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卡和社會保障卡是一樣的嗎
這是各地沒有實現一卡通前導致的,醫療住院用醫保卡,其他的社會保障卡/養老保險手冊
都是一個人社保帳號下,針對不同險種的參保憑證。
不過,現在各地都開始統一為社保卡了。
2.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卡和職工醫療保險卡 有什麼區別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卡和職工醫療保險卡都可以在持卡人本人住院治病期間支付醫療費,不同的是,城鎮居民因為是自己繳費,交在統籌賬戶,個人賬戶沒有餘額,職工因為單位和個人都交費,因此個人賬戶有餘額,可以去醫保定點葯房買葯。
3.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卡怎樣辦理
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理條件
1、本市城鎮戶籍,各類中小學階段的在校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和技校學生)、少年兒童及其他18周歲以下的居民;
2、本市城鎮戶籍,18周歲及以上的非從業居民;
3、本市城鎮戶籍,未按月享受養老金或退休金待遇的60周歲及以上老人(簡稱低收入家庭老人)(外地戶籍老人按照正常標准收費);
4、本市城鎮戶籍,低保對象和重度殘疾人(外地低保戶和重度殘疾人按正常標准收費);
5、非本市城鎮戶籍,在本市各類中小學(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就讀,且在本市取得學籍的在校學生;
6、本市城市規劃區內的失地農民;
7、非本市城鎮戶籍,長期居住本市城鎮的非從業人員。
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事流程
1、申請人提出申請並提交資料;
2、行政事務服務中心辦理;
3、社保局制卡;
三、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提交材料
1、參保資料:參保居民需出示戶口簿、身份證和學籍證明原件並提交復印件、一張一寸近期彩色登記照,自行確定並攜帶一張用於繳費的銀行卡。
以下三類人員還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低保對象需出示《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一級、二級的重度殘疾人,需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原件並提交復印件。
低收入家庭老人需提交居住地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未按月享受養老金或退休金待遇的證明。
2、在行政事務服務中心填寫《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登記申請表》(其中各類中小學階段的在校學生在學校領表)。
(3)城鄉醫保卡有實體卡嗎擴展閱讀: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1、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主要用於支付參保居民的住院和門診大病、門診搶救醫療費,支付范圍和標准按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和標准執行。
2、起付標准(也就是通常說的門檻費)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一樣,即三級980元、二級720元,一級540元。
3、就醫管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居民就醫實行定點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科醫院、院店合作和二級及其以下醫療機構確定為首診醫療機構,將部分三級綜合和專科醫療機構確定為定點轉診醫療機構,
參保居民就醫時應首先在定點首診醫療機構就診,因病情確需轉診轉院治療的,由定點首診醫療機構出具轉院證明,方可轉入定點轉診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等病情相對穩定後,應轉回定點首診醫院。
4、支付比例:基金支付比例按不 同級別醫療機構確定,一級(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三級醫療機構基金支付比例為75%、60%、50%。城鎮居民連續參保繳費滿2年後,可分別提高到80%、65%、55%。(換句話說就是住越小的醫院,報得越多些)
5、基本保額:一個自然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額為每人每年1.6萬元。如果是由於慢性腎功能衰竭(門診透析治療)、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器官移直抗排異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門診大病」)患者,年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可提高到每人2萬元。
4. 社會保障卡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卡有什麼區別
城鄉復居民醫療保險和社保區別制如下: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社保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兩者從定義上來說就有很大的差別,保障的對象不同,保障的項目也不同,社保的范圍明顯要廣一些,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城鎮醫保只是醫療保險。
一、享受范圍不一樣:
社保中醫療保險不能享受住院生育醫療報銷,嚴重慢性病門診(大病)職工享受17個病種,居民享受8個病種。
二、報銷比例不一樣:
一是住院報銷比例不一樣。職工醫療保險在職職工住院報銷比例為甲類92%,乙類70-80%;退休職工住院報銷比例為甲類92%,乙類70-80%;居民醫療保險住院報銷比例為一級醫院甲乙類分別為80%、70%,二級醫院甲乙類分別為70%、60%,三級醫院甲乙類分別為60%、50%。
二是嚴重慢性病門診(大病)報銷比例不一樣:職工醫保報銷比例75%,城鎮居民醫保50%。
5. 醫保卡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有什麼區別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一、面向對象不同居民醫保主要面向的是沒有工專作的居民,低保戶屬,學生兒童等人群;職工醫保面向的是有工作單位或者靈活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等;二、費用來源不同居民醫保由個人繳費,財政給予補助;一般財政補助的金額比個人繳納的要多的多;職工醫保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繳費,一般是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2%;三、繳費標准方式不同居民醫保是按年繳費,有徵繳期,一般是每年的9-12月份繳納下一年的費用,如果不在征繳期內繳費,會有一定得等待期,也就是會有一段時間不能享受待遇;職工醫保是按月繳費,一般規定每月的幾號之前繳費,如果超期繳納,會有滯納金,而且未交費期間如果發生醫療費用,是先不給報銷的,等繳費之後才會報銷。四、享受待遇不一同居民醫保繳費較低,所以待遇較低,報銷比例一般是45%~~65%左右;職工醫保每月繳費,待遇較高,報銷比例一般是70%~~90%左右;
6. 醫保卡農村卡和城鎮卡有什麼區別『
農村交的保險和城市交的保險本質是一樣的,都叫社會保險,但是不同的類別。這主要專是根屬據人群來劃分的:
一、城鎮職工上的五險,全名分別為: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職工生育保險,
城鎮職工工傷保險,
城鎮職工失業保險;
二、農村地區上的保險一般有三種: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另外還有一類是城鎮居民的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7. 社會保障卡與城鎮居民醫保卡有何區別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社保區別如下: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以沒有版參加城鎮職權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社保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兩者從定義上來說就有很大的差別,保障的對象不同,保障的項目也不同,社保的范圍明顯要廣一些,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城鎮醫保只是醫療保險。
一、享受范圍不一樣:
社保中醫療保險不能享受住院生育醫療報銷,嚴重慢性病門診(大病)職工享受17個病種,居民享受8個病種。
二、報銷比例不一樣:
一是住院報銷比例不一樣。職工醫療保險在職職工住院報銷比例為甲類92%,乙類70-80%;退休職工住院報銷比例為甲類92%,乙類70-80%;居民醫療保險住院報銷比例為一級醫院甲乙類分別為80%、70%,二級醫院甲乙類分別為70%、60%,三級醫院甲乙類分別為60%、50%。
二是嚴重慢性病門診(大病)報銷比例不一樣:職工醫保報銷比例75%,城鎮居民醫保50%。
8.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沒有卡的嗎沒卡怎麼報銷
有建過檔且交費成功就有卡的,醫保卡正常有效是可以享受報銷。
既然內繳納了參合費用,就容有權利領取合作醫療證卡的。可以去新農合經辦機構(村、鄉鎮、縣區)咨詢。住院時務必向醫院住院處和醫生交待清楚參合身份,同時積極辦理補辦手續。注意攜帶繳費憑據、身份證、戶口本。
醫保分兩個帳戶,個人帳戶,體現在醫保卡內的錢,可以用來在定點葯店買葯,門診費用的支付和住院費用中個人自付部分的支付;統籌帳戶,由醫保中心管理,參保人員發生符合當地醫保報銷的費用由統籌帳戶支付。
(8)城鄉醫保卡有實體卡嗎擴展閱讀:
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城鎮職工醫保)是兩個獨立的醫保險種。居民醫保對繳費年限是沒有要求的,繳納一年的費用就享受一年的待遇。但職工醫保在到達退休年齡時必須累計繳費滿25年。而居民醫保的繳費年限是不能合並到職工醫保的繳費年限當中的。
參保人的職工醫保(城鎮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給家庭成員使用需滿足以下條件:
1、參保人正常繳費且沒有辦理門診慢性病確認手續;
2、家庭成員參加有職工醫保或居民醫保並正常繳費;
3、參保人的醫保個人賬戶在1500元以上;
4、參保人已辦理授權個賬代付手續。
9.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有醫保卡嗎
您好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有醫保卡是沒有的,只有一個證書,如果你上學的地內方與你的容家在同一個統籌地區,這張卡應該是可以繼續使用的,由於你現在已不是學生了,身份已發生變更,如果你在當地找到工作,可隨單位參加社會保險,如果沒有工作,自願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可攜帶社保卡、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到戶籍地所在的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參加城鎮居民醫保手續,原來辦理的「城鎮居民醫保卡」不需要辦理換卡,可以繼續使用。
10. 有城鎮居民醫保卡還可以辦城鎮居民醫保卡嗎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也屬於社會保險范疇,是不能重復繳費的,也不能同時享受兩份醫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