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取得了那些成就
一、經濟成就: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二、教育成就: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到2008年30年間增長了16.7倍。

三、文化成就: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四、科技成就:三十幾年間,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幾十萬項,其中獲國家獎勵的過萬項,一些領域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高能物理、計算機技術、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訊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代表作有神州系列飛船、北斗定位系統、嫦娥飛船、蛟龍號、手機通信等,最突出的是互聯網高速發展,已深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
五、公路鐵路建設:到2015為止,超過8.6萬公里的國家高速公路。2015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238億元,新線投產9531公里,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全面完成了「兩個8000以上」(鐵路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以上,新線投產8000公里以上)的目標。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2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鐵里程達到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❷ 改革開放40周年心得體會
從1978年到2018年,40年的時光在歷史的滾滾長河前,好似彈指一揮間。
2018年,我們迎回來了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這四答十年年,中國人民不斷向前、不斷跨越、不斷崛起,逐漸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日益走進世界舞台中央。
四十年後的今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刻,我們更有信心相信、更有能力確信,我們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
國之改革開放,社會之文明開化,公民之積極進取乃發展之道,發展之法,發展之環境。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更有必要居安思危,積極面對機遇和挑戰,為實現我們的大國之夢宵衣旰食,圓木警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國之戰略,更是社會之發展,公民之義務,認識你自己,是人類永恆的使命,如何做自己,是一個永恆的問題,每天問自己,半世紀前的改革開放將會有更大的意義。
❸ 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是哪一天
改革開放到2018年12月18日就是整整周年了。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18日-22日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從此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國營企業的重大改革——自主經營權、自主調控市場。
由此看來,改革開放政策提出、醞釀、討論的也需要時間,通過的時間為 :12月18-22日。

(3)城鄉建設改革開放40周年擴展閱讀: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南巡講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
1992年中國正式實行改革開放,中國進入新的改革時期。1992年中國正式長期進入改革開放轉型新時期。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
❹ 改革開放40周年
日新月異的變化,國家強大,民富力強,整個國家呈現出國泰民安,繁榮昌盛的局面,生活在這樣的國家,我感覺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