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筑施工资料基础主要是指哪些内容
指一下内容:
1、桩基资料(包括试打桩记录、桩施工记录、桩位技术复核记录版、桩隐蔽权验收记录、桩基子分部分项检验批、桩偏位记录再加上相应桩的合格证,比如管桩就管桩合格证,钻孔灌注桩桩的话就是水泥和钢筋什么的了,桩身验收记录)
2、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子分部分项检验批,如果是有支护土方还要根据支护方式做不同的资料,地基验槽,基槽放线记录等)
3、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子分部分项检验批、钢筋隐蔽、混凝土隐蔽、垫层时候一些隐蔽,技术复核、混凝土施工日记、混凝土养护记录、混凝土塌落度测试记录等)
4、地下防水(地下防水子分部分项检验批、防水的隐蔽、防水检查记录)
5、基础砖砌体(基础砖砌体子分部分项检验批、技术复核、隐蔽等)
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基础结构验收记录
还有工程进行中的一些原材料检测报告、焊接报告、试块报告、桩基检测报告、基础钻芯报告、砂浆回弹报告等一系列报告。
如果有地下室人防的还要做整套的人防资料。
② 建筑基础的施工详细步骤
平整场地 挖土方 支垫层模版 做垫层 绑扎钢筋 建筑混泥土
③ 土建基础工程施工工序
土建基础工程施工工序:
1、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熟悉被补充开挖基础的施工图及施工技术手册,了解对基础坑洞的要求及基坑尺寸。
组织准备:如需爆破开挖的还应配置有爆破操作证的炮工。机械打孔或需抽水开挖的还应有机械操作技工。每基杆塔的开挖应有专人负责,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作业面的民技工人数。材料工器具准备:铁锹、钢钎、凿岩机、大锤、斗车、抽水机等其它施工用具。
2、基础开挖(W点):
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图纸的施工基地面为准,拉线坑的坑深,以拉线坑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基坑开挖施工时要保护好分坑时所钉的辅助桩,特别是中心桩,辅助中心桩。如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原钉桩要受到干扰,则应移至不受干扰位置,即增定辅助桩,用以找出中心桩。
3、施工检查项目及质量评定标准:
基础开挖之前必须由现场技术人员检查各桩位是否正确,待确定桩位无误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由自检员进行基础坑深、大小及坑底、相对高差,进行自检,合格后,报专职质检员进行复检。
4、组织验收:
基础开挖完毕后,应及时组织验收,由于是隐蔽工程必须停工等检报监理工程师或甲方质检人员检查并签证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做好施工记录。
5、记录表格。
(3)建筑基础施工扩展阅读:
土建基础工程的相关要求规定:
1、质量是生命,没有质量的工程就是豆腐渣工程,保证不了质量就会失去信誉,所以说这也是一条生命线。质量问题涉及到材料质量、施工质量,实际二者是不可分的,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就不会出来好的工程。
2、安全是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部分,第一是生命高于一切,没有人可以任意的去剥夺一个人的生命,除法律规定的以外。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保证安全,安全的责任重于泰山,安全是与效益相联系的,保证了安全才会有效益。
3、人员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部分,工程是人建造的,如何分配好人员,使工作顺畅,而不出现问题,效率提高,而不瞎指挥,保证安全,而不混乱不堪,这就需要管理者的统筹安排,脑子里有个整体的概念,什么工作需要多少人力心中有数,保质保量,不窝工,不影响工期。
④ 建筑基础施工到标高±0以下,怎么去做请教各位老师
1、你的问题内容较多,还不如上个图说的清楚一点的。
2、正负零没专有板:结构图上全是属空洞,说明此部份没有结构板的。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室内回填土,回填完成后上面再做建筑面层。
3、施工方法:不太好说,因为没有图纸。
桩顶标高是-1.3米,则垫层面一般是-1.4(因为桩顶要嵌入承台100左右的),垫层底也就是基底土面标高一般是在-1.5左右(具体看你图纸上垫层的做法的),也就是说土要挖到-1.5左右的。
基础梁顶标高平±0,梁高全部是60公分,那梁底就是-0.6米。
承台是0.5米-1.2米不等,那承台的顶标高是多少?如果是-1.2,和桩顶连不上啊?
但是一般常规的承台总是要和桩基联系,所以一般来说,有桩的地方肯定是要挖到-1.5左右的,其他的挖到哪里要看图纸要求了。
4、11G101-3:已经过期了,现在是用16G101-3图集了。而且原来的11G101-3图集的69页也没有什么LT。
纯手工打字,如果对你有帮助,请及时采纳,谢谢
⑤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如果是管桩,围护就要后施工。如果是砼灌注桩,围护可以同时施工。
2、土方开挖要有专项施工方案、开挖时按方案执行,禁止在一个地方开挖深度超过2米以上。
3、基坑降水符合要求后才允许挖土的。
4、钢筋要注意不要漏筋、规格错误、网片间距过大、搭接位置、接头百分比、钢筋焊接质量、保护层、预埋件位置等等。
5、通过柱子的止水钢板,割断的箍筋要与止水钢板焊接好。
6、后浇带处的橡胶止水带一定要保护好,特别在支模时!!
7、一定要注意超前止水带处的钢筋绑扎的质量及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8、如果有人防工程的,特别注意防空墙钢筋弯钩的朝向、锚固长度、节点做法等等。
9、基坑内要求没有明显的可见水,有就要及时抽走。要注意降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10、高层建筑必有桩基,要注意桩与基础底板的连结问题,特别是钢筋锚固问题。
11、砼施工要有专项施工方案,大体积砼应该考虑降温系统。砼板的标高要控制好、砼标号不要搞错、及时做好试块,一定要多做几组备用。
12、特别要注意砼养护工作和测温工作,要有书面记录。
13、如果是水性涂料要注意涂刷次数、方向、厚度要符合要求。如果是卷材要注意搭接长度和宽度的要求,用连结剂的,要涂刷均匀。(尖角的部位要做成圆弧)
14、基坑的安全监测要注意。要多检查,特别是大雨之后基坑安全问题。
15、基坑边有高压线什么的,要做防护架子。基坑边禁止堆东西有具体要求的。
16、基坑内基础一般是先施工低的,再施工高的地方。也有例外的,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⑥ 零基础学建筑施工
亲,给你两个抄建议:
1、看11g图集,这个是最新的图集规范,也是你看懂图纸必须看的图集。
楼上几个人说的03g,那个已经是过去式了,11g出台以后,03g就废止。
看《建筑施工手册》,这套丛书里面包含了建筑类的大部分基础知识。
主要讲了土木施工工艺。还有一些小的建筑技巧。
2、零基础,不要怕,要肯吃苦,多看书。中国建筑业有几位大师,一位就是平法始祖陈青睐。
03g就是他编制的,11g就是依据03g改编的,可以说11g是03g的升级版。建议你多看看陈青睐大师微博里面的一些文章。吸取知识。
个人观点:施工没什么难的,换句话说施工是最基础的东西,所以加油吧,后面的路还很长,能走多远就看你懂的东西有多少了。
⑦ 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应该注意什么
一、垫层施工
土方开挖经人工边清边检底到位后,立即进行验槽,办理隐蔽验收签证,然后浇筑砼垫层封闭基坑,减少坑底土体暴露时间,避免土体结构受到破坏。
垫层按挖一块铺设、浇筑一块方式进行,严格控制垫层面标高和平整度,标高考虑取负值,并根据基底回弹统计数据适当降低垫层标高,留回弹量,并做好表面压实抹平收光工作。
垫层施工完成后应立即把轴线,底板边线拉设到垫层上去,以确保底板的正常施工。
二、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 钢筋加工
本工程钢筋堆放及加工均在现场进行。地下室工程钢筋,现场堆放能力有限,材料应根据施工进度分批分次进场。
在现场搭设钢筋车间,配备钢筋切断机二台、弯曲机二台、对焊机一部、冷拉卷扬机一部。
钢筋严格按翻样单加工,钢筋翻样单需由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加工的钢筋半成品堆放于塔吊范围内,并明码挂单。
(2) 钢筋连接
本工程钢筋连接按不同的结构部位,分别采取多种形式的连接方式。为确保施工质量、进度要求,底板φ22 钢筋拟采用闪光对焊与搭接相结合的连接方式,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安排地面先加工钢筋一头的搭接量,然后运入基坑连接。
(3) 钢筋绑扎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前,应先在垫层上试排,然后用粉笔在垫层上标记,依次进行排放,要求均匀无弯曲,准确规范。集水坑等部位钢筋需认真定位,防止留设尺寸差错。
柱墙插筋施工,尤其是防水要求高的部位,要严格核对用材,确保钢筋的型号规格准确无误,所有插筋下端直弯钩,均应伸至底板底皮筋处与底皮筋焊牢,底板范围加二道连接筋,上部与底部面筋点焊且应绑扎2-3 道外箍水平筋,以防钢筋移位。
柱钢筋绑扎注意钢筋搭接长度,检查钢筋位置,按要求做好箍筋加密;墙钢筋要求横平竖直,分布均匀、撑铁撑牢。柱墙钢筋绑扎后,认真固定好保护块,防止结构出现露筋等现象。
主筋钢筋在平台模上整体成型后落入梁模中,梁筋搭接接头应满足受压区不超过50%,受拉压不超过25%的规定,接头位置应避开受力集中处,同时注意箍筋加密区的位置。
板钢筋绑扎先排好间距,然后统一排放。板筋绑扎应注意四周的两排钢筋必须全部绑扎,不得跳格。绑扎完毕,垫放垫块或小马凳。
浇砼时,必须安排专人看护钢筋,发现问题,及时反映解决,确保钢筋质量。
三、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墙模板采用九夹板,可先用标准尺寸(即整块模板)配模,不足部位留在顶模及侧边,按尺寸锯板拼足。
模板安装时,应注意九夹板接头处的缝隙,如有缝隙,应用小木条订设,不使砼浇筑时漏浆。为保证墙的截面尺寸,应在墙底部的墙筋上,焊长度比墙厚尺寸小2-3mm 的导墙钢筋,这样在加固时,起到整体模板平直和保证墙厚度的作用。其对拉螺栓必须焊有止水片。墙
面模加固则利用对拉螺栓夹紧固定木方和钢管,外用垫片固定,在上螺帽时必须紧固木方及钢管,以使每根螺杆均匀受力。同时对拉螺杆的间距合理,过密浪费材料,过稀则起不到加固作用。
梁、柱模的配模采用定型九夹板的方式进行,四周有限位支撑角,以确保柱截面尺寸。
四、混凝土工程施工
(1)、砼浇捣前,必须编制详细的砼作业流程计划。先进行钢筋、模板的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的浇捣。
(2)、浇捣混凝土前必须对模板作一次全面的检查,模板内杂物和建筑垃圾必须清理干净,模板缝隙超过2mm 的应堵塞,模板及老混凝土必须浇水湿润,施工缝处须套浆处理。
(3)、基础应尽量一次浇筑成型,如确应施工技术要求留设施工缝,应在梁跨度1/3 处留设直缝。新老混凝土交接处,将老混凝土浇水湿润,铺50 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 以内。
(4)、在混凝土浇捣时,高频振动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点交错均匀布置,在振捣上一层砼时,应插入下一层5cm 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振动器在每一插点上的振捣延续时间,以砼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标准,振捣的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而过长,引起离析。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1.5 倍(一般为300~400mm)。
(5)、砼表面用平板振动器来回振动两次,砼表面处理,应做到“三压三平”,先按板面标高用板揪板压实,长刮尺刮平,再在初凝前用滚筒碾压数遍,滚压平整,最后在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抹平,以防砼表面裂缝出现。
(6)、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和木工观察钢筋和模板,同时注意预留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后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修整完毕。
(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 小时之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⑧ 建筑基础施工顺序
一般顺序:平整场地——放线——打桩——开挖——截桩或补桩——垫层——放线——基础防水——基础钢筋——基础模板——基础砼浇筑。
⑨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考核制度。
2、建筑工程应该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采用的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
(3)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
3、建筑工程质量应按以下要求验收:
(1)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4)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9)建筑基础施工扩展阅读:
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建设工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的规定完成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建设单位已取得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出具的工程施工质量、消防、规划、环保、城建等验收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后,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并编制完成《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是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最后一项工作。它是建设投资成果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也是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