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建筑和仿古建筑的规划
古建筑设计及施工主要以不断积累经验、方法为主。其极具装饰性的屋顶架构、版色彩绚丽的权颜色搭配、规整的庭院结构等形象直入人心。远景设计研究院古建筑设计专家道:古建对古代生活的直观呈现、对文化艺术的极高造诣皆广为认知。古代建筑设计艺术的充斥着理性思维,“墙倒屋不塌”的屋顶设计架构、轴对称的设计理念就是理性思维的直观表现。现今设计时更是要求对古代建筑文化内涵及理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以较好的传承与展现。
⑵ 什么是仿古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要求有哪些
古建筑虽然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变,但其独特的结构方法和布置规模始终没有改变,并且是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一门建筑学科。现代仿古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改变了传统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组合为主的受力系统,吸收了传统中国古建筑风格的精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将传统古建筑的造型、部件等,作为装饰效果,从而达到建筑上的仿古目的。
⑶ 什么是仿古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要求有哪些
1 引 言
中国古建筑虽然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变,但其独特的结构方法和布置规模始终没有改变,并且是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一门建筑学科,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式传统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在材料选用、平面处理和艺术造型等方面都有许多自己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木结构在防火与防腐方面的缺陷也日益明显,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仿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成为可能,这也是对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代仿古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改变了传统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组合为主的受力系统,吸收了传统中国古建筑风格的精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将传统古建筑的造型、部件等,作为装饰效果,从而达到建筑上的仿古目的。以下本文将就某工程实例对此种建筑的结构设计谈几点体会,能为同行在设计工作中提供一些参考。
2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构架为主的一种结构方式,平面布局内向含蓄,层次丰富,均衡对称,空间布局灵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很早就实行了模数制和构件的定型化,对于建筑整体到局部的形式、尺度和做法都有相当详细的规定。中国古代建筑还独创了斗拱的结构形式,并充分运用色彩的装饰手段,使建筑物显得庄重而华丽。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有'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屋顶形式有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和复合顶。
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
现阶段的仿古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木结构,为了达到油漆彩绘之后与木构架相同的外观效果,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具有以下特殊要求:
3.1 模数要求和构件定型化
各受力构件的规格需满足古典建筑的模数要求,传力体系的构成极其各构件的尺度和形体完全仿照古代木结构中柱、梁、枋、檩的相应做法。
3.2 屋面造型要求
屋面变化显著,造型要求高,构架体系采用了步架和举架的处理方法,使屋面坡度越往上越陡峻,越往下越平缓,形成了曲线优美、出檐深远的特征,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特点。
3.3 建筑中有大量的具有独特装饰作用的结构构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斗拱和雀替。
斗拱:斗拱中方型的底座叫做斗,上面错落搭建的船形木块叫做拱。斗拱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特有的型制,它位于木结构梁和柱子之间,具有传导屋面荷载、加大屋檐挑出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吸收地震能量等结构作用和装饰作用,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对于仿古建筑而言,因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装饰常常成为斗拱的主要作用。
雀替:用于额枋(檐枋)与檐柱相交处,近似于三角形,表面有雕刻装饰的构件。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具有辅助拉结和装饰双重功能。
4 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况
唐山兴国寺大雄宝殿位于唐山市内,宏伟、气势非凡的唐代建筑,共十一开间,为钢筋砼仿唐建筑,该殿为双层重檐仿古建筑,建筑面积1400m2,总高度25m,屋顶形式为庑殿顶,无铀光瓦铺盖,飞檐翘角,气魄雄伟,檐下为七踩斗拱。室内采用'露明造',使空间更高大、更宽敞。该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
4.2 结构体系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仿木框架结构,用SATWE程序进行整体计算,由于本软件自身没有考虑到斜板的作用,故同时用PMSAP进行分析,主受力框架用PK程序复核计算配筋。构架体系采用了步架和举架的处理方法,其传力途径也明显不同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建筑,屋面荷载通过T形屋面板传给屋面檩条梁,再由梁架逐层往下传递,最终通过最底层的梁传给框架柱。主受力框架立面。由于大殿建成后需供奉大尊佛像,故殿内抽掉了两根里金柱,使相临柱子间跨度18m。这么大的跨度在传统古建筑中是罕见的,而为了保持室内'露明造'的完整性,做了转换梁系,共同支撑其上的柱子和屋面梁架体系。
4.3 屋面板的设计
木结构的屋面木基层是由望板和椽组成的,这就使得仿古建筑的屋面板截面形式为T形,单向受力,板肋之间的距离很近、肋高较小,造型复杂,考虑到屋面板的举折模板铺设不好控制,我们采用控制板底标高的办法来控制高程。,对椽子采用预制椽子,上做砼现浇板的方法,设计时按叠合前和叠合后分阶段对T形板进行强度计算、抗裂验算、挠度验算。分别满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受力要求。同时在内廊采用配重板的设施,大大的减少了檐檩的扭矩。对其他屋面部分采用120厚的防水砼板,双向双层配筋,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
4.4 斗拱设计
在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筑中,斗拱是作为受力构件还是纯装饰构件?采用木结构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就值得探讨了,本工程斗拱系统全部采用现浇斗拱),斗拱在结构中为受力构件。这样很容易的实现了对4.3米的出檐的处理,同时也大大的减少的撩檐檩的断面高度,在角科斗拱的老角梁处理上,我们暗藏一根梁,同斗拱宽,这样也就实现了7.8米长梁的出挑。其中,现浇斗拱的做法,已经写成国家工法并得到批准。
⑷ 园林古建筑设计和施工资质是如何定的
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资质标准:
1、企业近;年承担过2项以上单位仿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以上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古建筑或园林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l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高级职称;总工程师具有10年以上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或5年以上从事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总会计师具有高级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60,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4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包括建筑、化学与文物保护在内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15人。
企业具有的一级资质项目经理不少于5人。
企业具有砧细工、木雕工、石雕工、砧刻工、泥塑工、彩绘工、推光漆工、匾额工、砌花街工等专业技术工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l2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15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
二级资质标准:
1、企业近;年承担过2项以上单位仿古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或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古建筑或园林建筑修缮工程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或3年以上从事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25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包括建筑、化学与文物保护在内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8人。
企业具有的二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5人。
企业具有砧细工、木雕工、石雕工、砧刻工、泥塑工、彩绘工、推光漆工、匠额工、砌花街工等专业技术工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5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6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6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
三级资质标准:
1、企业近5年承担过2项以上单位仿古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或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古建筑或园林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3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或2年以上从事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具有初级以上会计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
企业具有的三级资质以上项目经理不少于3人。
企业具有砧细工、木雕工、石雕工、砧刻工、泥塑工、彩绘工、推光漆工、匠额工、砌花街工等专业技术工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25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3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200万元以上。
5、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
承包工程范围:
一级企业:可承担各种规模及类型的仿古建筑工程、园林建筑及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
二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且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及以下的单体仿古建筑工程、园林建筑,国家级200平方米及以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
三级企业: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且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及以下的单体仿古建筑工程、园林建筑,省级100平方米及以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
(5)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一、总则
(一)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乙两个级别。
(二)本标准所称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风景资源的评价、保护和风景区的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园林绿地、景园景点、城市景观环境、景观照明的设计;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种植的设计。
二、标准
(一)甲级
1、资历和信誉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注册资本金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3)近二年内完成Ⅰ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5项,或Ⅱ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3项。
2、技术条件
(1)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不少于8年从事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经历,并主持过Ⅰ级及以上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3项,其中Ⅱ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主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和数量,应符合“配备表”中的规定。其中,非注册人员应当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过Ⅰ级及以上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其中Ⅱ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1项,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和固定的工作场所;
(2)企业管理组织,标准体系,质量体系健全,宜通过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认证。
(二)乙级
1、资历和信誉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并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注册资本金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
2、技术条件
(1)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不少于6年从事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经历,并主持过Ⅰ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主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应符合“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的规定。其中,非注册人员应当作为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过Ⅰ级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
(2)有较完善的质量体系和技术、经营、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
三、承担业务范围
(一)甲级
可承担园林景观工程设计项目,其设计范围和规模不受限制。
(二)乙级
可承担Ⅰ级或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下的Ⅱ级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的设计。
四、附则
(一)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二)本标准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园林景观专项设计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
附件2:园林景观工程专项设计项目规模划分表
⑸ 仿古建筑设计有什么特点
1、彩画因古建筑中使用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为保护木材受潮受腐蚀,表面需要喷涂油漆,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彩画制度,令人叹为观止。木材的使用,耐火性差,使用周期短,在现代建筑中已经不太被认可,但彩画制度这一形式在现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能通过外贴或喷绘等装修手段才能达到。2、布局中国古代建筑组群大多以庭院为组合单位:单体建筑沿周边布置,围合成中间的庭院。庭院强调中轴对称布局,以突出主体建筑,并求得整体的平衡。3、构件古建筑的主受力构件大体可分为:柱、梁、桁、檩、椽。传力方向为:屋面→椽→檩→桁→梁→柱;途径明确,受力简单。而古建中的梁均为简支梁,这对建筑物的抗震是很不利的,所以斗拱这一构件就诞生了。4、屋顶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然而仿古建筑并不是生搬硬套,传统文化,才是仿古建筑的灵魂。很多仿古建筑,将不同朝代的元素杂糅在一起,只能不伦不类,贻笑大方。御缮坊专注仿古建材的研发生产销售,采用高科技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生态环保,产品古朴大方,可展现古建之美。
⑹ 仿古建筑设计这块比较有实力的是哪些
清代以前的建抄筑可称为古建筑,以其宏伟的气势,合理完善的结构,华丽的装修为世人所瞩目。但是在一系列人为或自然灾害的因素影响下,使古建筑保留甚少,而仿古建筑作为古建筑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的产物,不仅继承了古建筑造型优美、气势恢宏的特点,也增强了结构抗灾害能力和耐久性、并使其结构类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仿古建筑沿用了传统古建筑的样式,采用现代先进的设计、施工、材料技术,使得仿古建筑既能展现传统古建筑的宏伟气势,有具有现代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仿古建筑设计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要做的话最好找专业设计院,比如远景设计研究院。
⑺ 国家有没有仿古建筑的设计标准,以及仿古建筑设计的取费标准
仿古建筑的设计标准也与国家的建筑行业现行标准一致,没有单独的标准。
至于收费看设计规划等等具体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标准。
仿古建筑是指专门用于模仿与替代古代建筑、传统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古村落群,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
⑻ 传统中式建筑与现代仿古建筑设计的区别
传统中是个建筑,与现代仿古建筑设计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觉得也传统的中式建筑,显得比较原版,现在的建筑就是以前的比较山寨。
⑼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施工特点是什么呢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工作和现代的做法十分类似,建筑工程的主持者都非常重视实地调查研究,通常综合采用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的方法。中国建筑匠师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富立体感的图法(类似现代的“轴测图”)来指导施工。汉代之后,制定“建筑设计图样”和“说明文件”已经是大型建筑计划所不可缺少的事情了。到了公元10世纪中期,建筑制图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
隋朝宇文恺设计明堂的时候,由于众说纷纭,争议很大,于是他“博览群籍,参详众议”,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才写出了陈述设计理由的《奏明堂仪》,里面提到了他对前朝太极殿遗址的现场考察和测量,连同设计图和模型一起呈给皇帝,方案才得以确定。
此外,从周代的“冬官”开始,二三千年来,中国一直都设有专门的建筑部门和官员负责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的调配等工作。正是这些官方机构的工作使得劳动力和材料生产运输的组织效率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中国古典建筑的“标准化”和“模数化”才得以实施和推广。
到了明代,中国的建筑设计系统已相当完备,那时候的各种政府工程都由官方专门建筑设计机构——“工部营缮所”负责设计策划。清代进一步设立了“算房”和“样房”两个部门,“算房”负责工料预算和估价,“样房”负责绘制设计草图和有比例的施工图,制作模型。当时的模型用硬纸制作,不仅表达了外形,还可以拆开来显示内部结构,直接为施工服务,称为“烫样”。清代一位才艺出众的匠人雷发达(1619—1693)和他的七代子孙曾先后掌管“样房”,200多年间皇室的大型工程如圆明园、清漪园、热河行宫、昌陵、惠陵等等的规划设计都出自他们之手。
中国古代的木构架建筑确立了古典的模数制。1091年成书的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营造法式》总结了前代的建筑经验,把“材”作为造屋的标准,即木构架建筑的用“材”按尺寸分成大小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部件的尺寸都整套地随之而来。这套行之有效的建筑方法一直沿用到了清代。
各种构件的尺寸一旦确定,就为预制化生产打下了基础。所有的木构件都采用预制的方法,不受房屋建筑工地面积的限制,迅速完成构件生产后,再运到现场安装。中国木构件梁柱很早就形成了“榫卯”的联结方式,可以说也是由装配式的施工方法引起的。在这一点上,按比例制作的建筑图和模型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样一来,材料的用量和各个工种的劳动定额都有了标准,可以很准确地估计出来,这样有助于对工程进行经济预算、核算和管理,有助于施工的顺利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