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筑服务类发票,专用发票跨月要红冲,需要红字信息表的吗
开具红字发票需要税务局开具的红字发票通知单。
红字信息表实际就是税局版红字发票通知单。
开票系权统开具红字发票的时候需要输入通知单编号,也就是红字信息表的编号。
需要申请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开票方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申请单;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提交的申请单,审核后,通过红字票通知单管理系统开具通知单;开票方收到通知单后在开票系统中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贰』 关于跨年度红字开建筑业统一发票确认收入的问题
开具红字发票不用开具清单,只要在发票选第一个明细的商品名称,将金额开对就行了,这个税务是不管的。因为现在所用的开票系统并不是很完善的
『叁』 建筑业需要冲红的发票,是不是先要作废了再冲红
不可以,作废:是在开票当月,所开发票与实际不符,可将其作废,重新版开具。
红冲:本月以权前开具的发票,已经记账,无法作废,只能是开具相同的“负数”发票将原发票冲回,再重新开具。
发票开具错误或者是有退货的情况,若是本月可以直接作废,但要是隔月的发票就只能够开红字发票冲回了。
『肆』 营改增前开的建筑业发票能冲红么
应该是可以的吧
『伍』 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问题
一般没提时间限制,只说跨越需要红字发票
您好!国家税务总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的“红字发票管理”规定如下:一、一笔买卖,全部退货,又能取回原发票注明“作废”,可以重新按实际销售额重新开具发票的,不可开具红字发票;二、只有在销货退回无法取回原发票注明“作废”的,在取得对方的有效证明,开票方确已将货物验收入库,方可开具红字发票。“对方的有效证明”指发生销货退回时,除填制退货发票外,退款时,必须取得对方的收款收据或汇款银行的凭证,不得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若对方(消费者)为个人,在确实不能退回原发票作废情况下,应由消费者个人书面写明情况,注明身份证号码、地址和联系电话,经销货单位负责人批示后方可开具红字发票。因此,发票如能收回(全部联次)作废不能开具红字发票。如开具“红字发票”应在“合计金额”栏大写金额前加“负数”字,在小写金额前加“-”号。
目前通过网络开具的《建筑业统一发票》、《服务业通用发票》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具的《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跨月发票作废应开具红字发票。其他发票按原规定处理。申报税款时根据开票当月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开具红字发票的次月申报税款时按冲减红字发票金额后的收入纳税。
『陆』 企业开具红字发票有什么规定
答:关于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国税发[2006]156号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回后答,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的,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的,购买方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申请单》所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应经税务机关认证。 主管税务机关对一般纳税人填报的《申请单》进行审核后,出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通知单》应与《申请单》一一对应。 销售方凭购买方提供的《通知单》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在防伪税控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应与《通知单》一一对应。 关于开具红字普通发票。《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货退回需开红字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或取得对方有效证明;发生销售折让的,在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销售发票。 关于取得对方有效证明。一般由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或索取折让证明单》。
『柒』 关于建筑业发票怎么开具红字发票
1、到税务机关搜要填开红字发票申请审批表,税务机关有表式的,按要求填写; 版2、附你权单位申请报告,一般税务机关都是要看你的事实经过的; 3、原开给你发票联、财务记账联是要税务机关收回的,附在申请表后面,因为一般原以你单开具的税票均己入库,所以无法退库,税务可以开具红字发票给你的; 4、税务机关由办税厅开票员受理,认为符合条件,转领导审批后就可以为你开具红字发票,红字发票开具后,原税票对应发票就相当于作废;就可重新原税票信息为你找开出新的发票。 这是税务机关的流程,在征收(大集中)信息系统均设置好了! 这是税务机关开具红字发票程序,如果你单位是自开票单位,比照执行,将原发票收回,重新开具红字发票,经字发票金额与收回发票一致,就相当作废,再重新开具实际金额的发票。
『捌』 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票的问题
可以这样做抄。但是增值税票一旦抵扣了再冲红,手续比较麻烦。你首先让客户那边到他们的税务局办理申请,税务局会让他们提供一些资料,最后会返回他们盖章的税务承认的资料。让客户把
这些资料给你,你需要在开票的那个防伪税控系统上有一个开红字票的项目(比较隐蔽),你在里面填好,打印出来,连同客户寄来的资料,还有当地税务局要求的其他资料,拿到你们税务局去审批。最后税务局批下来了,你就可以开了。中间得折腾好几天。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找到这个号的票,重新打印到别的纸上,让客户再认证。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我们单位也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