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筑工地一类风险和二类风险哪个级别高
建筑工地一类风险比二类风险级别要高的多。这个评定的数目越小危险系数就越高。安全第一,祝你好运!
B. 建筑工地危险源等级别划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d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e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C. 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专业书中的--施工管理中的风险等级如何确定
风险等级123 轻 234中 345重
看图的话 右上角风险等级最大 左下角风险等级最小 其他两个风险等级中
D. 建筑里面的建筑工程等级防雷类别是如何来区分的啊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娄。
第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回答望满意
E. 提供建筑施工行业双重预防体系了,电子版,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资料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通俗说,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重防火墙。
第一重防火墙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并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全面排查风险点、风险因素和危险源,加强对风险的管控,提高企业本质安全。
第二重防火墙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企业不消除隐患,隐患就会消灭企业,甚至造成人亡企灭的严重后果。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拼搏。
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只有遵行规律方能驾驭它,必须坚定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牢牢挺在前面。
F.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按危险等级分级控制,并应符合哪些规定
基本规定
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为安全分析技术、安全控制技术、监测预警技回术、应急救援技术及其它安全技答术等五类。
2、 建筑施工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所处环境综合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
3、 根据发生生产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将建筑施工危险等级划分为Ⅰ、Ⅱ、Ⅲ级。即很严重,严重,不严重。
4、 应根据建筑施工危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分析、控制、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措施。
由<问.问.我>平台友情提供回答
G.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控干货 | 施工安全常见的风险与防范对策-工保网
3、安全施工管理风险的转移
除了由参建单位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外,安全施工还离不开对于安全风险的系统转移。其中,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下简称“安责险”)也能为构筑安全施工防线添上重磅砝码。
安责险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从业人员或者第三者的人身伤亡以及第三者的直接财产损失,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应当负的赔偿责任的保险。其首要功能是事故预防,其次才是保险赔偿,是“防风险、保安全”的有力助益。
当前,安责险正在我国建筑领域有序推行: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已要求建筑施工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也已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随着越来越多建筑企业投保安责险,保险力量也将促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最终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此外,企业亦可组合险种,全面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在人身险中,除国家强制投保的工伤保险外,承包单位可为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和管理的人员投保建工意外险;在责任险中,雇主责任险也是企业可选的险种;在财产险中,发包人亦可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险或安装工程一切险,以及各类机械用具保险。
H.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按危险等级分级控制,并应符合哪些规定
基本规定
1、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分为安全分析技术、安全控制技术、监测预警技术、应急救援技术及其它安全技术等五类。
2、
建筑施工应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所处环境综合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
3、
根据发生生产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的严重性,将建筑施工危险等级划分为Ⅰ、Ⅱ、Ⅲ级。即很严重,严重,不严重。
4、
应根据建筑施工危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分析、控制、监测预警和应急救援措施。
由<问.问.我>平台友情提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