁修建技術方面,有多項修建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隧道及城市地鐵修建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部分技術達到世界先
進水平;鐵路電氣化技術代表著當前中國最高水平。
中國中鐵機械裝備領先。擁有國內數量最多的隧道掘進機械(盾構、TBM)、亞洲起重能力最大的吊裝船、整套深海水上作業施工裝備、國內數量最多的用於鐵路建設的架橋機及鋪軌機,以及國內數量最多的用於電氣化鐵路建設的架空接觸線路施工設備。公司能夠自行開發及製造具有國際先進
水平的專用重工機械,同時公司是世界上能夠獨立生產TBM 並具有知識產權的三大企業之一。
中國中鐵是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全國首批「創新型企業」。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10項,其中特等獎5項,一等獎15項;國家級工法166項;擁有發明專利1661件;擁有「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橋梁結構健康
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介紹
4. 中鐵單位有多少局都分布在哪,子公司在哪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鐵)下屬二十五個工程局。名稱及總部所在地如下:
中鐵一局(陝西省西安市)、中鐵二局(四川省成都市)、中鐵三局(山西省太原市)、中鐵四局(安徽省合肥市)、中鐵五局(貴州省貴陽市)、中鐵六局(北京市)、中鐵七局(河南省鄭州市)、中鐵八局(四川省成都市)、
中鐵九局(遼寧沈陽市)、中鐵十局(山東省濟南市)、中鐵十一局(湖北省武漢市)、中鐵十二局(山西省太原市)、中鐵十三局(天津市)、中鐵十四局(山東省濟南市)、中鐵十五局(北京市)、中鐵十六局(北京市)、中鐵十七局(山西省太原市)、
中鐵十八局(天津市)、中鐵十九局(北京市)、中鐵二十局(陝西省西安市)、中鐵二十一局(甘肅省蘭州市)、中鐵二十二局(北京市)、中鐵二十三局(四川省成都市)、中鐵二十四局(上海市)、中鐵二十五局(廣州市)。
中鐵各局的資產利潤情況,詳見下表(2017年數據):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50年3月,總部位於北京,是一家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鐵路和公路投資及運營、礦產資源開發、物資貿易等業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
(4)中國鐵路有幾個建設局擴展閱讀: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二十五個局的發展歷程。
1、中鐵一局
中鐵一局的前身是鐵道部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1950年5月1日,為適應西北鐵路建設的迫切需要,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鐵道部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在甘肅天水成立,擔負著搶修寶天線,修建天蘭線以及蘭新線的艱巨任務。
1952年改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一工程局,局址遷至甘肅省蘭州市;1958年改為鐵道部烏魯木齊鐵路局,局址遷至新疆烏魯木齊市;1963年改為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1966年改為鐵道部第一工程局;1970年並入交通部,為交通部第一工程局;
1974年恢復為鐵道部第一工程局,局址遷至陝西省西安市;1984年,為進一步搞活鐵路施工企業,使鐵路企業逐步轉變為相對獨立的經 濟實體,鐵道部決定將鐵道部第一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一工程公司;
1985年,根據鐵道部的決定,恢復鐵道部第一工程局的名稱;2000年,鐵道部第一工程局改制為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到如今。
2、中鐵二局
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西南鐵路工程局,成立於1950年,局址設在重慶,主要負責西南鐵路的勘測設計、施工和運營工作,是新中國誕生後最早建立的國有大型鐵路施工企業之一,並且修建了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
1958年3月1日,局機關遷駐貴陽市,同年5月7日正式更名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局。
1978年12月,根據鐵路建設發展規劃和調整施工力量布局的需要,鐵道部決定,鐵道部第二工程局分成第二工程局、第五工程局。分建後的鐵二局機關設在成都市,1984年10月1日,鐵二局更名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公司,1985年按鐵道部要求恢復更名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局。
1994年,建設部、鐵道部相繼 確定鐵道部第二工程局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正式開始企業改制工作。1998年6也1日,成功改制為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到如今。
1999年9月24日,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鐵道部寶雞橋梁廠、成都鐵路局、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西南交通大學四家單位發起設立了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8日,中鐵二局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成為中國鐵路系統下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公司。
3、中鐵三局
中鐵三局集團成立至今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壯大,機構名稱幾經調整變更:1952年4月1日,為了適應新建東北林區鐵路建設的需要,鐵道部決定組建鐵道部庫圖段鐵路工程處,這是中鐵三局集團的前身。地址設在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鎮。
1953年1月,庫圖段鐵路工程處擴建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十工程局。1954年1月,第十工程局改為哈爾濱鐵路管理局牙克石工程分局。1955年1月,哈爾濱鐵路管理局牙克石工程分局改稱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七工程局。
1955年8月,第七工程局縮編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東北森林鐵路工程處。1956年1月,處址由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鎮遷入河北省承德市。1958年4月,東北森林鐵路工程處改稱為鐵道部東北鐵路工程處。處址設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958年鐵路實行工程和運輸管理合一的管理體制,同年12月鐵道部決定將東北鐵路工程處改稱為鐵道部海拉爾鐵路工程局。局址設在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市。
1961年1月,海拉爾鐵路工程局改設為鐵道部東北鐵路工程局。1963年局址由海拉爾遷入哈爾濱市。1968年6月1日,鐵道部決定按數字序號設置工程局,即將東北鐵路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三工程局。1972年4月,局址由哈爾濱市遷入山西省太原市至今。
1970年7月,鐵道部與交通部、郵電部所屬郵政部分合並,成立新的交通部,鐵路由交通部領導。鐵道部第三鐵路工程局改稱為交通部第三鐵路工程局。1975年1月,國家恢復成立了鐵道部,5月1日交通部第三鐵路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三工程局。
1984年11月,為進一步搞活鐵路施工企業,使鐵路企業逐步轉變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鐵道部決定將鐵道部第三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三工程公司。1985年9月1日,根據鐵道部的決定,恢復鐵道部第三工程局的名稱。2000年11月28日,鐵道部第三工程局改制為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至今。
4、中鐵四局
說起中鐵四局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的1950年。
當年11月,為保障戰時軍需運輸,中央軍委、鐵道部以東北鐵路特派員辦事處工程總隊為主體、從全國各鐵路局抽調部分骨幹力量,正式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總隊,跨過鴨綠江,承擔京義(平壤-新義州)、定清(定州-清水)鐵路線的搶修任務。
1953年11月,鐵道工程總隊順利完成任務凱旋迴國。此後,經過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咸陽)和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兩部分11次較大規模分立、組合的機構演變,至1965年1月,以福州鐵路局工程指揮部調入華北鐵路工程局為標志,基本形成了鐵道部第四工程局的主體。
1966年8月,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正式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為貫徹執行西南三線鐵路建設的國防戰略,經過20天的千里搬遷,局機關從繁華的北京市遷址雲南省富源縣。
1970年6月,鐵道部第四鐵路工程局與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合並,組建新建制的鐵道部第四鐵路工程局,機關設址湖北省武漢市。
1974年1月,交通部第四鐵路工程局電氣化工程處調出與交通部電務工程總隊、交通部第三鐵路設計院電氣化設計處合並,組建交通部鐵路電氣化工程局,機關設址北京市。
1977年1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局按原局、院建制重新組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和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同年3月7日,新建的局、院就地分開辦公;經過3個月的搬遷,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安徽省合肥市新址正式辦公,此後便在合肥落地生根發家。
1984年10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撥改貸、利改稅」的改革中,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公司,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1985年9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公司又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
2000年6月28日,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與鐵道部正式脫鉤的基礎上,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和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作為兩個投資主體,設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9.6億元。
這之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多次為中鐵四局增資,截止目前中鐵四局的注冊資本已躍升為45.6億元人民幣。
5、中鐵五局
與中鐵二局相同,中鐵五局的前身也是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西南鐵路工程局。
1979年1月1日,據鐵道部黨組1978年12月1日通知,鐵道部第二鐵路工程局分建為第二、第五兩個工程局。分建後的鐵五局機關駐貴陽。
1984年10月1日,根據鐵道部通知,鐵道部第五工程局改為鐵道部第五工程公司。1985年9月1日,恢復鐵道部第五工程局名稱。1999年12月29日,根據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批復,原鐵道部第五工程局改制為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2000年元月12日,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同年6月前,所屬11個工程處由局出資和本單位職工持股會出資,相繼改制為子公司。各子公司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並建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2001年,中鐵五局與鐵道部正式脫鉤,全面走向市場。
6、中鐵六局
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月6日,由原屬北京鐵路局的北京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屬呼和浩特鐵路局的呼和浩特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原屬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的豐台橋梁工廠四家企業重組而來。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7、中鐵七局
2003年12月,為了實現鐵路行業的主輔分離,重組鐵路施工資源,原鄭州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武漢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洛陽鐵路工程有限公司、襄樊鐵路工程有限公司、安康鐵路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6家企業經過資產重組後,設立了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
2007年中鐵七局並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8、中鐵八局
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由原成都鐵路工程集團、昆明鐵路建設集團、成都橋梁廠重組而成,於2003年12月31日注冊成立。2007年中鐵八局並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雖然重組後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年,但其歷史卻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初成立的鐵道兵第六師。1952年5月20日,鐵道工程第六師的前身鐵道工程第六師在貴州成立,由第49師第146團、第50師第150團、第51師第152團合編,從遵義、獨山、鎮遠三個軍分區抽調人員組成師部。
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同年9月,由鐵道工程第六師改稱為鐵道兵第六師,並於1954年4月8月回國,參加寶成鐵路、鷹廈鐵路建設。1978年,改建為成都鐵路工程局,也即中鐵八局核心部分的成都鐵路工程集團前身。
9、中鐵九局
中鐵九局是由原沈陽鐵路局所屬的沈陽鐵路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沈陽鐵路局錦州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沈陽鐵路局吉林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三家施工企業重組而成,於2003年在沈陽正式掛牌成立。
10、中鐵十局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是通過變更「濟南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名稱的方式重組設立的,其前身為濟南鐵路局工程處,成立於1953年1月1日,由濟南鐵路局原工務施工管理處和濟南鐵路局各分局工程隊整合而成。
2003年12月26日,根據國資委、鐵道部有關要求,在原濟南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三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基礎上成立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11、中鐵十一局
中鐵十一局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一師,創建於1948年7月,1984年1月奉命集體轉業,改編為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1999年12月與鐵道部脫鉤,隨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整體先後歸中央企業工委、國資委領導,更名為中鐵第十一工程局。
2001年8月改制為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12、中鐵十二局
中鐵十二局前身為鐵道兵第二師,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組建於1940年的冀魯邊區回民支隊,部隊時期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對越自衛反擊作戰。
1984年集體轉工改編為鐵道部第十二工程局,1998年改制更名為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2000年劃歸中央企業工委管理,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8年隨同中國鐵建整體上市。
13、中鐵十三局
中鐵十三局,前身為1948年8月成立的東北鐵道縱隊,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國。1950年8月,鐵道兵團進行縮編,正式成立鐵道兵團第三師,轄第3、第13橋梁團和第23線路團。1953年9月後改稱鐵道兵第三師,轄第7、第8、第9團。
1954年6月鐵道兵整編,師轄5個團,分別為第11團—第15團。1984年1月改名鐵道部第十三工程局,2000年歸屬中央企業工委序列,更名中鐵13局;2001年改製成立中鐵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14、中鐵十四局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鐵道兵四師,1951年6月20日成立,由直屬橋梁團為基礎組建。1951年6月下旬,根據中央軍委指示,鐵道兵團以直屬橋梁團為基礎組建第四師,下轄第4、第14橋梁團和第24線路團。
1953年9月後改稱鐵道兵第四師,轄第10、第11、第12團。1954年6月鐵道兵整編,師轄5個團,分別為第16團—第20團。1984年1月奉命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1986 年 10 月經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為鐵道部第十四工程局。1999 年 12 月與鐵道部脫鉤並更名為中鐵第十四工程局。
2001年9月企業改制後,更名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此後一直沿用此名稱至今。
15、中鐵十五局
中國鐵建十五局集團公司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五、六師合編後的第五師。於1984年1月奉國務院、中央軍委命令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稱為鐵道部第十五工程局。
2001年4月,按照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正式改為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正式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16、中鐵十六局
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十一師和第十三師,成立於1952年。1981年合並為鐵道兵第十一師,是當年鐵道兵的「首都師」,1984年集體改工並入鐵道部,改稱鐵道部第十六工程局。
2000年歸屬中央企業工委管理,更名為「中鐵第十六工程局」。2002年改制為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2003年國資委成立後,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8年3月,作為中國鐵建旗下的大集團公司之一,隨同整體成功上市。
17、中鐵十七局
中鐵十七局集團前身為組建於 1952 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七師,1984年初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1985年11月25日,更名為鐵道部第十七工程局。
2000年與鐵道部脫鉤,劃歸中央企業工委序列;2001年,成立為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18、中鐵十八局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原中鐵第十八工程局整體改制組建,其前身是鐵道兵第八師,始建於1958年10月,1981年3月鐵道兵十四師合編到鐵八師,1984年1月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改稱為鐵道部第十八工程局。
1999年9月歸屬中央企業工委,改稱中鐵第十八工程局,2003年3月,歸屬國資委管理,改稱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3月隨中國鐵建整體上市。
19、中鐵十九局
中鐵十九局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九師,組建於1949年。1984年1月改編並入鐵道部,稱鐵道部第十九工程局。1999年12月與鐵道部脫鉤,劃歸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管理,改稱中鐵第十九工程局。
2001年12月26日,正式改制為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20、中鐵二十局
中鐵二十局前身是鐵道兵第十師,創建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期。1984年1月執行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命令改工並入鐵道部,稱鐵道部第二十工程局。1999年8月更名為中鐵第二十工程局。2002年3月企業改製成立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此後該名稱一致沿用至今。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21、中鐵二十一局
2004年3月,根據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的要求,將蘭州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烏魯木齊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進行重組整合成一個新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這個企業就是中鐵二十一局。
由於集團公司選址在甘肅蘭州,因此工商營業執照系由蘭州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營業執照變更而來。2007年中鐵十一局整體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22、中鐵二十二局
中鐵二十二局的前身是中鐵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7月8日。
2004年,按照國資委和鐵道部的相關要求,將中鐵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五工程公司和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整合重組成一個新的大型公司,即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之後,中鐵二十二局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23、中鐵二十三局
中鐵二十三局成立於2004年3月,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以齊齊哈爾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凈資產,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中鐵十四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凈資產,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中鐵十五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凈資產對原中鐵路橋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整合組成。
2007年中鐵二十三局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獨資企業。
24、中鐵二十四局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3月16日,由原上海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福建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南昌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三家集團整合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全資子公司。
25、中鐵二十五局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由原廣州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柳州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五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三家一級施工總承包企業重組而成。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全資子公司。
5. 全國的鐵路建設公司都有哪些
有兩大公司,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
其中,中國鐵建下設有九個鐵路建設局及中鐵大橋局、隧道局、電氣化局:
中國中鐵下設另外十四個鐵路建設局,其中下設的中鐵建工集團負責全國各類車站、地鐵站等建設。
6. 中國鐵路工程和中國鐵道建築公司有什麼區別嗎都是建鐵路…
這兩個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原來的鐵道部工程局改編過來的。現在全名叫中鐵建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
7. 中國高鐵都是那幾個公司承建
中國高鐵大部分都是由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中交集團、中鐵第一,第專二,第三,第四設計院屬等一起承建的,具體的還是要看中標情況而定。
中國鐵建的工程承包業務和中國中鐵的基建建設業務的內涵大致相同,均包括鐵路、公路和市政工程建設等內容。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總公司和中國水利水電集團等企業也紛紛進入鐵路建設領域,市場競爭加劇。
(7)中國鐵路有幾個建設局擴展閱讀:
中國高鐵承建項目無論是國家投資的,還是民間投資的,鐵總都有動力推行EPC總承包模式,而中國鐵路設計集團自然將成為鐵總承擔鐵路建設項目的核心平台。
越來越多的鐵路建設項目將由中國鐵路設計集團總承包,然後再將施工任務分包給鐵路施工企業。鐵總及中國鐵路設計集團將業績爆棚、強者恆強。
8. 中國鐵建一共多少個鐵路局
下屬企業:
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蜂窩4號郵編:100038
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中山路347號郵編:430071
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西礦街130號郵編:030024
中鐵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空港經濟區環河北路80號空港商務園東區E6棟302郵編:300308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濟南市和平路1號郵編:250014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河南省洛陽市四通路2號院郵編:471013
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紅松園北里2號郵編:100018
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平陽路84號郵編:030006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河西區柳林東郵編:300222
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南路19號郵編:100176
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陝西省西安市太華北路89號郵編:710016
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和平路63號郵編:730000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石景山路35號郵編:100043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二環路西二段10號附1號郵編:610072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會文路2號郵編: 200071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一路55號郵編:510600
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石景山路20號郵編:100040
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29號郵編:100043
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阜石路166號澤洋大廈17層郵編:100043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陝西省西安市西影路2號郵編:710043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楊園和平大道745號郵編:430063
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大興區康莊路9號郵編:102600
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天目中路291號郵編:200070
中鐵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四環中路19號郵編:100143
昆明中鐵大型養路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地址:雲南省昆明市羊方旺384號郵編:650215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地址:湖南省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東七路88號郵編:410100
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地址:復興路40號中國鐵建大廈十層郵編:100855
北京鐵城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40號中國鐵建大廈9樓西區郵編:100855
中國鐵建投資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40號中國鐵建大廈五樓郵編:100855
中鐵建中非建設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40號中國鐵建大廈8層郵編:100855
誠合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40號中國鐵建大廈8層郵編:100855
中鐵建(北京)商務管理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復興路40號院75號樓5層郵編:100039
9. 中國正在修建的鐵路有哪幾條
陶瓷大學同學抄所說的幾條鐵路基本上都已經完工了。
現在正在建設中或者即將開工的鐵路主要有:
青藏鐵路西格段復線
太銀鐵路(太原-銀川)
包西鐵路(包頭-西安)
蘭渝鐵路
石太客運專線
膠濟客運專線
武廣客運專線
鄭西客運專線
京滬高鐵
10. 簡述我國鐵路的建設
中國鐵路建設始於清朝末年,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發展,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12.4萬公里,規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鐵路2.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國鐵路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54.9%和64.8%。[1]
在中國,鐵路是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處於骨乾地位。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分布不均,所以經濟、快捷的鐵路普遍佔有更大的優勢,成為一種受廣泛使用的運輸方式。
幾次中國鐵路大提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持續多年的重要事件。
高鐵時代的中國鐵路等級劃分為高鐵級、國鐵Ⅰ級(含快鐵和干線型普鐵)、Ⅱ級Ⅲ級、地鐵Ⅰ級Ⅱ級。
中國鐵路列車分為普速列車、快速列車系列、高速列車(CRH),中國標准動車組(CR)[2] 系列,這些概念有狹義廣義之分,與三級鐵路並非對應關系。
2013年3月起,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議案,將原鐵道部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共同管理中國鐵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