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种植业财务报表中关于存货计量
种植业财务报表就用普通的财务报表。 消耗性生物资产编制报表时计入“存货”科目。 生产性生物资产编制报表时计入“固定资产”科目。
② 财务报表里的存货是什么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③ 看财务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和存货有关系吗
不一定的。
可能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但就因此,表明销售好,库存商品卖得多内,可能月底资容产负债表上存货反而少。
可能这期买了很多原料,或者生产了很多产品,但销售不好,库存没卖出去多少,这时主营业务收入少,但存货多。
所以两者没有必然关系的。指看存货余额和主营业收入这两点。
但是,如果结合存货本期发生额看的话,跟主营业收入是有一定关联的。
PS:觉得主营业务收入增加本来就是销量增加直接引起的,但销量增加的原因就很多了,譬如新的客户,或者老客户需求多,就是市场需求大。
这种报告一般都是随便写写的,只要领导不说什么就算过,其实大家都知道是走过场的,如果领导要求比较严格,那么再想法子完善。
④ 存货对应财务报表中的那项
存货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等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如果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法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的各项存货的价值。
(4)建筑业财务报表中存货扩展阅读:
资产负债表:
1、概述: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2、内容:主要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并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平衡式。
(1)资产应当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类别下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2)负债应当按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示,在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类别下再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
(3)所有者权益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3、结构: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其中“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
⑤ 房地产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存货包括什么
房地产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存货包括:
1、原材料类存货
指用于开发土地、房回屋、建筑物等开答发产品的各种材料物资,如钢材、木材、砂石、水泥等。
2、设备类存货
指企业购人的用于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各种设备,如电气设备、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
3、在产品类存货
指尚未完工的各种土地、房屋等开发产品。
4、产成品类存货
指各种已完成开发建设全过程并已验收合格,可以按合同规定交付使用或对外销售的各种开发产品,包括已开发完成的土地、房屋、配套设施、代建工程及分期收款开发产品、出租开发产品和周转房等。
一、下列各项存货属于企业的存货:
1、已确认为购进但尚未到达入库的在途存货。
2、已入库但未收到有关结算单据的存货。
3、已发出但所有权尚未转移的存货。
4、委托其他单位代销或代加工的存货。
二、确认存货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与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与该存货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⑥ 财务报表中的存货如何得来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回成品、半成品、在答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计算方法:
1、先进先出法:在先进先出法下,如果库存单存货没有单价,经过记账处理后,会按照存货未出库的先入库记账单价,作为出库单价;如果库存单存货填写了单价,记账后,出库单的出库成本不变,系统自动填写入库单价与应出单价,在计价辅助库增加出库调整。出库数量大于第一次进货数量时,会使出库存货占用两批或两批以上的进货,系统中按照先出完最早进货的原则,按照计算发出总金额,除以出库数量得出本次出库的平均单价。
2、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的处理方法与先进先出法相同,只是选定出库的为最后入库记账的那一次单价。
3、移动平均法:如果出库单填写了单价,直接进行记账处理;如果没有填写单价,按现存的结存数量与结存成本来计算出库单价;如果计算出来的单价为零或者是红字出库单,则必须填写出库单价。否则不能记账。
⑦ 施工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存货是否是工程施工
应该这么理解,初始购入或者是自制存货不在工程施工里,只有当工程领用后才会计入工程施工
⑧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的抵消
对于09年的情况:
A公司销售给B公司100台,收入为750,成本为450
B公司对外销售40台,收入为对外收入,成本为40X7.5=300
而针对该笔实际对外销售的业务来说,实际收入为对外收入,也就是说A公司账上的750万收入需要抵销,而实际对外成本为40X4.5=180万,因此需要抵销的成本为450+300-180=570万。通过第一笔分录,成本减少了750万,实际上是视同所有100台全部被对外销售的情况下所做的分录,第二笔是将未销售的存货成本从营业成本中还原180万,最终合计对成本的抵销为570万元。
2010年:A公司账面没有关于该笔业务的任何分录,而B公司账面,针对销售的30台,收入为对外销售收入,而成本为30X7.5=225万,剩余的存货为(100-40-30)X7.5=225万。
而针对整个集团来说,销售这30台的存货成本应为4.5X30=135万,需要抵销225-135=90万,剩余存货30台,库存成本应该也是135万,同样需要抵销90万。
上述抵销分录的第一笔是假定,剩余的70台存货全部在2010年销售,因此需要将上年度没有计入成本而是减少库存余额的180万转入成本,第二笔是将尚未销售掉的30台存货成本90万元从营业成本中还原。两笔合计,抵销掉成本90万,减少库存90万。
⑨ 财务报表中的"存货”和“库存商品”有什么不同
财务报表中的"存货”和“库存商品”的区别如下:
1、成本不同
购入的存货。它的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挑选整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数量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费和其他费用。
而库存商品。它的成本包括自制原材料、自制包装物、自制低值易耗、自制半成品及库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各项实际支出。
2、抵扣范围不同
购进存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而非库存商品用于集体福利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3、计费科目不同
存货的计提的折旧按使用部门不同一般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而库存商品的计提的折旧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4、包含范围不同
存货包括:房屋、建筑物、动力设备、运输设备、工具、管理用具、经济林木、产畜及役畜以及其他经营用固定资产。
而库存商品产包括: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企业的职工宿舍、食堂、浴室、俱乐部、招待所、托儿所、以及企业专设的科学研究实验机构的房屋、建筑物、设备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存货
网络-库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