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践行建筑工业化,装配化与产业化
近年来国家大力来推广装配式建自筑,发展绿色建筑,使得建筑工业化发展快速。新型建筑工业化,在国家层面来看已上升到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经济效果分析表明,建筑工业化使得整个建筑行业内各企业分工更加明确也更具有专业化,是有望实现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前瞻产业研究院专家指出,标准化和模块化是完成建筑部品化的先决条件,构建标准化的唯一途径是建筑模数的应用,它是各种部品提供了标准定型化、模数系列化和组合装配化的前提。
模数制的应用为工业化施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极大的节约了成本。但由于我国国情所导致的建筑模数制度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自身的细部内容也不尽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建筑师从设计角度重视模数化的设计。
⑵ 什么是建筑业4.0时代
简单来来说就是盖房子像搭积源木一样容易,两层别墅,3小时建成,不但内外精装修,家具和厨卫用品,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业主拎包即可入住。而且,这样的房子可抗九级地震,还会自动释放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负氧离子!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现实。
⑶ 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太多了。像最早火药的发明,使人类能劈山开路、架桥、建筑,带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军工也得到迅速发展;造纸和印刷技术的问世,人类有了书写条件,推动了人们文化、艺术、语言、科技、经济等等的广泛交流;指南针的发明,促进航海、贸易的发展,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使人类认识了地球;现在的杂交稻、超级稻的科技成果,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世界上人口的吃饭问题;像神五、神六…这些航天飞机帮助宇航员登上月球、探索火星、在太空中漫游;人造卫星为我们提供了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还能转播电视信号;机器人能做许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如潜入深海考察,闯入火场救人;磁悬浮列车速度特别快,给人们出行节省了时间;人们利用原子能来发好多好多的电…
在20世纪,人类发明了许多对我们有用的物品,如:电话、电脑、电视……,这些物品使现代人类很方便干一些事情。
两个人远隔千山万水,可是只要拿起听筒,拨几个号码,不用花几分钟,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进行语言交流,这就是电话给人类带来的奇迹。电话已经发明有100多年了,在现代社会中,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爷爷奶奶如果生了病,只要打个电话,觉得不是很严重的病,就提醒他们该吃什么药,或该注意些什么就行了。
20世纪,是电话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有了电话还不够。人类又发明了电脑,电脑比电话还好,电话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而电脑则又可以进行文字沟通,还可以在网上打可视电话,能够看见对方。如果有什么节日,发一个E-MAIL,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既可以节约纸张,还可以快速让别人收到。
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网络科技的发展也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购,网聊已经漫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人类生活更加方便,在以后的生活里,科技将会继续发展下去。
⑷ 新时代建筑工业,沉重易腐蚀的金属材料是否会被替代
肯定是有利有弊的,例如早些年的塑钢门窗,逐步被现在新型铝材说替代,塑料材料归根到底还是都是化学合成,很多方面从环保及二次利用很多方面无法替代最新的金属材料。
⑸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19世纪,中国继日本及印度之后成为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
受“师夷长技以治夷”思想影响的“洋务派”清政府官员还是被迫接受了铁路,于1881年建造了第一条清政府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唐胥铁路。
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了宏伟全面的铁路建设计划,设计了连通全国的3条主要干线,总长20万公里。
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建设,1952年6月通车,成为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京九铁路,又称京九线,是一条从北京通往广东深圳的铁路。
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截止至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以上。
(5)建筑业发展变迁时代扩展阅读:
自从中国的高铁网络建成之后,每天的客流量都非常巨大。尤其是在春节等一些大型节日中,高铁更是为广大民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中国内地,还有着很多贫穷与落后的地方,在高铁网络全面建成之后,在带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将让中国的经济再次腾飞。
从世界历史上来看,铁路运输对于兵力运输意义重大。而在中国高铁网络出具规模的今天,想要集合十万大军,所需要的时间不超过半天。
⑹ 如果AI时代真的来了,建筑师职业会过时吗
建筑师负责的是设计工作,掺杂很多感性艺术的东西,是机械运算做不到的。
⑺ 大数据时代下建筑业有哪些高科技手段智慧工地管理又是怎么做的
目前的建筑工程高科技手段莫过于BIM, (建筑信息化模拟)。
智慧工地管理就是尽力朝左BIM前进!
⑻ 中国建筑发展历史
1、创立时期:
周至春秋战国(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埃及、希腊、西要)
2、成熟时期:
秦汉(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希腊、罗马)
3、溶汇时期:
魏晋南北朝(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早期基督教时期、拜占庭时期)
4、全盛时期:
隋唐时代(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拜占庭时期、早期歌德时期)
5、延续时期:
宋辽金元(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歌德时期)
6、停滞时期:
明清(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文艺复兴之后)
(8)建筑业发展变迁时代扩展阅读:
中国从上古至清末,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其建筑形态及营造方式远播东亚各国。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中国古建筑有着丰富的雕塑装饰。古建筑的雕塑一般分作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顶、梁头、柱子之上的。题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龙凤题材更被广泛采用。
雕塑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砖有瓦,有金有银,有铜有铁。另一类是在建筑物里面或两旁或前后的雕塑,它们大多是脱离建筑物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藏物或附属物。建筑物内的雕塑多为佛、道寺院内的佛、道教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