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发展趋势分为以下几种:
①运用天然的原材料,不经刻意加工、修饰原生态的体现在建筑材料、家具产品、服装等方面。
②强调节能实用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装饰,创造出生动形象,回归经典的简朴。
③呈现复古的风格,使用高科技环保材料,创造出让人感觉温馨、舒适、利于亲近的设计。
④采用循环和组合设计方式,让一项设计作品有多种使用形式,而且设计作品还可以更新、升级,增加使用寿命,即便损坏,也可以回收利用。
Ⅱ 有关建筑设计前景。
郎咸平曾说过"只有夕阳意识的人才会认为有夕阳产业",我看你大可不必担心。
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待开发的土地非常多,设计师(尤其是专业性强的)的缺口很大。
2.建筑设计有一定的专业性,入行门槛不算低,人才过剩还为时很早。
3.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有波峰也有波谷。建筑设计行业也是一样,即使8年后进入低谷,很可能10年后又会重登波峰。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经济环(EconomicCircle)的周期大约是5年。
4.目前来看对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有所阻碍的无非就是政府对商品住宅买卖的限制。但设计行业方向很多,除了商品住宅外,工业、商业、交通、办公、教育等建筑的设计需求也很大。
5.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你喜欢设计,有这个理想就要努力实现。若做了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没了追求,成天上班就盼着下班,这样生活真是悲剧,更别说什么人生价值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了你补充问的。
你才初三,不用特意为以后选学建筑设计做准备,先学好学校的文化课,考大学时才能考上建筑专业较好的大学。另外,不要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技能就是美术,美术只是一小方面(随着电脑的发展,美术功底的要求越来越低),设计还包括了建筑历史、物理、机电设备、法律规范、结构等很多专业。这些知识你以后上了大学都会学的。以下是开设了建筑学专业的大学名单:
当然,排名越靠前的越好。
Ⅲ 建筑设计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近年来我国建筑设计市场的发展整体呈现持续向上的态势。从人均营业回收入来答看,2011年我国人均营收规模已经超过70万元,在这前五年的年均增速更是达到16.24%。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大量新城的建设不仅给予了建筑设计自我创造的机会,更是给建筑设计单位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规模。下面从住宅建筑设计市场、商业建筑设计市场两个领域对未来行业的发展前景做预判。
2020年人均居住面积有望达到35平方米,2012-2020年需新建住房约142亿平方米。
根据《2013-2017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下称报告),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1.27%,据此计算我国城镇人口已达6.9亿,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划,前瞻预计到2020年末我国城镇总人口有望达到8.4亿人,人均居住面积有望达到35平方米。城镇人口增加对住房需求的促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由于国家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居住面积得以提高,进而促进居住建筑面积总量的增长;二是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促进居住建筑面积的新增需求的增长。
Ⅳ 建筑设计前景如何
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前景,罗勒网可以根据我们十余年的建筑猎头经验设想一下。
经过目前建筑业这个下行周期的大浪淘沙,整个行业会越来越规范。
没有了那些设计项目无底线的价格战,设计费价格会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死掉了一批野蛮生长的小开发商,剩下的一些甲方也开始慢慢学会尊重设计师的想法和创意,给设计院相对合理的利润和相对充足的时间,做出一些真正的精品项目。
当然,前面描绘的都是一副美好的未来画卷,但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你必须能撑到那个时候,你不能成为大浪淘沙被淘汰的那一个。
个人建议首要任务肯定就是先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基础夯实了。然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之前的方向和重点纠偏。
对于即将进入和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的一些建议:如果你没想好要转行,或没有行可以转,或立志于在这个行业深入发展,定要先修炼好内功,想办法成为比你身边的人都更优秀的人,再去认识比你更优秀的人,然后超越他们。
最最重要的一点:做设计千万不能复制、粘贴,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所以然。
不懂的问题也不能只问你的上司、师傅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哪怕是他个人甚至你们公司坚持了很多年的做法或习惯也不一定对。
哪怕是规范上规定的东西,也要敢于质疑,对专业问题一定要抱有刨根问底的态度。
多问几个人 ,说不一定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但一定要注意问问题的技巧,不要同时当着几个人的面问,要分开问,问完你心里有数就行了,不一定非得告诉他们孰对孰错--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子比对错重要一万倍。
如果能够坚持做到这一点,你的春天将会和这个行业的下一个春天同时来临时。
在期待下一个行业春天来临的同时,也很期待我们所有的建筑设计人员都能脚踏实地,抓住机会,更好的设计出精品工程!
希望罗勒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Ⅳ 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何
城市大型商业建筑的建设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新建大型商业建筑,而商业发展的主力模式,远景设计院认为目前是以市中心为基点,向各个居住区组团扩展,这样对城市的建设和人性化发展都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一、大型商业建筑的概念
大型商业建筑是用于满足购物者消费、餐饮、休闲、娱乐等活动或开展促销等商业行为的场所,它通常将商业、办公、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其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商业体系。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在遵循整体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和风格化原则的基础上完成对商业综合体整体空间、界面和环境的全方位设计,同时它又提供了一定的消费社交空间,发挥一定的城市功能。
由目前我个人参与设计的几个商业综合体的一点经验来总结,设计出成功的商业建筑,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尤其需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开发商对自己拿到的这块商业用地进行综合理性的市场评估,了解受众群体,评估周边竞争情况,找到合理市场定位。
(2)设计院和开发商共同制定准确的商业业态组合模式,推敲出合理的商业布局,并借助合理的出入口布置,形成闭合人流,不留死角商铺,同时做好无障碍设计,保证室内路线通畅,做好防火和排烟设计,保证人员安全。
(3)物业功能设计合理:把握好垂直交通设计需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位置和交通,有效连接物业交通与城市交通。
(4)专业公司按照每个区域不同业态,对商业内外的灯光,绿化进行设计。
二、大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
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加快,对大型商业建筑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消费者要求大型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除了要具有开放性、文化性、舒适性以及娱乐性这些基础要求,在现在越发需要注重消费者感性诉求。这样,可通过提高商业空间的舒适度和互动性来提高消费者停留时间和消费次数,从而大致提高人流量和销售量的目的。
现就大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类型进行归类说明:
(1)聚合性空间。聚合性空间是以一个空间为主导,其它空间在其周围聚集、向其靠拢。主导空间在形式上应当突出,如中庭空间、中央大厅等。
(2)线性组合空间。线性组合空间主要采用一条路径将各个空间组合在一起。路径通常是直线式、曲线式或者拆线式的,当然也可以是明显的街道式。通过直线、曲线或拆线对空间内的各区域进行组合贯通。这种组合适用于空间小的结构,能有效利用空间。
(3)辐射性空间。辐射性空间以大型建筑中心为圆心,向四周辐射展开,这种辐射性空间不受建筑形式的影响,辐射路线可长可短,有效节约了人们在建筑内步行的距离;形成以某一区域为中心的、可根据需求进行具体划分的空间。
(4)环绕性空间。环线性空间通常是指大型商业建筑的路径在空间外形成一个环形路,商业空间沿此环形路布置,也可设计同时多个环形路,这样就是多环形商业路线,能有效利用空间。
(5)并列性空间。并列性空间是指将空间并行排列,组合成的一种建筑风格,没有明显的主次区别,将各空间均匀分布在建筑中,形成很多独立的小空间。
三、 城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1、整体尺度原则
城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的整体尺度原则是指建筑各组成主体间的有机联系及产生的视觉效果。整体尺度原则主要强调的是建筑物整体性,在大型商业建筑整体性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主体、裙房以及屋面三个主要因素,将三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统一的内部尺度及外部设计风格进行设计,而不是将三者单独地按照各自的参数体系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协调统一,打造形态美感与功能设施合理兼备的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作品。
2、近人尺度的原则
近人尺度原则在城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内涵是建筑物的进出口以及底层部分的尺寸大小能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又能方便人们使用。其中,建筑物进出 口是用户每天都要使用的部分,进出口设计质量对能否吸引消费者,带给他们愉悦感有很大的能动性。所以在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时要将近人尺度设计理念充分地融入到设计思路中,合理地划分建筑物入口处的细节把控,指定设计风格,符合当地的文化和审美诉求,使每一部分都能在满足用户对建筑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又能给人们带来感官享受。
3、细部尺度的原则
细部尺度是指大型商业建筑所采用的施工材料的质感,是更为细腻的建筑尺度划分。在大型商业建筑设计时应透彻地了解人们对建筑材质的标准要求及喜好程度。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事物的评价,都是通过眼观以及手摸的方式去对事物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然后从主、客观角度对该项事物做出综合性评价,所以消费者不仅对大型商业的设计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和体验,对细部设计的成熟度,美观度,舒适度也是有非常高的要求的。设计人员应遵循细部尺度原则,采用人们能够接受的喜爱的建筑材质,色彩塑造建筑工程作品。 四、大型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D�D主题商业
主题式商业中心,是将商业中心细分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教育,社交,商务等多元化消费场所,可以让消费者有广泛的选择,感受到便捷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和文化方面需求的目的。从经营角度解释,就是让消费者在目标主题区完成一个消费目的,所以也称之为“一站式消费”。主题式购物中心有着传统商场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正成为21世纪商业发展的主流。
Ⅵ 建筑设计发展如何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
我认为建筑设计相对于其他设计来说,前景比较好,跟国家政策走向有很大的关系,同时,随着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对时尚,环境,等软件有了一定的审美和要求,建筑设计将会发展的更快。
再者,许多城市虽然对房地产进行了管控,但是房地产未来的发展趋势还是一片大好的。 来自职Q用户:张女士
主要看城市,厦门地区岛内用地稀缺,拆迁困难,岛外用地开发火热,但拍地费用不低,小型地产商往周边城市发展,大地产商也要联手拿地才有机会。 来自职Q用户:郭先生
Ⅶ 我想知道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前景!谢谢!
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前景,罗勒网可以根据我们十余年的建筑猎头经验设想一下。
经过目前建筑业这个下行周期的大浪淘沙,整个行业会越来越规范。
没有了那些设计项目无底线的价格战,设计费价格会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死掉了一批野蛮生长的小开发商,剩下的一些甲方也开始慢慢学会尊重设计师的想法和创意,给设计院相对合理的利润和相对充足的时间,做出一些真正的精品项目。
当然,前面描绘的都是一副美好的未来画卷,但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你必须能撑到那个时候,你不能成为大浪淘沙被淘汰的那一个。
个人建议首要任务肯定就是先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基础夯实了。然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之前的方向和重点纠偏。
对于即将进入和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新人的一些建议:如果你没想好要转行,或没有行可以转,或立志于在这个行业深入发展,定要先修炼好内功,想办法成为比你身边的人都更优秀的人,再去认识比你更优秀的人,然后超越他们。
最最重要的一点:做设计千万不能复制、粘贴,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所以然。
不懂的问题也不能只问你的上司、师傅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哪怕是他个人甚至你们公司坚持了很多年的做法或习惯也不一定对。
哪怕是规范上规定的东西,也要敢于质疑,对专业问题一定要抱有刨根问底的态度。
多问几个人 ,说不一定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但一定要注意问问题的技巧,不要同时当着几个人的面问,要分开问,问完你心里有数就行了,不一定非得告诉他们孰对孰错--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子比对错重要一万倍。
如果能够坚持做到这一点,你的春天将会和这个行业的下一个春天同时来临时。
在期待下一个行业春天来临的同时,也很期待我们所有的建筑设计人员都能脚踏实地,抓住机会,更好的设计出精品工程!
希望罗勒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Ⅷ 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建筑设计行业未来10年发展趋势
在阐述我的关于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趋势之前我首先想说说家电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因为只要是产业,其发展历程就会有相似之处。
在80年代,当时全国共有70多个冰箱定点生产厂家,80多个洗衣机定点生产厂家,在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实行定点生产的同时,老百姓购买也需要凭票,整个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可以说是短缺。因此,冰箱和洗衣机产业备受推崇。甚至,每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提起冰箱和洗衣机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突破定点生产之后,中国家电业进入全面快速增长期,家电产业的高利润率成为众多厂家追逐的目标。当时的家电利润率高达30%以上,那一时期,家电品牌数急剧增加,到1995年达到高峰,仅空调业注册的品牌就已经达到400多个,还不算一些“在野”品牌。与此同时,国外企业也由先前的技术输入转为资本输入,与国内企业组建的合资工厂纷纷成立,如松下、日立等。
1995年之后,家电业迅速脱去浮华的外衣,虽然产销量在不断扩大,但利润率却直线下降,直至今天降到1%~3%。整个产业逐渐告别混乱时期,进入理性竞争时期,在不断升级的洗牌大战中得到整合。
建筑设计行业与制造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以人为基础的行业,完全手工制造,没法像制造业一样,只要机器一开原料充足就要多少有多少,这就导致制造业可以从零到饱和迅速完成,而建筑行业的这个过程要持续更久。
2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曲线大致吻合,城市化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而家电行业在人均GDP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就可以迅速饱和。
英国学者范登和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根据对各国城市发展变化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城市发展具有阶段性规律,整体趋势呈现为倒“S”平滑曲线。在初始阶段,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化速度缓慢,当城市人口超过10%时,城市化水平逐步加快;当城市人口超过30%时,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这一趋势一直要延续到城市人口达到70%以后才逐步减缓。
2006年底,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3.9%,以未来10年内中国人口到15亿来计算,当城市化发展到70%的时候,将会有将近4亿农民进入城市,如果目前北京人口是2000万的话,那么在城市化到达70%之前,中国将要新建20个北京这样规模的城市。
所以从大的趋势上来看,建筑行业的火爆至少会持续到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结束,那么按照这个速度估算,最悲观的预测应该大致还有5-10年的时间,也就是在2015-2020年之间,建筑行业就会开始逐渐萎缩,利润率下降,那么目前如遍地春笋的建筑设计企业就会像90年代末的家电企业一样兼并和倒闭,尤其是大型国企设计企业,会由于成本高负担重而首先倒下或者被民营设计机构兼并,直到最后保留下来两类企业,
一类是风格鲜明,特色显著的以知名建筑师为代表的工作室型设计企业;
二是大型商业设计机构,例如国外的som或者kpf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