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筑结构施工图怎么看
1、先看现场平面布置图,了解工程概况及周围建筑对本工程的影响。
2、再看施工组织,大概了解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
3、看施工结构图和建筑图,两图结合看,整体了解工程概况。
4、详细看施工图结合结构施工图集查看做法,建筑施工图结合建筑施工做法图集。
5、结构图从轴线尺寸看,查看剪力墙、柱、梁、板等配筋是否有无前后出入,结构是否与建筑图相符。梁、板等原位标高是否正确,卫生间板面是否标注详细,沉降缝处的结构处理是否合适,楼梯的做法是否详细,各种洞口的详细做法。
6、检查建筑图看每层的布置是否合理,非承重墙及承重墙的布置是否合理,梁、柱等布置是否美观,位置、尺寸与结构图是否一致,各种洞口有没有遗漏。
7、检查建筑做法是否合理,防水材料,涂料,瓷砖等。
(1)建筑专业的施工图怎么看扩展阅读:
各专业施工图的内容:
1、总图:建筑场地范围内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道路、绿化及各种室外管线的布置等。
2、建筑专业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各种详图及门窗表、材料做法表。
3、结构专业图:基础图、各层顶板的平面、剖面、各种构件详图,构件数量表及设计说明。
4、设备专业图:包括给水、排水、采暖、通风各系统的平面图、轴测图和各种详图。
5、电气专业图:包括照明、动力和弱电的系统图、平面图及详图等。
⑵ 工程图纸应该怎么看
以建筑施工平面图为例:
1、建筑平面图的表现
用一个假想的水平剖切平面沿略高于窗台的位置剖切房屋后,移去上面部分,对剩下部分向H面做正投影,所得的水平剖面图,称之为建筑平面图。
平面图表示新建房屋的平面形状、房间大小、功能布局、墙柱选用的材料、截面形状和尺寸、门窗的类型及位置等。
2、建筑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通常情况下,房屋有几层就应画几个平面图,并且在图的下方注明相应的图名,如底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及屋顶平面图。
若建筑物的各楼层平面布置相同,则可用两个平面图表达,即只画底层平面图和楼层平面图。这时,楼层平面图代表了中间各层相同的平面,所以,也称中间层或标准层平面图。
因建筑平面图是水平剖面图,因此在绘图时,应当按剖面图的方法绘制,被剖切到的墙、柱轮廓用粗实线(b),门的开启方向线可以用中粗实线(0.5b)或细实线(0.25b),窗的轮廓线以及其他可见轮廓和尺寸线等均用细实线(0.25b)表示。
建筑平面图常用的比例是1:50、1:100、1:150,而实际工程中使用1:100最多。在建筑施工图中,比例不大于1:50的图样,可不画材料图例和墙柱面抹灰线,为有效加以区分,墙、柱体画出轮廓后,在描图纸上砖砌体断面用红铅笔涂红。
3、建筑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1)表示墙、柱、内外门窗位置及编号,房间的名称、轴线编号。
2)注出室内外各项尺寸及室内楼地面的标高。
3)表示楼梯的位置及楼梯上下行方向。
4)表示阳台、雨篷、台阶、雨水管、散水、明沟、花池等的位置及尺寸。
5)画出室内设备,如卫生器具、水池、橱柜、隔断及重要设备的位置、形状。
6)表示地下室布局、墙上留洞、高窗等位置、尺寸。
7)画出剖面图的剖切符号及编号(在底层平面图上画出,其他平面图上省略不画)。
8)标注详图索引符号。
9)在底层平面图上画出指北针。
10)屋顶平面图一般有:屋顶檐口、檐沟、屋面坡度、分水线与落水口的投影,出屋顶水箱间、上人孔、消防梯及其他构筑物、索引符号等。
节点详图
1、墙身详图
墙身详图实际是在建筑剖面图上从上至下连续放大的节点详图。通常多取建筑物的外墙部位,以便于完整、清楚地表达房屋的屋面、楼层、地面和檐口构造,楼板与墙面的连接、门窗顶、窗台和勒脚、散水等处构造的情况,所以墙身详图实际上是建筑剖面图的局部放大图。
多层房屋中,若各层的构造情况一样时,可以只画底层、顶层、中间层来表示。往往在窗洞中间处用折断线断开,通过剖面图直接索引出。有时也可不画整个墙身的详图,而是把各个节点详图分别单独绘制,这时的各个节点详图应当按顺序依次排在同一张图上,以便读图。
2、楼梯详图
楼梯是楼层垂直交通的必要设施。楼梯是由梯段、平台和栏杆(或栏板)扶手组成。常见的楼梯平面形式有三种:
1)单跑楼梯(上下两层之间只有一个梯段)。
2)双跑楼梯(上下两层之间有两个梯段、一个中间平台)。
3)三跑楼梯(上下两层之间有三个梯段、两个中间平台)。
楼梯间详图包括有楼梯间平面图、剖面图、踏步栏杆等详图。主要反映楼梯的类型、结构形式、构造和装修等。楼梯间详图应当尽量安排在同一张图纸上,以便阅读。
⑶ 新手怎么看懂施工图纸
一、以普通独立基础(阶形截面为例):
(一)、识别图中符号:
1、图纸中的h1、h2、h3代表各级(阶)的高度;H表示基础承台高度。
2、图中的a1、a2(一般为短边)、b1、b2(一般为长边)表示每级(阶)的宽度;
3、图中的b、h表示柱的截面尺寸;
4、图中的A(一般为短边)、B(一般情况为长边)表示独立基础两向边长;
5、基础配筋大的钢筋为底筋(放下边),如果配筋是一样的就不用区分;
6、图中的原位标注序号①②,①上部钢筋、②为下部钢筋(配筋大);
(二)、J-11(基础11为例),查配筋表:
1、柱断面:bxh=400mmX400mm;
2、两向边长:AXB=2900x3700mm;
3、第一级(阶)a1的宽度:650mm;
4、第二级(阶)a2的宽度:600mm;
5、第一级(阶)b1的宽度:850mm;
6、第二级(阶)b2的宽度:800mm;
7、H的高度为:700mm;
8、h1高度为:400mm;
9、h2高度为:300mm;
10、序号①方向配筋:φ14间距150mm(三级钢);
11、序号②方向配筋:φ14间距150mm(三级钢);
12、从配筋图看出,基底标高—1.8m;
13、从配筋图可以得知,基础边长大于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可以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外围四根不得取0.9倍);
(三)、柱插筋:
1、柱插筋伸至底板钢筋上,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
2、柱插筋弯钩必须满足15d(d为钢筋直径);
3、基础承台内部,柱插筋至少用两道2Φ6箍筋固定柱筋;
4、上面一道箍筋与基顶距离100mm。
(四)、其他平面标注:
1、C15素混凝土垫层100mm厚;
2、300mm厚粗砂褥垫、满槽铺垫(整平);
3、第一级(阶)承台距垫层边100mm(四周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