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印度的文明成就,要农业.文字.建筑.医学.数学的成就!回答大致我就采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一农业:
种植小麦,个别地区种植水稻,最突出的农业成就是对棉花的栽培。
二文字:
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古印度居民就创造了印章文字。(印度河文明毁灭后失传)
流传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所刻的铭文。其所用的文字有两种:1婆罗谜文,可能源于塞姆人的字母;2去卢文(已失传)。而婆罗谜文在公元7世纪时发展成梵文。
三建筑:
吠陀时代与列国时代基本上是木质结构,这些建筑物现已荡然无存。
阿育王时,开始用砖石建筑材料,桑奇地方保存的佛塔就是用砖建成。
阿育王沙石柱,也是古印度建筑艺术的重要遗迹。最著名的是萨尔纳兹大石柱。
四医学
最著名的医学著作是《舍罗迦本集》和《妙闻本集》。
迦腻色迦的御医-舍罗迦(公元2世纪):探讨了诊断、疾病预后和疾病分类问题,并把营养、睡眠与节食视为维护人体健康的三大要素。
妙闻-除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外,还研究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病症达1120种。尤其是在外科手术上有相当高的水平。
五数学
《准绳经》是现存古印度最早的数学著作,这是一部讲述祭坛修筑的书,大约成于公元前5至前4世纪,其中包含有一些几何学方面的知识。
,公元499年成书的《圣使集》中有关数学的内容共有66条,包括了算术运算、乘方、开方以及一些代数学、几何学和三角学的规则。
梵藏约于628年写成了《梵明满悉檀多》,对许多数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梵藏是古印度最早引进负数概念的人,他还提出负数的运算方法。
(ps:数学的比较多,可以自己上网再找找)
B. 现在旅游业如此发达,印度却为何不顺应潮流,还非要关闭泰姬陵
说到泰姬陵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它是一个很成功的艺术品,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地位可见不一般啊!
按理说这样一个美妙的存在,在当今旅游业如此发达的时候,一定可以大赚一笔的,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印度却选择把它关闭了,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印度之所以把它关闭,不对外开放,其实是因为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但是现在却已经被偷的坑坑洼洼,看上去狼狈不堪,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圆明园,可以说是很令人痛心。泰姬陵之所以变成这样一方面是曾经客流量太大,给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还有就是空气污染严重,排放污水严重,导致它现在遍体鳞伤,所以印度关闭泰姬陵,对它进行修复其实是一种很正确的选择,这样做是在保护它。
C.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农业、文字、建筑、医学和数学有哪些成就注意是成就!要简短一些!
古代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太阳神庙、象形文字;
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楔形文字;
古代印度:印度教、佛教、外科手术、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
中国;分封制度、月历、甲骨文、青铜器。
古埃及:创造了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并且在哈弗拉金字塔的旁边还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其次,埃及也是象形文字的发源地。
古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中年代最早的一个,著名的苏美尔文化即为其中之一。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学专著。其次空中花园也是七大奇迹之一,犹太的哭墙,楔形文字也是它的杰作。
古印度:佛教的发源地,并且在许多王国的交替中,创造了以婆罗门,刹帝利,伏舍,首陀罗的种性制度。其次,印度的文化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两大名著,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发明。
中国: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繁衍成了很多著名文字。月历也是著名发明
D.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的农业,文字,建筑,医学,数学的成就
古代埃及的农工技术和原初科学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出现了以农业为主的文明古国——古埃及王国,它是世界上奴隶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于公元前525年为外族所侵占。在技术方面,古埃及曾在很长时期内影响了周围的民族,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因而,其基于意识形态外化的原初和科学技术必然在当时处于世界最高发展水平。
天文学和数学。古埃及的农业生产需要掌握尼罗河水泛滥的确切日期,因而根据天象来确定季节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学知识因此而不断积累和丰富。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在地平线升起的那天(此时尼罗河开始泛滥 )定为一年之始,一年三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加上年终5天节日全年共365天。这个历法每年只有1/4天的差数,是今天世界通用公历的原始基础。由于尼罗河水每年泛滥之后须重新丈量和划定土地,年复一年的工作使古埃及人在几何学方面比当时的任何民族都做了更多的实践练习,积累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修建水利设施以及建筑神庙和金字塔,使这些数学知识得到应用,并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古埃及人用的是10进制记数法,能计算矩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以及正圆柱体、平截头正方锥体的体积。他们所用的圆周率π=3.1605。在代数方面古埃及人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些较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些知识后来成为古希腊人发展数学的基础。
解剖和医药学。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能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因而将死者解剖刷成木乃伊(干尸)。由此积累了很多人体生理和解剖知识,这些知识无疑有利于他们的医学的发展。古埃及医生能做外科手术,能治眼疾、牙痛、腹泻、肺病以及妇科的许多疾病。他们用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配制药物。古埃及的医药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些知识后来通过古希腊人对西方的医药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手工业技术。埃及的手工业也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早在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就造出了长达47米的船。公元前1600年发明了制造玻璃的技术,陶器、亚麻织物、皮革、纸草(用于书写)以及珠宝等制造工艺技术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公元前1500年建前后古埃及人学会了青铜冶炼技术,但铜矿资源不丰富。铁器的使用较晚,到公元前7世纪才普遍代替铜器。
建筑技术。建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总的技术水平,在古代尤其如此。古代埃及在人类历史上最为显著的技术成就就是用石头建造至今犹存的巨大金字塔和神庙。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基。现存的7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为修建于公元前2600年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46.5米,底为边长山米的正方形,全培用琢磨过的巨大石块筑成,每块平均重2.5吨,共用巨石约230万块。石块间未用灰泥粘接,砌缝严密。古埃及人的神庙建筑也非常惊人,如现存尼罗河畔卡尔纳克的一座建于公元前14世纪的神庙,它的主殿占地约5000平方米,矗立着134根巨大的圆形石柱,其中最大的12根直径为3.6米,高约21米,可见其何等壮观。在三四千年前使用石器和青铜器的条件下,古埃及人竟然修建起了金字塔和神庙这样宏伟的建筑,实在是人类历史的奇迹。
E.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的农业、文字、建筑、医学、数学是什么简短点
古代文明之间的比较我也很感兴趣,虽然看着楼主问了不少,其实懂得人知道并不多,简单的说,
简单版:
古埃及:引用尼罗河水种稻谷,象形文字,金字塔,防止尸体腐烂,太阳历,几何学。
古中国:23节气,甲骨文,万里长城,《黄帝内经》,《九章算术》。
古印度:种植小麦,印章文字,巴利赫蒂希尔神庙,阿输吠陀,阿拉伯数字(印度数字)。
古巴比伦:农业贡献少,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医学贡献无,太阴历,七天一星期制度。
详细版
从文字说起,古巴比伦是闻名世界的锲形文字,
古埃及是一种绘图式的象形文字
古印度是为称为“哈拉本”文字的印章文字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是商朝,著名的甲骨文和金文
建筑 古埃及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古巴比伦 空中花园
印度 巴利赫蒂希尔神庙
中国 长城,秦皇陵,兵马俑,其他木结构建筑基本没留下
农业 古埃及 尼罗河灌溉
古巴比伦 引渠灌溉
古印度 种植小麦
中国 24节气
医学 古埃及以木乃伊技术为代表的解剖技术
巴比伦 无
印度 阿输吠陀
中国,中医嘛
数学 古埃及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几何学,圆周率3.16
古巴比伦太阴历,七天一星期制度,计时法
古印度 阿拉伯数字
中国 勾股定理
请后面同学别复制我的了,谢谢配合
F. 可惜~昔日的亚洲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地区的工业遗迹史之称的东方小巴黎云南消失(拆毁)的法式工业遗迹建筑
一切遗迹早晚都都会消失!
G.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代中国 的农业,文字,建筑,医学,数学的文明成就,麻烦简单一点,字不要太多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佛陀与梦幻交织的世界--印度文化印度是我国的紧邻,但由于连绵高耸的喜马拉雅雪山的阻隔,我们对于这位邻居的情况又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经"在中国人的耳朵里成了艰难的代名词,和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一样,印度河、恒河同样酝酿了光耀人寰、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同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距今五十万年以前,印度次大陆就已有了远古先民,他们同样是刀耕火种、渔猎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印度境内遍布了居民点,人们已开始从事农业,驯养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这一切,为一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亚次大陆,有一个头枕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脚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陈躺,又生机无限的古老国度。这就是被人称作"月亮之国"的印度,因其国土形状宛若牛首,也有人称之为“牛颅之国”。神游文明古国--印度圣诗般的纯美曲调恒河,从喜马拉雅山起步,走过一个被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环抱的亚洲半岛,滋润了这一方土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辉灿烂的文明,成为一个国度的“圣河”。而这个幸运的国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 [编辑本段]【文明简介】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国的入侵。波斯人统治印度河流域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起义,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后来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 [编辑本段]【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厉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主要存在于印度教中,对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即僧侣,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贵族等,为第二种姓,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商人,为第三种姓,从事商业贸易;首陀罗即农民,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等级。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不可接触者”或“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绝大部分为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种姓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始萌芽。后来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社会分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种姓是世袭的。几千年来,种姓制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影响很深,种族歧视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广大农村情况还比较严重。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除种姓歧视。首先是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1948年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后来宪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做出相应规定,保护低级种姓利益。政府还在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对低级种姓者提供大量帮助。社会的进步,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在发生变化。如种姓制度中的内部通婚制受到冲击,如高种姓的女子现在也同低种姓的男子通婚了。人们对职业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衡量职业高低不再以宗教思想为基础,而以金钱、权力为基础。在城市里,各种姓人们之间加强了来往与交流。 [编辑本段]【纯美曲调】印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这个国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从远古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从亚洲到欧洲等多种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个由五大民族构成的国家,本身就像一个大大的文化博物馆。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买是文化的中心,而加尔各答则每天都有关于文化的新闻,多元化的音乐、舞蹈、舞剧和笑剧都令游人眼花缭乱,乐而忘返。在喧闹的大城市生活久了,人们都向往返朴归真。而印度传统音乐的基础正是“自然”。它歌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四季的旋律都在传统曲调“拉格”中得到体现——传说古人从森林里小鸟的鸣叫和树枝燃烧的声音获得灵感而创造了第一首“拉格”。至于歌曲的内容,则源于北印度的宗教仪式。时至今日,传统歌曲依然保留了古代的发音,歌者音质纯净,令歌曲保持一种简洁、纯美的圣诗感觉。即使你听不懂歌词,也能体会到自然的神圣与平和。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一——Natyam,在印度语中的意思是“舞蹈的艺术”。它除了强调舞蹈的节奏感,还十分强调伴奏音乐必须悦耳动听,由庄重的诗歌和风格纯朴的音乐组成。这本是用于祭祀的舞蹈,能充分体现舞者情感,最初由神庙舞女在庙宇里表演。这一舞蹈的动作关键在于保持上身的挺直,腿部半弯,双膝分开,而双脚则要像一把半开的扇。虽然有严格的动作规范,但其实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大多数时候表演都是即兴的,因此每一支Natyam的个人风格都十分强烈。现在,这种传统的舞蹈在一股复古的潮流中再度兴起。不过,古时候的Natyam一般是独舞,而现在群舞更为流行。一群身段婀娜、身穿艳丽传统服装的舞女,在动听的音乐中如仙子般翩然起舞,效果比独舞更胜一筹。时至今日,Natyam更发展成一套讲究技术的艺术体系. [编辑本段]【古国美食】印度的咖喱闻名世界,很多人都以为米饭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调味料。但实际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饭为主食,而咖喱对于大部分印度人来说更是一种陌生的调味料。其实,没有统一风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仅印度各城市之间的饮食习惯有很大不同,就连每家人都有明显的饮食风格。但总的来说,鸡、鱼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酱料,在整个印度都十分流行。当然,每个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显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厨房里,只有新鲜的青辣椒和晒干的红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欢辣的游客不用担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对于游客来说,印度最著名的传统菜色起源于印度王室。炖肉、酱料和米饭分别是三种不同烹调风格的基础。但王室食品毕竟只能在专门餐馆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对它也并不“感冒”。在当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发酵的燕麦面包,涂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简单的冬天小吃,无论是农夫还是城市人都把它视为至爱。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饼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于在沿海的一些地区,除了有螃蟹、龙虾、虎虾和贝类等海鲜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泥炉碳火烹调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饪方式。它对时间的掌握非常讲究。当炉温达到600摄氏度后,烹饪相差一两分钟,甚至一两秒钟,都影响着烹饪的成败。而用这种方法烹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时候再蘸上酸奶酪。当食物还没上桌,那吱吱作响的碳火声,还有悠悠飘出的香味,都已经令你食指大动。此外,在印度的多个地方,都喜欢用一种叫“thali”的大浅盘盛载食物。在用“thali”进餐时,应该入乡随俗地慢慢品尝,狼吞虎咽只会让当地人笑话。 [编辑本段]【青铜雕像】古代印度是神话之邦,宗教、哲学异常发达。因此印度古代的青铜造像往往是神话的象征、宗教的偶像和哲学的隐喻,融铸着诸神之灵。印度青铜造像的传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500——1500年印度河时代的青铜小雕像《舞女》。公元前9——6世纪相继兴起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和耆那教,为古代印度艺术包括青铜造像提供了永恒的主题。印度中世纪(公元7——13世纪),印度青铜造像达到鼎盛时期。
H. HCL是什么公司,CSCEC是什么公司
一、HCL
HCL是印度HCL科技复有限公司,制总部设在诺伊达。是福布斯全球2000强,亚洲100强企业。在2015年2月15日,其市值为224.8亿美元,成为印度上市公司前20强。
二、CSCEC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CSCEC)
I. 印度大学教育制度与中国有何不同
1:吸收先哲的教育思想。
印度历史上许多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对印度今天的教专育制度起到过非属常重要的作用。
2:印度社会多文化特征。
印度今天的教育制度和政策是在吸收和综合印度文明史上优良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印度教育
制度的特点体现了印度社会的多文化特征,兼收并蓄了本土和外来群体文化的精华。
3:以培养国际公民为目标。
与历史上相比,印度的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古代印度,只有那些上层阶级的人才有机会接受教
育,刚独立时期,印度的识字率仅为18.33%(1951年人口普查报告)。
独立后,印度政府建立了大量旨在发展高质量教育的机构,在科学、工程、管理、医疗教育和高等
教育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制度。而当前印度政府以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机会为目标。
4:印度教育制度最显著的特点是,既保持古代印度时期重视精神、道德教育的精髓,又吸收了现代
教育重视科学、实用的价值理念,并将两者巧妙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