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加利亚旧都的历史,文化,风情
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保加利亚中西部,地处四面环山的索非亚盆地南部。全国第一大城城市跨伊斯克尔河及其支流,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近120万。古称“塞迪卡”。
索非亚是欧洲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称“塞尔迪卡”,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为色雷斯人塞尔迪部落所建造并定居于此,迄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罗马帝国时期,曾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罗马皇帝图拉真曾下令在这座城市制造罗马帝国使用的货币,是罗马帝国的要塞城市,并以温泉享有盛名,全城有多处水温在40℃左右的泉水涌出,迄今在市中心的巴尔干旅馆仍保存有建于5世纪的罗马浴室遗址。在查士丁尼大帝时代,索非亚是拜占庭帝国的政治中心之一。公元809年,索非亚成为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的一部分,是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的聚集区。1382年,奥斯曼人占领索非亚,随后奥斯曼帝国统治了500年之久。公元14世纪,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将城市名称定为“索非亚”,在希腊语里,“索非亚”意为“智慧”。1879年,索非亚被定为首邑。1908年,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宣布独立,索非亚正式成为保加利亚的首都。
历史上,索非亚曾经多次遭到毁坏。在奥斯曼人占领时期,索非亚受到严重摧残,全城众多的古建筑仅有两座基督教早期建筑幸存下来,一座是建于公元2世纪的圣乔治教堂,另一座是建于公元4世纪初的圣索非亚教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索非亚遭到空前的严重破坏,1.25万个家庭的住宅被炸毁,机关企业受到破坏,全市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座建筑物都带有战争斑痕。战争结束后,勤劳智慧的保加利亚人民在短时间内便医治好了战争创伤,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位于巴尔干山区的索非亚盆地南部,维托沙山、留林山和洛赞山环绕四周,气候温和,绿树成荫,历史上是从中欧到西亚的交通要冲。这座静卧在青山绿岭环绕中的城市,既具有现化都市的繁华景象,也有着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色,因而,不仅在保加利亚,就是在全欧洲也享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索非亚的座右铭是“成长,但不老”(It grows, but does not age)。虽然城市一直在变化,但是保持了使她成为欧洲城市的文化和建筑特点。
作为索非亚的象征,市中心是“圣索非亚教堂”(the St. Sofia church)。其他建筑和地方也是城市的象征。最有名的纪念碑式的教堂是“圣涅夫斯基”(St.Al.Nevski)教堂。这是一座中央族长式独立的保加利亚东正教教堂(Bulgarian Orthodox Church)。钟楼高50.52米,中央部分以镀金装饰,顶部有一个纯金十字架。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的巧匠们制作了木雕、石制浅浮雕、教堂用品和圣像画。“伊万·瓦左夫”国家剧院(the National Theater “Ivan Vasov”)在某种程度上讲像是索非亚的第二个象征。它按照20世纪初著名的直线式风格建成。“国家议会大厦”(the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Assembly)、“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国家民俗博物馆”(the National Ethnographic Museum)表现了保加利亚人的审美观。“国家美术馆”收藏有12 000件艺术品。从远处可看见的是由俄罗斯移民于1912-1914年建立的“俄罗斯教堂”(the Russian Church)。在“总统”(Presidency)及“喜来登饭店”(Sheraton Hotel) 的内院有一个“圆形建筑”(Rotunda),于4世纪改造成“圣格奥尔基”(St.George)教堂。在城市的正中心是完整的罗马文化遗留下来的建筑群。“鲍里索瓦花园”(Borisova Garden)是索非亚市民喜爱的娱乐休闲好去处。还有城市花园、“国家剧院”前面的花园、原“王宫”(Royal Palace)后面的小花园。
在南面,索非亚的上方是这个城市的真正象征——“维多萨山脉”(Vitosha Mountain)。这座山脉主要由花岗岩形成。独特的自然风光被称为“石河”(stone rivers),特别是在“金桥”地区(Zlatnite mostove area)。在这座山上还有极好的滑雪条件。
保国玫瑰油产量和出口都居世界第一,其中“玫瑰谷”的产量占全国的1/4,在国际上颇负盛名。由于这种玫瑰只能在每年的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集,因此,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保加利亚都要在“玫瑰谷”举行盛大的“玫瑰节”。
保加利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其居民绝大部分为保加利亚人之外,还有马其顿、土耳其人。保加利亚的音乐虽然属于南部斯拉夫的系统,但受古代希腊、拜占廷、奥斯曼(土耳其)的影响很深,呈现出复杂丰富的面貌。
2. 保加利亚有什么特色文化
文学:
九世纪用斯拉夫文撰写的东正教书籍被认为是保加利亚最早的文学创作,后来出现了民间口头文学和民歌民谣收集编纂者。18世纪民族复兴的启蒙思想家帕伊西撰写的《斯拉夫保加利亚史》是保加利亚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它对唤起人民的民族觉醒起了重大作用。在19世纪民族解放斗争中涌现的许多著名革命家和文学家,他们不仅以自己的革命献身精神载入史册,同时以其不朽的诗歌、小说戏剧流传后世。他们是:拉科夫斯基、波特夫、卡拉维洛夫等。稍晚一些时候,瓦佐夫以著名的长篇小说《轭下》和诗集《被遗忘者的史诗》反映和歌颂了保加利亚人民反抗土耳其奴役的英雄业绩。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康斯坦丁诺夫、埃林·彼林、斯塔马托夫和诗人雅沃罗夫写出了不少揭露资本主义黑暗和丑恶的力作。20世纪30年代在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中成长的作家有:诗人波良诺夫,文艺理论家基尔科夫,诗人斯米尔宁斯基、瓦普察洛夫,小说家卡拉斯拉沃夫等。现实主义作家约夫科夫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主和人道主义倾向,又富有浪漫色彩和民族特色,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1944年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文学迅速发展。50年代反对教条主义和公式化后,文学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著名的作品有:迪莫夫的《烟草》,海多夫《山羊角》等。
艺术:
保加利亚有悠久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戏剧传统。全国各地有风格各异的民间服饰和音乐舞蹈(霍洛舞)。20世纪30年代后,声乐和交响乐发展较快。著名作曲家和歌唱家有:皮普科夫、库特夫、加乌罗夫、乌祖诺夫等。保加利亚重视继承和发展民间歌舞,“库特夫”和“彼林”民间歌舞团享誉国内外。保加利亚定期举办国际青年歌剧歌手比赛、“瓦尔纳之夏”音乐节、国际芭蕾舞比赛、布尔加斯民间艺术节、索非亚艺术沙龙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从不同程度上传播了保民族民间文化并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保加利亚戏剧发源于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中,1883年在保第二大城市普罗夫迪夫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剧团。1904年索非亚建立了第一座剧院(瓦佐夫剧院)。20世纪初的著名作家瓦佐夫、雅沃罗夫等都写过出色的剧本,如《流亡者》、《升官图》、《在维多沙山脚下》等。1948年建立高等戏剧学院。
保加利亚电影业始创于19世纪,当时主要拍摄记录片。1944年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的故事片以及根据保加利亚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迅速发展,《警钟》、《山羊角》、《太阳与影子》等数十部影片曾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保加利亚美术的起源同东正教的传播紧密相联。18世纪民族复兴之前的美术珍品大多同宗教壁画和雕塑有关。1896年成立国立美术学校。著名美术家有:迪米特罗夫大师、佩特罗夫、任多夫,漫画家贝什科夫,鲁塞夫、德波娃的版画和油画都具有鲜明的特色。18、19世纪兴起的民族建筑和木雕、装饰艺术是保加利亚建筑艺术的瑰宝,这些传统在城市建设和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发扬。一些文化宫、纪念馆、剧院及旅游区建筑特色展现了保建筑艺术的民族风格和现代化水平。
语言与文字:
保加利亚语属斯拉夫语系,与俄语和塞尔维亚语最接近。它是斯拉夫语系南支中受临国和他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一个典型。由于与希腊同属一个宗教并是临国,保语中的许多宗教词汇来源于古希腊语;在保推翻奥斯曼统治后,大量俄语词汇进入保军事和政治领域;土尔其词除了被广泛用于保口语外,在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在科技、医学、法律和政治经济学中拉丁语词汇较多。另外,在艺术领域词汇中法语和意大利语、在技术词汇中德语的使用率均较高。随着电脑的不断推广,英语词汇也大量涌入。
保加利亚人使用的文字符号为基里尔字母。它是由基里尔和麦托迪兄弟于公元9世纪创造的。基里尔字母经历了三次文字改革,第一次受19世纪上半叶复兴运动的影响,进行了文字改革,去掉了10个过时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第二次是在推翻奥斯曼统治后,第三次改革是1945年,目前保字母剩下30个。保文藏书最多的是索非亚的“基里尔·麦托迪”国家图书馆。
人口与民族:
保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保境内人口为799万。1989年之后,约有50万人移民到西欧、北美和澳洲。保女性的平均寿命为74岁,男性的平均寿命为67岁。每年人口为负增长。
目前近1/4的保公民进入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大多数人愿意居住在城市,首都索非亚的人口超过150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1/5。
由于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保境内少数民族较多,有土耳其人(80万)、吉普塞人(50万)、亚美尼亚人、希腊人、犹太人、阿尔巴尼亚人等,他们历来与保人和平共处,未出现过民族紧张关系。
宗教:
自公元9世纪以来,保加利亚就以东正教为国教,即使在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500年中,也保留了该宗教信仰。1953年5月选举产生了总主教。还有伊斯兰教徒、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
3. 保加利亚三大城市是
索非亚: 保加利亚首都,人口120万。位于索非亚盆地南部,维托沙山、洛赞山、留林山环列四周。索非亚古时名塞尔迪卡、斯雷德茨等。十四世纪开始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定名索非亚。公元前8至7世纪是古代色雷斯塞尔迪部落聚集地,后成为罗马帝国要塞城市和拜占廷帝国政治中心之一。公元809年是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的一部分,是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的集居区。公元1382年,奥斯曼人攻占索非亚,1396年全部占领保加利亚。此后的500年中,索非亚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908年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宣布独立。在奥斯曼人占领期间,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古建筑中只有公元2世纪建造的圣乔治和公元4世纪建造的圣索非亚教堂存留下来。索非亚富有温泉,早在罗马时代,这里的温泉就享有盛名,市中心和郊区有多处泉水涌出,水温在40度左右。目前市中心还保存建于公元5世纪的的罗马浴室。索非亚是闻名的花园城市,市区多林荫大道、花园、草坪,郊区土地的46%是树林。市中心为巴登贝尔格广场,广场四周有总统府、部长会议大厦、瓦佐夫剧院、国家美术馆。广场向东有著名的涅夫斯基教堂、议会大厦、索非亚大学,向西有中央银行、中心百货大厦等。市内公园有西郊公园、南郊公园,勃里索瓦公园等。市郊有潘恰列沃人工湖、伊斯克尔水库、钟楼、维多沙山、留林山、班基亚别墅区等景点。 普罗夫迪夫: 保加利亚文化古都,仅次于首都索非亚的第二大城市。位于马里查河上游。公元前四世纪曾是马其顿王国都城,十四世纪为重要的行政和军事中心。1878年俄土战争后为东鲁美尼亚首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埃迪尔内—一伊斯坦布尔的铁路建成后,为中欧到小亚细亚通道上的重要贸易中心。城市地处中南部富庶的农业区,马里查河把城市分为两部分,主要工业区在北岸。从1933年起,普罗夫迪夫每年举办春、秋两次日用品及工业用品国际博览会。在市郊的山丘上,发掘出一座1500多年前古罗马野外露天剧场,现已修复,为一半圆柱形希腊古典式建筑,舞台高3.1米,有3500个大理石座位。 瓦尔纳: 是保加利亚海滨城市和全国最大海港。位于保加利亚东北部的黑海瓦尔纳湾北岸。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就在此定居,起名"奥德索斯"。公元6世纪后半叶,斯拉夫人从北部大批涌入,改名为"瓦尔纳"。它长期为商业重镇和海军基地。市区由南向北伸展,呈"S"形。"S"形的底部是老城部分。建筑风格严谨整齐,街道宽阔,经纬分明。坐落城边的是狭长的海滨公园,长满各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S"形上半部,依山滨海之处,多为旅馆,300张以上的旅馆有100多家。瓦尔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夏天平均温度在26摄氏度左右。海面风平浪静,海滩浅平辽阔,有"黑海明珠"之誉。瓦尔纳沙滩长达10多公里。从南至北,依次是"康斯坦丁与埃伦娜"、"金沙滩"、"阿尔贝纳"等几个特色不同、美丽别致的避暑、疗养地。其中“金沙滩"长4公里,这里沙粒细腻松软,浅海区域宽阔,海底平坦干净,是理想的海滨浴场。瓦尔纳附近有一个引人入胜的石窟修道院,名"阿拉贾修道院",因各个石窟壁上都覆盖着许多图画而得名。考古学家还在瓦尔纳发掘出一系列建筑于公元前4000年铜器时代的墓地,其中有数以百计的金器,包括金手镯和君主的金手杖。
4. 保加利亚在哪里首都是什么
保加利亚共和国(保加利亚语:Народна република Бъ回лгари答я)简称“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的一个国家,它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保加利亚具体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北面与罗马尼亚接壤(多瑙河当边界),东南面毗邻土耳其和西南面希腊,西北面邻接塞尔维亚(以前南斯拉夫的成员国)和西南面毗邻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的成员国),东濒黑海。面积111001.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78公里。东保加利亚滨临黑海,多瑙河是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的界河。巴尔干山(意为“多山的地方”,在保加利亚境内称为“老山”)将保加利亚分为北部的多瑙河平原和南部的色雷斯低地。(如图)
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sofia)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保加利亚西部,地处四面环山的索非亚盆地南部。是全国第一大城市,跨伊斯克尔河及其支流,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125万人(2012年)。古称“塞尔迪卡”。索非亚还是一个旅游胜地,是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
5. 保加利亚主要城市和景点有哪些
索非亚:
保加利亚首都,人口120万。位于索非亚盆地南部,维托沙山、洛赞山、留林山环列四周。索非亚古时名塞尔迪卡、斯雷德茨等。十四世纪开始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定名索非亚。公元前8至7世纪是古代色雷斯塞尔迪部落聚集地,后成为罗马帝国要塞城市和拜占廷帝国政治中心之一。公元809年是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的一部分,是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的集居区。公元1382年,奥斯曼人攻占索非亚,1396年全部占领保加利亚。此后的500年中,索非亚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908年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宣布独立。在奥斯曼人占领期间,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古建筑中只有公元2世纪建造的圣乔治和公元4世纪建造的圣索非亚教堂存留下来。索非亚富有温泉,早在罗马时代,这里的温泉就享有盛名,市中心和郊区有多处泉水涌出,水温在40度左右。目前市中心还保存建于公元5世纪的的罗马浴室。索非亚是闻名的花园城市,市区多林荫大道、花园、草坪,郊区土地的46%是树林。市中心为巴登贝尔格广场,广场四周有总统府、部长会议大厦、瓦佐夫剧院、国家美术馆。广场向东有著名的涅夫斯基教堂、议会大厦、索非亚大学,向西有中央银行、中心百货大厦等。市内公园有西郊公园、南郊公园,勃里索瓦公园等。市郊有潘恰列沃人工湖、伊斯克尔水库、钟楼、维多沙山、留林山、班基亚别墅区等景点。
普罗夫迪夫:
保加利亚文化古都,仅次于首都索非亚的第二大城市。位于马里查河上游。公元前四世纪曾是马其顿王国都城,十四世纪为重要的行政和军事中心。1878年俄土战争后为东鲁美尼亚首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埃迪尔内—一伊斯坦布尔的铁路建成后,为中欧到小亚细亚通道上的重要贸易中心。城市地处中南部富庶的农业区,马里查河把城市分为两部分,主要工业区在北岸。从1933年起,普罗夫迪夫每年举办春、秋两次日用品及工业用品国际博览会。在市郊的山丘上,发掘出一座1500多年前古罗马野外露天剧场,现已修复,为一半圆柱形希腊古典式建筑,舞台高3.1米,有3500个大理石座位。
瓦尔纳:
是保加利亚海滨城市和全国最大海港。位于保加利亚东北部的黑海瓦尔纳湾北岸。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就在此定居,起名"奥德索斯"。公元6世纪后半叶,斯拉夫人从北部大批涌入,改名为"瓦尔纳"。它长期为商业重镇和海军基地。市区由南向北伸展,呈"S"形。"S"形的底部是老城部分。建筑风格严谨整齐,街道宽阔,经纬分明。坐落城边的是狭长的海滨公园,长满各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S"形上半部,依山滨海之处,多为旅馆,300张以上的旅馆有100多家。瓦尔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夏天平均温度在26摄氏度左右。海面风平浪静,海滩浅平辽阔,有"黑海明珠"之誉。瓦尔纳沙滩长达10多公里。从南至北,依次是"康斯坦丁与埃伦娜"、"金沙滩"、"阿尔贝纳"等几个特色不同、美丽别致的避暑、疗养地。其中“金沙滩"长4公里,这里沙粒细腻松软,浅海区域宽阔,海底平坦干净,是理想的海滨浴场。瓦尔纳附近有一个引人入胜的石窟修道院,名"阿拉贾修道院",因各个石窟壁上都覆盖着许多图画而得名。考古学家还在瓦尔纳发掘出一系列建筑于公元前4000年铜器时代的墓地,其中有数以百计的金器,包括金手镯和君主的金手杖。
6. 保加利亚在东欧的地位高吗
东欧一般不是个地理而是带点政治色彩的概念,大致包含这些子区域:
1,波捷匈斯四个地理上属于中欧的国家,经济较发达,地缘政治上波兰比较重要,是地区大国,引领着所谓的新欧洲这些后入盟国家。个人感觉捷克其次,捷克有相当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领先,工业基础强于波兰。
7. 保加利亚首都是哪
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Sofia)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保加利亚中西部,地处四面环山的索非亚盆地内。城市跨伊斯克尔河及其支流,面积167平方公里,人口近120万。
索非亚古时名塞迪卡、斯雷德茨等,14世纪开始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定名为索非亚。1879年索非亚被定为首都。1908年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宣布独立,索非亚成为独立的保加利亚首都。
全市大体分为三个区:文化区,在市区东南部;工业区,在市区北部;商业区和行政机关,集中在中部。全市半数以上的劳动者从事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全国15%的大型工业企业集中于此,工业产值占全国的18%。主要工业项目有机械、金属制造、冶金、电子、食品、纺织、橡胶、化工、造纸等,全国四分之三的印刷业也集中于此。
索非亚是一个风景迷人的旅游胜地,是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它的街道、广场、住宅区掩映在一片葱绿之中,市区有多处林荫大道、草坪和花园。建筑物大都为白色或浅黄色,与缤纷的花木相映,显得格外恬静洁雅。街道上有许多花店、花摊,市民们普遍喜欢种花和赠花,最受欢迎的是经久不谢的石竹花、郁金香和红玫瑰。从索非亚广场沿宽广的、用陶瓷砖铺成的俄罗斯林荫大道前行到鹰桥,在这不到一公里的路上,就有4座美丽的花园。
索非亚有多处温泉,水温在40℃左右。市中心的巴尔干旅馆,还保存有建于5世纪的罗马浴室遗迹。除温泉外,这里还有不少甘泉,为市民、游客饮水而设的饮水店遍布全市。
索非亚在被奥斯曼帝国占领期间,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古建筑物中只有两座基督教早期建筑——公元2世纪建造的圣乔治教堂和4世纪初建造的圣索非亚教堂留存下来。市中心广场有季米特洛夫陵墓、政府大厦、民族画廊,几乎所有的大街都从中心广场分支出去。广场附近有革命博物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等。教堂旁边是保加利亚著名作家瓦佐夫陵墓,墓前立有他的胸像。
索非亚与外界交通方便,沟通亚德里亚海、中欧和多瑙河、里海、爱琴海的重要交通线穿过山口或峡谷经过这里,是欧洲交通中心之一。
8. 各个国家的著名建筑物(最好有图片。)
我就讲几个国来家的供您参考。源
9. 保加利亚有什么知名的大学
出国留学时,保加利亚有哪些大学和保加利亚大学名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所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教育部认可的适合中国留学生的保加利亚大学名单。
10. 保加利亚的国家象征
《亲爱的祖国》(作词作曲:茨维坦·拉多斯拉沃夫1863年-1931年)
歌词如下:
巴尔干山耸云空,蓝色多瑙波涛涌,红日高照色雷斯,彼林浮现紫霞中。
(合唱)亲爱的父母邦,你是人间天堂,你的神采,你的美丽,永远放光芒。 在2001年6月17日的大选中新组织的“西美昂二世国民运动”获得42.7%的选票。其首领,保加利亚的末代国王西美昂·萨克斯科布尔格茨基宣布要在800天内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此他要提高薪水,以及降低税收率。此外许多人希望他的得选可以吸引外来投资。
2004年3月29日保加利亚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保加利亚与欧洲联盟进行加入谈判,希望能够在2007年加入欧洲联盟。欧盟已于2006年九月批准其于2007年一月加入欧盟。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2012年2月,保加利亚加入申根区。 保加利亚的总统是全民直接选举的,任期为5年,此后可以再连任一次。总统是国家首脑和军队最高指挥官。总统也是国家安全咨询委员会的首席,他没有立法的权利,但可以将一个法律驳回让议会再次讨论。通过多数决议议会还是可以让该被驳回的法律生效。
总统罗森·普列夫内利耶夫(Rosen Plevneliev)。1964年出生于保“戈采·德尔切夫”市。1989年毕业于索非亚技术大学机械系。多年在保及德国建筑业工作,曾任多家建筑公司总经理。2009年加入保公民党经济政策小组,同年出任保地方发展与建设部长。2011年10月当选总统,2012年1月就任。再婚,和第二任妻子育有三子。会讲德语、英语。
总理普拉门·奥雷沙尔斯基。1960年2月出生,毕业于保加利亚国民和世界经济大学投资和投资分析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9年曾担任政府财政部长。2013年5月29日由社会党和争取权利与自由运动组成的执政联盟提名并当选为总理。
议长米哈伊尔·米科夫(Михаил Миков)。1960年出生于西南部城市库拉塔市,毕业于索非亚大学法律系,曾在法国进修人权专业,在美国进修课税专业,在意大利参加反腐败实习。曾担任索非亚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高级助教。第38、39、40、41届国民议会议员,第42届议员、议长。2008年4月-2009年7月出任谢尔盖·斯塔尼舍夫内阁的内务部长。到2012年6月担任保加利亚社会党副主席。 2013年12月中旬访华。 争取欧洲进步公民党(简称“公民党”):在野党。2006年12月3日正式注册成立。该党奉行基督教民主主义原则,努力推行基督教旨、家庭和民主价值观。希望通过努力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团结、公正的社会,让保加利亚更好地融入欧洲。在2013年5月份选举中获得97议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无法组成执政联盟,组阁失败。
保加利亚社会党:执政联盟党。保第二大党。前身是保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于1891年8月2日。1919年5月25日二十二大改名为共产党,并参加第三国际。1944年后连续执政47年。1990年2月保共十四大决定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并于4月改名为社会党。曾于1994至1997年、2005至2009年执政。2013年5月在选举中获得84议席,与争取权利与自由运动联合执政。现任党主席:谢尔盖·斯塔尼舍夫(Сергей СТАНИШЕВ)。
争取权利与自由运动(Движение за права и свободи–ДПС):执政联盟党。1990年1月4日成立,是保土耳其族人的组织。1990年4月26日注册为政党。该党主张民族平等,尊重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通过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达到民族间的谅解与团结。1997年4月,该党同其它小党联合组成救国联盟参加大选,成为议会第三大党。该党于2001至2005年与“稳定与振兴国民运动”(НДСВ)联合组阁,2005至2009年与社会党及“稳定与振兴国民运动”党联合组阁。在2013年5月议会选举中获得36议席,位列第三,与社会党组成执政联盟。现任党主席:阿赫迈德·多甘(Ахмед ДОГАН)。
“阿塔卡”联盟(Национален съюз АТАКА):在野党。2005年7月注册成立,倡导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政治力量,拥有自己的电视台和报纸。在2013年5月的议会选举中获得23议席,不愿意与任何其他议会党组建执政联盟。现任党主席:沃伦·西德罗夫(Волен СИДЕРОВ)。
民主力量联盟(Съюз на демократичните сили–СДС)(简称“民盟”):在野党。1989年12月7日成立,建立时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包括16个政党和组织。1991年10月分裂成“运动派”、“中心派”和“自由派”。同年10月各派单独参加大选,“运动派”在大选中获胜执政。1992年10月,民盟政府辞职。1994年12月,民盟召开会议,选举经济学家伊万·科斯托夫为全国协调委员会主席。1997年2月,民盟召开第9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由政治联盟改为政党,科斯托夫连任党主席。
振兴保加利亚民主党(Партия „Демократи за силна България”–ДСБ):在野党。2004年5月30日成立,由原民主力量联盟部分成员组建。现任党主席:伊万·科斯托夫(Иван КОСТО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