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设计 > 武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武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0-12-03 06:28:21

①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设置哪些教学中心

学院下设岩土与道桥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工程力学系、专实验中心。学院拥有属武汉大学-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拥有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城市综合防灾与消防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大型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控制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基地5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拥有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重大工程安全与技术研究院3个校级研究基地。

②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教育

岩土工程专业(081401)
我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岩土力学与工程理论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单位之一,其研究特点是根据工程实践的需求来探索岩土工程领域内的重大理论课题,既发挥高校理论研究的优势,以突出以理论成果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土力学专家冯国栋、刘祖德、陆士强教授等和岩石力学专家陶振宇教授的研究工作为代表,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岩土力学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的科技成果。主要研究领域有:(1)土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土的组构与本构关系、土的湿化变形问题、应力路径对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影响等;(2)土工原位测试机理和桩基理论研究;(3)危房纠倾和地基处理;(4)深基坑支护技术;(5)填海造陆与动、静联合排水固结法的理论与实践;(6)土工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7)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研究;(8)土-结构共同作用理论等。在以上领域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攻关和生产实践项目等研究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结构工程专业(081402)
在结构可靠度理论与应用研究、纤维混泥土结构、钢结构稳定理论和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多项研究成果在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得到应用,其中一些被编入相关设计规范。
市政工程、环境工程专业(081403、083002)
本学科围绕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废水资源化与水环境修复技术、建筑消防理论与技术、给排水工程设计与运行优化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完成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研究课题,拥有4项国家专利技术,多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励。在受污染水处理技术研究、城市污水综合控制及资源化技术研究、城市排水泵站虚拟设计及超常规运行工况的技术改造、建筑消防理论及工程应用技术研究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0814005)
主要研究内容及特色体现在对于工程结构的抗风、抗震问题,尤其是高层、高耸结构的抗风抗震问题研究。在高层建筑的三维动力风荷载模型、风振响应计算与控制、高耸结构风振计算理论与风洞试验技术、渡槽抗风计算与分析、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抗震性能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等方面,完成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工程管理专业(081420)
工程管理是一门关于计划、组织、资源分配以及指导和控制带有技术成分经济活动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掌握工程技术知识和能力,又具备经济、管理与法律基本知识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管理理论及应用;工程管理信息化与施工过程仿真;工程质量、安全与风险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咨询与监理;现代企业管理以及土木工程建造新技术。在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管理与施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工程力学专业(080104)
本学科主要围绕以下六个领域开展研究:(1)复杂工程结构失效仿真研究。以计算机为工具,采用数值分析理论研究大型复杂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状态或过程。包括结构应力与变形、线性与非线性分析、施工填筑过程仿真、结构材料失效与破坏模拟等数值仿真算法、软件开发与工程应用研究。(2)大型结构抗震、抗风理论与实验研究。大型结构抗震抗风理论与实验研究,大型结构抗震计算与振动台试验,动力测试技术,高层、高耸、大跨度风荷载分析,风致响应计算与风洞试验。(3)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掌握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能够从事工程结构的优化设计与研究。(4)材料破坏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材料破坏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金属材料破坏力学,混凝土结构断裂破坏的尺寸效应、高强混凝土、钢钎维混凝土破坏理论与工程应用。(5)结构材料耐久性评估与加固技术研究。工程结构老化、损伤检测与耐久性评估、及加固修复。(6)流体与结构耦合作用研究。以理论建模、模型试验、原型观测或数值分析等研究手段,研究结构或材料介质与流体相互作用效应,开展输水渡槽、水工钢闸门等结构的流体耦联振动特性、动力响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082301)
目前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有:路面工程理论研究、路基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路基路面检测技术、桥梁结构分析、隧道工程结构计算与分析、GIS及其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等。

③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多少学生

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互派学者专家访问、讲学,开展合作研究。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与英国邓迪大学联合实施“3+1+1”本硕连读项目、“2+2”联合培养项目和“4+1”攻读硕士学位项目,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每年支持博士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学院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践行“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9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60余人。
新时代学院师生凝心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发有为,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

④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什么时候成立的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相关学科组建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源于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土木系。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土木系从武汉大学调整到中南土建学院,其中土力学、建筑力学、钢筋混凝土等教研室并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成建制并入武汉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系和水利施工系;1984年6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建筑工程系;1996年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1998年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四个教研室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并更名为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4年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筹建办公室,挂靠工程测量系;1990年成立建筑工程系,与工程测量系合署办公;1992年建筑工程系从工程测量系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运行;1993年建筑工程系与城市规划中心(1985年成立)合并,组建城市建设学院。

⑤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什么专业

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2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力学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固体力学、工程力学、道路与铁道工程8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
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拥有设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四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两次通过评估。

⑥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哪些历史演变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组建后,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相关学科组建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源于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的土木系。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土木系从武汉大学调整到中南土建学院,其中土力学、建筑力学、钢筋混凝土等教研室并入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54年成建制并入武汉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系和水利施工系;1984年6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建筑工程系;1996年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1998年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四个教研室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并更名为土木与建筑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4年成立工业与民用建筑筹建办公室,挂靠工程测量系;1990年成立建筑工程系,与工程测量系合署办公;1992年建筑工程系从工程测量系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运行;1993年建筑工程系与城市规划中心(1985年成立)合并,组建城市建设学院。

⑦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那些专业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有以下几个专业
建筑工程、岩土与道桥、工程管理、工程力学、
市政工程

⑧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实验室管理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是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的专业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实验中心。是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结构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施工实验室,给水排水实验室和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的基础之上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成立之际合并组建而成。
该中心现设有工程结构实验室、岩土力学与道路桥梁实验室、工程施工实验室、给水排水等四个实验室。中心总面积3700余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700多台(套),价值1758万元以及大量的试验工具。中心配备有一个864平方米的结构试验大厅、华中地区最大的L型反力墙,拥有日本公司生产的真三轴材料试验机、美国生产的电液伺服控制应力路径动三轴仪(stx—200)、富丽通达公司生产的电液伺服液压系统、大吨位的现代化预应力施工检测设备等大型仪器设备。同时购置了最新的道路桥梁检测装备以及一大批静动态精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和检测仪器设备,水处理及消防实验设备。中心实验设备齐全,保障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同时,依托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和武汉珞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开展社会服务。
中心依托武汉大学学科的人才优势,已形成了一批把握中心发展方向、指导中心建设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和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采取专家+骨干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师资队伍模式。中心现有正教授22人(其中包括15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31人(其中包括1位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3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家——骨干教师——教辅人员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他们大部分都活跃在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同时将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厦门国际机场改扩建,武汉长江隧道,武汉客运站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科研项目提炼并开设了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中心在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在历次国家数模竞赛、结构设计比赛及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多篇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
中心面向校内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等2个学院的4个本科专业开设不同类型的实验,同时还承担了硕士生的结构实验课程。特别是承担了大量的博士及硕士生的毕业研究性试验。在保证课堂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中心场地对我院所有师生开放,中心仪器设备对校内校外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每年都有校外单位来中心做工程实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现开设试验课如下:
工程结构实验教学实验项目
混凝土梁正截面和斜截面破坏试验(面向水利水电学院农水专业、土木工程专业,6个学时)。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与保护,桥路连接,鱼腹梁静载试验以及动应变的测量(面向土木工程专业,8个学时)。
岩土力学实验教学项目
土的液塑限,土的压缩以及土的剪切等三个试验(面向水利水电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每个试验2个学时)。
道路桥梁实验教学项目
路基路面击实试验,弯沉试验,平整度试验,抗滑性能测定试验等4个学时的工程实验,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延度试验等2个学时的建筑材料实验(面向土木工程专业)。
施工实验教学项目
千斤顶校核试验,预应力张拉试验(面向土木工程专业,2个学时)。
给水排水实验室
水质净化,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等试验(面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共计56个学时)。 武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是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力学实验室和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力学实验室基础上于2000年8月新武汉大学成立之际合并组建而成,涵盖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两大力学学科领域。2001年中心通过湖北省教育厅合格实验室评估。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教学教师17名,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9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2名。设有材料与破坏力学、振动力学、水力学流体力学、力学仿真四个实验室;其中水力学流体力实验室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中心总面积6805平方米,拥有853台(套)仪器设备...
力学实验教学中心遵循“坚持教学改革,重在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
中心配备了英国英斯特朗公司生产的电液伺服动静态材料试验机、日本鹭宫公司生产的2米×2米振动试验台、美国TSI公司生产的PIV粒子图像流速场仪和拟动力实验系统等一批大型精密试验设备,拥有国际通用的ansys、abaqus、adina等大型有限元软件。中心实验设备齐全先进,达到教育部要求,保障了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中心大楼安装了监视、防盗报警器等现代化智能设备,并聘请专业物业公司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安全管理。
中心自主研制了流线演示实验仪、能量方程演示仪、转动滑动摩擦实验机和卧式拉伸实验机等二十余种仪器设备,中心自制的水力学流体力学仪器设备和创立的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模式已被全国二十多所高校采用。在国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中心建立了专属网站,用于网上辅助教学和科学研究,实行学生网上预习实验、网上预约实验时间、网上辅导答疑等。
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心不断改进与更新实验内容,适时更新实验教材。近年来分别出版了力学系列理论教材、实验教材和特色教材,满足了力学实验教学和改革的需要。
中心依托武汉大学力学学科的人才优势,已形成了一批把握中心发展方向、指导中心建设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和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中心现有正教授7人(其中包括五位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9人,他们大部分都活跃在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同时将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科研项目提炼并开设了综合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中心教师已发表力学实验教学与改革研究论文13篇,主持完成科研课题357项,科研经费3704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36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56篇),承担校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16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篇,获得校级以上教学奖励1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1项。“水力学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获2005年度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水力学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2007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被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
中心在力学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历次国家周培源力学竞赛、数模竞赛、结构设计比赛及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27项人次获奖,14名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奖。
中心面向校内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测绘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7个学院的15个本科专业开设不同类型的力学实验,同时还承担了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力学实验课程。在保证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中心的仪器设备对校内、外开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每年都有校外单位来中心做工程实验,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1、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水工岩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湖北省大型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控制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基地 1、武汉大学工程检测中心
2、武汉大学灾害监测与防治研究中心
3、武汉大学重大工程安全与技术研究院 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振动研究所
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钢结构研究所
4、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破坏数值仿真研究所
5、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结构减灾防灾研究所
6、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水工金属结构安全检测研究所
7、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结构风工程研究所
8、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研究所
9、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项目管理研究所

⑨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师资力量怎么样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6人,其中教授33人,特聘研究员1人,副教授51人,特聘副研究员1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创新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各1个。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作为“水利与土木矿业工程学科群”重要组成部分加入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行列,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工程博士授权点,涵盖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市政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力学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固体力学、工程力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学院拥有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99年、2004年、2009年分别以5年、5年、8年有效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评估,2017年以6年有效期在国内首批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年、2014年均以5年有效期通过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2019年以6年有效期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实验室总面积超过8000平方米,包括岩土工程试验大厅、土木结构试验大厅、风洞实验室、复杂介质多尺度力学实验中心等,拥有以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为主的国际最先进设备、大型岩体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岩体结构物理模型3D打印系统、三轴压缩-直剪复合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SHPB)、粗粒土大三轴试验机、土动三轴试验机、土真三轴试验机、30000KN结构压剪试验系统、MTS 311.41混凝土构件试验系统、结构试验反力墙、振动台、拟静(动)力实验设备、疲劳试验机等仪器设备、核磁共振波谱仪、隧道超前预报系统、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等。

阅读全文

与武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社保账户变更说明 浏览:719
威远县严陵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浏览:797
鄂州住房公积金帐号 浏览:250
江都区建设局与引江棚户区 浏览:717
扬州住房公积金比例 浏览:516
无业买社保还需要买公积金吗 浏览:403
退伍军人住房补贴新政策 浏览:385
工资5000深圳交社保后最后拿到多少 浏览:373
管城区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招聘 浏览:777
杭州滨江住房公积金 浏览:856
社保缴费基数有试用期工资吗 浏览:377
建筑工程城市规划专业 浏览:656
现代设计建筑设计 浏览:9
2014年天津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 浏览:758
社保交基数高 浏览: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还多少 浏览:732
北京社保卡办理点 浏览:827
黄陂前川卫生院生化分析仪中标公告 浏览:677
安徽和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浏览:455
社保卡上没有录入缴费信息吗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