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郑维山有几个子女
郑维山,1915年8月出生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泗店乡泗店村屋脊洼(原麻城县乘马乡,现地域划分为河南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过一年私塾,放牛为生。父亲郑国麒,曾是村苏维埃农协主席,参加过黄麻暴动。黄麻起义前,受父辈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替父为地下党送信。
郑维山,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郑维山,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炮兵连、通信队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八十一团政治委员,红二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八十八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主任军事教员,教导团政治委员、团长,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冀察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三纵队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 大事年表
1927年,黄麻起义后,加入童子团,任分队长,站岗放哨查路条。
1929年加入少年先锋队,任中队长。
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任赤卫队副指导员,6月,带70余名赤卫队员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后调红四方面军总部通信队。
历任班长、分队长、指导员,参加了花园、新集、双桥等战斗和鄂豫
皖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及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潢(川)光(山)四大进攻战役。1932年秋,随主力西征,参加了枣阳、新集、漫川关等战斗。
1933年春,参加了反敌三路围攻作战。同年秋,调任红9军27师81团政治委员。参加了仪(陇)南(部)、营(山)渠(县)等战役。年底,刚满十八岁的郑维山升任27师政治委员。
1934年春,调任红30军89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反敌六路围攻的西线中部防御作战。
1934年11月,红30军为加强突击围剿,将本军三个有荣誉称号的主力团;即“能攻钢军”第263团、“夜老虎”第265团、“能守钢军”第268团,编为第88师,郑维山调任该主力师任政委,先后率部参加了广元昭化、陕南、强渡嘉陵江、北川土木、江油中坝等战役。
6月,奉命率两个团过雪山迎接中央红军。在达维率先与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会师。
8月,随主力过草地北上,率部参加包座战斗。后随红四方面军返回草地南下,先后参加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和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及百丈关决战。
1936年4月,奉命率一个团西出绒坝岔藏民区,执行迎接红二方面军的任务,
最先与任弼时、贺龙红二方面军实现会师。同年8月,第3次过草地长征北上。10月,在甘肃会宁再次与中央红军会师。1936年10月下旬至1937年3月,西渡黄河,随30军编为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西路军失败后,只身讨饭回延安,入抗大学习。
围剿时期,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主任教员、抗大二分校副校长、教导团政委、教导团团长兼政委、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行唐指挥所总指挥、司令员,领导该区军民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历次反“扫荡”等抗日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石家庄市卫戌司令员、第19兵团第63军军长。参加了张家口、保(定)北清风店、石家庄、涞水庄町、察南、冀东热西、察绥、平津、太原等战役。华北解放后,奉命第十次进
军大西北,参加了扶眉、兰州、宁夏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
抗美援朝战争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副司令员,1951年2月率部出国赴朝作战。参加第5次战役、开城保卫战等。
1952年调任第20兵团代司令员,组织指挥了兵团1952年秋季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
在金城反击战中,亲自策划指挥三千人敌前大潜伏,开创了现代化条件下白天大规模潜伏作战的范例,为金城战役胜利,迫敌全面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
1955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文革”时期遭迫害,被幽禁8年。
平反后,于1982年第三次进大西北,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
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7年在中共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第三、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一九八五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0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3 人物生平
生平
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998年4月,郑维山将军在例行检查时,发现肺部有一块阴影,经过反复检查,确诊为肺部肿瘤,需要做切除手术。开始人们不想告诉他病情,他说:“有什么关系,大不了是个死,我们这些人要死也早死过几回了,不要跟我打什么埋伏。”人们只好把病情告诉他,他不仅没有精神负担,反而能吃能睡,体重增加。当时,他已年过八旬,手术开始前他又提出要求,不要全身麻醉,以免日后影响记忆和恢复。进手术室前,他还谈笑风生,说:“战斗就要打响了,集中兵力、集中精力,按计划打下去就是了。”他还说:“只要从手术台上下来,胜利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了。”手术后三天,他奇迹般地下床了。第五天出现在走廊里,把工作人员吓了一跳。三个多月后,他来到老部队军史馆的开馆仪式上发表讲话……
然而,一年后,病情发生变化,他不得不又住进了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化疗。2000年4月19日,根据他的病情,领导和医学专家都要他从北京军区总医院转到301医院。那天他只提了一个条件:一定要回一趟家。医生和家人怎么也劝不了,他说,我有重要事情,一定要回去一趟。人们不知道,他是要回去写遗嘱。那天他写下的遗嘱大意是:死后丧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尸体火化,骨灰撒在大别山、祁连山和河西走廊……
转到301医院后的一天,他对秘书说:“那次回家,写了个遗嘱,现在看还不行,要重写。除了三不外,还要加上一条,遗体交医院解剖,还有,撒骨灰要给兰州军区找麻烦,你和几个孩子把它撒在老家村后的大山上就行了。”又过了几天,他把在部队当副军长的大儿子叫到床边,他口述,秘书记录,写下了给党组织的最后一封信,2000年5月9日1时10分,郑维山将军面向他浴血奋战过的河西走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故居
郑维山故居位于新县泗店乡泗店村屋脊洼,有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居三间和一个70余平方米的院落,占地158平方米。2003年将军故居被公布为信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位处屋脊洼自然村东南面,北靠山脊,面临一口大池塘,公路由门前沿伸至“将军石”山上,自然环境十分幽雅。
4月19日,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郑勤中将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兰伟杰,黄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永辉,黄冈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李凤标,黄冈军分区司令员石磊,我市领导杨遥、蔡绪安、唐建勇、段虎,市人武部部长陈鹏飞陪同。
郑勤中将参观了我市城市建设,游览了龟峰山古杜鹃花海。市委书记、市人武部第一书记杨遥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武部工作情况。
郑勤中将对革命老区麻城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变化给予肯定,对我市依托丰富的古杜鹃群落资源,做大做强杜鹃花城旅游产业表示赞许。要求我市人武工作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和胡锦涛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指导,围绕“抓根本、把方向,抓中心、谋打赢,抓班子、强队伍,抓基础、保稳定,抓创新、求发展”的工作思路,狠抓以军事斗争准备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落实,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❷ 在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有三处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分别是
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
恩施大峡谷景区
恩施大峡谷于2015年评定为5A级景区,峡谷全长108公里,清江大峡谷一段,其中的原始森林、千丈瀑布、百里绝壁、独峰傲啸、远古村寨美不胜收。
恩施大峡谷最大的特色是两岸典型而又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奇观,包括天坑、地缝、天生桥、溶洞以及近乎垂直的大断崖等。
❸ 湖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
据文物普查工来作显示,湖北省源品位较高的人文景观约有500余处,2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塔石窟、古墓皇陵、古刹道观、名人故里和近代革命遗址等。湖北境内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寺观有武汉归元寺、宝通寺、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先福寺、武汉长春观;古民居有利川大水井古建筑、洪湖瞿家湾古民居、土家吊脚楼、土司城、黄陂大徐湾明清民居;还有山(如神农架、武当山、九宫山)、水(长江、汉江、清江)、城(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陵、武汉、襄樊、随州和钟祥,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鄂州、黄州、荆门和恩施)、湖(东湖、洪湖)、楼(黄鹤楼)、阁(行吟阁、白云阁、双凤阁)、台(昭明台、章华台、楚天台)、亭(崤亭、双凤亭)。
荆门的:明显陵{世界文化遗产},屈家岭文化遗址
❹ 湖北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
湖北抄省品位较高的人文景观约有500余处,2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战场遗址、古塔石窟、古墓皇陵、古刹道观、名人故里和近代革命遗址等。湖北境内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寺观有武汉归元寺、宝通寺、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先福寺、武汉长春观;古民居有利川大水井古建筑、洪湖瞿家湾古民居、土家吊脚楼、土司城、黄陂大徐湾明清民居;还有山(如神农架、武当山、九宫山)、水(长江、汉江、清江)、城(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陵、武汉、襄樊、随州和钟祥,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鄂州、黄州、荆门和恩施)、湖(东湖、洪湖)、楼(黄鹤楼)、阁(行吟阁、白云阁、双凤阁)、台(昭明台、章华台、楚天台)、亭(崤亭、双凤亭)。
荆门的:明显陵{世界文化遗产},屈家岭文化遗址,纪山楚墓群{世界文化遗产候补名单}
❺ 湖北省厚土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怎么样
湖北省厚土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是2015-11-10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中北路24号龙源大厦A栋1单元9层12室。
湖北省厚土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106MA4KLBKM4P,企业法人黄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湖北省厚土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规划编制、公案设计、评估咨询;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文物保护监测方案设计;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环境样本、环境样品与文物保护材料检测、试验与技术咨询服务;文物保护科技产品及文创产品研发、生产(限分支机构)、批零兼营;博物馆及文保单位展览设计与咨询;文物影响评估;商务服务与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技术咨询;考古发掘技术服务、考古调查、考古测绘、文物拍照、考古勘探、监理、文物修复、绘图及其报告设计与编制;古建筑工程施工、维护;会议及展览服务;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为用户提供数据处理服务;三维建模;测绘服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湖北省厚土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湖北省厚土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❻ 在湖北有什么著名的寺院
武汉市
宝通禅寺
位于洪山南麓,为武汉市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唐贞观年间殿宇扩建,又名弥陀寺。明成化年间改为“宝通禅寺”。现存为清光绪五年(1879年)所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德寺
0位于汉口解放大道东。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由隆希和尚创建,名为“古德茅篷”。光绪三十一年曾扩建,1914年至1919年间又增建,改为现寺名“古德寺”。
归元禅寺
位于汉阳区汉阳翠微峰下,原址为明代汉阳诗人王章甫的私人林园“王氏葵园”,为清顺治 15年(1658年)由白光法师兴建,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其与宝通寺、莲溪寺、正觉寺合称武汉四大丛林。
莲溪寺
位于武昌丁字桥南面约两公里的盘龙山上,是武汉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佛教“女众丛林”——尼姑庵。莲溪寺创建于元末明初,当时的香火很旺盛。现今的莲溪寺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所存主要建筑大都为元明时所建。1959年该寺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寺
位于新洲区青龙山,始建于 1918年,原址在新洲仓埠镇。现存建筑为大霞山别传寺住持释本焕及其弟子出资于1982年起开始兴建。其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阁、天王殿、观音殿、钟楼、鼓楼、罗汉墙、放生池、寮房、食堂、花园、方丈室等。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寺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重重叠叠,错落有致,气势磅礴,掩映绿树丛中。寺内珍藏有《龙藏》。
黄石市
栗山寺
位于下陆区,始建于东汉,迭经兴衰,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新进行了一次修整。该寺法系属临济寺。现存建筑两千馀平方米,有明嘉靖及清乾隆年间所造墓塔数座。寺内另珍藏佛经二部。
弘化禅寺
位于东方山中,相传此山因汉代人奇人东方朔而得名,马祖道一大师高足德聪和尚在此结庐,唐宪宗为其修建梵宇,御书赐名“宝峰招提”,宋真宗御笔亲改寺名为 “宝宁禅寺”,元成宗御笔改题寺名为“化禅寺”,明宪宗又改寺名为“弘化禅寺”,历来是鄂东南佛教道场中心。弘华禅寺整体布局缜密,回廊曲折,相互贯通,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地藏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等。寺内有重要的文物祖师舍利塔金塔顶,镇寺之宝为宋初的沉香木祖师像。寺内有塔林,有塔约五十座,最重要的开山智印祖师塔。珍藏佛经三百馀部,有碑刻五十馀块。
广法寺
为北宗庆历年间铁牛和尚所建。现有建筑大雄宝殿、钟楼、客堂、斋堂、关房等多为近年陆续重建。寺内有有墓塔十馀座,塔主为开山祖师铁牛禅师及薰闻法师等。另有经文碑、功德碑等碑刻五十馀种块。
华藏寺
位于铁山区鹿獐山公园西侧。始建明万历年间,开山祖师为云晦法师。建筑总面积达五千余平方米,它由玉佛殿、转佛场、大雄宝殿、斋堂及两边寮房等组成一个气势恢宏的寺庙建筑群。为1993年重建,均是全木结构。寺中有现代碑刻四块,及桂树、罗汉松等珍贵植物数株。
襄樊市
位于谷城县茨河境内,五朵山狮子峰。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至618年),距今近1400年历史,是全国百家名寺之一,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成化、嘉靖年间,清康熙、同治年间及解放后都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维修。前有天王殿,殿建台上。后有大雄宝殿,高18米,内供 8.2米的毗卢佛一尊,是全省少有的大佛。天王殿左侧有钟楼三间,重檐二层,上吊万斤巨钟,下供如来佛。寺有八景:万铜钟、玉带水、狮子山、金字山、卧牛池、玉石碑、龙泉池、锁风桥。古称“峰峦环拱,聚气藏风,水远贯通”。现已列入隆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门寺
位于襄樊市襄阳城南约15公里处东津镇鹿门山。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是汉唐以来的佛教胜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因神道口刻有二石鹿,俗称鹿门庙。西晋改名为万寿禅寺,唐复名鹿门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皆栖隐于此。明景泰年间(1450~1456),在此建"三高祠",并供其像,以示纪念。明末毁于火,清初以来,屡有修废。现保存有石鹿、龙头喷泉、瀑雨池、天井、大殿等古建筑和碑刻。目前,鹿门寺已修葺一新,并有庞德公采药栖身洞、孟浩然亭、伏虎亭、望江亭等16个景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德寺
位于襄樊市襄阳城西10.5公里处。寺建于唐代,原名云居寺,分为四大殿,明景泰年间重建,弘治年间称广德寺,并修造多宝佛塔于殿后。原建筑物年久失修,仅剩后殿,为硬顶重檐式砖木结构。多宝佛塔高17米,分塔座、塔顶两部分,呈八角形,每角上方嵌有石雕龙头,东、西、南、北四壁各有一扇门,故称“八方四门”。南门为正门,门外上壁雕一尊盘膝坐佛,其上还雕有“多宝佛塔”4个字。塔座内有湾形石台阶,拾级可登塔座顶部。在塔座顶部平台上建有五座塔峰。正中的塔峰为六层圆径不同的密檐式砖塔,高10米,上有生铁铸成的一个锅形铁顶,铁顶下沿挂有8枚形体相同的小铃铛。宝塔上下内外,共雕有大小不同的盘坐式佛像48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水寺
位于枣阳市吴店镇狮子山。原名白水禅林,寺内原祀刘秀塑像。明宣德年间,主持真隆和尚将正殿改为供佛,以西偏殿祭祀光武。光武帝位旁列云台28将的牌位,现已换为卷轴画像。现存的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刘秀殿、娘娘殿。寺内还存有“白水重光”石刻及今人书画数十帧。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感市
泅洲寺
位于云梦新店镇。因寺周为湖沼被水环绕,故名。相传系唐代创建。据寺前元代石碑记载,泰定四年(1327年)曾重修。其主体建筑为大殿,殿前钟楼、鼓楼分列左右,再前有山门。大殿为木结构,高9米,面积117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保存较好。钟楼东西向,平面近方形,高8.5米,面积50平方米,亦重檐歇山顶,现尚存。鼓楼于1954年被洪水冲毁,山门及围墙现已不存,均未修复。
鄂州市
灵泉寺
位于鄂州市鄂城区西山公园内,原为吴王避暑宫,名“圆通寺”;始建成于晋太元年间,名为“西竺兰若”;南北朝称作“积翠山房”;隋名为“西山寺”;宋元中称“灵泉寺”;明代称“资福寺”;清代改为“古灵泉寺”,又名“灵泉禅林”,沿袭至今。主体建筑包括:文殊师利堂,天王殿,大雄宝殿,拜殿,武圣殿,观音殿,避暑殿,念佛堂,藏经楼及禅房、三贤亭等建筑,还有正在规划中的五百罗汉堂、祖师殿等,总占地面积近五千多平方米,成为西山风景区的主体建筑群。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昌市
玉泉寺
位于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因其佳境独擅而享有"三楚名山"之誉。占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是湖北省最大的佛寺,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玉泉寺初名普净庵,东汉年间,高僧普净禅师云游到此,结茅为庵。夷陵之战时,刘备亲临当阳为关羽设祭,并扩建原庙,兴建"显圣祠"。隋开皇十三年(593),高僧智凯奉诏建寺,改名玉泉寺,为智者道场,晋王杨广赐额"玉泉寺",与南京栖霞寺、山东灵岩寺、浙江国清寺并称天下丛林"四绝";唐仪凤三年(678)神秀在此宏扬禅法,玉泉寺成为海内外佛教徒景仰的圣地;宋真宗时改称"景德禅寺";元、明、清均有所修葺。为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四大祖庭之一。玉泉寺坐西朝东,中轴对称布局,有铁塔、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东堂、西堂、东禅堂、般舟堂、藏经楼等。大雄宝殿为寺内主体建筑,始建于明代,面阔七间41米,进深五间24米,高23米。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立柱72根,天花、藻井均施彩画,1982年落架大修。玉泉铁塔铸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位于玉泉寺前方。原名"佛牙舍利宝塔"。通高17.9米。八角十三层仿木构楼阁式铸铁建筑,重达3.83吨。双层须弥座,铁铸塔座、塔身,铜制塔刹。塔身每层出平座,置斗拱出檐,底层柱角铸8个力士,走马板上铸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海山、水波、海藻等浮雕图案。相间诸面各设壸门龛和佛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冈市
四祖寺
位于黄梅县城西北十五公里的双峰山。原名正觉寺,又名双峰寺,又因座落在西山半山腰,故名西山寺。由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亲手创建于唐武德七年,几经复毁,现已重修。现存有毗卢塔、鲁班亭、灵润桥、四祖殿、慈云阁等古代建筑,还有授法洞、卓锡泉、洗笔池、石鱼矶、钓鱼台、夹木石、碧玉流等名胜古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祖寺
位于黄梅县东山,又名东山寺。为五祖弘忍大师创建,因以为名。始建于唐咸亨年间,几经复毁,现已重修。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麻城殿、圣母殿、观音堂、真身殿、干佛殿、方丈楼、禅堂、戒坛等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然禅寺
位于浠水县秦春山。隋朝开山,唐初建寺,是禅宗三祖僧璨的住锡地。现存建筑有祖师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讲经堂等。祖师殿系全花岗岩结构,内有降龙祖师像,系宋朝遗物。舍利塔一座,塔主为慧元法师。又有明朝的古樟树、皂荚树。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为“天然禅寺”、“三祖殿”亲笔题额。
天求禅寺
位于浠水县城东10公里的石峰山上,始建于唐文宗开成四年,1954年毁于山洪,现已重修。现存有钟鼓楼、天王殿、寺门石刻、净手池、和尚池、双寺峰、钵孟峰、虬虹领、白额崖等景。有三祖殿碑文和唐代截玉印。
斗方禅寺
位于浠水县白莲镇白莲河风景区斗方山,又名“崇归寺”。因山形如斗,故名“斗方山”,寺以山名。世传为鲁班始建,文献记载系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所修。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多次修葺。现存上斗方三重殿堂,上殿梁、柱皆石结构,石柱八根,高4.6米,柱围2.2米,建筑牢固,造型壮观,工程巨大。殿前有月台式场地,场前有石质台阶。中殿和下殿为青砖结构,亦有石柱八根,殿内有石质佛龛。附近有罗汉洞、八卦洞、飞云洞、百合洞、观音洞、醒酒石、撑腰石、灯笼石、连花石、三生石等。
安国寺
位于黄冈市黄州城南的青云塔下。唐显庆三年创建,另一说寺立于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佑八年赐今名。现存门楼、三座大殿和部分房屋。寺内存唐代所传玉印一颗和《大藏经》一部。
十堰市
温泉寺
又名汤泉寺,位于房县城关镇东南5公里马栏河南岸,背靠汤池沟口,因寺内有温泉而得名,建于唐代,清嘉庆年间重修。现存建筑面积218平方米,砖木结构。其中大殿、九脊四坡顶,面宽5间,进深3间,轩昂宏伟。台亭,六角攒尖顶上下两层,高9米,俏拔卓立。
回龙寺
位于十堰市茅箭区瞿家湾。寺旁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如龙双睛,寺前萦绕曲流的马家河,似龙回游,因以寺名。元代始建,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后毁修多次。现存前后三重大殿和东西厢房。前殿内四大天王像,系巨石所雕,魁伟威武,极为壮观;中殿门前“重建回龙寺记”石碑,制作精致,刻字工整;后殿楼上尚存大幅彩色壁画,耐人欣赏。寺外左右有小巧古朴的泰山庙、娘娘庙和明建照北塔。
荆州市
铁女寺
位于荆州市荆州城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嘉靖二十四年重修。铁女寺现有山门、韦陀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山门内赫然兀立有2米多高的大石碑,正面为一巨大“佛”字,背面就是朱植的《铁女寺碑记》。二铁女置于大雄宝殿内,分别高90厘米,137厘米,其形态模糊,如坐似立,与美丽的传说交相呼应,令人遐想。
章华寺
位于荆州市沙市区太师渊。据寺内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代泰定年间,即1325年左右。另据史料记载,该寺的位置正是楚灵王行宫古章华台的遗址,章华台是楚灵王于公元前535年所建。因此,章华寺当初又名章台寺。清代章华寺重修。鼎盛时期占地约14.7万平方米,殿宇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山门、天王殿、财神殿、韦驮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弥陀殿、藏经楼、禅堂、念佛堂、净月堂、斋堂、客堂、方丈室等主体建筑,规模巨大,雄伟壮观。寺内珍藏有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赏赐《龙藏》一部、銮驾半副以及其他宫廷珍品。章华寺内的章华古梅、沉香古井、银杏古树、石碑古刻被称为"四古之绝"。其地下还有春秋时的贝壳路和东汉时的大汉砖等。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鹫寺
位于松滋市清神路旁的降道岭,相传晋朝为纪念游方和尚灵鹫所建,是当时江南第一大寺庙,60年代修建洈水水库时被毁,现已重修,殿宇宏伟,共有六重,第一重为戏楼大院,第二重是韦陀四大天王殿,第三重是三尊佛殿,第四重为罗汉祖师殿,第五重为方丈禅房,第六重供坐佛一尊(高达10米),旁边有财神殿、百子堂,后面有经堂数十间。
恩施市
回龙寺
位于恩施市龙凤镇小龙潭村,始建于清代,“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庙宇遗址,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保存有原石门、部分围墙和寺前石级阶梯。在石级路旁,还有回龙寺石碑一块,高1米、宽0.4米,碑文记载了寺前石级修建情况。
文昌祠
位于恩施市鳌脊山顶。为清代佛教建筑。又称文昌宫、文昌庙。据《恩施县志》记载,文昌庙原建于城南门外,嘉庆三年(1798年)移于今址。坐西朝东,为双重檐歇山顶无斗拱砖木结构建筑,东西长25米,南北宽15米,占地375平方米。正门为牌坊式,出檐飞角,饰以人物、山水、花草。石门框上则雕刻吼狮云龙,整个门墙富丽堂皇,为祠中建筑的精华。祠内分前中后三进,前为天井,中为卷厅,后为正殿。天井中原有戏台,是演唱鄂西地方戏--南戏的主要场所之一。卷厅为木构建筑,高4.5米,进深7.5米,有圆柱8根顶撑屋面。正殿又名桂香殿,高10米,进深8.5米,以24根圆柱顶撑屋面。枋间衬体及石柱础上雕刻麒麟、斗兽等动物及莲花、棋、琴、书、画等图案,线条简洁流畅。
仙佛寺
位于来凤县城东7公里的西水河边佛潭岩上。是湖北省唯一的石窑寺。也是我国开凿年代最早的石窟,始凿于335年。。仙佛寺上依绝壁,下临深潭,重檐三叠。干栏式庙宇直伸河沿。石窟中有大小石佛100余尊,高的5米余,矮的10多厘米,且神态各异,雕工精湛。大佛坐于莲台之上,高约五米半,中间的大佛旁有小佛四尊,两侧的大佛,伴有小佛两尊,小梯高约两米。南有石窟群,刻有一米高的小佛十九尊,整座石窟全长三十五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桃市
普佛寺
位于沔城镇。其前身为"甘露寺",元改为"普佛寺",1986年重修。现存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念佛殿等建筑,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天门市
白龙寺
位于天门市皂市镇五华山。始建于为南朝齐,1993年重修。现存有前殿和大雄宝殿,有佛像32尊。前殿供有弥勒佛、韦驮、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供有如来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观世音、善才、龙女、文殊、普贤、十八罗汉。寺内尚有明代碑碣三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还有荆门千佛寺、潜江大佛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