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和长春建筑大学哪个好
没有长春工程大学这学校,只有长春工程学院,是原来几所专科合并的。吉林建筑大学就是原来的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已经有五十多年校史,论专业论硬件论就业都是吉林建筑大学完胜。
②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是几本啊
二本,但是有些专业的招生分数线已经超一本很多,如建筑学!!但是有些新开的专业分数就相对比较低的。
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分几个系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位于长春市红旗街27号。
吉林建工学院是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建类本科院校,隶属吉林省。她创建于1956年,当时隶属国家城市建设部,校名为长春市城市建设学校,1958年8月改为吉林省建筑工程学校。1960年6月,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吉林省建筑工程学校升格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招收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4年制本科生。1962年国家建设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学院又改为吉林省建筑工程学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恢复后,师资力量逐年增强,教学设施和实验手段日臻完善,专业逐渐配套,办学规模不断拓宽。现在学校设有建筑工程、建筑学、城市建设、建筑管理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5个系,13个专业,下设35个教研室、25个实验室、4个研究室,还设有干部继续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部、夜大学、函授部。现设置专业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学、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管理工程、建筑施工与管理、公司与城市道路工程、城市规划、城镇建设、建筑电气工程、基本建设财务会计、房地产管理、工民建师资等。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1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74名,高级工程师、建筑师、实验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名,讲师138名,工程师及其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70名。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一批中青年专家在各自专业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专业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几年来,有多名中青年教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学院现有本、专科在校生1636人,连同大专层次成人在校学员共2267人。恢复学院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3273名本专科毕业生,部分分配到北京和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分配到吉林省城乡建设系统和各个行业的设计、科研、施工生产和教学第一线,充实加强了基本建设战线专业技术队伍,成为振兴吉林省建筑业一支朝气蓬勃的骨干力量。
近几年,学院积极推进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学科建设有了新的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数学、污水处理等学科已被评为省级首批优秀课程;学院各专业先后承担省部级等计划科研项目6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和实施较大的技术服务27项次,完成并通过技术鉴定的研究成果50项,其中技术水平为国家先进、国内首创的1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其他级别奖28项;出版全国通用专业教材和专编著28部,在国际、国内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4篇,编写其他教材、教学参考书、指导书、习题集65种。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2.8公顷,各种用房建筑总面积近8方平方米。恢复学院十余年来,新建了图书馆、综合实验楼、大型结构实验厂房、体育馆等教学设施,扩建了学生宿舍、职工住宅和部分教学用房,基本保证了教学、科研的需要,师生员工生活条件均有了较大改善。
进入90年代以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学院明确提出了“上质量、上水平、上台阶、上特色”,努力把学院办成吉林省培养又红义专建筑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重要基地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现在学院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步伐,发挥高校优势,大力兴办产业,积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学院兴办的高新技术和实体产业有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设计院、长春四新空间结构新技术公司、热力设备技术开发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建筑承包公司、建筑装潢公司、晖春经贸公司、电脑纸制品厂和建材灯具商店等。学院已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建立了联系或合作关系,有的开设了窗口,有的正在筹建中外合资企业,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正以矫健的步伐,向着新的目标开拓、迈进!专科专业设置: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师资)、城镇建设、、建筑装饰技术城市规划、基本建设财务会计、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建筑电气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建筑施工与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电气技术、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管理工程。
④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与吉林建筑工程大学那一个好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好,,该校在河北以及全国的排名均比吉林建筑工程大学,,,,,好像现在改名叫河北工程大学。。。。。。。。。。。。。。。
⑤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是省重点吗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你可以再到校内官网证实一下。的确是省重点
⑥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和吉林大学的土木工程相比如何,有何区别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已经改名了,
叫吉林建筑大学,全国排名433名,
吉林大学全国排名9名,
你是在开玩笑吗?
怎么比?根本没有可比性的!!
吉大好多了!!!
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是几本的它的口碑怎么样啊求助
二本,但是有些专业的招生分数线已经超一本很多,如建筑学!!但是有些新开的专业分数就相对比较低的。
我是建工在校生,学土木工程。
学校的名字:
学校的办学历史网络即可,在此不多说。至于它叫学院,从1956年建校至今一直叫学院,很多不怎么样的学校都更名为大学。其实大学和学院只是办学规模的问题,像美国麻省理工还叫学院呢。并且这几年学校正在努力争取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但是我们很多学生都觉得更不更无所谓,因为好的专业,好的老师,好的教学,就在那里,本来“大学”泛滥,还不如保持叫学院。
学校专业:
建工是典型的工科类学校,要是来读工科,例如土木工程等,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读文科,例如英语社工等,就别来了。所以适合理科生选择,文科生慎重。
学校主打专业是建筑学,土木工程(房建方向和交通方向),给排水等。建筑学在吉林本省招重本线学生,在外省也是招高分考生,甚至没有指标。建工除了其建筑学,其它专业都是在各个省份招收二本批次学生。但是建工是二本院校中的好学校,不少专业都是二本上游分数段学生的选择,例如土木工程基本在各个省招的是在重本线附近的学生。
更多专业详情可以去其官网查询。
建工学生毕业就业率:
就业率很高,特别是学工科类的男生。例如学土木的男生80%都会被中铁中建签走,几乎毕业就等于就业。除一些拿不到学位证的,或者想进设计院而继续读研的学生。当然女生不建议读土木,虽然我也是女生,但是就多数女生来说。因此,学校男多女少,比例严重失衡。
校园环境:
学校因为是从老校区搬到新校区没几年,所以有些楼房等设施还在不断的建设与完善之中。概括地说:绿化欠缺,校园建筑很不错。
师资力量:
这个还真得上学校网站了解。我在此只能从我的专业出发。
因为大一以基础课为主,专业课的老师没怎么接触。基础课老师都是挺负责任的,讲课什么的都挺好,当然教授之类的没法和名牌大学相比,这是很多普本学校的现实。但是我不觉得老师愚昧还是怎样的,所以不要有老师不好的想法。唯一接触的专业基础课是工程图学,上得很好,该课程是吉林省还是国家级的精品课程。专业课老师也不错,当然这是必须的,因为土木。
校园生活:
其实坦白地说,校园生活不怎么丰富,虽然也有很多的社团,但是因为场地等原因还是限制了各个社团的发展。我自己还是不怎么满意的,学校举办的活动不多。
生活其它:
出行:因为在郊区,去市里还是要花点时间,出租车轻轨公交之类的也挺方便的。
伙食:非本校承包的食堂,物美价廉要打折扣,但是还是能吃的。等合约到期了,伙食会好些。可以去旁边的农大改善伙食。
周围店铺很少,但是解决个人问题最近可以在农大附近解决。
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继续追问.
⑧ 长春工程大学与吉林建筑大学哪个好
吉林建筑大学更好。
一、长春工程大学
1、该学校主要是建筑方面在圈内有名,就业率高,别的方面知名度=0。宿舍建筑老旧,硬件设施不好,8人间和4人间(不一定能申请上),一人一箱,有公共洗衣机,甩干机。
2、工程管理基本就业,男生比女生会好找工作一些,大三会分方向校园环境,刚进校门很失望,离开学校很向往桂林路附近,环境地带,逛街购物很好不知道楼上的是不是本校学生,不了解的不要说话但是学工程的,刚开始待遇不会太高,只是未来的发展目前看还是很不错的。
二、吉林建筑大学
1、主要是一批年轻有活力(40+,50+)的博士为主的教授在教授专业知识年轻是它的优点,目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通过A级评估,仅次于老八校排名第9。
2、建筑大学的这个专业很好,女生就业率也很高考研的话都是很热门难度很大的专业毕业后一般在建筑企业或房地产公司做工程验收和监理工作,比较轻松,主要是图纸校对和力学分析等方面,确保施工及建筑质量安全加油吧!
吉林建筑大学优点:
学校前身是1956年国家城市建设部创建的长春城市建设工程学校,是吉林省第一所土建类中等专业学校,也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
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成为吉林省第一所土建类本科高等学校。201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
⑨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和长春工程学院哪个更好一些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学要比长春工程的好,不知道你想学什么专回业,建工学院各答个专业就业情况都还不错,省内还是比较认可,外面也还可以,长春工程不了解,不过2006年建工的建筑学专业最低分580,而长春工程563,怎么能看出长春工程好一些呢?建工的建筑学还是很不错的,其他专业不太了解.
⑩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都有什么好专业
这位同学你好,我就是建工的学生建工的专业很多好的,只要不是跟文科有关的都挺不错的现在就业也比较好,尤其看重我们学校的土木,给水排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土木的分数较高,其他的你都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