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业(年)增加值怎么计算企业增加值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计算方法:
一是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1)建筑业企业年度增加值回执表扩展阅读:
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2、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3、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❷ 建筑业增加值
建筑业增加值 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目前建筑业增加值采用分配法(收入法)计算,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
建筑业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待业保险金、税金+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工程结算利润
❸ 建筑业增加值是什么建筑业增加值如何计算
建筑业增加值是什么?建筑业增加值如何计算
建筑业增加值是指建筑业专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属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目前建筑业增加值采用分配法计算,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为:
建筑业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待业保险金、税金+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 +工程结算利润-转作奖金的利润
❹ 如何从财务报表上算出企业年度增加值
从财务报表上算出企业年度增加值的办法是:
1、通过资产负债表查回看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各答项流动性比率,了解企业对各类债权人利益的保证程度用“负债合计数”除以“资产总额”所求得的资产负债率,可以了解到企业对长期债权人的风险越大,该比率越大,表明长期债权人的风险越大。而通过计算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了到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说来这两个比率越大,短债权人的利益就越有保障。结合对企业流支资产流动质量的分析。
2、通过现金流量表,查看“现金流量净增加值”。该指标表明本会计年度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抵结果,正数表明,本期现金流入大于流出;负数表明现金流出大于流入。一般来说,正数表明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在改善。
❺ 建筑业的增加值
建筑业增加来值指建筑业源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目前建筑业增加值采用分配法(收入法)计算,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分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其计算公式为:
建筑业增加值=本年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待业保险金、税金+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
❻ 为什么企业单位数增加建筑业增加值就会减少
为什么企业单位数增加建筑业增加值就会减少因为它们成反比的关系
❼ 建筑业增加值计算公式
建筑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建筑业总产出减去建筑业中间消耗后的余额;
二是收入法(分配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同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如今建筑业增加值采用收入法(分配法)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为:建筑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对于建筑产业而言,建筑产业是由设计、生产、施工、安装、装修等行业组成,它们共同的产品应该是“建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各行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半成品,并且是由建筑这个特定的产品,形成了各行业之间的技术、利益和体制机制的相互关联,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产业链。
然而,建筑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脱离了以建筑作为最终产品的理念,往往忽视了各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的系统性;忽视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忽视了建筑产品的整体效率效益最大化问题。而是更多地注重了各自行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循环;各自行业的效率效益;各自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7)建筑业企业年度增加值回执表扩展阅读
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为:全部建筑业企业、其他行业附属建筑业产业活动单位和建筑业个体户从事的社会统计,是在地(经营地)统计。
即一地区辖区内的全部建筑业活动包括了本地独立核算与非独立核算的建筑业企业、有资质的和资质外的建筑业企业与建筑业个体户,以及外地建筑业企业在本地完成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
❽ 如何计算建筑业增加值
1、按建筑复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制生产率(即平均每个从事建筑业生产活动的人员的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公式为: 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建筑业总产值/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人数 2、按建筑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按建。
❾ 企业增加值
增加值:是指企业在工业活动中创造的价值。 用生产法计算: 工业=工业总产值 -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 (一)工业中间投入 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3、分类: (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 (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 ①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 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其它等)。 ④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其它等)。 ⑤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 日常统计中计算中间投入是按第二种分类计算。 4、计算方法: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二种。 一是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在实算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倒算法计算。 5、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