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洁净实验室设计建设要求有哪些
1.洁净实验室位置和环境的选择
洁净实验室在位置选择方面要遵从洁净等级的设计要求,应选择大气含尘浓度较低,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和地段,要远离落叶和空气异味的场所,(如河边、食堂周围、动力区域等),还要尽量避开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
选择实验室周围的位置、地形、环境时,要与精密设备、精密仪器、仪表等允许环境振动值进行分析权衡。
2.洁净实验室墙体围护的标准
洁净实验室的污染源一般主要是大气中含尘、含菌、尘粒和微生物以及实验人员的发尘、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产尘等。因此建筑围护结构质量和建筑施工方法对保持和提高洁净实验室的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洁净实验室的外围护结构如门窗、墙板、吊顶板、高效过滤器、电器灯具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其保温、隔热、防火、防潮、密闭性能好的要求,做到不产尘、无裂痕、可擦洗、耐潮湿,板缝平齐密封,压缝条平直缝隙小。地面则力求做到耐磨、耐冲击、耐火、耐侵蚀性好,不易产生静电,表面不易附着尘粒。
3.洁净实验室的整体布局设计
洁净实验室的平面和空间设计,应将洁净实验区和人员净化、设备材料净化和其他辅助用房进行分区布置。同时应考虑实验操作、工艺设备安装和维修、气流组织型式、管线布置以及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等各种技术设施的综合协调效果。
实验室内各种固定技术设施(如送风口、照明器、回风口、各种管线等)的布置,宜首先考虑净化空气调节系统的要求。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验,验收时应以动态条件下测试的尘粒数为依据。对于空气洁净度为5级的洁净室内大于等于5微米尘粒的计算应进行多次采样。当其多次出现时,方可认为该测试数值是可靠的。
确定洁净实验室空气洁净度等级时,首先要满足实验内容和实验仪器设施对空气洁净度的要求,然后还要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程序布局综合考虑各个实验区域的不同净化等级要求,从而做到既满足净化要求又节约成本支出。
4.洁净实验室的空气净化调节系统
一般情况下,5级、6级洁净区控制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45%~65%;7级、大于7级洁净区控制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50%~65%。对洁净室温、湿度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此外,空气气流速度、送风量和新风量要符合净化室实验设施和人员的要求。因为净化实验室是一个相对独立密闭的空间,在保持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流量的同时,还要采取措施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或负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⑵ 在微生物实验室P2实验室需要消防系统吗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
8 消防
8.0.1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J 16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 140等相
关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8.0.2 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
建筑物内。
8.0.3 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为独立防火分区。
8.0.4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所有疏散出口都应有消防疏散指示标
志和消防应急照明措施。
8.0.5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分隔
措施。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绮和甲级防火门与其
他部位隔开。
8.0.6 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合适的灭火器
材。
8.0.7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但应根据需要采取其他灭火措施,如灭火器等。
8.0.8 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火设计应以保证人员能
尽快安全疏散为原则,火灾必须能从实验室的外部进行控制,使
之不会蔓延。
从上标准来看,P2实验室一般应设消防喷淋。因为其涉及的生物危害不大或无危害,首先应考虑到消防安全而不是生物扩散危害。国家对3级以上生物实验室有明确规定,不设消防喷淋。
⑶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规划要求有哪些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微生物实验室规划设计,SLD中检实验室做过很多这样的项目,有检验,对于相关的要求,会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规划,让实验室能够在安全、便捷、实用等原则下进行相关设计建设。
⑷ 生物研究实验室在消防上是属于什么性质可以设计在厂房内吗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8消防8.0.1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内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容范》GBJ16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等相关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8.0.2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8.0.3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为独立防火分区.8.0.4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所有疏散出口都应有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措施.8.0.5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分隔措施.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绮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8.0.6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合适的灭火器材.8.0.7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不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但应根据需要采取其他灭火措施,如灭火器等.8.0.8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防火设计应以保证人员能尽快安全疏散为原则,火灾必须能从实验室的外部进行控制,使之不会蔓延.从上标准来看,P2实验室一般应设消防喷淋.因为其涉及的生物危害不大或无危害,首先应考虑到消防安全而不是生物扩散危害.国家对3级以上生物实验室有明确规定,不设消防喷淋.
⑸ 科研通用实验室建筑设计有什么规定吗
SICOLAB整理通用实验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通用实验室应采用标准化、模数化设计,以满足标准实验单元组合设计的建筑开间、进深的尺寸要求;
2 通用实验室的设备区、隔墙、实验台、机电设备系统,应具有实验工作不同需求所带来的实验单元重新组合、实验室布置变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3 通用实验室设计应设开放实验室区与封闭实验室区与研究工作区(书写、记录、研究)。上述各功能区之间的分隔应符合本规范及国家有关规范的安全、健康等方面规定。
4 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应满足使用要求,并与通风柜、实验台及实验仪器设备的布置、结构选型以及管道空间布置紧密结合;
5 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开间应由实验台宽度、布置方式及间距决定。实验台平行布置的标准单元,其开间不应小于6.60m;
6 通用实验室标准单元进深应由实验台长度、通风柜及实验仪器设备布置决定,且不宜小于6.60m;无通风柜时,不宜小于5.70m;
7 由1/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60m。当靠一侧墙改为布置通风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另一侧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1.50m;
8 由一个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与房间中间布置的岛式或半岛式中央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60m。当靠侧墙或房间中间改为布置通风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岛式实验台端部与外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6.60m;
9 按第二条第7、8款的规定布置的通用实验室,如一侧墙或两侧墙靠近外墙部位开设通向其它空间的门时,其相应的净距应增加0.10m;
10 由一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通用实验室,实验台之间或实验台与实验仪器设备之间的净距应符合第二条第7、8、9款的规定。当连续布置两台及以上岛式实验台时,其端部与外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m;
11 岛式或半岛式中央实验台不宜与外窗平行布置。必须与外窗平行布置时,其与外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30m;
12 不宜贴靠有窗外墙布置边实验台,不应贴靠有窗外墙布置需要公用设施供应的边实验台;
13 靠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的端部与走道墙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20m。中央实验台的端部与走道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当实验室设置向室内退进的门斗时,则实验台端部与退进门斗的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14 当通风柜的操作面与实验台端部相对布置时,其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15 通用实验室宜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
16 通用实验室宜集中靠建筑物外墙布置。设置空气调节的通用实验室宜布置在北向。
⑹ 理化实验室设计对建筑有什么要求
喜格-理化实验室的建筑应耐火或用不易燃的材料建成,隔断和顶棚也要考虑到防火性能。可采用水磨石地面,窗户要能防尘,室内采光要好,门应向外开,大实验室应设两个出口,以利于发生意外时人员的撤离。
⑺ 实验室设计建设标准现状有哪些
通用实验室设计标准规范SICOLAB整理
JGJ91-2019 科研建筑设计版标准
GB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2011 建筑物防雷权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15-2019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346-2011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8-2011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
GB51110-2015 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073-201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4925-2010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大气污物物综合排放标准
WS233-2002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GB24820-2009 实验室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⑻ 分子病理实验室建设如何设计划分
第一节 病理实验室规划建设的目的
病理学在临床医学的重要性作为临床学家和诊断学家William Osler对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作了重要评价:As is our pathology, so is our medicine(病理为医之本)。这种评价充分反映了病理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基础,推动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同时也包含着临床对病理的需求和期待。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致病因子与机体相互反应中患病机体的有关组织或器官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缺乏病理学的研究,人类无从认识疾病,更无法预防和治疗疾病。病理实验室在医院中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穿刺标本、手术活检及切除标本、尸体解剖完成诊断工作,其范围几乎涉及到所有临床科室的大部分疾病的诊断。病理专业的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众所周知,由于病理专业的工作特点,病理诊断通常被认为是最后诊断,甚至被称为“金诊断”,对病人的进一步治疗和提示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病理实验室科学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病理实验室的科学化建设有利于病理实验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病理实验被称之为“医之本”,但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病理实验工作者的都在一个相当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病理实验过程中的甲苯、二甲苯、福尔马林、脱水试剂、染色试剂以及包埋石蜡等各种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充实于整个实验流程中。其中苯类有机挥发物如果长期吸入过量可能导致人体内白细胞数量的锐减,从而导致白血病。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病理实验室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如:将诊断办公区与实验区分成两个区域,诊断办公区宜靠南面,实验区宜靠北面。为标本保存、取材、脱水、包埋、染色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实验过程,采用通风设备加以保护,降低实验室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同时病理实验室是一个有序的流程,合理的安排不同的功能不仅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也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病理实验室的科学化建设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 “病理为医之本”,病理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基础,推动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医院的发展依赖于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的发展又依赖于病理实验室的发展,所以说病理实验室的科学化建设有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病理实验环境的提高,病理诊断水平也将得到提高,才能正确、快速的诊断疾病,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先说这么多吧!大家有兴趣,再和大家研究研究。
病理实验室规划(第二章)
XX市人民医院病理实验室规划总说明
第一节 XX市人民医院病理科现状 XX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实验室目前的只有两个房间,一个房间用来做诊断办公室,一个房间做取材、脱水及制片等技术室。而且进入技术用房要经过诊断办公用房,也就是说病理实验中的第一大污染源每一次都是从诊断办公区经过进入实验区的。此外,XX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全部的实验流程仅仅在一间小小的实验室内进行,很多的实验不可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如:快速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细胞学及TCT等快速及准确的病理实验无法开展。
第二节 新病理实验室设计总说明
一、实验室设计的主要依据
1.为临床医学的诊断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更明确的方向。 2.根据病理实验室中、长远规划,合格的分配实验室空间,为临床医学更好的服务。
二、实验室设计的规模及范围
1.全面贯彻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科学实用的设计方针,达到实验室高质量、高实用,并为实验室工作人员科学、舒适的工作环境。
2. 满足各项设计规范前提下,考虑实验室科学性、实用性及美观性。
3. 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及地形条件。
4. 充分考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设计,保证实验室的工作环境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保证实验室的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不会影响外部的环境。
三、工程设计的规模及概况
本工程病理实验室位于XX市人民医院新建门诊大楼六楼。门诊大楼一共九层,方位坐北朝南,病理实验室总建设面积500多个平方。大楼采用框架结构、现浇楼板设计,建筑开模7200mm。大楼目前建设到了第七层,将于近期完工。实验室开展病理的常规诊断,免疫组化学、细胞学、快速病理诊断等,为临床医学的诊断和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第三节 实验室总平面设计
一、实验室平面设计总说明病理实验室平面布局设计见总平面图。实验区设立标本接收室、标本存储室、取材脱水室、包埋切片及冰冻切片室、染色制片室、细胞学及TCT室、免疫化及特染室各一间。办公区设立综合阅片及办公室、文档资料室、玻璃档案室、主任办公室各一间。实验室辅助用房设立男女更衣卫生间各一间、药品仓库室一间。
二、实验室平面设计理念
确定合理实验流程:与实验室操作人员沟通,确定合理的实验流程图,要求该流程对病理诊断、分析最有利,对实验室人员安全操作起保护作用。
2. 确定实验室设备及实验台、柜、通风柜及通风设备:与实验室操作人员沟通,确定各个不同的功能室仪器设备的摆放和定制实验室专用家具。
3. 确定实验区与办公区以及辅助功能室:确定重污染实验区与轻污染实验区,可以确定各功能区域合理污染程度。同时在重污染区我们要设计合理的通风设备加以保护,以防止污染在不同的功能区域间渗透扩散,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A. 实验室的设计要参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B. 实验室安全设计要遵循《ISO15190:2003(E)2003.10.15第1版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
C. 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污染严重程度,合理规划流程;
D. 确定人员流动的线路、及人员活动的密集程度,严格执行人员流动最小化,尽量采用大空间设计,以减少人员在公共区域的活动,并要求标本传递线路最短;
E. 确定潜在污染外溢的防护措施;
F. 确定实验室“三废”排放需满足标准;
G. 确定实验室通信、消防设施齐全和实验室自我保护功能、必要的检测、显示、报警功能;
病理实验室规划(第三章)
病理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节 病理科实验室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88)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19489—2004)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特殊要求》 (ISO-15189)
《第1版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ISO-15190)
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实验室设计的要求及设想
第二节 病理科实验功能区域主要组成: 针对病理实验室主要用途、基本性能指标等特点,确定合理功能区域划分,同时实验室功能区域划分应满足有足够空间放置实验台、通风柜普通工作台及其基本的设备如试剂冷藏柜、冰冻切片机、离心机等仪器的要求。对于XX市人民医院病理实验室我们建议试验区有功能区域如下:标本接收室、标本储存室、取材脱水室、包埋切片及冰冻切片室、染色制片室、细胞学及TCT室、免疫及特染室。标本接收室、标本储存室、取材脱水室为重度污染区,包埋切片及冰冻切片室、染色制片室、细胞学及TCT室、免疫及特染室为轻度污染区;综合阅片及办公室、文档资料室、玻蜡档案室、主任办公室为洁净办公区;辅助用房可设置在实验区的一端。
第三节 病理科实验室装修建议方案:
一、隔断方案:病理科整体隔断建议采用上钢化白玻、下部实墙,下部实墙高度与外墙窗台等高,隔断墙体与靠外墙的实验室内部墙面表面以优质瓷砖被覆,以防止墙面积尘。上部采用10mm以上优质钢化白玻,转角和开门处做立柱。
二、地面方案:病理科实验区地面建议采用2mm以上PVC卷材,PVC卷材具有无缝隙,不易积尘,高耐磨、抗冲击性强,抗菌、易清洁、无噪音等特性。是实验室地面的首选材料。病理科办公室及辅助用房地面建议采用不小于600×600mm优质抛光砖。
三、天花方案:病理实验室天花建议采用轻质龙骨嵌入式或浮搁式铝制扣板天花。
四、门锁方案:病理实验室建议采用方便耐用的球形门锁。
五、防蚊、防虫、防鼠方案:为了对标本和实验区进行保护,建议病理实验室整个区域做防蚊、防虫、防鼠处理,即在外墙窗户安装防蚊、防虫、防鼠纱窗。
六、安全防盗方案:为了保护病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电脑以及病理档案、标本的安全,建议在病理实验与其它区域的连接处安装防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