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面对建筑业 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严峻形势,如何更好的 保障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成了摆在各级建筑工程质量 安全监督机构面前的问题。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 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一系列建 设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标准的颁布,促使我国建设工程安 全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建筑业点多面广,劳动密集,交 叉作业、高空作业多,属于高危行业,建筑安全事故仍频繁发生, 建筑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目前我国现有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管理职能分散、管 理部门职能转变落后、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建筑安全监督检查机 构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局及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而这些机 构只能实施宏观监督、重点监督与抽查。质量安全监督站为受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属于授权执法,大部分基 层质量安全监督站专业监督人员严重不足,且无安全监督经费来 源。工作经费得不到财政保障,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培训,素质不能 适应发展的需要,没有能力购置较为先进的安全监测设施,缺乏科 学有效的监管手段,监督管理工作难于有效深入的开展。目前,我 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安全监督管理 方式和管理手段还无法适应日益发展壮大的建筑业的需求。
(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安 全责任制不能落实到位。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建设工程 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部分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侥幸心 理严重,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认真落实到 位,不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身兼多职,致使 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 现和整改。
(三)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素质低。随着我国经济发 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 民工大量流入建筑业。目前施工现场一线作业的工人大多数都是农 民工。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虽然明确规定了施工作业人员须经安 全教育及安全培训,但由于建筑工程工种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 教育、安全培训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安全法律法规及规范、技术规 程的培训仅停留在安全管理层,落实不到一线的操作工人上,一线 操作工人对技术规程的不熟悉,是违章操作的根源,是发生安全事 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安全投入不足,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部分施工企业由于 中标价格低、追求高额利润等原因,在安全投入上明显不足,安全 生产设施不能及时到位,施工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或使用不能满足 安全要求的防护材料,造成安全隐患居高不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五)监理人员不能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监理市场现在还未 完全步入正规,监理人员的各种管理职责还未能完全履行到位,目 前还存在一个总监理工程师担任十余个工程的总监,一个监理员监 理多个工地的现象,使得监理在安全监管工作中,不能认真履行规 定的监管职责,对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方案不能认真审查,不能提 出建设性意见,部分监理人员对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程不熟悉,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隐患不采取有效的措 施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到位,对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及时制止和纠 正,对施工单位不及时整改,野蛮施工的现象不及时向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报告等。
对策与建议
落实监管责任,转变监督模式。监督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导则》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属地管理和 层级监督相结合、监督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与监督工程实体防护相结 合、全面要求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监督执法与服务指导相结合的监 督原则,从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转变,由施工现场的应急管理转向 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加强对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安全防护措 施、安全评价的审核,建立高效的监督管理队伍,寻求有效的监督 管理方式、方法,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转向标本兼治,努力寻求治 本之策,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超前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贰』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二、主体功能作用
如前文所述,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即是相关建设活动主体缺乏较为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力量,无法有效开展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是为填补相关活动主体(政府、业主、监理)在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等方面的力量空白与欠缺。
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市场发展迅速,各项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应用,各项全新保障制度不断探索发展,这对于目前建筑市场管理提出着很大的技术挑战。如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模式下的工程设计、咨询、检查、评估、风险管理技术等。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能够针对某一特定市场需求,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填补建筑市场管理的专业技术缺口。
人员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市场对于拥有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也持续增加。以某地级市目前的在建工程量为例,其在建工地超400万m²,建筑、市政工地超40个,依据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当地住建局质安站人员编制配备数量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通过参与政府采购服务竞标,提供专业工程技术服务与辅助性事项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人员不足。
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正经历着较大的管理模式变革,工程总承包制度快速发展,EPC模式广泛应用,全过程工程咨询区域试点,建筑师负责制积极探索,建筑施工图审风波不断……面对国内建筑市场波澜壮阔的管理变革,固守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必将被发展浪潮淘汰,寻求自身的发展变革才是企业的唯一出路。
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作为建筑市场全新的活动主体,相较传统建筑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全新市场管理模式要求,在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的过渡时期,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服务,帮助其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发展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市场活动主体特征,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提供的各领域专业化技术、管理服务,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建筑市场相关活动主体在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方面的缺口;帮助传统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转型;促进落实政府的市场监管,有效解决建设工程领域日益严峻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推动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
『叁』 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二、主体功能作用
如前文所述,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即是相关建设活动主体缺乏较为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力量,无法有效开展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是为填补相关活动主体(政府、业主、监理)在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等方面的力量空白与欠缺。
技术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市场发展迅速,各项新技术、新材料、新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应用,各项全新保障制度不断探索发展,这对于目前建筑市场管理提出着很大的技术挑战。如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模式下的工程设计、咨询、检查、评估、风险管理技术等。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能够针对某一特定市场需求,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填补建筑市场管理的专业技术缺口。
人员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市场对于拥有专业技术、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也持续增加。以某地级市目前的在建工程量为例,其在建工地超400万m²,建筑、市政工地超40个,依据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当地住建局质安站人员编制配备数量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通过参与政府采购服务竞标,提供专业工程技术服务与辅助性事项服务,能够弥补政府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人员不足。
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业发展正经历着较大的管理模式变革,工程总承包制度快速发展,EPC模式广泛应用,全过程工程咨询区域试点,建筑师负责制积极探索,建筑施工图审风波不断……面对国内建筑市场波澜壮阔的管理变革,固守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必将被发展浪潮淘汰,寻求自身的发展变革才是企业的唯一出路。
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作为建筑市场全新的活动主体,相较传统建筑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全新市场管理模式要求,在传统企业转型发展的过渡时期,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服务,帮助其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发展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市场活动主体特征,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组织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提供的各领域专业化技术、管理服务,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建筑市场相关活动主体在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方面的缺口;帮助传统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转型;促进落实政府的市场监管,有效解决建设工程领域日益严峻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推动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
『肆』 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的方式有哪些
(一)对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
(三)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核查;
(四)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五)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
第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监督抽查;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或者期间,应当组织监督抽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作为监督抽查的重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在监督抽查的单位数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
第八条 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
(二)营业执照复印件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依法取得的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的法律文件复印件;
(四)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五)员工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和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取得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六)其他依法应当申报的材料。
对依法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且没有进行备案抽查的公众聚集场所申请消防安全检查的,还应当提交场所室内装修消防设计施工图、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以及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性能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安全检查的申请,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有关规定受理。
第九条 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合格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抽查合格;依法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且没有进行备案抽查的场所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制定;
(三)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员工是否经过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四)消防设施、器材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并完好有效;
(五)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六)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第十条 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应当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检查下列内容:
(一)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通过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建筑物或者场所的使用情况是否与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时确定的使用性质相符;
(三)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制定;
(四)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进行全面检测,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定期组织检验、维修,是否完好有效;
(五)电器线路、燃气管路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
(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防火分区是否改变,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
(七)是否组织防火检查、消防演练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八)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是否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九)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十)其他依法需要检查的内容。
对人员密集场所还应当抽查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第十一条 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除检查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是否开展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三)是否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四)是否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当检查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承担灭火和组织疏散任务的人员是否确定。
第十二条 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应当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室内活动使用的建筑物(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通过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临时搭建的建筑物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三)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四)是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并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五)活动现场消防设施、器材是否配备齐全并完好有效;
(六)活动现场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七)活动现场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并完好有效。
第十三条 对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的施工工地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当重点检查施工单位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
(一)是否制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对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是否有相应的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三)是否设置与施工进度相适应的临时消防水源、安装消火栓并配备水带水枪,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并完好有效;
(四)是否设有消防车通道并畅通;
(五)是否组织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演练;
(六)员工集体宿舍是否与施工作业区分开设置,员工集体宿舍是否存在违章用火、用电、用油、用气。
『伍』 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面对建筑业 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严峻形势,如何更好的 保障和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成了摆在各级建筑工程质量 安全监督机构面前的问题。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 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一系列建 设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标准的颁布,促使我国建设工程安 全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建筑业点多面广,劳动密集,交 叉作业、高空作业多,属于高危行业,建筑安全事故仍频繁发生, 建筑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目前我国现有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管理职能分散、管 理部门职能转变落后、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建筑安全监督检查机 构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局及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而这些机 构只能实施宏观监督、重点监督与抽查。质量安全监督站为受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属于授权执法,大部分基 层质量安全监督站专业监督人员严重不足,且无安全监督经费来 源。工作经费得不到财政保障,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培训,素质不能 适应发展的需要,没有能力购置较为先进的安全监测设施,缺乏科 学有效的监管手段,监督管理工作难于有效深入的开展。目前,我 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安全监督管理 方式和管理手段还无法适应日益发展壮大的建筑业的需求。
(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安 全责任制不能落实到位。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建设工程 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部分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侥幸心 理严重,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认真落实到 位,不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身兼多职,致使 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 现和整改。
(三)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素质低。随着我国经济发 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 民工大量流入建筑业。目前施工现场一线作业的工人大多数都是农 民工。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虽然明确规定了施工作业人员须经安 全教育及安全培训,但由于建筑工程工种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 教育、安全培训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安全法律法规及规范、技术规 程的培训仅停留在安全管理层,落实不到一线的操作工人上,一线 操作工人对技术规程的不熟悉,是违章操作的根源,是发生安全事 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安全投入不足,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部分施工企业由于 中标价格低、追求高额利润等原因,在安全投入上明显不足,安全 生产设施不能及时到位,施工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或使用不能满足 安全要求的防护材料,造成安全隐患居高不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五)监理人员不能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监理市场现在还未 完全步入正规,监理人员的各种管理职责还未能完全履行到位,目 前还存在一个总监理工程师担任十余个工程的总监,一个监理员监 理多个工地的现象,使得监理在安全监管工作中,不能认真履行规 定的监管职责,对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方案不能认真审查,不能提 出建设性意见,部分监理人员对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程不熟悉,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隐患不采取有效的措 施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到位,对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及时制止和纠 正,对施工单位不及时整改,野蛮施工的现象不及时向建设行政主 管部门报告等。
对策与建议
落实监管责任,转变监督模式。监督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导则》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属地管理和 层级监督相结合、监督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与监督工程实体防护相结 合、全面要求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监督执法与服务指导相结合的监 督原则,从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转变,由施工现场的应急管理转向 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加强对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安全防护措 施、安全评价的审核,建立高效的监督管理队伍,寻求有效的监督 管理方式、方法,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转向标本兼治,努力寻求治 本之策,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超前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陆』 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
程耀芳 陕西省建筑设备安装质量检测中心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设计结构更加复杂,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单位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就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How to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Cheng Yaofang Shaanxi build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quality control center 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nstruction instry rapid development, expanding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the design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Construction unit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ensure project quality and safety,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safety monitoring; existing problems; effective measures 建筑工程安全质量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目前建筑行业以“国家监督、企业负责、行业管理、职工遵章守纪”为管理体制。施工企业要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科学化,建立专门的监理、检查机构,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导致大量人力资源、农村劳动力涌进建筑行业。然而,建筑施工队伍大部分由农民工组成,农民工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安全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导致建筑工程的作业方法、操作方法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使得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难以进行。近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一些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的具体的规范与安全标准,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未能真正落实,受建筑行业多工种协调作业和人员流动大的影响,致使各种安全知识培训、宣传和教育工作难以实施,各项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导致施工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建筑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任务和监督工作未能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环节中,缺乏严格的安全责任制,一些安全监管人员降低了监管工作的效用,致使不能及时发现、治理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另外,一些建筑工程中存在一人兼多岗的问题,导致出现违章、违规的生产操作,或者是个人违法行为得不到制止和纠正。 3. 监理工作有待加强。由于我国监理工作也处于起步阶段,监理人员的管理职责还未完善,出现一个监理员监督多工地的问题,这就会监理人员无法切实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能,对施工专项方案无法进行科学的审查。此外,有些监理人员对有关技术规章、法律法规不熟悉,不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对违章、违规作业行为不能及时纠正,使得建筑工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管理的有效措施 1. 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严格规范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受现场施工人员业务能力、综合素质低的影响,并且缺乏安全意识,就会出现多岗位兼职、消极怠工等不良行为。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组织各种安全知识培训活动,促进施工人员的规范性操作,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单项、分项工程要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避免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加大事故的监管力度。 2. 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制,落实监管职责 建筑工程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并制定完整、科学的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监管机构要严格贯彻落实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标准、条例,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行使监管职责。此外,还要加大执法力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要深入了解项目设计的要求,及时发现、分析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坚持“以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严格规范、约束工程实体的安全监督活动,依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其生产作业进行监管;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完善、系统的管理体制,将责任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环节中;改变传统被动的管理方式,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预防、分析、治理,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3. 加强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 施工单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卫生管理制度、门卫岗位制度,进行文明施工管理,按照相关规定设置牌图、围挡、材料堆放;及时淘汰落后的设施、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手段。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安全监督手续,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为施工单位提供气象、水文等方面的信息资料,监督施工单位使用、购买不合格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具、施工配件等,对施工单位出现的违规行为要严格处罚,限期改正,做好跟踪检查工作。监理单位要做好施工单位的审查工作,审查施工单位的操作资质证书、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认真审查施工机械、设施、设备,切实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和管理。 4.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建筑工程单位应加大重视力度,加大安全投入。应全面分析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要求,掌握施工现场工序的危险系数,保证购置数量足够、质量安全和功能完备的防护用具。还要重点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的临时设备,确保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 5. 提高监督人员的监督水平,不断更新知识 有关建筑工程的监督人员要学法、懂法,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严格按照国家的监督政策、制度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自身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和技术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使监督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水平。 结语:总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庞大,人员流动大,给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在企业内部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道工序中,加大监督、排查力度,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与质量,提高整个施工项目的安全系数。[4] 何沛.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2)
『柒』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要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执行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个标准,仅凭制度创造不出效益,如何将强制性的制度升华到企业文化层面,使员工普遍认知、认可、接受,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建立“人人要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安全理念,是构建制度文化真正内涵。因此,只有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相应职责落实每一个人,让所有都知道自己的职责与义务,这样才能为下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提供依据。
2、责任是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关键
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其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和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是安全生产执行力的关键,责任没有落实到位往往造成安全生产问题上互相推诿的现象,最终导致安全隐患无人去消除,引发事故。
(1)领导重视。任何工作只有得到领导的重视,才能顺利进行,如果领导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那么就会出现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只有企业领导重视,真正的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生产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有效执行下去,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
(2)宣贯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和掌握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人员流动大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这就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掌握人员流动情况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凡新进场人员均必须进过岗前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掌握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后方给予上岗,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人。
(3)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及安全员应对各级人员和各职能部门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未能履行安全职责的职能部门和人员给予处罚,确保所有人员均能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3、加强安全生产沟通
沟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有效的沟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沟通员工就不理解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也不明白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甚至不懂得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自救知识,就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沟通即将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传达到每一个人。
『捌』 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安全管理良莠齐安全事故发均给家庭、给企业、给社带影响才能效克制事故发才能做建筑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产管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难点笔者浅谈自足处敬请谅解
、 建筑施工素 作管理主体管理主体施工起着决定
事故发主要素事建筑施工管理群两类:管理群与作业群
1、 管理群:政府主管安全产监督员、监理单位主管安全产监督员、
企业主管安全产监督员、包单位主管安全产监督员、班组监管产员几类群建筑施工安全产监管起着关键性作用必须具备条件:责任态度意识能力、技术析能力、专业能力、执行落实力、组织协调能力、其能力
a) 责任态度意识能力:安全监管员责任态度第重点素责任
决定切良态责任管理决定切每监督管理员必须具备责任态度意识能力才能力事安全监督管理
b) 技术析能力:作名安全监督管理员必须具备整现场各类隐
患析处理能力现场重危险源监控能力目前与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员仅凭经验估算危险源级别没认真理论析事故发均估算造必须认真习理论知识理论角度析现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存类别及效控制策略重危险源进行科统管理析整现场各部位危险源存情况各种隐患辨别进行效控制必须提高监管员技术析能力
c) 专业能力:作名合格安全监管员必须懂建筑施工各种律
规体系熟知各种安全操作规程要点强化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目前事建筑施工管理员包含政府关监管员
现场指导工作懂专业知识没知识进行更新带着缺陷现场指导工作给现场留隐形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