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筑工程计价特点
单件性:建设项目都具有特定的用途,需要根据特定的使用目的 进行建设,呈内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可能进行成容批的建造。
多次计价性:工程建设项目从决策到竣工交付,都有一个较长的 建设期。在整个建设期内,构成工程造价的任何因素变化都必然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变动,不能一次确定可靠的价格(造价),要到竣工决算后才能最终确定工程造价,因此需对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进行计价,以保证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的科学性。工程造价的 多次性计价反映了不同的计价主体对工程造价的逐步深化、逐步细化、逐步接近和最终确定工程造价的过程。
组合性计价:工程造价的计算是分部组成而成的,因为工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它可以分解成为许多有内在联系的工程,每个工程基本都可以分解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等等,我们在造价计算过程中,是依照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筑项目总造价,这个组合过程进行的。
❷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含义是什么
从字面意思解释:计量,计算工程量;计价,计算工程价格。
计量和计价都是在某些设计文件,标准,规范的框架下进行的造价活动。精度跟计算者的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密切相关。
❸ 建筑工程的超高费是如何计算的
超高增加费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是按安装操作物高度在定额高度以下施工条件编制的,定额工效也是在这个施工条件下测定的数据。如果实际操作物的高度超过定额高度,其工效肯定会有所降低。为了弥补因操作物高度超高而造成的人工降效,所以要计取超高增加费。
超高增加费的计取方法是:以操作物高度在定额高度以上的那部分工程量的人工费乘以超高系数。也就是说,超高增加费只有安装高度超过定额高度的工程量才能计取,没有超过定额高度的工程量不能计取超高费。例如,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定额高度为5 m,若某建筑实际层高为5.5m,要安装顶棚上的吸顶灯,安装高度超过了定额高度,因此应该以其人工费为基数,乘以规定的超高系数计取超高费;而同一建筑物内安装在墙上离地面2.5m处的壁灯和1. 5m处的开关、插座等,因其安装高度没有超过定额高度,而不能计取超高增加费。
操作物的高度定义为:有楼层的以楼地面至安装物的距离;无楼层的按操作地点(或设计正负零)至操作物的距离。例如,层高为3. 3m的住宅,安装在房间顶棚的灯为操作物,操作物高度为3.3m;而安装在离地面2.2m的壁灯也是操作物,操作高度却为2.2m。
注意:各册章节中已说明包括超高内容的项目不再计算该系数。各册中的超高系数规定不一致,应按各册规定执行。另外,各省、市、自治区在执行时,为了计算方便,可能将计算基数按全部定额的人工费而不是超过人工费乘以系数计算超高费,当然所乘系数作了相应调整。
❹ 在建筑领域中建设工程计价的概念是什么
建设工程计价是指计算和确定建筑工程的造价
❺ 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是什么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一)按用途分类
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按用途分类,概括起来可以分为7大类18小类。
第一类,规范工程计价的依据:
(1)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第二类,计算设备数量和工程量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资料。
(3)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图纸和资料。
(4)工程变更及施工现场签证。
第三类,计算分部分项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及费用的依据:
(5)概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
(6)人工单价。
(7)材料预算单价。
(8)机械台班单价。
(9)工程造价信息。
第四类,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依据:
(10)间接费定额。
(11)价格指数。
第五类,计算设备费的依据:
(12)设备价格、运杂费率等。
第六类,计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依据:
(13)用地指标。
(14)各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等。
第七类,和计算造价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15)包含在工程造价内的税种、税率。
(16)与产业政策、能源政策、环境政策、技术政策和土地等资源利用政策有关的取
费标准。
(17)利率和汇率。
(18)其他计价依据。
(二)按使用对象分类
第一类,规范建设单位(业主)计价行为的依据: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
计价规范》。
第二类,规范建设单位(业主)和承包商双方计价行为的依据:包括国家标准《建
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图纸和资料;工程
变更及施工现场签证;概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Am单价;材料预算单价;机
械台班单价;工程造价信息;间接费定额;设备价格、运杂费率等;包含在工程造价内
的税种、税率;利率和汇率;其他计价依据。
❻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是什么意思
❼ 建筑工程计价清单020209001007计价依据是什么
建筑工程计价清单是计价依据吗?是的,这个单号就是。
❽ 建筑工程计价的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计价》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建筑施工承包企业或工程咨询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学习参考。