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设计 > 康定斯基建筑设计

康定斯基建筑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12 18:51:16

❶ 与包豪斯设计相关的哲学思想

楼主请所的详细点!哲学思想?
包豪斯是20世纪现代艺术、设计精英的汇集之地。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有不少曾到包豪斯学校任教或讲学,如俄罗斯艺术家康定斯基、美国艺术家费宁格、瑞士艺术家克利和伊顿、风格派代表人物陶斯柏及构成派主要成员李西茨基、匈牙利艺术家纳吉、建筑师汉斯?迈耶等。而在20世纪最伟大的四位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中,有两位(即格罗披乌斯和米斯)曾先后担任包豪斯的校长。

包豪斯早期深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重视传授手工艺,它的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在车间中取消了“老师”与“学生”之类正式称呼,代之以“师傅”、“工匠”和“学徒”等中世纪手工行会的称呼。但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

在格罗披乌斯的指导下,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4、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包豪斯”的成就实际上是现代设计思潮的集大成。它总结和发扬了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各种设计改革运动的精髓,继承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传统。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与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度。
在一段时间内,包豪斯的思想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包豪斯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另外,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而对于包豪斯最多的批评是针对所谓“国际式”风格。尽管格罗披乌斯本人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由于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使得以平屋顶、白墙面、通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对各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无论对于包豪斯有多少保留意见,它的巨大影响是无可争议的。集合在格罗披乌斯旗下的精英都有其鲜明的个性,但又发展了一种强烈的共性。当他们从第三帝国移民各地时,都怀着坚定的信念,在各自工作的地方传播了包豪斯的思想,并使其发扬光大。

不知道是不是楼主想要的。

❷ 有没有可以推荐的有关介绍各种建筑风格的书籍

巴洛克建筑风格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 目击者文化专指南—属—建筑艺术 等等
梁思成的 中国的建筑史建筑设计分两大方面,方案和施工图设计。要做到能胜任工作,要看的较经典书有
《空间组合论》
《图解与思考》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美术方面的书籍(这个多、不细说)并且要求在绘画方面有一定进步、能力
《材料力学》
《理论力学》
《结构力学》
《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施工
《建筑构造》
《建筑设备:水,电,暖通空调》
还有就是前面说的《资料集》、各种规范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概论》、《城市规划原理》,还有就是与建筑设计相通的知识的书,比如上页讲到的
《空间组合论》
《图解与思考》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美术方面的书籍(这个多、不细说)
《建筑施工》
《建筑构造》
《建筑设备:水,电,暖通空调》
《资料集》、各种规范 。

❸ 简要评述20世纪最伟大的设计教育家,建筑大师 格罗比乌斯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

格罗比乌斯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人,现代工业设计教育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现代第一所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学校——包豪斯的创办人。

格罗比乌斯原籍德国,出身于建筑师家庭,早年就读于柏林和慕尼黑高等学校学习建筑设计,1907—1910年在柏林贝伦斯建筑事务所工作,1910—1914年独立创办建筑设计事务所。1915年开始在德国魏玛公立美术与工艺学校任教,1919年被任命为校长,将该校与魏玛美术学院合并,对传统的办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创建的设计教育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后来成为国际的典范。与此同时更改校名,创建了著名的“国立包豪斯学校”,由此开始了20世纪规范化设计教育的历程。他的教学原则是:设计师必须先经受实际工艺训练,既要掌握手工艺,更要了解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造高质量的产品设计,供给现代化工厂大规模生产。培养学生既有理论素养和造型能力,又要能够动手制作,学校设计教育与社会生产结合,提倡“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1929年格罗比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之职,专心从事设计工作。1933年包豪斯学校被德国纳粹政权强行关闭,格罗比乌斯避难伦敦,1937年定居美国。在美国期间从事设计和教育工作,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和设计思想,完成了众多的重大设计项目。

他出版的著作有《国际建筑》编入《包豪斯丛书》,重要论文《新建筑与包豪斯》影响深远,是现代设计的宝贵文献。

包豪斯:

20世纪初在德国创办的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该校最早是在1919年3月20日由原来的魏玛市立美术学院与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合并后成立的。他的创始人是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格罗比乌斯。包豪斯的建立与发展并非偶然现象,它是拉斯金、莫里斯及后来的德国工业联盟以来的优秀设计思想的影响与20世纪欧洲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包豪斯经过设计实践,形成了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因素的正确的设计观念,其设计思想的核心为:

(1)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

(2)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3)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

包豪斯教学体系是其设计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化,重视科学技术和艺术在课程中的结合。当时学校集中了一批著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如格罗比乌斯、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纳吉、艾伯斯等,特别是1921年构成主义画家杜斯伯格到包豪斯之后,重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注重结构法则的意义,在包豪斯的发展历程中受到重视,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特征。

包豪斯的历史虽然比较短暂,但在设计史上的作用是重要的。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设计教学方法和体系,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到整个艺术设计学科。包豪斯遵循的设计思想和实践观点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开创了面向现代工业的设计。由于包豪斯所处的历史时期,本身存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重视不够,缺少对人性化的关注。但是,包豪斯的产生和发展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先驱。

❹ 包豪斯提出的设计理论

包豪斯是20世纪现代艺术、设计精英的汇集之地。现代艺术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有不少曾到包豪斯学校任教或讲学,如俄罗斯艺术家康定斯基、美国艺术家费宁格、瑞士艺术家克利和伊顿、风格派代表人物陶斯柏及构成派主要成员李西茨基、匈牙利艺术家纳吉、建筑师汉斯?迈耶等。而在20世纪最伟大的四位现代建筑师和设计师中,有两位(即格罗披乌斯和米斯)曾先后担任包豪斯的校长。

包豪斯早期深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重视传授手工艺,它的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在车间中取消了“老师”与“学生”之类正式称呼,代之以“师傅”、“工匠”和“学徒”等中世纪手工行会的称呼。但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

在格罗披乌斯的指导下,学校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4、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1925年4月1日,由于受到魏玛反动政府的迫害,包豪斯关闭了在魏玛的校园,迁往当时工业已相当发达的小城德骚。迁到德骚之后,包豪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豪斯新建的校舍(图1),这座由格罗披乌斯设计的校舍在建筑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现代建筑的杰作。而包豪斯最有影响的设计出自纳吉负责的金属制品车间(图2,3)和布劳耶负责的家具车间。包豪斯金属制品车间致力于用金属与玻璃结合的办法教育学生从事实习,这一努力为灯具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包豪斯的家具车间,布劳耶创造了一系列影响极大的钢管椅(图4,5),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尽管在谁先想到用钢管来制作家具这一点上尚有争议,但包豪斯首先实现了钢管家具的设想并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却是没有疑义的。这些钢管椅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造型轻巧优雅,结构也很简单,成了现代设计的典型代表(图6,7)。

1933年7月,由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党上台,盖世太保占领学校,包豪斯宣告正式解散。学校解散后,包豪斯的成员将包豪斯的思想带到了其它国家,特别是美国。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包豪斯的思想在美国才得以完全实现。格罗披乌斯于1937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组建了协和设计事务所;布劳耶也于同期到达美国,与格罗披乌斯共同进行建筑创作;米斯1938年到美国后任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纳吉于1937年在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 ,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

“包豪斯”的成就实际上是现代设计思潮的集大成。它总结和发扬了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各种设计改革运动的精髓,继承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传统。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与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图8,9)。
在一段时间内,包豪斯的思想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包豪斯为了追求新的、工业时代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坏了产品的使用功能。另外,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而对于包豪斯最多的批评是针对所谓“国际式”风格。尽管格罗披乌斯本人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由于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使得以平屋顶、白墙面、通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对各国的建筑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无论对于包豪斯有多少保留意见,它的巨大影响是无可争议的。集合在格罗披乌斯旗下的精英都有其鲜明的个性,但又发展了一种强烈的共性。当他们从第三帝国移民各地时,都怀着坚定的信念,在各自工作的地方传播了包豪斯的思想,并使其发扬光大

❺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建筑设计师就作品

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其产生受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建筑师A. W. Pugin等人的影响,参考了中世纪的行会制度。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59年至1910年。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 其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当时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方兴为艾,工艺美术运动意在抵抗这一趋势而重建手工艺的价值。主要成员是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察尔斯·马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iosh)、C·F·A·沃塞(Charles Francis Annesley Voysey)和拉菲尔前派(Pre-Raphaelite)等。由沃尔特·克兰(Walter Crane)和C·R·阿什比(Charles Robert Ashbee)传到美国。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19世纪末最主要的艺术运动。并影响了接下来的设计史发展 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Jugend)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新艺术运动中好的一面,是其考虑了完整的风格。这意味着它无论是在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皿和艺术品、灯具等方面,都有了一个等级尺度。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Art Deco(装饰艺术)一辞起源于一九二五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 「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ecoratifs Instriels et Modernes」(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指的是两次大战期间,大约是一九二○年代至三○年代一种流行风格。此一风格不仅反映在建筑设计上,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美术与应用艺术的设计格调,如家俱、雕刻、衣服、珠宝与图案设计等等。 俄国构成主义 在俄罗斯,立体主义的绘画和雕塑的突破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1914年马利奈蒂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给未来主义讲演时做的宣言。另一部分来自于康定斯基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这本书写于1910年在德国完成,1912年部分翻译成俄文。俄罗斯艺术家就此完成了步入完全的非客观世界的所有前期准备。

❻ 简要评述20世纪最伟大的设计教育家、建筑大师格罗比乌斯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

格罗比乌斯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人,现代工业设计教育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现代第一所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学校——包豪斯的创办人。 格罗比乌斯原籍德国,出身于建筑师家庭,早年就读于柏林和慕尼黑高等学校学习建筑设计,1907—1910年在柏林贝伦斯建筑事务所工作,1910—1914年独立创办建筑设计事务所。1915年开始在德国魏玛公立美术与工艺学校任教,1919年被任命为校长,将该校与魏玛美术学院合并,对传统的办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他创建的设计教育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后来成为国际的典范。与此同时更改校名,创建了著名的“国立包豪斯学校”,由此开始了20世纪规范化设计教育的历程。他的教学原则是:设计师必须先经受实际工艺训练,既要掌握手工艺,更要了解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造高质量的产品设计,供给现代化工厂大规模生产。培养学生既有理论素养和造型能力,又要能够动手制作,学校设计教育与社会生产结合,提倡“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1929年格罗比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之职,专心从事设计工作。1933年包豪斯学校被德国纳粹政权强行关闭,格罗比乌斯避难伦敦,1937年定居美国。在美国期间从事设计和教育工作,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和设计思想,完成了众多的重大设计项目。 他出版的著作有《国际建筑》编入《包豪斯丛书》,重要论文《新建筑与包豪斯》影响深远,是现代设计的宝贵文献。包豪斯: 20世纪初在德国创办的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该校最早是在1919年3月20日由原来的魏玛市立美术学院与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合并后成立的。他的创始人是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格罗比乌斯。包豪斯的建立与发展并非偶然现象,它是拉斯金、莫里斯及后来的德国工业联盟以来的优秀设计思想的影响与20世纪欧洲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对现代设计理论、现代主义设计教育和实践,以及后来的设计美学思想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包豪斯经过设计实践,形成了重视功能、技术和经济因素的正确的设计观念,其设计思想的核心为: (1)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 (2)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3)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 包豪斯教学体系是其设计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化,重视科学技术和艺术在课程中的结合。当时学校集中了一批著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如格罗比乌斯、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纳吉、艾伯斯等,特别是1921年构成主义画家杜斯伯格到包豪斯之后,重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注重结构法则的意义,在包豪斯的发展历程中受到重视,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特征。 包豪斯的历史虽然比较短暂,但在设计史上的作用是重要的。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设计教学方法和体系,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到整个艺术设计学科。包豪斯遵循的设计思想和实践观点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开创了面向现代工业的设计。由于包豪斯所处的历史时期,本身存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重视不够,缺少对人性化的关注。但是,包豪斯的产生和发展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是巨大的,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先驱。

❼ 艺术设计史 经历哪几个时期

原始彩陶装饰纹样的现代感

黄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发源地,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发明了陶瓷,并在陶瓷的表面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装饰,继而产生了彩陶。彩陶是黄河流域史前艺术的代表,最能反映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艺术辉煌成就。从现代审美的角度去审视原始彩陶,也不得不佩服它造型的优美,装饰纹样的考究,充满着现代气息。

原始彩陶由于时期先后、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有个的艺术特色,,但却在装饰方面有着相通相似之处。彩陶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以黄河上中游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最具代表性。彩陶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令彩陶灿烂生辉的不仅有它的造型,更是因为它的装饰纹样。。彩陶的装饰纹样大致可以分为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几何纹,其中几何纹是在动物纹和植物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面我按彩陶类型谈一谈现代艺术的特点和形式美法则在原始彩陶装饰中的体现。

首先是仰韶文化彩陶,距今有7000到5000年,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等地,由于时间、地域的不同,在装饰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包括半坡型和庙底沟型两种。半坡彩陶的装饰纹样主要有人面纹、鱼纹和蛙纹,“人面鱼纹盆是半坡彩陶的代表,它的图案形式有写实和抽象两种。写实的有鱼纹、蛙纹等,它从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产活动,说明捕鱼是人们的主要劳动,在劳动生产中原始人发现了美,并出现了一些简单的符号装饰并运用到彩陶装饰中去;另一方面,其中也体现出了人们的某钟思想,有一定的寓意,“彩陶装饰作为有意味的形式,在形象之中寓意和象征着非常丰富的不直接加以言说的内容”①,鱼和蛙都是生殖能力比较强的动物,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把这些纹样较多的运用到彩陶装饰中,希望自己子孙繁衍不息,家族兴旺,鱼纹和蛙纹的装饰不仅美化了陶器,也包含了人们的美好期望,寓意于纹着与现代艺术中的双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有表面意和寓意。这一时期写实纹样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简练、概括。除了写实外,半坡彩陶还有不少抽象的几何纹,给人一很强的视觉冲击。说明人们已经不满足与对客观物象的摹写,开始从更高一点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直线条,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概括对象,比如鱼纹,用简单的三角形就刻画出了鱼的头部与躯体,然后对鱼身进行分割,涂以黑白相间的色块,而不是细致的描画鱼身上的鱼鳞,图形接近几何化,虽然是经过了高度的概括夸张和抽象,却抓住了对象的特征,并且生动,富有感染力,装饰性也更强。就现代图案构成来看,“几何形的纹理能够以灵活的变形变化完全适合于各种器物和装饰面的起伏转折,纹样变化自由,视觉效果好”②,由此可见,原始人似乎已经意识到了经过抽象的几何纹比写实的纹样有更好的适应性,几何形是对实物的抽象,用来装饰陶器表面,给人的印象深刻,视觉冲击力强。这时候原始人已经开始用自己已有的思想对自然界的物象进行抽象达到装饰的目的,现代艺术的几何化特点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庙底沟型彩陶是仰韶文化彩陶的另一个分支。受半坡彩陶装饰的影响较深,但在原先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对线的运用,已经出现了曲线,主要是黑色彩陶和涂有白衣的彩陶,装饰纹样上除了继承半坡彩陶中鸟纹、蛙纹等动物形象外,还有带条纹、圈点纹、勾叶纹、曲线纹等,在纹样的组织上也比较超前,出现了连续纹样,甚至用到了现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如定点连线、弧线分割的使用,产生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律,并且重视纹样对称与均衡,在装饰纹样的排列上也多用到了重复排列。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等都是现代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早在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原始人已开始发现并运用到彩陶装饰中去,难怪著名的图案学家雷圭元先生在分析庙底沟彩陶时高度评价了起运用装饰美的法则只精道:“庙底沟彩陶图案的设计者,也善于把生活中常常感受到的平衡、对称、变化、统一、齐整、重复、运动、韵律等现象用点线面组织成抽象而优美的种种母题,并用反复出现的艺术手法给人带来愉快,就像原始的音乐舞蹈,激荡在人们心中。”③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想到如此先进的装饰手法,使之作品充满现代气息,与现代装饰艺术中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真是一个奇迹,即使在现在,这种作品也是一件精品。

马家窑文化彩陶是原始彩陶的另一个重要分支,马家窑彩陶主要是装饰纹样中点线面的运用,造型更加完善,并且装饰面积大,甚至布满整个陶身。马家窑文化彩陶又分为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马家窑型彩陶的代表作是“旋纹双耳尖底瓶”,像它一样,马家窑型彩陶较多的使用同心圆和大片网格纹几何抽象纹样以及螺旋纹,常常以一点为中心,在其周围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线条,线条也多为曲线,分为不同的若干组,在线的排列上也注意疏密变化,并留出相应的空白区域,一点带动线,线面结合,在装饰面积上,纹样铺满整个陶身,在装饰时也注意纹理与结构的结合。旋涡纹是主要的纹样,富于动感与韵律,充满活力,给人以旋转飞动的感觉;半山型彩陶的装饰与陶器结构紧密相结合,不同的部位装饰不同,如腹部的装饰主要为旋纹发展而来的涡纹,颈部的装饰为弦纹和锯齿纹,其中锯齿纹在原始陶器装饰中首次出现。在装饰色彩上出现了红黑二色,通常红色线纹和黑色锯齿纹相间使用,装饰更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半山彩陶的装饰大多很密,构图复杂,但很注意层次,有了地纹和主纹之分,地纹大多为鱼网纹,然后在上面添加比较醒目的主纹或特别繁密的主题性纹样。半山彩陶注意多种纹样的组合与重复排列,还考虑了纹样的主次安排。最后一个是马厂型,把涡纹发展为旋涡纹,还有了自己独特的纹样如:米字纹、圆圈纹、波折纹、连珠纹等,尽管有这么多的纹样,马厂型的装饰却日益简单,粗率,随意性就业增强了。总而言之,马家窑彩陶重视彩绘装饰,且面积较大,装饰给人以很强的动感与韵律,活力十足。

我认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彩陶在点、线、面的组织运用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先定点,然后围绕这点进行大面积线的排放,或平行、或交叉,注意线的虚实与疏密变化,线也有弧线、螺旋线等变化;还适当的留出空白,“装饰有度”

在黑白的比例安排上比较均衡。现代的平面构成设计中,点线面的搭配是图案的构成形式,其次还有黑白灰的层次,点是基础,由点可以构成线面,线有粗细虚实的变化,面决定着整体的调式点线面结合形成了丰富的画面层次和不同质地的肌理。马家窑彩陶装饰的点线面运用中也渗透出现代艺术中平面构成的思想。

综观原始彩陶装饰,不能不为祖先的智慧而赞叹,其中渗透着人类早期朦胧的装饰意识,并且与目前的现代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原始人在简陋的条件下创造出的一些装饰纹样至今仍在沿用。根据几种主要的彩陶类型,可以概括出原始彩陶装饰的特点:抽象化,几何化和表号化。而现代艺术也有几何化、双关、抽象等特点;在图案的组织形式上多为点线面相结合。“几何化”是二者的共通之处,在原始彩陶中就体现出来,自古至今,集合形图案或几何形纹饰都被大量的应用,几何形是对自然界进行写实后再抽象形成的,抽象是目的,几何化是形式。在现代艺术中,为了提高视觉冲击力,大部分的设计都要求简练概括,只有这样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经过抽象的几何化图形能满足这样的要求,“抽象的艺术形态更能反映艺术的本质,也更能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本质”④在现代艺术领域曾经掀起的抽象主义运动,认为抽象的形态不仅简洁明快富有冲击力,而且还有深刻的意蕴,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这些现代艺术的理论在几千年前的原始彩陶装饰纹样中找到解释。比如,半坡彩陶中经过抽象、变形的鱼纹、蛙纹等纹样简洁明快的概括出了实物的基本特征,其次还含有人的生殖崇拜的意思。

在从现代装饰美的法则来看,现代艺术中装饰美的法则在当时的彩陶装饰中得到体现。如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装饰艺术的统一性首先表现在装饰形式与器物造型的统一,与被装饰物结构的统一,外观与内在的统一,使装饰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装饰形式的统一上,最主要的是几何形状的统一”⑤几何形是最简单的形,对被装饰物的适应性也很强,根据陶器的形状,庙底沟彩陶装饰上已经出现了二方连续这一现代图案形式,在半山彩陶中出现了四方连续的菱形方格纹。马家窑彩陶装饰中弯曲的线条与点相结合,充满着节奏感和韵律。现代艺术中的形式美法则都可以在这一时期的彩陶装饰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除此之外,原始彩陶装饰中很多纹样与现代装饰设计的表现方法是相对应的,尤其马家窑文化彩陶,点线面的表现技法都已运用,点是现代设计中常用的表现方法,线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这些都已在原始彩陶装饰中出现过。

原始彩陶是中国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流露出原始人对于美的追求,创造了一系列的艺术成就,并且在装饰纹样上颇具现代感与现代气息,其装饰原则与几千年后今天的现代艺术有很多的相似、相通之处,原始彩陶装饰的现代感十足。

(1) 浅谈罗可可艺术的女性化特征
内容摘要 :产生于法国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反映的是上流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是集享乐、奢侈、豪华于一体的艺术样式的代名词。文章通过研究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特征,探讨表现在建筑、家具、绘画以及服饰方面的女性化风格特征。

关 键 词 :罗可可 宫廷贵族艺术 女性化

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时代,由于国家对工商业与文化实行奖励政策,促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文学艺术也随之蓬勃与兴盛。经历了男性理性时代的法国人开始渴望柔和暧昧的女性化情感,尤其是没落的封建贵族们,他们从路易十四时期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之后,开始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崇尚轻浮华丽的艺术,罗可可艺术便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主流艺术和社会风尚。
“罗可可”一词意为“贝壳工艺”,指用贝壳、石子等做假山,或以旋涡纹、花饰为主的装饰形象,后来引申为一种纤巧、华美、富丽的艺术风格。罗可可艺术强调浪漫情调,它从东方、中世纪和古罗马的装饰风格之中得到启发,还吸收了中国清代丝绸、瓷器、漆器等工艺所特有的精致细腻的纹样,以及镶金嵌银的装饰风格。罗可可艺术崇尚自然,多以贝壳、山石、花草作为装饰题材,用富于女性化象征的S形、C形或旋涡状曲线夸张地伸展和缠绵卷曲,因此优雅、柔媚、华丽与繁缛成为罗可可艺术的典型特性。如果巴洛克艺术是男性化艺术象征,那么罗可可艺术则是典型的女性化艺术。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不仅是罗可可艺术的保护人和倡导者,又是罗可可艺术的象征性人物,她引领了整个法国的艺术潮流,在她的推波助澜下,罗可可艺术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因此罗可可艺术又称“蓬巴杜风格”。
罗可可艺术风格几乎侵袭了宫廷贵族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18世纪,罗可可趣味是随处可见的,贝壳、草茎和花朵是罗可可样式最常采用的装饰母题;即便是一件日用器皿,也能感到是罗可可时代的一个缩影。”①可以说,罗可可风格渗透到法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不仅体现在绘画与建筑上,还涉及到音乐、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

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

罗可可建筑是在巴洛克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巴洛克式的富丽堂皇、气魄宏伟的宫殿转变为优雅别致的别墅与私邸,而且还处处体现了女性化的安逸、亲切和舒适的装饰风格,如室内的柱子与楼梯修长而小巧;天花与墙面间以弧面婉转相连;房间的角落砌成柔和的圆形。罗可可式室内装饰总体倾向自然主义,它将草叶、贝壳、石子、蔷薇和棕榈作为装饰题材,不仅用在墙面和天花板上,还用在栏杆、窗台、壁炉、镜框、门窗等一系列装饰构件上。此外,还在室内张挂绸缎的幔帐和晶体玻璃吊灯,陈设瓷器古玩,以显示主人的豪华与高雅。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多采用娇嫩明快的色调和富有光泽的色彩,并且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如墙面粉刷,多用白色、粉红色、嫩绿色、淡黄色等浅色调,线脚多用金色,使室内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由于在装饰上过于繁缛花
巧,罗可可建筑与室内装饰的格调显示出过浓的脂粉气。

罗可可家具

罗可可家具由其装饰形式的新思想出发,整个家具设计都由富有节奏感的曲线或曲面构成,可以说,女性化的柔美与纤巧的格调在罗可可家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设计师从妩媚修长的女人体得到启发,创造出秀气、高雅、轻巧的家具,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最为典型。沙发靠背、扶手、画框大都采用细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顶梁有玲珑起伏的“C”形和“S”形的旋涡纹的精巧结合。罗可可家具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青镀金、雕刻描金、线条着色,或镶嵌花线与雕刻相结合的装饰手法,讲究精致繁琐,这种富于想象力的细线纹饰使得家具显得愈加轻盈纤柔。所有这些致力于追求外形特点的家具,构成了罗可可风格时代的贵族们浮华绚丽的生活场景的不可缺少的元素。

[next] 罗可可绘画

“罗可可”以一种轻松优雅的风格使绘画彻底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教化思想,此时的艺术理想由雄伟转向了愉悦,享乐的世俗生活和欢愉的爱情是罗可可绘画的主题。特别是青年男女爱情的风流韵事成为广泛的题材,罗可可绘画讲求细腻入微的感官享受,甚至追求形象肉感和性感描写,即使是男人肖像也带有女性化的纤柔。画家华多以轻柔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在画面中渲染出一种如梦的境界,以此来衬托动作优雅、绮罗遍身的男女们。这些男女们虽在远离尘世的仙境中野餐,谈情说爱,尽情地安逸享乐,然而甜美中却浸有淡淡的忧郁。正是这种“夕阳无限好”的意味,使华多避免了浅薄的思想而超越了其他罗可可画家。罗可可风格在布歇和弗拉戈纳尔的作品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他们对感官之美真实大胆,富于情调效果的追求,成为了那个无忧无虑、奢华萎靡时代的诠释者。

罗可可服饰

罗可可时代是女人的时代,女性浪漫而华贵的服饰把那个时代渲染得无比精彩。突出妇女的体形美是罗可可女装最大的特点,罗可可女装流行内穿束身紧身胸衣,胸衣领口开口很低,并以褶裥、荷叶边和蕾丝花边装饰领口,以衬托女性丰满的胸部。受东方文化影响,女装裙子面料流行飘逸温软、高雅而精致的丝织物,内以鲸骨做撑架,这种裙撑越来越大,犹如盛开的花朵,裙撑外的多层衬裙要将外裙前摆卷起至后臀处打褶垂放,目的是为了使臀部更突出,腰肢更纤细。罗可可女装经常在局部饰有精巧的刺绣工艺、蝴蝶结、玫瑰花,再配上独特而夸张的假发和帽子,显尽了女人的华丽与娇柔。男子服饰没有领子,领口有一排长而密的扣子,将前襟去掉,就形成了日后的燕尾服,而颈前的蝴蝶结,就是今天的领结。

结语

风靡一时的罗可可风格随着蓬巴杜夫人的亡故逐渐被新古典主义取代。由于罗可可艺术一直被禁锢在高雅文化中,只为上流社会苍白、颓废、娇弱的思想生活服务,不免显得过于娇媚浮华,缺少了精神内涵的深刻性。但是,罗可可艺术夸张的手法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则使它具有了超时代艺术生命力,甚至至今还为艺术家们提供着创作思路。

(2)
包豪斯的发展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现代设计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艺术设计、环境艺术、工业造型等各个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包豪斯”的影响,或多或少有其设计理念的意识存在,如“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辩证关系等。
德国包豪斯(Bauhaus)学院,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格罗皮乌斯(Walter Adolf Georg Gropius,1883—1969)建立。
“包豪斯”一词是从中世纪的“土木行会”转化而来的,其意思是建立像中世纪匠师们那样通力合作的关系,力图打破纯艺术和工艺技术之间的界限,团结艺术家和工艺技师一起创造出精神和物质合一的、完美的美术作品,其实质是推进现代新技术下造型艺术的创造。包豪斯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建筑工业设计学校,它的诞生是现代建筑工业设计的一个里程碑。①根据其校长的任期,包豪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格罗皮乌斯任校长的1919—1928年,迈耶任校长的1928—1930年和米斯·凡德罗任校长的1930—1933年。校长的作用对包豪斯具有重要的意义。②根据校址的三次迁移,包豪斯经历了魏玛时期(1919—1924年),迪拜时期(1925—1930年)和柏林时期(1931—1933年)。
在学校构成、教学思想、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制度及设计理念等方面,包豪斯学院发生过许多重大变化。即格罗皮乌斯的理想主义与其浪漫的乌托邦精神,迈耶的共产主义政治目标,米斯的实用主义方向与严谨的工作方法。所有这些虽都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同时也成就了包豪斯精神内容的丰富性、文化特征的复杂程度,这为现代设计教育奠定了基础,对现代建筑及工业设计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世界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1919年4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包豪斯正式在魏玛成立,格罗皮乌斯亲自拟订并发表了《包豪斯宣言》,在宣言中他提出:“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应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之间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艺术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不存在使得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起很大障碍的职业阶段观念……”③在《包豪斯宣言》中,格罗皮乌斯的核心思想:一是打破艺术种类的界限。二是将手工艺人的地位提高到艺术家的层次。这就是格罗皮乌斯所说的“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的含义。
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是一位瑞士画家,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系统地创造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人,是包豪斯预科基础课程的第一位主持人。在基础课程中,他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对形态、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与体验,包括平面与立体形式的探讨与理解。二是通过对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形式构成规律,特别是韵律和结构两个方面的规律,逐步使学生对自然事物有一种特殊的视觉发展的敏感性。同时,伊顿也是最早开设现代色彩系统教学的教育家之一,但是伊顿醉心于早期基督教哲学和中国哲学,具有敏感力和浓厚的宗教意识。所以,其教学方式与内容往往是将科学视觉形式与神秘主义精神混作一体,有些干扰了正常教学,从而遭到了很多批评和抨击。最终他于1923年离开包豪斯,去苏黎士从事艺术创作,并继续研究中国哲学。
1922年10月份,拉兹罗·莫霍里·纳吉(Moholy Nagy,1895—1946)接替了伊顿位置。他年轻活跃,才华横溢,曾被格罗皮乌斯誉为“在建立包豪斯教育中最活跃的同事之一,包豪斯的许多建树都是他的功绩”。④纳吉使包豪斯预科摆脱了哲学倾向,具有明显的技术倾向。在艺术设计中,他使美学适应于结构逻辑,他为预科学生安排了三组课程,即工艺类、艺术类、科学类,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属性,掌握形式表面、结构、容积、空间和运动等概念的内容,学会使用手动工具和生产设备,熟悉造型表现的原理,让学生的形象知觉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纳吉是一位把包豪斯的艺术概念运用到工业和建筑上去的主要理论家,是继格罗皮乌斯之后,成为包豪斯思想传播和发展最有影响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 [next] 包豪斯预科的第三位主持人阿尔伯斯(Joset Albas,1888—1961),同样具有理性思维的教学倾向,但比纳吉更具有实践性。他十分强调学生认识材料及工艺特性,使学生在制作工业产品上完全贴近实际任务。阿尔伯斯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作品。他认为,双向交流比教师单向讲授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结构思维。
表现主义画家克利(Paul Klee,1897—1940)与抽象绘画开拓者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1897—1944)也是包豪斯最有影响力的成员,他们对完善学院的教育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克利的理论知识丰富,是现代艺术中敏感性极强的人。他所关注的不是抽象与具象的分野,而是如何把所有元素从统一规范中解放出来,分解、组合、重建,构成多声部的整体,通过动态平衡,造就永恒的和谐,使之接近创造的核心。⑤克利的“自然现象的分析”“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这几门课程,从造型的作用说起,论述自然与物理、数学的关系,以及与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他尽量把理论简单化、明确化,注重形式的分析,并善于将元素进行组合研究,强调感觉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康定斯基是一位伟大的表现主义大师,现代抽象艺术的先驱。他的教学是从完全抽象的色彩与形体理论开始,然后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联系起来。其关于点、线、面的论述在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内容已成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平面构成的先声。
包豪斯强调造型艺术的结合,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思想;强调新的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辩证关系;强调使用新的物质材料、新技术和实用功能决定的现代抽象形式;强调艺术设计才能与工艺制作劳动相结合;强调艺术家之间的协作和打破艺术家与匠师之间的壁垒。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为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出发点,培养的杰出设计师把现代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其精神、观念与方法在相当长的时间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包豪斯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作,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设计的特征,大力开展国际、国内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文化性格的新型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集艺术、工艺、设计于一身的新型人才。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为现代设计思想的拓展和完善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和准则,使现代设计思想更趋于系统化、规范化。包豪斯所提倡的功能化的设计原则,使现代设计对产品功能的物质载体重新加以探索,有效地利用载体,使载体多功能化,对材料、造型、使用环境等诸要素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包豪斯的发展是坎坷的、短暂的,但其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却是巨大的,我们在吸收包豪斯的设计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同时,应该结合现实中具体的问题,将科学探索精神及现代审美意识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现代设计的发展。
如今,人类已进入21世纪,现代设计如雨后春笋,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并渗入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跨越众多学科门类和体系。虽然仅开办14年的包豪斯已经过去了86年,但是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❽ 对比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的作品不同

1、蒙德里安的作品倾向于严谨的、理性的、极致简约与冷静的,被称为"冷抽象",而康定斯基的作品则倾向于直觉的、感悟的、自由奔放与多变的,被称为"热抽象"。

2、康定斯基在绘画上受到野兽派画风的影响更多,而蒙德里安则受立体主义的影响更多。

3、康定斯基是用音乐打通了建筑和绘画的隔阂,蒙德里安则是用理性的艺术和思维建构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设计、艺术与建筑之间沟通的桥梁。

(8)康定斯基建筑设计扩展阅读:

瓦西里·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与德士堡等创立了“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他还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❾ 包豪斯受到康定斯基的影响后,产生了哪些具体的作品

包豪斯早期的一批基础课教师有俄罗斯人康定斯基、美国人费宁格、瑞士人克利和伊顿等。 1921年底,康定斯基从俄罗斯又回到了德国,不久被任命为魏玛新成立的包豪斯的一位教授,后来成为副校长。<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康定斯基是包豪斯学院最有影响的成员,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代抽象的先驱、带来俄国抽象艺术革命第一手知识的有才能的教师,还因为他能够有系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的视觉和理论上的概念。1926年,他把他的构图课程《点、线到面》一书出版。康定斯基的这本书,想给艺术作品的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下一个比较绝对的定义。这种关系,是指一个要素对另一个要素,以及对整体的关系。他那脱俗、浪漫的艺术基础,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 师资
包豪斯的教师中,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教授纺织品设计的保罗·克利(Paul
Klee)以及费宁格是公认的20世纪绘画大师。构成派成员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使
包豪斯的教学由手工艺转向工业设计。此外画家约翰·伊顿,建筑家米斯·凡·德洛、汉内斯·迈耶、家具设计师马赛尔·布鲁尔,灯具设计师威廉·瓦根菲尔德都是包豪斯的骨干。 基本课程:
康定斯基的课程:1)自然的分析与研究;2)分析绘图
保罗·克利的课程:1)自然现象的分析;2)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的研究
约翰·伊顿的课程:1)自然物体练习;2)不同材料的质感练习;3)古代名画分析
莫霍利·纳吉的课程:1)悬体练习;2)体积空间练习;3)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练习
4)结构练习;5)质感练习;6)铁丝、木材结合的练习;7)构成及绘画
艾伯斯的课程:1)结合练习;2)纸造型练习;3)纸切割造型练习;4)铁板造型练习;
5)铁丝造型练习;6)错视(illusion)练习;7)玻璃造型练习康定斯基与包豪斯学院的关系到1933年便终止了。 我个人认为,康定斯基产生重要影响是在艺术理论方面,而不在于具体产生哪些建筑作品。

❿ 论述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作品的联系与区别

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都属于抽象艺术大师。不过一个是热抽象---康定斯基,一个是冷抽象---蒙德里安。康定斯基强调运用形式语言点、线、面、色表达一种偶然的、即兴的情感表达,这种表达趋向于感性的表达。而蒙德里安认为艺术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色)本身就可以表现整个世界,而且表现得更为本质。他认为艺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它是普遍的美,是世界的本质,另一种是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对事物的表现,他是相对的、短暂的,因而是不真实的。冷抽象强调理性的表达,分析性是它典型的特征。

康定斯基:作品多采用印象主义技法,又受野兽主义影响,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 蒙德里安:早期大量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间。20年代初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 康定斯基的后期从表现主义逐步过渡到抽象主义 他主张感受是艺术品通向感情的桥梁。即: 感情(艺术家的)->感受->艺术作品->感受->感情(观赏者的) 他认为灵感来自1,印象——对自然直接的记忆感觉 2,即兴——人无意识的心里活动 3,构成——个人感情的运动。除了心理活动外,他还涉及绘画元素分析,被称为他的“绘画的数学”] 同样是脱离自然形态的以线条色块为主体的抽象艺术,荷兰的艺术家蒙德里安却与康定斯基有着很多不同。如果说康定斯基是抒情抽象或者热抽象,蒙德里安就是几何抽象或冷抽象。 1,康定斯基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表现内心;蒙德里安认为是追求风格和构成(内心、风格) 2,康定斯基与音乐相通,讲究抒情即兴;蒙德里安则通过“纯粹造型”达到画面的力学平衡(音乐流动、力学平衡) 3,康定斯基的画面充满色斑曲线,迷乱却具有整体冲击力,犹若交响诗;蒙德里安则不用曲线,手法简单统一,完全脱离自然,追求绝对境界。(曲线、直线) 4,康定斯基20年代在德国著名的包豪斯建筑设计学院任教,对艺术教学体系贡献很大;蒙德里安的艺术理论对当今家具、装饰、建筑设计影响很大。(艺术教育、现代设计) 5,康定斯基著有《论艺术的精神》、《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的论文;蒙德里安则发表了《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一文。

阅读全文

与康定斯基建筑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