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工程竣工试验检测报告
施工试验及见证检测报告是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对涉及安全使用功能的部位,构件或器具设备进行试验,记录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得出试验结论。需借助试验设备和试验室进行分析研究的试验,应由有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并应出具有效检测报告。如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钢筋焊接试验,幕墙后置埋件拉拔试验等均应由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检测报告。而诸如卫生间蓄水试验,泼水试验,屋面蓄水试验及泼水试验等简单直观的试验则应在监理的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完成,形成施工试验记录即可。此记录应由主要试验人员,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签字后生效。
1.回填土试验报告
回填土一般包括基槽、管沟、基坑、填方、场地平整、地面基层和地基局部处理回填的素土、灰土、砂和砂石。
回填土应根据设计提出的指标分层做试验。如设计无要求,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试验。
回填土试验取样有环刀及罐砂两种方法。环刀法适用于粘性土;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级配砂的密度。
回填土的密实程度由压实系数或干密度表示。现场干密度由干密度试验报告确定。压实系数是现场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最大干密度由土工击实试验确定。
2.土工击实试验报告(见样表C—031)、现场干密度试验报告(见样表C—032)
重要的、大型的或设计、规范有要求的填土工程,在施工前应对填料作击实试验,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根据设计或相关规范要求达到的压实系数,计算出控制干密度,用于指导施工操作。
回填土应分层压实取样,做现场干密度试验,得出该层的现场干密度数值,如该层的现场干密度数值均大于或等于控制干密度,则说明该层压实质量合格。否则,应重新施工压实,重新取样试验直至合格方可进行下层填土施工。
现场干密度试验报告的简图应按规范要求绘制,包括回填土取点平面、剖面示意图,标明重要控制轴线、尺寸数字。剖面图应标明分层厚度、回填土起止标高。
Ⅱ 建筑工程资料样本
全套资料;各地略有不同第一部分
开工前资料
1、 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
2、 施工合同
3、 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
4、 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
5、 质量监督登记书
6、 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7、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 施工图会审记录
9、 经监理(或业主)批准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0、 开工报告
11、 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
1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3、 技术交底记录
14、 测量定位记录
第二部分质量验收资料
1、 地基验槽记录
2、 基桩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3、 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4、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5、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6、 特殊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7、 线路敷设验收报告
8、 地基与基础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 主体结构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0、 装饰装修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 屋面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 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3、 电气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 智能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5、 通风与空调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6、 电梯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7、 单位工程及所含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18、 室外工程的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三部分试验资料
1、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2、 砂、石检验报告
3、 各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4、 砼试件强度统计表、评定表及试验报告
5、 各强度等级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6、 砂浆试件强度统计表及试验报告
7、 砖、石、砌块强度试验报告
8、 钢材力学、弯曲性能检验报告及钢筋焊接接头拉伸、弯曲检验报告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验报告
9、 预应力筋、钢丝、钢绞线力学性能进场复验报告
10、 桩基工程试验报告
11、 钢结构工程试验报告
12、 幕墙工程试验报告
13、 防水材料试验报告
14、 金属及塑料的外门、外窗检测报告(包括材料及三性)
15、 外墙饰面砖的拉拔强度试验报告
16、 建(构)筑物防雷装置验收检测报告
17、 有特殊要求或设计要求的回填土密实度试验报告
18、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其他试验报告
19、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20、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21、 屋面淋水试验记录
22、 抽气(风)道检查记录
23、 节能、保温测试记录
24、 管道、设备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25、 系统清洗、灌水、通水、通球试验记录
26、 照明全负荷试验记录
27、 大型灯具牢固性试验记录
28、 电气设备调试记录
29、 电气工程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30、 制冷、空调、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31、 制冷设备试运行调试记录
32、 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调试记录
33、 风量、温度测试记录
34、 电梯设备开箱检验记录
35、 电梯负荷试验、安全装置检查记录
36、 电梯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37、 电梯试运行调试记录
38、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试运行记录
39、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功能测定及设备调试记录
40、 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所必须的其他测量、测试、检测、检验、试验、调试、试运行记录
第四部分材料、产品、构配件等合格证资料
1、 水泥出厂合格证(含28天补强报告)
2、 砖、砌块出厂合格证
3、 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套筒出厂合格证
4、 钢桩、砼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出厂合格证
5、 钢结构工程构件及配件、材料出厂合格证
6、 幕墙工程配件、材料出厂合格证
7、 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
8、 金属及塑料门窗出厂合格证
9、 焊条及焊剂出厂合格证
10、 预制构件、预拌砼合格证
11、 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材料出厂合格证
12、 建筑电气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13、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14、 电梯工程设备出厂合格证
15、 智能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16、 施工要求的其他合格证
第五部分施工过程资料
1、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 工程测量、放线记录
3、 预检、自检、互检、交接检记录
4、 建(构)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5、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施工记录
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 施工日志
8、 砼开盘报告
9、 砼施工记录
10、 砼配合比计量抽查记录
11、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单
12、 工程质量事故及事故原因调查、处理记录
13、 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
14、 工程局部暂停施工通知书
15、 工程质量整改情况报告及复工申请
16、 工程复工通知书
第六部分必要时应增补的资料
1、 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包括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
2、 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包括分色)单位的变更、更换情况及原因
3、 勘察、设计、监理单位执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明
4、 施工(包括分包)单位现场管理售货员及各工种技术工人的上岗证明
5、 经建设单位(业主)同意认可的监理规划或监理实施细则
6、 见证单位派驻施工现场设计代表委托书或授权书
7、 设计单位派驻施工现场设计代表委托书或授权书
Ⅲ 建筑工程主要材料检测报告有效期限
建筑材料检测抄:
本书是与企业合作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项目为载体编写而成的。通过本书学习,可以熟悉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与技术指标要求,同时具备建筑材料检测试验员、见证取样员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
全书内容包括:建筑材料与检测基础知识、砂石技术指标检测、水泥主要技术指标检测、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合料性能检测、普通混凝土性能检测、建筑砂浆性能检测、块体材料质量检测、建筑钢材及钢筋焊件技术性能检测、防水材料性能检测、建筑玻璃技术指标及检测、建筑石膏制品技术要求及检测、建筑涂料性能检测,共十二个项目,采用了现行的标准、规范编写,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实用。每个项目有小结和自测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
本书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与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材料检测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建筑材料检测岗位技能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
有效期看客户的要求。一般的有效期是一年。无相应的国家文件规定有效期时长。
Ⅳ 建筑工程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内容有哪些
建筑工程检测机构检测报告内容一般就是混凝土的强度,保护层厚度检测、回弹还有板厚,首先做强度检测和板厚,看是否满足设计强度,都合格了,然后看裂缝的宽度和深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2005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1号)第十四条: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
其他章都是非硬性规定,只有通过认证的企业才能盖相应的章。
检测报告上往往会带有的这三个标识,其含义分别是:
CNAS标识: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CMA: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
CAL标识:表明该机构获得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认可(验收)的授权证书。
CNAS认可是由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实施的认可活动,是一种自愿行为,任何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均可申请认可。
产品出厂合格证是否只需要盖本厂公章,没有明确说明,但《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产品或其包装上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一方面是要求生产者要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是为了让用户、消费者辨明产品的质量。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生产企业为表示出厂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经其质检机构及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而附于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合格证、合格印章等合格标识。因此,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不是哪个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批准发放的,而是生产企业自行制作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形式主要有3种:合格证书、检验合格印章和检验工序编号印章。
Ⅳ 建筑工程项目实例检测报告(要图纸)就实例也可以 拜托了大家!
二十五、 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Ⅵ 怎么出具建筑工程竣工质量验收检测报告
建设工程验来收应由建设单自位(发包)组织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监督部门进行共同验收统验收意见满足家规范规定监督部门依照施工、监理所编制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等发备案验收证书同意备案即 工程满足合格规定验收程针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勘察等所签署竣工验收意见表意见 连同 《备案证书》视 竣工验收合格程序相关手续(能各区域监督主管部门要求整理模式同致都规范验备案收手续)
Ⅶ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范文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实习报告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实习报告
不知不觉已经在单位实习一个多月了, 从开始的不了解到有所认识,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开宽了眼界。这次实习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全面检验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是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顺利的立足,也是我牢固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关键,所以,我对它也是百分百的投入!为了更好的开展以后的工作,特就实习期间的工作作个简短的报告,也算是工作总结。报告中,将会谈到对单位的认识和从实习部门的工作总结出的工作经验,另外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单位的认识
韶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成立于1983年,隶属于韶关市建设局管理。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公正监督检测机构。该站于1991年通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并于2002年按《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适合本中心实际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广东省同行业中首家按新标准准则的要求,通过计量认证复查的单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有24项,拥有质量工程监督、安全工程监督、建筑材料检测三个科室。主要承担韶关市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混凝土构件以及土工试验、桩基检测等测试检验项目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现有检测项目可基本满足韶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需要。现还正准备增加室内环境检测项目。我站的质量方针是:公正,科学,准确,高效。质量目标是:按国际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力争把我站建成国内建设行业一流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
工作总结
实习前期主要在质量监督科等科室学习各项常规质量监督检测规范,先后主动了解了我站职能范围、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基本情况,并对人事教育、质监重点、现场取样等工作深入学习。先后研读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等书籍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细则”、“建筑工程常规材料及主体结构检测的送检要求”、“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评标准”、“质量监督的工作流程”等材料,使他不但将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建筑电气、电梯、智能建筑等方面的验收规范通览,而且对地基、砌体、混凝土、钢木结构、屋面、地面、地下防水及装饰装修等工程的验收规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结合我站工作综合性较强的实际,这样做也是必要的。
同时我还理论联系实际,实习后期主动要求到建筑施工现场去实践锻炼、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我先后去了“南枫*枫景园”、“金碧园”等小区实地观看了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系统。特别对安全防范子系统和地下停车场消防子系统印象特别深刻。同时我还积极学习现场监督检测方法,包括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试验,道路弯沉检测试验,钢结构超声波探伤。 我还主动要求到其它各科室了解学习,善于从多方面拓展自己的视界。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科室人员的交流,全面地了解了我站科室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且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工地实习时,带我的华工向我仔细介绍了一下当前智能建筑的发展状况。九十年代初,中国也开始营造“智能建筑”。报刊上有文章这样描述:“即将到来的21世纪,建筑界所能提供的大厦将不再是冰冷无知的混凝土建筑物了,代之而起的是温暖人性化的智慧型建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建筑已被赋予思想能力。”智能建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终点站,已充分表现了它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商场、贸易商社、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医院、学校、图书馆、体育场馆、机场等,只要是按现代管理方式运作的行业,它的建筑物都具有智能建筑的要素,全国约有数以千计,上海约有400幢。
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当前影响智能建筑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工程建设标准不完善,在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等缺少标准与规范作为依据。近年来,智能建筑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把智能建筑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的几座智能建筑进行综合管理,再分层次地连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区域和城市分别被称为智能小区和智能城市。智能小区是智能城市的基本单元,它已成为建筑行业中继智能建筑之后的有一个热点。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和充实的,现代建筑技术(architecture)、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和现代图象显示技术(crt),即a+4c技术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先进的4c技术: 4c技术即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图象显示技术。
智能建筑并不是特殊的建筑物,而是以最大限度激励人的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配置了大量智能化设备的建筑。在这里广泛地应用了数字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视技术、光纤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高新技术,构成各类智能化系统。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说,智能建筑的核心可归纳为: ca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oa办公自动化系统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ba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sa安全自动化系统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f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ire aiarm system gcs综合布线系统generic cabling system bm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ca是通过数字程控交换机pabx来转接语音、数据和图象,借助公共通信网与建筑物内部gcs的接口来进行多媒体通信的系统。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构成:我国从1997年初开始制《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标准)准则》,“准则”中规定了小康住宅小区电气设计在总体上满足以的要求:
1. 高度的安全性
2. 舒适的通讯方式
3. 综合的信息服务
4. 家庭智能化系统
这是我国官方第一次对住宅小区智能化问题提出的设计要求。1999年1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召开关于小区智能化的会议,建设部的官员对小区的智能化系统提出了五个性能指标:安全性、耐久性、实用性、经济性和环境化。全国知名的智能化专家和十余家企业就小区智能化系统结构和等级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并在这两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在充分保证居民安全的基础上,切实注重居民将来对宽带数据的剧烈增长的需求,以家庭智能化终端为网络智能节点的网络结构,用先进的技术来提高集成度。并将智能化系统分为初、中、高三级。
小区智能化系统分为三层结构:管理中心、网络布线和家庭智能化系统,三者有机、紧密地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智能网络,该结构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拥护将来对宽带的需求,注重了网络的建设;家庭智能控制包容了家庭所需的所有功能,以新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所有功能,简化了操作,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智能小区综合管理中心既是小区智能网络的管理中心,又是将小区局域同广域网连接起来的通道。
根据目前我国智能小区建设的发展状况和建设部对智能小区建设的要求,智能小区系统可分为安防子系统,物业管理子系统,信息网络子
Ⅷ 建筑工程哪些材料必须质检站出检测报告
进场材料必须见证取样和送检的:
建建[2000] 211号文《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中第六条的(一)~(八)款内容,及各省补充规定的节能环保材料。
Ⅸ 建筑工程结构鉴定报告与检测报告的区别
1、区别:结构检测报告一般为建设单位委托相应的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基础工程或主体结构工程对施工成果的检测,假如其中有一方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经工程相关各个单位一致同意后另行委托资质等级高的检测单位现场检测后出具的报告为鉴定报告。
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3、施工技术和设备是促进工程结构发展的重要手段,平面运输、垂直运输、构件制作、现场施工、装修粉刷、设备安装等各种施工工具和设施的改进以及施工方法的机械化、电子化,加速了工程结构的发展进程。
Ⅹ 建筑工程检测报告与合格证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2005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1号)第十四条: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
其他章都是非硬性规定,只有通过认证的企业才能盖相应的章。
检测报告上往往会带有的这三个标识,其含义分别是:
CNAS标识: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
CMA:表明该机构已经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
CAL标识:表明该机构获得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认可(验收)的授权证书。
CNAS认可是由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实施的认可活动,是一种自愿行为,任何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均可申请认可。
产品出厂合格证是否只需要盖本厂公章,没有明确说明,但《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产品或其包装上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一方面是要求生产者要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是为了让用户、消费者辨明产品的质量。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生产企业为表示出厂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经其质检机构及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而附于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合格证、合格印章等合格标识。因此,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不是哪个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批准发放的,而是生产企业自行制作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形式主要有3种:合格证书、检验合格印章和检验工序编号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